思政课程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探析

2023-05-30 03:26陈利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思政课程高校

陈利

摘  要:当今世界竞争的核心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文章从思政课程的功能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出发,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分析后提出:思政课程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方向指引、思维开发和人格塑造的重要价值。但由于认识不足、创新资源开发不够和授课方式相对陈旧、单一等原因,目前思政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尚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更加全面地定位思政课程的功能,挖掘和开发思政课程创新资源,丰富思政课程的授课方式。

关键词:思政课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3-0085-04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1]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这也就意味着所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思政课程在重视学生基本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同时,也必须为学生的创新性发展及综合素质培养奠定基础。

一、思政课程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一)思政课程指引学生创新的方向

1. 政治方向指引。当今世界的竞争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核心是创新人才竞争。“科学无国界”的思想已经在现实的国际制裁中越来越没有说服力。创新人才应该为“谁”创新,这不仅是一个需求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政治方向应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灵魂。思政课程必须担负为创新人才引领政治方向的使命,要筑牢创新人才的爱国之基、社会主义之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2. 价值方向指引。有知识、有创新能力绝不等于能够充分而正确地发挥造福于人类。特别是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异常复杂,“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对于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而言,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引导,很容易在各种思潮中迷失方向,偏离正确的人生轨迹,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价值取向的培养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通过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可以促使学生在从事创新活动时,自觉考虑创新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正面作用。

3. 创新动力指引。创新是新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只有将个体创新与民族和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使命和责任感。多少科学家放弃优渥的生活,隐姓埋名,不计报酬,甚至不计生死,孜孜以求不断攻克难关、突破难题,靠的绝不仅仅是个人喜好,而是浓厚的家国情怀。思政课程通过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创新“自信”,通过世界科技发展对国家与世界格局影响分析,不断增强学生创新的紧迫感,通过对国家重大发展政策和战略方向的学习,指引学生重点创新方向和领域,增进学生创新的使命感,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动力支持。

(二)思政课程助力创新思维开发

1. 引导思想解放。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理论成果,均是打破常规,解放思想所产生的创新理论成果。其中所凝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最为生动的理论材料。

2. 提供思维方法。具体学科的创新方法可能各有不同,但基本的创新思维方法是相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持久生命力不仅在于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预测,更在于它所提供的强大的唯物辩证方法。思政课程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看待万事万物,有利于启发学生辩证地看待在创新探索中遇到的迷雾、困惑、难题,为其突破常规、打破困境提供思维方法引导。

3. 启发创新实践。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始终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讲好创新故事、创新人物、创新成果是思政课程的天然使命,而这些故事、人物、成果则可以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最真切的榜样模范和创新实践指引。

(三)思政课程塑造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有利于创新活動顺利开展的个性品质。研究显示:大学生在工作上取得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智商)只占20%,非智力因素则占80%以上[3]。智力因素的有效发挥也有赖于非智力因素的支持,非智力因素对创新人才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思政课程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健康的心态,对创新人格养成具有重要价值。

1. 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创新是开辟新的道路,涉足前人未曾涉及的领域,注定要经历种种挫折和失败,一些关键时刻还可能要为真理而奋勇献身。这就需要创新个体有十足的勇气、大无畏的向上精神。思政课程通过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解析,对学生养成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积极向上的情绪品质。心理学研究发现,能够正确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长期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境,是成为创新人才的重要情绪品质[4]。思政课程通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对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关注,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帮助他们在创新活动中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3. 良好的人际协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也是创新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许多发明创新可以主要依靠个人奋斗取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想靠孤军作战取得创新成果,已基本不可能。从我国近年来的科技创新成果看,无论是载人航天、工程建造、数字生活等,都绝不是一个创新个体可以完成的,而是无数个小小创新凝聚成的集体智慧。思政课程中,无论是三观的塑造,还是道德品质的养成,法律原则和精神的掌握,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二、思政课程在助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上尚有不足

(一)对思政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价值认识不足

思政课程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目前无论是从创新人才培养角度,还是从思政课程建设角度,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实践的案例并不多。

在思政课程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大部分思政教师对思政课程的功能定位还停留在政治意识灌输和宣讲上,过于强调其政治作用,淡化其育人、调节作用,对学生的思维锻炼、信息处理、观点探究、逻辑辩论等有关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关注较少。一些教师甚至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就应该是创新创业课程或专业课程的事情,与思政课程无关,从而将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阵地“拱手让人”。

(二)对思政课程中的创新资源挖掘尚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对思政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价值认识不足,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上,也很少从创新人才培养角度去挖掘相关课程素材,导致课程缺乏“新意”。中央财经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的教师在多年的实践中认为,思政课程很容易上成“宣讲课”“知识课”“娱乐课”,要么热闹没有深度,要么深刻却无趣[5]。

