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东
〔摘 要〕 深度學习是一个概念,一种趋势,其核心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和创造的学习,是从以实现三维目标为目的的学习走向以提升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学习。科学情境的创设能够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强化学生思维的深度。让学生多感受快乐的体验,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科学;思考;深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1-0133-03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学科。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能进行深度思考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只停留于概念的表层思维,并没有实质性地往深度发展,甚至有些学生在课堂里出现假思考的状态。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不完整的,学生缺乏思考动机的课堂也是平淡无味的。如何在科学课中助推学生深度思考,成了需要教师认真对待的问题。
在现实教学中,不论是传统意义上的主课还是新兴的主课科学课,有一种现象很普遍:教师在教学大纲和各种考核的双重约束下,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在课堂上的讲课和提问“马不停蹄”。学生在高度紧凑的教学氛围中,大脑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对于知识点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思考和消化,也没有往深度发展的机会。长时间的大脑紧张,影响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思维的深化。这就如同现代智能手机,如果运行的程序多了,就会产生速度缓慢甚至死机的现象。串联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看似抓紧了时间,实则违背了人类大脑的“注意规律”,增加了一些教学的无用成分。
学生的情绪会影响思考的结果,紧张的情绪会让自己无法完成思考,放松的心境会让思考变得得心应手。当学生处于烦恼、沮丧、惊恐的情绪中时,往往会堵塞通往思考的通道。如果教学中出现不恰当的传授方式,如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讲解、单一的信息输入等,也无法使思考达到一定的深度。
一、主动思考,让学生自己检验知识
接触科学知识早在幼儿园甚至更早就开始了,每个学生的家里总会有几本他们喜欢的科普类读物,直到其进入小学系统完善地接受科学教育。从普及的时间长度来看,学生的科学素养应该是不错的,可现实往往又是无情的。许多学生在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时,会有似曾相识又陌生的感觉,他们也许真的是忘了,也许是和知道的知识对不上号,或许,这就是缺乏深度思考所表现的特征。
其实科学知识的发展并不像小学生学汉字那样,每天学一些,每天积累一些,可日积月累。很多时候知识的发展靠的是发现现有知识的不足和错误,以此促进人们对自然客观世界有更多的理解。也就是说,当固有知识和新出现的实验结果不匹配时,可能就需要修正现有的知识存储,甚至推翻已有知识,重组新知识。知道了认知规律,我们就要正确引导学生,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检验课本里的科学概念或科学结论,主动思考,检验科学知识。有的时候,书上的一句话或一个结论背后的探究因素有很多很多,是不可能在科学课堂上完整呈现的。学生在紧张有限的课堂实验环境中是无法静心思考的,即使有很多为什么,出了课堂也就被搁置了。
以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中《水结冰了》和《冰融化了》两课为例。学生在实验中直观地看到了水的状态的变化,书上也明确告诉他们水结冰和冰融化都源于温度的变化。可就是这个重要的温度变化,学生是无法准确观察到的。它们到底是不是因为温度的变化,是不是如书上说的水结冰时放热、融化时吸热……若是引导学生针对这些主动思考,由他们自己或在小组合作下设计实验完成验证的话,其理解程度是最深刻的,水的状态变化的本质也就会清晰地被他们所掌握。
学生慢慢养成了主动思考的习惯,等时机成熟,自然会出现思考往深度发展的趋势,由量变引起质变。
二、乐于思考,让学生主动联系其他知识
科学课涵盖大量的科学知识,这些科学知识一般属于几个共同的主题。有些知识之前是相通的,相互联系。如果把科学知识比作食物链,那么,这张网十分壮观,我们教授的知识或许只是网中的某些节点,如何让现有的知识节点和其他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就需要科学老师和家长引导。学生如同迷宫里的探索者,而我们是站在高处看着迷宫走向的人,不是简单地把学生领出迷宫,而应是给他们线索和指点,让他们自己寻找出路。当我们提供引导和线索之后,思考的任务就让学生来完成,即使我们手中握有答案,也不能轻易告诉他们。
例如,我们在讲解三年级科学《水和水蒸气》内容时,涉及怎样让水蒸发得更快,也就是让物体干得更快的知识。让学生来说方法,一直不是件顺利的事,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太简单不过,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则是个老大难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瓶颈,我采用晒衣服的例子解释。晒衣服是每个家庭必做的事,也是学生最容易接触到的事情之一,有些没有晒过衣服的学生,至少也看大人晒过。一开始,有些学生没觉得晒衣服和水蒸发有什么关系,也从没想过。于是,我就和他们一道,一步步来分析理解。
问题1:衣服洗后为什么是湿的?学生:因为衣服里吸了水——有水,这个基础打好了。
问题2:晒衣服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让衣服变干。
衣服变干也就是……?学生:这个简单啊,让水离开衣服(也就是水蒸发了,和知识联系起来了)。
问题3:我们平时是怎样晒衣服的(让水蒸发得更快一些)?学生:(大脑里迅速回放大人晒衣服的场景并思考着)拧干(机器甩干)、用衣架把衣服展开、放在太阳下(室外)……
差不多了,师生可以总结归纳了。
