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不做美国跟班,法中友谊万岁

2023-05-30 10:48:04
新传奇 2023年15期
关键词:冯德莱恩中欧

在结束为期3天的访华之行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采访时称,欧洲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顶住压力,并避免卷入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对抗,不再做美国的“跟班”。

时隔3年,4月5日下午,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专机飞抵北京,开启了他为期3天的访华之旅。与他同期到来的,还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一位是欧洲大国元首,一位是欧盟“首脑”,马克龙与冯德莱恩同期访华引人瞩目。

近年来,法德领导人和欧盟机构领导人共同出镜的次数不算少,但此访是冯德莱恩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后的对华首访,更是马克龙在疫情后对中国的“重启之旅”,意义尤为特殊。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表示,中欧关系无疑“重要且多维”,尤其是在后疫情、俄乌冲突影响下的时代变局中,在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的背景下,中欧一系列高层互动有其重要意义,也是中欧各领域交往加速重启的积极信号。

“我们在一起大有可为”

马克龙此访期间,中法双方在发布的联合声明中称,中法将延续两国元首年度会晤机制。据媒体报道,早在2018年,马克龙首次访问中国时,曾表达过每年来一次中国的愿望。

丁纯认为,这几年来,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法、中欧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和沟通,对于引导中欧关系下一步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在抵京后首次公开讲话中,马克龙就特别强调加强与中国往来的重要性。他表示,自己从不认为“脱钩”会出现在中国与欧洲之间。法国不仅致力于继续与中国保持商业联系,还渴望与中国重新建立战略和全球伙伴关系。

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稳定性是中法关系的突出特征和宝贵财富,值得双方精心呵护。双方要用好两国全方位、高水平沟通渠道,保持两国元首密切沟通。

这次马克龙带来一行60多人的法国商界领袖“天团”,法国电力公司和航空航天巨头空客均名列其中。阵容庞大,下单也快。4月6日,中法双方领导人共同见证了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签署:中法共同打造“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的全链条快速协同机制,法方应邀担任2024年中国服贸会和第七届进博会主宾国,中法深化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等传统合作,培育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新合作增长点。

4月7日,中法双方还共同发表了联合声明。这份多达51项的声明涵盖了地缘政治、外交、贸易、文化、全球合作与治理等方方面面。

“尽管欧洲内部存在一些要摆脱对华依赖的声音,但欧洲领导人清楚知道,中欧双方在经贸上有合作有竞争,也有互补和相互依赖的一面,有很强的合作基础,唯有在一切能合作的地方合作,才更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丁纯表示。

“我们在一起大有可为。法中友谊万岁!”4月7日,马克龙在社交平台用中英法三种语言发文。

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不再做美国的“跟班”

马克龙、冯德莱恩同期访华,在欧美舆论场受到不小压力。有人将法、欧对华友好视为“向中国妥协”。有媒体重提欧洲“对华天真论”,质问法国为什么“总要显得与美国不同”?对此,中方明确表态,中国始终视欧洲为多极化世界的独立一极,支持欧洲实现战略自主,坚持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长期来看,中欧关系拥有合作与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欧洲方面,在冯德莱恩访华前,其已明确表态欧盟对华政策是“去风险而非脱钩”,即欧洲寻求摆脱对中国技术和原材料的依赖、降低对华经济依赖风险,但“不希望与中国脱钩”。此外,尽管“系统性竞争”日益成为一些欧洲政客及智库人士审视中欧关系的关键词,但欧洲国家的中国观仍未脱离“接触与合作”的主线。

中法、中欧领导人会晤,释放出推进双边和多边合作、建设性管控分歧的积极信号。所谓管控分歧,就是要进一步减少欧方对华误解和顾虑,增加战略互信,将理性政治拉回欧洲对华战略的正轨。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当地时间4月9日报道,在结束为期3天的访华之行后,马克龙在返回法国的专机上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欧洲必须加强战略自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顶住成为“美国追随者”的压力,并避免卷入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对抗,不再做美国的“跟班”。

马克龙表示,欧洲目前正面临的巨大風险是“卷进了别人的危机之中,这阻碍了欧洲建立战略自主权”。他称,如果欧洲过于依附美国,将没有时间和资源来发展自己的战略自主权,这将进一步让欧洲成为美国的附庸。

构建新型中欧关系

自去年11月以来,欧洲领导人纷纷访华,中欧各领域交往已迅速重启,正全面铺开。对此,丁纯分析,近期欧洲展现出与中国比较强烈的接触意愿。一方面,欧洲大国清醒意识到,不可能像美国一样把中国视为战略对手,搞脱钩断链,这显然不符合欧洲的利益;另一方面,近年来,欧洲始终强调战略自主,而战略自主的基础就是自身实力的壮大,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欧洲更加需要与中国展开合作。

中欧关系这些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分重要的一个节点就是欧盟在2019年提出的对华关系“三重定位”,即合作伙伴、经济竞争者和体制性对手。这种定位也能体现出中欧关系的复杂性。目前来看,在全球中美欧大三角的格局中,欧洲不愿意选边站,三方将维持不等边三角型的关系,而欧洲的对华政策也很大程度上将成为欧美之间接近或疏离的杠杆。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构建新型中欧关系,对全球的平衡和发展都至关重要。未来中欧双方将以共赢为主轴,共识大于分歧,合作大于竞争。

(中国新闻网等)

猜你喜欢
冯德莱恩中欧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中等数学(2022年1期)2022-06-05 07:50:16
冯德莱恩 七个孩子的妈妈出任欧盟掌门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7:58
冯德莱恩当选下届欧盟委员会主席
冯德莱恩:欧盟新掌门人的家事国事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06
第11届中欧数学奥林匹克(2017)
中等数学(2019年10期)2019-05-21 03:11:56
Sixteen Years’Promise
Special Focus(2018年11期)2018-12-05 12:48:36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29
科莱恩“催化剂”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流程工业(2017年4期)2017-06-21 06:29:54
建筑师行迹中欧
Coco薇(2016年4期)2016-04-06 16: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