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工作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是学生进行个人就业能力不断储备提升的黄金时期,高校通过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进行培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突破就業困境。近年来,高校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积极引进了OBE教育理念对高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但是目前在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培养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改善优化。基于此本文就以OBE教育理念为基础,对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OBE教育理念;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现存问题;解决策略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山西省教育厅“基于OBE理念的工程类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与实践”(J2021350 )
[作者简介] 李红霞(1977—),女,山西泽州人,硕士,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7.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13-0000-04[收稿日期] 2022-11-26
引言
OBE理念以最终的学习成果为目的,将学习成果贯穿于学生培养体系的整个过程中,以成果为导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高校通过利用OBE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个人职业素养,通过多方面、全方位地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压力,最终达到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OBE教育理念概述
OBE教育理念在1981年第一次被美国教育学家提出,其主要内涵是以最终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将学生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中心,围绕该中心进行持续的教育以及教学的改革,以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获得实质性的成功[1]。OBE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程教育改革,主要是将学生毕业时所必须获得的能力作为教育目标,以这种比较清晰明确的方式对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对教育成果进行量化,不断地对教育过程进行设计改革、组织重组,从而达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效果。该教育理念是在2016年左右才被引入我国,其新奇的教育思想理念在我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随后不同的学者开始对我国的传统教育领域进行深入思考,并对相关的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OBE教育理念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种特点:一是关注学生本身的需求变化。以学生为中心,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都要以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为重点进行教学目标构建,在构建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及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教学方案,将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考虑在内,充分实现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二是注重教学成果的实现。在OBE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高校应该以学生毕业所必须掌握的技术技能作为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发展,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因此,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高校也要注重结合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对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配置优化,通过对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等进一步构建,从而为学生制定更适合其个性化成长的道路。而后一定要注意实时观察学生本身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效果的变化,采取科学评估的方式依据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合理评估,并且通过建立动态化的评估标准时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这样一来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自己的长短之处进而不断地提升自我。三是高校一定要充分利用评估反馈的结果对教育过程以及教育模式进行不断的更新改进。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内容
(一)专业技能
对大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培养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求职过程中满足社会岗位工作需求,在实践工作时更好地降低工作压力。这种专业能力是学生在就业面试过程中必然会考察的一项内容,并且目前社会对于招聘人才的难度不断提升,给予实习者的缓冲时间并不长,甚至会涉及“招来即用”的情况。如果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不过硬很可能会出现工作失误,严重时丢掉工作的情形。专业技能的培训主要是强调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程度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专业能力又会因实际的工作岗位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所以高校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教育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将专业技能培训与实践相结合。
(二)适应能力
个人在就业的过程中,肯定是环境选择人,而不是人去选择环境。为了能够快速地实现自身的职业成长,一定要注意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具备充分的适应能力将环境中所具备的阻碍转化成自身的成长动力,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促进自身的职业成长。社会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大学生未来面临的就业环境也肯定是不断地发展,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使学生在面临环境大变革时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同时较强的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迅速投入自身,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
(三)学习能力
专业能力是学生走上就业岗位的必要条件,但是要想在企业里面实现晋升就必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后期在企业里的适应情况,为了不断地提升学生后期工作中的竞争力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学习能力并不单单是指学生自己记忆掌握专业知识水平的能力,还包括学生对于自身发展规划、情感认知等方面同时按照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而转变提升的能力。企业也是需要不断的变革迎接挑战的,主要具备高素质人才企业才能更好地抓住变革时机进行创新,此时企业就应该大力发展学习型组织,让内部员工具备高水平的学习能力随时应对环境的变化,这样一来不仅能体现员工本身的职业能力,还能有效提升组织核心竞争能力[2]。
(四)人际交往与表达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将来面临就业必然会成为企业组织中的一员,作为组织中的一员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就必须借助团队之间的合作能力,而在整个流程中必不可缺少的就是个人的沟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信息的及时沟通以及表达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目标的快速实现。对于员工来说,无论是向上级提出自身的工作感受或者进行工作汇报,还是向下级传达任务等,都需要通过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来实现。如果自身的交际和表达能力过弱,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要想较快地融入职场生活,就必须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不单指与周围的同事建立和谐的共事关系,还需要与周围的环境建立广泛的联系,正确处理好组织内外以及组织间上下的关系。但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较长的积累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大学期间就应该时时注意自身的言语规范以及行为举止,为日后的人际交往打下坚实基础。
(五)自我管理与反思能力
每个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为了不断地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都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管理以及自我反思,在过去的实践中吸取经验不断地提升自我。自我管理主要是指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而在整个职业生涯内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及外部条件开展自我规划、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等一些活动。自我反思是指为了能够不断提升自我认识,控制自我情绪而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检讨从而最终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自我管理与反思能力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管理以及反思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职业适应水平,从而更加快速地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现存问题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重视度不足
高校主要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的重视度,所以在课程安排上大多为选修课,课时不多且课程内容较为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激发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思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能够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明晰,导致相应的学习效率较低,无法充分发挥职业规划课程的教育作用。
