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瑜君
一
民间信仰,是民众自发地对某种超自然力量产生的一套崇拜观念、行为和相应的仪式,其观念、仪式等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苗族分布区域十分广泛,不同地区的苗族民间信仰不尽相同。在多民族长期交往的历史过程中,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禾库苗族形成了复合多元且极具特色的地方民间信仰体系。本文基于在禾库镇进行的为期5天的田野调查,结合文献资料,试图对禾库苗族多元民间信仰体系进行分析。
禾库苗族民间信仰大致分为三大部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民族特色的祖先崇拜以及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佛道信仰。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即将自然现象、自然力和自然物作为崇拜对象而进行崇拜活动的一种信仰崇拜,它与人类生产生活所处的环境密切联系。禾库地处深山,土地资源较为稀缺。故在禾库苗族的自然崇拜中,土地具有突出的地位。土地神不仅主管农业丰歉,更主宰一个地界的人事祸福。禾库社区鸭堡寨片区的土地庙是苗族地区最古老的土地庙之一,清乾嘉年间苗民起义即在此歃血为盟。2021年8月禾库土地庙于旧址开工重建。土地神驱除妖邪、庇佑一方平安的职能在日常的信仰仪式中也有所体现:“还傩愿”仪式有专门的安土地仪式,奉请和安置土地神于傩坛;“接龙”仪式的“游龙”环节,凡路过土地庙都要进行敬拜;逢年过节仙娘还须前往土地庙敬香烧纸。
禾库山区独特的地貌条件,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谷物等农作物逐渐被奉为崇拜对象,衍生出祭谷魂的传统习俗——“留农”(赎粟)。“巴岱雄”(巫师)认为尽管苗族祭祀中椎牛、祭猪、接龙被称为三大祭,但首要民祭是“留农”。“留农”法事通常在农历二、三、四月间进行,仪式通过祭小米等五谷之魂,既是表达民众的期望,祈求五谷丰登,也是对农民珍惜粮食、精耕细作、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的宣扬。
禾库因地处群山之中,雷电多发,且雷电时常伴有大雨,人们认为雷神具有掌控雨水的能力而进行祭祀。一旦出现干旱或暴雨等情况,必先选定吉日,再请巫师“祭雷神”以作禳解。雷电威力迅猛,破坏力大,雷神还被赋予惩恶的职能,凡雷电击中之物,往往被视为不祥,不能轻易接触,否则会招致危害。这种禁忌也有对应的禳解仪式——“兴邵”,当遭遇房屋、人、树木等被雷击的情况时,巫师须在雷击之地举行“兴邵”仪式以解除危机。
(二)民族特色的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包含图腾崇拜、灵魂崇拜等。祖先崇拜并非崇拜所有祖先,只有生前享有极大权威,成为氏族成员服从、敬畏和仰慕的对象,如氏族共祖、英雄祖先等,死后才能升华为氏族的保护神。
禾库的“巴岱雄”信仰坚信苗族是龙的传人,因此传承着“敬龙”“接龙”的习俗。通过祭龙魂的方式,祈求龙神保佑人们吉祥安康、五谷丰登。“接龙”还分为“接大龙”和“接小龙”,“接大龙”即接全寨的龙,“接小龙”即接家庭的龙。家里建新房,就要请“巴岱雄”打确定家里的“龙宫”位置并开挖“龙宫”以接龙。接过龙的家庭,每年还需要请“巴岱雄”往龙宫里添加朱砂,称为“敬龙”,否则可能导致家运不顺等后果。禾库苗族的风水选择中也渗透着龙崇拜,从建房方位、阴宅择地到水井的地点都需要专门的风水先生进行勘测以符合龙气。