衣服团在一起会不会干?(也会干啊,只不过时间比较长)看来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是不错的,那用衣架把衣服展开后,哪个干得更快些?当然是用衣架展开衣服了。那你们觉得衣服展开后比团在一起干得快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着,不一会儿就有了分析结果:扩大了水蒸发的面积,也就是说,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面积有关。
我们一般都会选择在室外的太阳下晒衣服,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么做的,其中肯定有道理存在。学生分析室外晒衣服的理由各有不同:太阳下温度高,室外有风……一番思考后,得出了加热和空气流动可以加快水的蒸发速度的结论。
知识点得到联系,学生也在简单的生活例子中乐于思考,一个看似深奥的问题被快速分解。结论出现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用简单的实验手段去验证,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这个实例中,学生的思考在不知不觉中向纵深发展,随着思考的深入,离揭示晒衣服的本质也越来越近。等到完全知道晒干衣服的核心就是让水快速蒸发离开衣服的时候,他们体会到了思考带来的快乐,感叹生活中的科学原来如此美妙。
三、善于思考,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
学生能不能真正提出一个科学知识在生活中可以怎样应用的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在学到知识后,养成善于思考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习惯,才会让学生终身受益。我们并不希望学生只是掌握知识而不能应用知识,储存知识固然重要,但消化知识后的实际应用尤为重要。一个个简单的科学知识均来源于生活,往往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大量的应用,或许我们已经在享用科学的成果,只是我们没有想过而已。
许多企业每年会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从而产生宝贵的专利技术,若这些专利只是停留于实验室无法变成产品投入市场产生相应的利润,是相当可惜的。技术有壁垒,知识无界限,我们获取的知识如同技术专利一样,获取利益(应用)的最大化,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知识就是一种工具,能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难题,如果工具在手而不懂得如何使用,其价值就无法发挥,也无法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知识的有效应用,需要学生善于思考,勤于使用。
三年级科学课中有《水珠从哪里来》一课,阐释的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的原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主体是水蒸气,条件是遇冷,结果是凝结成水。这个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大量的实际例子,学生也经常遇到,让其解释原因,他们也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但是,怎样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给生活带来便利呢?学会了知识点后思考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前段时间流行的野外生存技巧中,怎样在沙漠中获得水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实例。若学生真实地遇到此类问题,该怎么办?沙漠里缺水是关系到生存的大事,这个时候如果能活学活用科学知识就太重要了。面对生命的威胁,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冷静思考,观察环境,我们不难发现,沙漠深处的沙子里还是有点水分的,有水分就会蒸发,况且沙漠里的蒸发量还很大。沙漠里昼夜温差大,晚上比白天冷多了,综合多方因素可以看出,满足水珠产生的条件不少,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获取水了。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只需在沙漠里挖个足够深的坑,在坑底铺上一层薄膜,上面用另一张薄膜把坑覆盖住。在夜晚,坑里的水蒸发成水蒸气上升,聚集到薄膜附近,薄膜表层的温度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了水,最终滴落到下层的薄膜上:成功利用科学知识终于收集到了水,解了燃眉之急。这个应用比较难,只有特别善于思考的人也许才能想到,那么,下面的这个例子就简单了些。
用放大镜在阳光下聚光可以点燃东西,这个玩法我们小时候都干过,学生也知道。在老师的安全指导下,或许有很多学生在课堂里也体验过,甚至课上偷偷烧过纸。一个看似简单的实验,在特殊的情况下将会发挥大作用:还是在野外,在没有火种的情况下,如何点火做饭。排除火柴、打火机等常见材料,学生会脱口而出——钻木取火。的确,这个方法可行,但消耗太大了。有没有简单点的方法?当然有,放大镜啊!可是万一忘记携带放大镜呢?方法固然不错,但没有工具也是白搭。放弃,好不容易想到的方法怎能轻言放弃?再想想,解决了放大镜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思考,思考,再思考……对,有了!水滴不是也可以放大东西吗,用它可以做成一个简单的放大镜啊!只要拿个透明塑料袋装点水不就行了嗎?在一次次有层次有深度地思考后,复杂问题被简单化,困难得到顺利解决。
思考越推进,方法也就越明朗,有时看似深奥的问题,抽丝剥茧后就简单多了。思考源于知识的储备,善于思考,才能让思考变得深化和可视化。
深度思考将使学习变成一种生活、一种享受,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深度思考要由外控学习走向内控学习,由同质化学习走向个性化学习,由传承知识的学习走向创新知识的学习。传统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传承者,而在深度思考中,学生是知识的创新者;传统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消费者,而在深度思考中,学生是知识的贡献者。
参考文献
[1]徐崇文.创造适合脑的教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2]希凯.深度思考[M].孔锐才,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