(二)师资队伍专业程度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时,所聘用的教师大部分都来源于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或者是相应学院的辅导员,其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规划的理解都过于片面性,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长远建设,并且大部分教师的就业经历并不是很丰富,大部分都是通过毕业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的,自身职业生涯比较局限不利于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导致课程的教学深度不够。
(三)学习内容单一,教育体系不完善
教师在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引导时,大多是按照书本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机械的培育教训,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和现实的就业社会情景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导致帮助学生设立的职业发展目标过于理想化,只会一味地强调学生努力学习、考取证书,并没有注重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当前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对于职场来说,其环境也是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如果只采取纸质书教学的话,显然不能够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3]。教学体系的单一以及教学内容的老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不能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四、OBE理念下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策略
(一)正确认识教育价值,提升重视度
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于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为重点,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通过正确地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学习价值所在,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其次高校一定要重视职业规划教育的开展,在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时候要注意教育工作的灵活性体现,教师不能仅对一些书本内容进行讲解,还需要结合相应的教学实例展开教学,如可以讲解一些面试技巧以及如何制定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等,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从课堂中学习到有关提升自身职业发展能力的知识。最后高校在利用OBE教育理念进行教育创新改革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获取相应学习成果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通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满足感。
(二)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成长路上的指路人,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教师一定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能够对学生的就业工作认真负责。同时,教师要明确究竟要达成什么样的学习成果,这里所说的学习成果不仅仅是指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还包括学生的情感道德以及价值观方面的成长。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潜能,任课教师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了解学生的职业相关背景,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意见。除此以外,高校应该每年派部分教师到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实习,了解公司目前对于人才的需求,并聘请相关企业参与学校的课程调整,以便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可以积极培养学生工作人员,辅助教师去调研学生的就业发展意向以及社会的就业形势,借助学生工作人员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查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状况。这样一来,能够使师资力量不断优化,并且借助学生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达职业规划对未来就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时,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自主就业情况以及就业意愿为之开展相应的辅导工作,同时教师为了能够保证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还需要定期对学生的生活状态进行观察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
(三)构建系统化、个性化教学体系
高校不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路径、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相应的学习成果、完善相应的教学体系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个人发展目标。对于高校来说,在建立相应完善的教学体系时,一定要注意考虑学生的个人发展意愿以及个人学习能力,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科学化的就业能力培养计划[4]。高校教师应该深入地对学生的就业意愿进行调研,确定不同学生对于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差异,而后根据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自身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创立更加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能力培训计划,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应用多元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
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自身职业发展意识,掌握相关的规划管理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职业规划的作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就业压力所在;通过纸牌游戏等方式来营造趣味活动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内容。在整个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脱离原始的授课方式,通过新颖的教学形式来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五)构建多元化、体系化评价机制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成果,并通过成果反馈及时地调整自身的状态,高校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依据不同个性、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在对整个教学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不能单以纸质成绩为考核依据,而应该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二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学生及自我的多方面评价完成最终的评判。整个过程中,尽可能地丰富考核形式以及考核指标,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升自我。
结语
高校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是帮助大学生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及职业定位的重要途径。在OBE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以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帮助学生进行更适合其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通过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过程的改革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进行提升,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曹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J].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12):1-3.
[2]岳春.OBE理念下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3):45-47.
[3]张巧.我国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综述[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3):108-111.
[4]梅文静,万慧琳.职业生涯辅导对大学生自我发展作用的案例研究: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視角[J].吉林教育,2018(28):42-44.
Abstract: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stage for students to enter into social work, which is a golden period for students to continuously reserve and improve their personal employabi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help students break through the employment dilemma to a large extent by cultivating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bility.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better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ctively introduced the OBE education concept to reform the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bility, which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optimized. Based on the OBE education concep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bilit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 words: OBE education concept;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bility; existing problems; resolution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