湘西苗族对始祖神的崇拜,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傩公、傩母。据禾库镇帮增村的吴全友说:傩公、傩母原是一对兄妹,因天降大雨,洪水猛涨,人类皆淹没遇难。只有兄妹二人因躲在葫芦里而得以逃生。后洪水退去,兄妹二人为拯救人类,结为夫妻,生儿育女,繁衍人类。这一传说在苗族民间流传很广,不少学者考究傩公、傩母即为伏羲女娲,但禾库镇的传说并未指明傩公、傩母的具体身份。傩公、傩母因平安度难、繁育人类的故事被认为是消灾降福、赐人子嗣的神灵。当遭遇疾病难解、时运不顺等问题以及欲求男孩时即请巫师卜卦,许傩愿,心愿达成后须请巫师还傩愿。还愿仪式多在开春或秋收后举行,神坛上供奉傩公、傩母神偶并杀猪、牛、羊三牲献祭,巫师主持仪式并戴傩面具跳傩戏。现如今,禾库苗族地区仍十分流行还傩愿仪式。
家族祖先是家庭的保护神,禾库苗族堂屋都设有祖先的神龛,逢年过节及为家庭成员举办仪式都要敬奉祖先。家族中若出现有人精神失常或患疑难杂症、久治不愈的情况,可能是对祖先不敬,得罪了祖先。为消解祸难,重获祖先庇护,须请巫师举行“打猪”仪式,将猪作为祭品敬献祖先。家族成员有不解或不决之事,也可请巫师来家中做法事打询问祖先以获得指导。禾库的巫师举行祭祀法事主要就是做调理、疏通的工作,即帮助主人家同其祖先进行沟通对话。
(三)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佛道信仰
据走访调查,禾库村民普遍知晓佛道二教,但并未作明确区分,而是采取一种杂糅的实用主义态度。这种混合杂糅直接体现在禾库镇的三王庙里,其供奉神灵有:公安神、土地神、龙公龙母、三王爷、韦驮、观音菩萨、十八罗汉、释迦牟尼佛等。三王神像旁悬挂道钟,上书“道法自然”等字样,并刻有八卦图案。庙宇内佛道神灵与地方信仰神灵并列,呈现“神佛杂陈、释道莫辨”的状态。
庙宇之外,这一特点还透过禾库苗族的巫师呈现出来。首先是在外来信仰文化的冲击下,禾库苗族“巴岱”信仰中新的支系——“巴岱扎”的出现。“巴岱雄”與“巴岱扎”是禾库苗族各种信仰仪式的主要承担者。原有的巫师“巴岱雄”恪守传统巫文化,其信仰对象主要是自然神灵及苗族祖先;而“巴岱扎”仪式中主要祭祀以太上老君为核心的三清神灵等及自然神灵、苗族祖先神,参与丧葬等仪式则使用佛教经文,祭祀如来佛祖、地藏菩萨等佛教诸神,表现出傩、道、佛杂糅的信仰文化。其次是丧葬仪式中的佛教法师的崛起。20世纪60年代以前禾库苗族的丧葬习俗要请“巴岱雄”主持,20世纪80年代以后佛教法师“打绕棺”丧葬仪式逐渐流行。本土的原始巫文化信仰与外来的佛教文化在禾库地区的现代葬礼中并行不悖,同一场葬礼上,“巴岱雄”与佛教法师往往各开坛场进行送亡仪式。值得一提的是,佛教法师自我身份认知属佛教,禾库民间却统唤为“道士”,其原因尚不可知,但侧面反映了民众对佛道宗教的理解并不像正统宗教内部一般泾渭分明。
二
禾库苗族民间信仰体系以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为基础,民族特色的祖先崇拜为主体,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佛道信仰为上层的结构特征,是岁月演变进程中渐次形成的区域个性。禾库苗族的民间信仰文化是一种原始朴素的灵魂崇拜,理论浅白,仪式简单,崇拜对象类型较为单一,佛道二教的经典、仪式和信仰对象正好对其进行了补充。佛教在禾库苗族丧葬习俗方面为地方信仰文化系统提供了与苗族道德规范紧密相关的知识体系,具体表现在佛教“道士”在丧葬法事中所使用的经典文本。道教的神仙方术,与民间巫文化的结合更为紧密,尤其道教的符、手诀、咒语等极大地丰富了禾库苗族的民间祭祀仪式内容。禾库苗族本土民间信仰对佛道信仰文化元素的改造吸收,显示出其民族性、灵活性及强大的生命力。综上所述,禾库苗族的民间信仰体系是由多元信仰文化叠加的、具有独特内部结构的信仰文化复合体。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