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时空观念,落实核心素养

2023-05-30 22:25李桐柏
高考·上 2023年1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教学探究高中历史

李桐柏

摘 要:课程标准提出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时空观念作为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也是决定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高中历史学科内容跨度较大,涉及的内容也是比较复杂的,通过时空观念的培养,能够引导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衔接起来,形成知识体系。然而以往教学中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内容往往并没有落实到位,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受限,影响学生学习综合效果的提升。本文从高中历史学科时空观念入手,立足核心素养多样化内涵,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与活动模式,力求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平台的搭建,有效培养高中生的时空观念,从而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带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综合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教学探究

时空观念是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奠基石,但是以往历史教学中往往忽略了时空观念的培养,教师教学思路单一、教学方式相对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关注学生对于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力,以及对历史学科知识的总结及应用能力。将时空观念的培养融入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更进一步为学生打造不同的学科活动平台,在多元化活动中带动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从而更进一步促进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综合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原则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历史本身就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特征,其本身就与断裂化、孤立化、碎片化等相对,但是从以往学科教学活动中不难发现,教师往往忽略了历史知识之间的衔接性以及整体性,忽略了时空观念中的时间、空间之间的密切衔接;尤其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处于抛开空间谈时间的状态,割裂状态下学生的学习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处于无效或者低效的状态下。比如:《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中,学生往往习惯于将眼光局限于當堂课中,忽略了清朝时期的鼎盛与危机和国际发展之间的关系,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忽略了中国与世界历史之间的关系,影响了学生时空观念的形成。

其次,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要坚持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学生时空观念培养过程中关注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能够提高学生历史时空综合论述的能力和独立探究的能力;历史是在不断发展的,学生在分析历史、感受历史的过程中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比如: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政治制度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独立存在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发展本来就是与经济、文化、民族、地域等因素是相关联的,因此在政治制度的发展研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时空的框架下辩证地对某一个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政治制度的解读能力。

最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要坚持科学性原则。时空观念包含时间、空间两方面的内容,那么无论在什么样的内容阐述过程中都要坚持将两者科学融合,比如:《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这一章节内容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结合中国古代历史纪年表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总结、分析、学习,同时也要在世界范围内了解这一期欧美等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变化,从空间和时间方面引导学生从整体考虑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历史学科学习的综合质量。

基于上述几方面原则,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既要立足核心素养的内容,又要从多方面入手搭建课程体系;从课前准备环节开始,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堂教学评价环节,搭建系统的教学体系,从而更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制度,立足时空观念,将学科素养融入每一个环节中,从而实现高中生历史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以往应试教育理念下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往往对时空观念比较忽略,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包含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以及时空观念等,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关注的是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几方面内容,对时空观念处于忽略的状态。尤其是在以往讲述类型的课堂教学中,时空观念更是容易被忽略或者出现割裂时空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处于“碎片化”状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同一时间段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无法串联起来,甚至会出现断层的现象。

其次,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的方式相对单一,通过以往历史课堂观察,以及对教师的调查不难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示只针对时间观念进行培养,对于空间观念并没有足够的关注度,割裂了学生历史时空观念中时间与空间之间的根本联系,因此出现学生历史史实不清晰的现状,割裂了时空的整体性。

最后,从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分析,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思路相对局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眼光总是盯在某一堂课的内容上,忽略了较长时间段下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并没有充分地建立起来,从而影响了对历史时空的整体性影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也产生了非常不利影响。

基于上述几方面问题,立足核心素养通过时空观念,全面分析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从多维度构建多元化的历史学科活动平台,更进一步推进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历史学科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基于时空观念的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策略分析

(一)课前预习——基础

高中阶段历史学习的内容逐渐复杂,很多知识之间的衔接、事件之间的关联也都是非常“隐秘”的,因此课前预习就成为提高学生历史学科学习质量的关键。

以“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一堂课预习为例,结合课程标准以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首先从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等几方面制订了预习计划:

课程标准目标从认识明朝封建专制发展和世界形势变化对明清发展的影响入手,引导熟悉明朝统一全国和边疆的相关措施,认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发展等多方面的知识与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从历史学科五方面内容入手,其中时空观念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过程中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等[1]。

基于上述两方面因素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借助时间轴的方式,将这一阶段的内容放置在更广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进行分析。比如:通过历史时空脉络梳理的方式,1351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灭亡—1402年靖难之役—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1557年明蒙和议—1616年后金建立—1636年后金改清—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学生从预习开始就能够将这一阶段的内容放置在更加广阔的历史范围内进行学习。学生在时空坐标轴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全面或者丢失部分内容的问题,那么在后续导学案内容的设计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时间轴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不同维度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内容的预习,比如:明朝政治制度、明朝的对外关系等。

