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现实问题及突破路径

2023-05-30 03:16洪晓雪任丽蓉邢瑶瑶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期
关键词:突破路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洪晓雪 任丽蓉 邢瑶瑶

摘  要:高校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具体落实中仍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如缺乏上下联动的引导机制、思政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合作机制不足、缺乏“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的有效评价体系等。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应从顶层设计、人才队伍建设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解决课程教学改革现实问题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突破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3-0029-04

立德树人是高校办学治校的立身之本,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承载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人才支撑的历史重任。“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一方面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价值引领的主渠道作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彰显其他专业课程的特色,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互相促进,协同提升效果[1]。“思政课程”通过采取特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从而有目的地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施加影响,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把思政教育融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是其共同目标。统筹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建立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工作。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内涵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关系密切,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高校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要科学认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必须坚持全局思维、辩证思维,从方法论意蕴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从基本概念出发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育人目标上同向同行

高等教育的宗旨在于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根本宗旨都是立德树人,“思政课程”通过正面阐述当代中国政治理念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等,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道路认同和实践认同,这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而“课程思政”通过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着立德树人的辅助作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一致的育人目标,即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在政治层面的育人目标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国家教育方针及党的政策路线保持一致,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引导和实践引领[3];在价值认同的育人目标上,“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都要坚持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以及文化方面的认同,同时引导学生对“四个自信”的价值认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政治责任感、敏锐性和鉴别力[4];在实践认同的育人目标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培养的是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创造能力,使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释中国实践,认识和改造世界[5]。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育人途径上同向同行

课程是培育大学生的主要载体,要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思政格局,就需让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类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中,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育人途径上相辅相成。一方面,“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为课程育人体系中的主体,在课程育人的过程中起引领和主导作用。而“课程思政”本身具有丰富的案例和科学知识等作为支撑,可以丰富“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促进“思政课程”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旨在让学生在专业课堂上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在高校课程育人体系中发挥辅助和渗透作用。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具有内隐性,需要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共同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對教学内容进行凝练和整合,对多种课程资源进行融会贯通,最终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6]。“课程思政”相比于“思政课程”,其教育模式和上课方式更加灵活多样,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寓于专业课堂,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现实问题

(一)缺乏“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顶层设计机制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体系蕴含着多元化主体相互作用的集合,包括校级层面党委及教学管理部门、各学院层面党委和学生工作组织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改革实践,既需要各院系的共同探讨与努力,形成合力,也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形成“校、院、课”三位一体的大思政格局。应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教学理念置于学校战略高度,首先确立二者同向同行的建设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好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框架,从顶层设计开始明晰各个主体的工作范畴和责任机制。

而目前总体来看,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的进程中,诸多高校将统筹规划放在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或者院系相关部门,由于自身局限性,仅按照课程建设的理念来规划“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方案,无法上升到意识形态建设高度,导致定位不准、理解不全面和深入。由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的顶层设计规划不够长远深入,导致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建设责任落实制度不能严格进行。教育主体责任落实不明确、课程教学改革建设目标不明确、管理制度欠缺和经费支撑不足等问题,导致学校各部门及各学科教师对自己“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中的角色扮演把握不准,职能部门、院系以及教师的职责边界不清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合力难以形成。

(二)缺乏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交流合作机制

在传统教育教学目标上,思政课教师致力于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教授与引导,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政治素质过硬、德才兼备的学生,而专业课教师侧重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专业业务水平,教授学生在社会安身立命的本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主要职责,专业院系缺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价值观念引领的教育理念。目前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不同主体由于自身所处教育背景、学科性质的不同,各自工作职责和教学目标存在差异化,导致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理念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被层层弱化。

虽然各高校纷纷进行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组建了教学改革小组,但是没有具体有效的实施方案,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之间没有打通知识边界,缺乏沟通协作,很大程度上使得“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教学改革流于形式,难以形成合力,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流于形式。

(三)缺乏“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有效评价体系

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有效促进高校育人理念的具体落实及教师育人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思政课程,高校对大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大多以成绩为主,尤其是对大学生专业课程的评价,重在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操练,而对学生学习态度、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考核很少。另一方面,高校对专业课教师的考评主要是其科研成果的产出,导致专业课教师重科研产出、轻思政研究,缺乏相关思想政治专业理论知识,这种评价侧重导致专业课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不高,难以激发其改革创新的动力。

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在对大学生的专业课程考核机制中缺乏有效评价体系,大多只以最终考试成绩为主。部分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机制虽已纳入大学生课程教育,但是“课程思政”的开展成效既没有列入教师考核体系,也没有作为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的衡量标准,从而导致教师从思想到行动上都不够重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使得“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落到实处。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突破路径

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在育人经验上各有优势,从理论上来说,专业课教师更能够把握学生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而思政课教师则更倾向于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和思想观念。为实现高校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标,各学科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团结协作,共同探索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和方式。

(一)注重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是实现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要想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各个要素,突破制约各专业课程之间,以及各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协同育人的体制障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需要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教务主管部门、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与各院系凝聚共识,齐抓共管。

一方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要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发展战略。高校党委要发挥好总揽全局的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强化分类指导,统筹各类资源,加大课程教学改革建设的资源投入和激励力度,确定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院系要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出发,制定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实施路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过程复杂,提高各方协同工作效率,提升育人效果。为此,学校在进行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各院系应构建如何进行协同育人的具体工作框架,根据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丰富合作模式,逐渐形成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通过合作的方式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

(二)搭建交流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教师是贯彻落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的主体,因此实现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统一起来,实现协同育人的最终目标。一方面要注重专业课教师思政理论知识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各专业知识的基本了解与掌握。因此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必须加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间的联系。

加强各学科教师内在联系的方法众多,如搭建交流平台,让不同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促进教师间的互相沟通与合作,帮助专业课教师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满足专业课教师从事“课程思政”教学的需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集体备课能够让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下,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价值引领,避免重复教育、错位教育或断层教育现象的出现。各学科教师围绕“课程思政”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探索,能够更好地发现和解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三)完善评价体系,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适当的考核评价体系既可以判断教师课程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相关知识能力的学习掌握情况,也能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工作時,既要重视教育模式更新,也要重视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根据高校育人目标的具体要求,确立并优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评估指标及权重,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保障考核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实现多维度育人效果的提升。

评价体系应坚持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关注“教”与“学”的全过程,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成效作为重要监测指标。同时要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对学院的考核内容,纳入学院对教师个人的考核内容,防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的随意化,形成激励效应,从而让课程教学改革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四、结语

教师是落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主体,为调动教师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要把责任与激励结合起来,制定权威的规范性文件,明确协同育人的具体做法和要求,对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突出的教师和团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绩效考核上给予一定支持,激发教师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 中国高等教育,2016(24):5-7.

[2] 张大良. 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 中国高教研究,2021(01):5-9.

[3] 刘泳泳,童卫丰.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价值内蕴和实践形态[J].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39(04):353-357.

[4] 袁佩媛,李晓娟.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意蕴与建构[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5):69-71.

[5] 陈会方,秦桂秀.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2019(09):53-55.

[6] 温潘亚.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前提、反思和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20(08):12-14.

(荐稿人:李季,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突破路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风景摄影的现状及突破路径探析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难点与突破路径的研究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现障碍与突破路径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现障碍与突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