之所以如此,还是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挖掘不够,比如讲到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时,教师引用的素材大部分还是中小学时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很难激发学生新的热情。

(三)教学方式相对陈旧、单一

随着课堂信息化的到来,一些老师在思政课程中也引入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但课堂效果提升仍然不好。这一方面与学生长期以来对思政课程形成的刻板印象有关系,另一方面也因讲授式的单向输出课堂并没有因为信息化的介入而在本质上有所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一旦新鲜感过去,课堂效果仍然难以保障。此外,课程实践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目前思政课程中的实践环节设计还不足,大部分实践停留在比较浅层次的认知层面。

调研发现,当前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以课堂讨论,观看录像、书籍等为主,真正参加社会调查和研究的学生不到一成[6]。

三、思政课程助力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一)将创新素质培养纳入思政课程目标之中,拓展思政课程功能

思政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不应缺席,而应该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要,适时地将创新素质培养纳入思政课程目标之中,为创新人才培养定向、定基、提供思维养分和创新动力[7]。将创新素质培养纳入思政课程目标,不仅不会削弱思政课程在学生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反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助力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和精神意志品质养成的同时,奠定更加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挖掘和开发好思政课程创新资源,丰富思政课程教学内容

思政课程中的大量内容本身就是党和国家最新的理论、实践成果,只需要教师在现有内容基础上从“创新”的角度进行适当的挖掘和关照,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营养”。

首先是理论与制度创新资源。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是根据中国国情和历史发展进行不断创新的结果。通过挖掘这些理论和制度创新的时代背景,创新点,主要开创者的创新精神、人格特点和故事,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创新既有恢宏的构架,也有小人物的奋斗和创造,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同时让学生增强创新的信心,明确创新责任,努力方向等。

其次是文化创新资源。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也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营养。结合思政课程内容,不断地挖掘我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创新元素,让学生深入了解五千年文化源源不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本身具有推陈出新的能力,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始终具有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更好地明确自己的创新使命。通过对历史和现实中文化创新中的典型事件、成果和人物故事的挖掘,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悟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自觉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锤炼意志品质。

最后是时事中的创新资源。将国家最新的发展理念、政策和规划;发展中的问题、短板;国际政策变化背后的实质;国内外企业发展的一些重大事件;国内外重大的一些创新性新闻和成果等适时纳入教学中,让学生从时代角度,明确创新使命,同时也可以扩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8]。

(三)合理应用思政课程创新资源,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有效性

首先是课堂的应用。思政课堂仍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进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课堂讲授时,教师要善于在教材规定的内容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寻找创新元素,挖掘内容背后蕴藏的创新意义,引导学生从创新角度对理论、制度、文化及社会现实等进行解读。比如在给体育相关专业学生讲述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鼓励学生创新时,可以32岁的苏炳添在百米赛道取得9.83秒这一成绩为案例,分析成绩背后既离不开苏炳添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的训练,告诉学生只有不断地科学探索和创新,才能超越现实,实现理想。此外,在课堂设计时教师也可以结合课程基本内容和重大理论、政策、实践等适时开设相关创新专题内容和活动,比如結合中国精神部分可专题讲解“战疫”背后的创新力量,北京冬奥会的创新成果。

其次是实践应用。高校思政课的实践环节设计不应只停留在做海报、读后感、征文比赛、红歌比赛等大众化的活动中,还应该设计一些有适当难度,能体现一定的思想性、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实践活动。比如可以设计一些专业或社会、校园调查项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或结合学生寒暑假,指导学生调研家乡的红色资源,增强学生文化认同,并促进学生思考如何创新性地开发和保护相关资源[9]。

四、结语

最后是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学中,教师在摆事实、讲理论、分析背景的基础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批判、讨论和辩论,指导学生总结和表达,从而更好地厘清学生的困惑、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坚定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其自觉承担时代使命和责任。教师要充分应用“互联网+”等新兴的教学手段,创设研讨式、体验式、活动式的课堂,改变学生对思政课堂的刻板印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思政课程真正做到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灌输与启发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评论部. 坚持理论创新(人民观点)——把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传承好、发扬好[N]. 人民日报,2022-02-17(05).

[2] 习近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0-05-05(02).

[3] 汪冰.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思想教育研究,2003(10):44-45+48.

[4] 任龙华. 树立积极健康心态打造和谐乐观人生[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01):115+173.

[5] 柳建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问题链教学详案[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6] 仝玉.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02):68-69.

[7] 陈乐平,陈玉华,尹立孟,等. 课程思政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为例[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2):111-116.

[8] 邹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意蕴——兼谈思政课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功能[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1):160-161.

[9] 李岩,韩鹏,周立斌,等. 思于心、践于行——以课程思政推动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養[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1(01):149-150.

(荐稿人:吕春艳,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思政课程高校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