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仪式教育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它具备符号语言,注重时间体验,蕴藏精神信念,产生情感输出,具有原则性、象征性和感染性等基本特征。它是促进文化传承、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构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分析了高校仪式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及仪式教育可利用的资源,提出构建文化自信的路径,希望能对高校构建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文化素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仪式教育
马文·哈里斯曾提出,“仪式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仪式教育通常是指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在高校场域中开展的有主题、内容、氛围、程序,能传播优秀文化并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活动。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国人的文化自信正不断增强。只有对自身文化产生认知和认同,才能让高校仪式教育更好地发挥行为指导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从而构建文化自信。同时,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仪式教育对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和仪式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一、高校仪式教育的基本特征
仪式教育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是传递主流价值观的集体活动,既有仪式的特征,又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及文化与仪式教育的关系,高校在构建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要从文化行为规范、文化思想引领等方面做好实践育人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仪式教育的主题类型早已不局限于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占比不断提升,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辐射各年级学生,全方位引导、促进学生成长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仪式教育在主题选择上有新生入学教育、新兵入伍欢送仪式、毕业典礼、入党仪式、国家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活动等,不同主题类型的仪式的环境、程序、内容及感染力都存在差异,但都具备原则性、象征性和感染性三个基本特征。
(一)原则性
古语有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圓。”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孕育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和宣传主流价值观、优秀文化、民族精神的重任,并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新时代高校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要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高校也需要营造和维护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氛围。仪式教育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同样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指引和约束。高校仪式教育的原则性是高校举办仪式活动的前提,为高校坚持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象征性
有研究指出,仪式是指“按一定的文化传统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集中起来的安排或程序”。因此,高校仪式教育必然以弘扬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积极运用符号语言彰显优秀文化和精神。仪式符号带有大量信息,保存着历史记忆,不仅具有鲜明的标识性,而且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其形成过程虽然缓慢,但传播速度很快,是仪式产生深远影响、获得广泛认同的重要标志。仪式活动中充满着各类符号语言,如图像、物体、手势等。仪式符号除了以其本身的具体形态存在,还以附着特定象征意义或精神隐喻的形式贯穿在教育环节中。
(三)感染性
高校仪式教育的感染性是指仪式通过形式和内容让受众群体获得感官体验,使之结合自身的信仰、价值观和个人经历等产生共鸣,从而被感染。人们受感染的程度越深,对仪式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就越高。为提高教育的针对性,高校通常会根据不同仪式教育的主题、目的,选择与仪式教育主题相适应、符合特定要求的环境、载体及参与群体。以新生开学典礼为例,其目的在于迎接新生、宣传校园文化,因此,场地应设置在校园内能展示学校实力和景观的地方,如大礼堂或操场等,通过现场音乐、视频、横幅等形式和升旗仪式、宣誓等环节渲染气氛。参加的主要群体是大一新生,发言的代表也是大一新生,符合特定人员要求。仪式中特定的氛围能增强教育内容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和强化学生的价值取向,提升育人效果。
二、高校仪式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新时代文化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三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成为受外来多元文化影响最明显的群体。大学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多种背离我国主流价值观的文化企图在意识形态领域干扰大学生的思想。
(二)仪式教育形式和内容单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接受文化熏陶的环境及成长成才规律都发生了变化。高校仪式教育中的仪式不是单一、独立存在的,通常会存在包含、承接和呼应等关系。但传统的高校仪式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仍存在局限性,多数高校对仪式教育的思考不够深入,将多层次的内容通过单一形式呈现,采用直白的表达方式,进行文化灌输,容易造成学生体验感不佳、教育成效不明显等问题。高校仪式教育面向的主要群体是学生,但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多数情况下并没有自主参与策划、开展活动的权利,无法在活动中形成互动并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只能较为被动地接受。
(三)影响时间短
大学中的仪式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在环境的渲染下,多层次的环节设计与主流价值观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思想引领,建立道德基础,规范行为举止,从而对形成文化认同产生促进作用。伽达默尔认为,通过仪式影响产生的正面“属己的时间”越长,文化影响成效越显著。仪式教育应该贯穿教育的各个环节,形成积累,但现实中大部分高校仅关注仪式举行期间的“属己的时间”,缺少仪式前的铺垫和仪式后对学生记忆的再刺激,难以将仪式教育的短期影响转化为长期影响。
三、仪式教育可利用的资源
(一)数据资源
要利用数据做好前期调研,进一步明确仪式教育的指向性。在大数据时代,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采集到的学生线上学习和生活的数据,完成对学生的画像和思想分析;也可以通过搜集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动态等信息,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用新时代青年喜欢的方式策划仪式,有目的、有主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阶段性、周期性的仪式教育。
(二)教育基地资源