立足时空观念,在预习过程中教师从不同维度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融入预习清单的设计过程中,让学生以时间为切入点,从空间角度入手对明清时期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更加综合的分析,学会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通过预习建立起良好的历史学习观念与习惯,为后续的高效学习奠定基础[2]。

(二)课堂教学——关键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关键步骤,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课堂活动的组织要立足新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技能、情感等三方面打造符合学生需求创造探究性学习与活动平台,从而更进一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1.预习检测

例如:《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一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课前预习的情况,借助时空坐标图进行预习内容的检测,在预习检测的过程中,一般以纵向时间轴为基础,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本堂课的内容有没有初步的了解,能不能明确此堂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如:以时间顺序阐述本时期清朝的大事件,并结合自己列出的大事纪年表分析此时清朝统治者面临了什么样的危机等,力求能够达到通过预习检测串联本堂课所学内容的目标,为后续的课堂探究奠定基础。

2.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主要措施,同时也是立足时空观念提高学生史料分析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搭建多方面的情境,从多维度入手,从时间、空间、横向、纵向等多维度入手,在課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历史学科综合素养,从而更进一步推动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一节内容为例,从核心素养的五方面内容入手,设定详细的教学内容,其中时空观念方面的目标就是要认识清朝从鼎盛走向危机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等。因此在具体探究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时空图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等进行横纵向的比较与分析,通过对历史的解读、材料的分析等,建立起系统的核心素养观念。比如:通过时空坐标的方式对康乾盛世阶段内容进行整理,从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开始到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再到1689年尼布楚条约的签订,1727年派驻藏大臣,1757年击败准噶尔部噶尔丹,1762年设置伊犁将军,再到闭关锁国……在清朝的统治下,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次鼎盛的发展阶段——康乾盛世,这一阶段维持了将近200年的稳定局面,同时这一时期的疆域版图也为近代中国的领土奠定了基础。上图以时间、事件为发展线索,在总结过程中不难发现,经过清朝的统治,中华民族整体的发展趋于统一,凝聚力也在不断地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闭关锁国的政策给清朝的统治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也成为鼎盛发展到危机的关键因素。

随后教师又拓展了探讨的范围,从上图中的中国范围内拓展到世界范围内,一方面丰富了时间轴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学生对历史学系的思路与思维,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探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结合图表内容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串联、表达的过程中建立起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也能够将这一时期的历史放置在世界范围内,从而更加系统地对清朝时期各方面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站在世界范围内思考这一时期清朝发展情况,按照上述时间轴事件顺序,将国内外同一时间、空间发生的事件串联在一个时间轴上,比如:1644年清军入关前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正在进行;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时,《权利法案》正在推行……立足时空观念,分析中国明清代史,更能明白明清时期的中国为什么会与世界脱轨,进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西方列强争抢的蛋糕。明末清初时期的中国,国力依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也是在这个关键时期,中国和世界擦肩而过了。当欧洲启蒙运动如火如荼时,此时的中国正是“八股”盛行的时代,程朱理学,之乎者也,整个中国的文化界陷入了一潭死水的局面;当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应运而生,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脱胎换骨,步入全新的时代,此时的明清政府却闭关锁国,依旧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自信,闭门造车,与世界发展脱轨,最终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对象。

(三)辅助活动——保障

辅助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同时也是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利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措施,在辅助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善于通过学生熟悉或者感兴趣的内容带动学生对其他内容的学习兴趣[3]。比如:结合学生对“帝王”的兴趣,以及朝代顺序表的内容,对清朝入关前后的帝王进行在位时间的总结,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名号、庙号进行归纳,以皇帝顺序表为基础,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为基础,结合表格内容可以说一说每个皇帝在位期间有哪些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教师可以通过横向、纵向历史串联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放在不同的时间轴上进行问题的分析,例如:横向分析时,可以分析某个历史事件产生时,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相互之间又有哪些影响等,从而引导学生拓展历史学科学习的思维与方法。

从上述几方面分析,立足时空观念落实核心素养是一项综合型的教学任务,通过在课堂各个环节中落实核心素养,将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与高中历史学科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的融合,更加有效落实核心素养,从而更进一步推动学生历史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要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当前时空观念培养的问题入手,明确当前时空观念培养的原则,再将时空观念的培养贯穿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辅助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与活动环节,从而更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多维度入手打造多元化的历史学科学习与发展平台,更进一步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将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科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实现推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综合素养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卢学儒.课堂内外的高中历史时空观念培养探究[J].科教文汇,2022(3):125-128.

[2]关欢欢.时空观念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数字地图使用探究——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12):74-76.

[3]周群美.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以高一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为例[J].高考,2021(22):145-146.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教学探究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镜头中的组诗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