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的志道之学及时代价值

2023-05-30 17:51王旭韩剑英
文学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学习观礼记

王旭 韩剑英

内容摘要:《礼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学习观。通过梳理《礼记》以“离经辨志”、“继人之志”、“有志于学”为核心的志道之学以及敬、善、乐的学习方法,从而思考中华传统礼乐文明下的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的内容,探寻这些思想对新时代学习观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志道之学 《礼记》 学习观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1]的要求,这同样也是对青年提出的希望,希望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要实现这一希望,学习是必经之路,因为青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要对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有所思考,这些问题清晰了方可“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

《礼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内容,包括离经辨志、承先人之志、敬、善、学为君子等,涉及到的篇目主要有《学记》、《大学》、《中庸》,这三篇相互补充、互为表里。《学记》中专门论述了教育的各项内容,包括化民成俗重要意义,教育方法,学习原则等,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開端”[2],对于中国教育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有不可取代的价值与意义。《大学》开篇阐明“三纲领”,指出了教育的目的和成人的目标,“八条目”是实现的具体方式,是内圣外王的过程,这是对教育的整体性概括。《中庸》则提出了教育对人的作用以及教育的五方法。虽然《礼记》距今甚远,但是其中的学习思想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清晰的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怎么学,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礼记》为文本,梳理《礼记》中志道之学的内涵,阐述“道”既是天道也是人道,而“志”则是在坚定的意志之下,离析经理,辨圣人之志,承先人未竟之事业,然后探索志道之学的方法,包括敬、善、乐,从中汲取智慧,丰富新时代学习观的内涵。

一.志道之学之内涵

《礼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一,从其出发探寻志道之学内涵具有典型性和重要意义,志道之学包含“道”,这个“道”既是天道也是人伦,还包含“志”,“离经辨志”、“继人之志”、“有志于学”,“道”与“志”是志道之学的精华所在。

(一) 道之意蕴

“道”是中国哲学的根源性观念之一,不同的语境之下有不同的意蕴。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3],此“道”指的是超越物质生活和财富之上的精神价值,追求精神价值、人间的公正、合理以及探讨天地四时的规律。[4]孔子致力于恢复周礼,传承周公“以德配天”的思想,后人将注重德、能的价值倾向,兼顾内外修养,包括政治教化与人伦道德两方面思想称为“周孔之道”。韩愈也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5],这个“道”是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生活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大学》开宗明义,讲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6][1161],这里的“道”即是顺天道而治人情的学问,也就是以礼乐为途径提升精神世界,规范社会秩序的学问。《中庸》载道“天命之为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7][1007],这个“道”既是天道也是人道,天道即世间万事万物的定律、规则,是客观的自然必然性,而人道则是社会必然性,天道与人道之间通过“修”实现沟通,这个“修”是修为、学习。《学记》中“人不学,不知道”[8][697]的“道”指的是道理,而这个道理最终还是围绕着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维持社会秩序的知识,这需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只有人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体现“道”的价值所在。而“示敬道也”中的“道”是师道,是“抽象出来的道德形象,象征纯粹的美德。”[9]总之,《礼记》中的“道”既是天道,即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人道,即以“仁”为核心的一种精神追求、人伦道德,通过不断地学习、修为实现天道与人道的沟通。它是一个整体性的学问,在整个中国哲学发展中是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是礼乐教化的追求。“志道”便是对这种人道与天道的向往。

(二)离经辨志

《学记》言:“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8][698]郑玄注“离经,断句絶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10][1426]孔颖达疏:“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絶也;辨志,谓辨其志意趋向习学何经矣。”[10][1427]离经辨志便是对经典进行识读,分辨、习得圣人之志。清孙希旦从整体性的角度来阐述,“离经者,穷理之始,至于知类通达,则物格知至,而精粗无不贯,知之成也。辨志者,力行之端,至于强立不反,则意成心正,而物欲不能夺,行之成也。”[11]强调了其是接下来学习的起点,这是因为“有志者,生命就不会委顿于当下,而有向前之动力。”[12]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辨志也包含辨自我之志,也就是说要确立自己的志向,这样便有行进方向,正所谓“志者,心所欲往,一心常在此目标上而向之趋赴之谓。”[13]“离经”“辨志”关系甚密,“‘离经是初学之人对经义的分析梳理,是‘辨志的前提条件,……‘辨志则是其内在情趣的自我判断,是‘离经的目的和结果”[14],离经与辨志相辅相成,是学习的基础也是人生的开始,对于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和生命追求至关重要。这是因为第一年有了坚实的学业基础、专注的学习态度以及坚定且远大的志向,接下来便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聚焦专业,并且有了与朋友的交流的基础,第三年时便能够“乐群”。之后便更加广博的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精进学业、拓宽知识。经过七年的学习达到“论学取友”的程度,“论学”即“论学之是非”[10][1428],“取友”即“选择好人,取之为友”[10][1428],便是“小成”,正是七年的积累才有这样的见识和学问,具备了识人的能力。第九年,便要达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的成就,“知类通达”即“知义理事类,通达无疑”[10][1428],“强立而不反”即“专强独立,不有疑滞,不违师教之道”[10][1428],也就是说对于学问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对于人生选择有清晰判断,明白是非善恶,并且还要有不为外界所干扰的心志,达到至善之境界。通过对以上的分析发现,离经辨志是一切事件的起点,是基础,必须将其落实,才能不断成长。