主题教育基地具有全景式、沉浸式教学体验,因此,在主题教育基地开展仪式教育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提升师生文化素养的新途径。这种仪式教育主要采取以基地为纽带、多部门协调、多院系和多社团参与的形式,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教育基地具有丰富的仪式教育资源,根据时代发展,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能真正吸引学生,已成为仪式教育的优势资源平台。教育基地开展仪式教育,需要加强思想引领,提升学生在仪式活动中的感官体验,让参与教育活动的学生感受到优秀文化的强大力量。
(三)融媒体资源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强调“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党和国家对网络思政的重视,使得高校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信息化手段融合,不断创新和发展。
当下,家长、学生和教师获取信息都离不开移动通信设备。随着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新型传播形式的诞生,高校应紧紧围绕仪式教育的主题,把握好“信息传播方式有千万种,教育热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现状;要利用融媒体资源建立内容传播体系,充分挖掘受众群体关注和感兴趣的内容,促进分享、转发、评论等交互行为,做好主流舆论引导,形成多重教育和层层递进的理念,增强师生在仪式活动及网络情境中的体验感。
四、构建文化自信的路径研究
高校通过仪式教育构建文化自信是一个长期的、递进的过程,分为仪式前、仪式中和仪式后三个时期。从效果层面来说,又形成文化认知、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三个阶段。
(一)做好仪式教育铺垫,引导文化认知
仪式教育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大小,与仪式教育前期工作是否扎实存在着必然联系。兰德尔·柯林斯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提出仪式参与者需要获得共同情绪或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因为成长环境、成长经历等的差异,对优秀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所产生的情感也因文化认知不同而有差异。高校仪式教育的育人成效,取决于组织者和参与者对文化价值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为进一步减小学生對优秀文化认知的差异,引导其产生正确的文化认知,高校必须坚持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通过科学的教育规划,深入挖掘高校校史馆、名人雕像、纪念馆、标志性建筑等蕴含的文化价值,积极开展系列文化讲座和实践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要重点关注文化认知存在偏差的学生,积极与其谈心谈话,引导其产生正确的文化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展示仪式教育成果,形成文化认同
仪式教育主要包含主题、环节、环境和参与者等要素。传统仪式承担着传递文化信息、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的职能,但无法有效贴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时代特征,导致仪式教育的主题、内容、环节等毫无新意,日益形式化,容易让人感觉空乏。仪式教育的成效不能用时长和数量来衡量,主要通过创新度、受众群体受感染程度、仪式对受众群体的思想引领作用等来衡量。
主题指高校仪式教育的中心思想,是仪式内容的核心。主题所要表达的,一定是受众群体真实期待或有象征意义、与仪式相吻合的内容。设置环境需要考虑仪式的种类,并结合颜色、物品及文字等与仪式内容有关联的符号进行布置,旨在与主题相呼应,提高参与者的兴趣,使之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可以通过让参与者身着统一的服饰等,增强共通性,为渲染氛围打好基础。仪式不仅要具备规范性、特殊性、时代性和文化属性,还需要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内容形式的创新、参与者的互动等。以盐城师范学院开学典礼为例,学校结合新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代表性、学生感兴趣的环节。开场视频选取了励志音乐视频《少年》的配乐,并参考其拍摄手法,以学校校园文化为主题,包含校园生活和励志故事,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4年校园生活充满期待,并引导他们塑造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学校还邀请一名56岁的新生作为代表发言,通过让其讲述自身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开学典礼还设置了“给4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的环节,并在其中植入文化内涵,掌握学生思想动向,提高新生的参与度。
(三)扩大仪式教育影响,构建文化自信
仪式教育是一种长期性的、一以贯之的教育。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研究发现,知识遗忘的节奏是先快后慢,因此,在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产生文化认同后,高校依然要不断扩大仪式教育的影响,经常刺激学生的记忆,引导其重复学习文化知识。从时间维度上看,高校在学生入校时就进行文化教育规划,积极挖掘优秀文化元素,结合地区和学校的文化开展以仪式为载体的教育活动,奠定学生的文化认知基础。在单个仪式举行后,高校可以再通过其他仪式,如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及传统节日、历史重大事件纪念日活动等,周期性地重现和升华文化内容,以达到再现、认同、内化、传承文化内容的目的。从空间维度上看,高校在线下可以借助具有文化属性的校史馆等建筑,在线上可以借助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校园网等媒介,进行仪式教育的文化辐射,这样不仅打破了线下文化教育的局限,也创新了教育方式。通过时间与空间上的重复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参与的多重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文化认同,进而产生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高校在仪式教育中融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精神文化等,使学生在对文化产生深刻认知、强烈认同的理想信念后获得坚定的信心,才能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民族复兴凝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宪.高校校园仪式与大学文化的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2).
[2]刘晓棠,吴益飞,范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仪式教育的育人作用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
[3]查雨竹,伍建清.少先队入队仪式的育人价值及实现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1(29).
[4]陈晨,于虹,段颖霞.仪式感作用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创新路径[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5]陈俊珂,陈凡凡.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三维审视[J].教学与管理,2022(12).
[6]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8(3).
[7]马文杉.高校仪式教育的价值浅析[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6(4).
[8]刘美娟.历史记忆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1.
[9]刘献君.论文化育人[J].高等教育研究,2013(2).
[10]王小凤.仪式教育改革之路[J].中国德育,2012(15).
责编:瀚 海
作者简介:郭盼盼(1995— ),女,盐城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