(三)继人之志

《学记》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8][705]意思是善于唱歌的人可以使人不自觉地跟着唱;善于教育的人,能使人愿意与其学习、继承其志愿。郑玄注“言为之善者,则后人乐放傚”[10][1441]孔颖达也认为“教者若善,则能使学者继其志於其师也。”[10][1441]继人之志便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承袭其志愿,并不断地深入探索、践行。《论语》记录的是孔子与弟子相互交谈、共同成长的内容,是他的弟子在向他学习。荀子也特别强调学习要跟随一位良师,“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15],因为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是既崇高又全面的,作为学生进行效仿便是做学问的捷径了。另外,《中庸》中讲“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7][1019],是说要善于继承先人未达到的志向,善于承续先人未完成的事业。以上内容都着重阐述了一件事,那就是“志的萌动立足于个体心灵的自觉,但志的发生并非一己个人的孤立自省,而是代际的文化传承与生命濡染。”[16]也就是说学习就是学生在学习前人的经验,效仿前人的行为,这种效仿既包括良师也包括父母,是文化的传承。

(四)有志于学

学生不仅要辨别自己的志向,跟随教师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有坚定的学习意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矢志不渝的追求自己的远大理想。孔子曾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17][6]这里的“志”一是立志,前面已講到,二是意志,“学之志启动学之全幅过程,这过程没有终点,夫子一生就是学的一生,‘学而不厌。故君子永远是‘志于学,而不会宣称,学已完备。”[18]《学记》载道:“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8][701],说的是要努力学习、时刻学习、尽快落实,那么才会有成果。还讲道:“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8][708]郑玄注:“学者亦须先教小事操缦之属,然后乃示其业,则道乃易成也。……三事皆须积习,非一日所成。”[10][1448]想要在学业上取得成果,就要打好基础并始终坚持,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礼记》中将志划分为三个层面:离经辨志、继人之志和有志于学,这三方面是学习的基础,随着学生心志趋向成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要做的是离析经典习得圣人之志,并且确立自己的志向,这个过程是需要在父母、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完成的,效仿他们的行为。离析经典是为夯实学习的根基、承袭先人的志愿是为确立自己的志向,找准行进方向,有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便是专心致志地学习了。三者相辅相成,这第一颗扣子扣好接下来的学习才能够顺利。

二.志道之学之方法

(一)敬

中国是具有悠久礼乐文明的礼仪大国,“自周公制礼作乐开始,是首次有意识的对‘礼的加工改造,他用‘德字概括了过去的‘礼,礼是德的规范行为,而德的精神上的推动,是注重在一个‘敬字上的。”[19]敬本义指恭敬、端肃之意。《周易·文言》“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20][108]孔颖达疏:“内谓心也,用此恭敬以直内。”[20][108]恭、敬含义相似,恭注重外在的形式,而敬在于内心的想法、态度。那么如何保持恭敬之心呢?答案在于以礼,“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21]有礼的规范,以礼来行事,则心怀恭敬之心。那么学习当也如此,用礼来规范和引导学生心怀恭敬之心学习,尊重知识、尊敬老师。《学记》中描绘了一场开学仪式,“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8][699]郑玄注:“‘大学始教者,谓天子诸侯使学者入大学,习先王之道矣。……《文王世子》云:谓天子视学之时,击鼓警众也。若是凡常入学用乐,及为祭祀用乐者,‘以鼓徵学士是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学者不劝其业,师则以夏、楚二物以笞挞之。所以然者,欲令学者畏之,收敛其威仪也。”[10][1431]入学时,设置一套祭祀先圣先师的仪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祭祀,表达对先圣先师的敬意。学习前,以击鼓召集学生,打开书箱分发书籍,有意塑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不仅如此,还要尊师重教,“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8][706],老师得到尊重,真理知识才能得到尊重。这样,学生“向来骄慢之意不期自消, 而逊悌之心不期自生”[22],帮助他们在心中形成一种恭敬的态度、认真的作风和虔诚的精神[23],进而专注于学业,以此达到获取知识、丰富人生的目。

(二)善

《中庸》言:“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7][1026]郑玄注:“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10][2021]选择做一件事情,坚守本心,始终不渝的行动,终有一天能成功。就像后面所讲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7][1026]学习这件事也是如此,“若决能为此百倍用功之道,识虑虽复愚弱,而必至明强”[10][2022]。不仅需要百倍的努力,还要掌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7][1026]的学习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获取知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先广泛获取各种知识来开阔视野,然后发现问题,对所发现的问题认真思考,得出结论,达到“知道”的境界,而后将“知道”转化为“执行”,这五大步骤缺一不可。此善即为掌握正确方法之上的坚守,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三)乐

中华传统礼乐文明的基础是情,乐来源于人的情感又节制人的情感。荀子认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辩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24]他强调乐是人情感的表现,既抒发又节制。《乐记》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25][713],强调了音乐来自于人的内心,同时又表达人心,“是故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25][713]在此基础上来看《学记》中所讲的“不兴其艺,不能乐学,”[8][701]孔颖达疏:“艺,谓操缦、博依、六艺之等”[10][1433],学习了高深博雅的技艺,然后便能够愉快的学习了,这是因为这些技艺帮助塑造了人的情趣,个人情趣的形成逐渐演化成对真理知识的同感共振[26],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7][36],这便是“兴艺乐学”的意义所在。

三.礼乐文明之下的学习观

《礼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书目之一,其中包含有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体性、系统性的存在。这种系统性在《周礼》中所体现的是制度的完备,在《仪礼》中体现的是民风化俗,在《礼记》中则是以人为本,从人的立场来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一方面,是人对于自身的塑造,从道德意识层面对自我进行严格约束,另一方面,通过与他人联系建立群体,在此基础上确立身、家、国、天下四级结构,人们注重提升自身道德,进而产生了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观念,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而这一切的起点归根于学习,人们通过学习具体的礼仪,冠婚丧祭射御等,懂得亲亲之道、尊贤之道、成人之道等等,区分了等级、规范了行为;人们还可以通过学习,实现对自我人格的提升,丰富精神世界。总之,礼乐文明之下学习是一个根本性的存在,人们习得了道德,提升了思想境界,塑造了君子人格,承担起家国天下的责任,这是一个整体,如果没有学习,其他的也难以实现。

四.志道之学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讲要“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1],为什么学、学什么以及怎么学是青年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这是人生成长的起点,而志道之学是理解新时代学习三问的传统资源。“离经辨志”、“继人之志”、“有志于学”要我们承继先人志向,为完成他们的事业而不断奋斗,回答了为什么学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便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历史任务,今天,作为青年的我们,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仍然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27]“道”是我们所追求的真理知识、人格修养,回答了学什么的问题,当今时代,我们所追求的本质没有改变,只是我们要学习的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所追求的精神世界的提升是要适应现今时代需求的内容。“敬、善、乐”是要我们以崇敬的立场、持之以恒的信念以及乐观的态度来学习,回答了怎么学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便有“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的精神,将读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在多么艰苦、繁忙的情况下,始终保持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悟真理并将所思所想运用于现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28],我们也要以恭敬、乐观、坚守的态度和信念来对待学习,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7]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4-26(01)

[2]曲铁华主编.中国教育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55.

[3]罗安宪主编.论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

[4]颜炳罡.孔子“道”的形上学意义及精神价值[J].贵州社会科学,2010(02):12-  [18.DOI:10.13713/j.cnki.cssci.2010.02.002.

[5]李长之:韩愈传[M].上海:东方出版社.2010.150.

[6]胡平生、张萌译注.礼记·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7.

[7]胡平生、张萌译注.礼记·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7.

[8]胡平生、张萌译注.礼记·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7.

[9]容中逵.“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关于中国传统“师道”的几点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1):81-89.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07.01.013.

[10](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11](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959.

[12]姚中秋.《论语》大义浅说[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6:39.

[13]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23.

[14]彭慧.《礼记·学记》“离经辨志”释义辨疑[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05):95-97.

[15]康香阁、梁涛.荀子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2.

[16]刘铁芳.士志于学:从《论语》看少年立志与个体成人[J].教育研究,2021,42(09):24-38.

[17]罗安宪主编.论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8]姚中秋.《论语》大义浅说[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6:39.

[19]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30.

[20]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 新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21]胡平生、张萌译注.礼记·经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7:954.

[22]孟宪成.中国古代教育文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3]罗安宪.敬、静、净:儒道佛心性论比较之一[J].探索与争鸣,2010(06):65-70.

[24]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22.

[25]胡平生、张萌译注.礼记·乐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7:713.

[26]华军.“通情达礼”: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N].光明日报,2022-1-12(11)

[27]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5-1(02)

[28]习近平.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 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N].人民日报,2019-3-2(01)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学习观礼记
SOUNDS OF THE VILLAGE
《礼记·祭统》孝道观的神圣意蕴
半途而废
文明
西夏文草书《礼记》异文一则
新环境下高中英语教育观念的重新构建
《论语》学习观综述
基于人才成长的高职大学生学习观研究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浅述《礼记》思想和董仲舒学说对《白虎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