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声 王波平
内容摘要:古诗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学价值深远。教学古诗,要从多维度解读,品析文学意象、挖掘历史意蕴和体味文化意味,从而培养学生文学兴趣、启迪学生思想情感和积淀学生文化素养。
关键词:古诗教学 传统文化 传承策略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也是现代化变革发展的重要动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語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小学古诗蕴蓄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大力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历史积累下来的优秀“宝藏”,古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要能明晓其传承内容和传承策略。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大改版:古诗文占比达45%以上,其中古诗增幅达 80%,由75篇变为115篇。一方面,教学有要求。古诗教学,必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文教学篇目和比重的加大,不只是向学生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古诗教学目标,虽统一只有八字:朗读诗文,背诵诗文。但在实际教学中,朗读有技巧,背诵有方法。教师需具备高妙的教学策略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另一方面,教学有目标。要夯实学生古诗积累,提升古诗解读能力,从而积淀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一.古诗教学的传统文化传承内容
传统文化之于现代,不单单是一种资料,而是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早已沉淀在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性格中,直接生发、影响着现实社会文化的建构与运用。经典传承,创新发展。小学古诗教学内容,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角度来理解,可为三方面:思想理念、历史价值和文化传统。
(一)思想理念。天人合一和自强不息为核心精神。天人合一是自然观。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诗歌为典型形态。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华文化的根本特点在于天人合一,根本思维方式是感悟。古诗直接、间接地表现了人融于自然的心态及人道顺应天道的认识,“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诗歌多触景生情和借景抒情,正是这种心理反映,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写照。自强不息是人文观。这是中国人精气神的核心所在,《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天体运行无休无止、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从而成为中国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动力。自强不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体现,那就是积极追求新的变化,追求社会改革。
(二)历史价值。文化是在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历史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人和事构成的。历史记忆是现存文献可考察确定的,只有还原这些人和事,切身感受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喜怒哀乐,才能真正走进历史,才能体悟到文化的内涵和深度,体悟到人性的复杂和光辉。古诗直观呈现的表达方式使其保留了大量细腻而鲜活的人物故事和情感,从中可看到古人丰富的生命遗韵,对作者生平思想的牵涉更是增添了这种遗韵的广度和厚度。一是诗记录历史,“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诗是社会现实的记录者。二是诗延续历史,“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是社会历史的见证者。
(三)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在古诗吟唱中,渗透和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文化常识。如职官、法律、选任、天文、五行、历法、节令、民俗、节日、地理、名物、度量衡、科技、典籍、俗语等,这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直接资料。有文化习俗。如节令诗,记录传统佳节的风俗和庆典仪式等。有文化心理,如“伤春悲秋”,“女伤春士悲秋”等。
二.古诗教学的传统文化传承策略
为了实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目的,古诗教学需要突破狭隘文学教学观,树立大文化观。努力达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育人目标,拟从以下三方面开展教学探索。
(一)品析文学意象。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字。”意与象交汇,即主观之“意”契合客观之“象”,意象形成,诗性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崇尚名节的品行,是士子的不悔追求,也是中华传统精神所系。所以,诗人常借助自然界事物,以象征的手法表达自己高尚的精神追求,如“梅兰竹菊”四君子,“荷”示清廉,“石”表坚贞,“雪”谓洁白等,小学古诗意象主要有植物、山石和气象三类。
小学古诗意象丰富且内涵深厚,教学需品析意象以达成文化感悟之效。第一步,还原意象,感知文化意蕴。古诗词像一面镜子,把缤纷多彩的世界、人生世摆在读者眼前。但是古诗词是经过作者精心创作的,具有文学色彩的,不是一部部“纪录片”,所以具有典型性、多义性等特征的文化意象是在现实世界和幻想中推陈出现。无论诗词,立象以尽意,象成而情达。有时,一种意象有多种表达形态,如思乡意象有衡阳雁、故乡月和莼鲈思,送别意象有长亭、南浦和灞桥等;有时,一种意象蕴含多种情致,如梅花意象、竹意象象征多样性格和品质。
第二步,理解意象,增强审美体验。意象是凝练的、意味无穷的,可引领学生感悟想象。如理解《竹石》,必须体味过程。想象形象。竹子面对强劲的风是如何坚韧不拔的场景,播放视频感受。渗透内涵。竹子在我国拥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竹,而且在文化领域竹还有丰富的文化寓意和特殊的审美价值,竹逐渐被历代文人雅士赋予了文学符号的性质。感悟情韵。介绍竹有群居而不倚、虚中而多节、可折而不可曲、凌寒暑而不淘其色的特点,与文人雅士自立自强、有节、谦虚﹑正直、刚劲、坚强不屈、超凡脱俗的人格特点相契合。理解《石灰吟》石灰之“清白”和诗人之“清白”,理解《墨梅》梅“香”与人“气”。
第三步,品味意象,可以经典诵读。“好诗不厌千遍读”,读出意象蕴味。一是读出韵味。音节整齐,韵脚和谐,平仄交替,读之抑扬顿挫。如拓展《竹石》平仄和押韵情况,利用古诗音韵的平仄规律,控制字音音长、音调和音高,按照平声稍长、仄声较短的规则进行吟诵,本诗就具有了明显的节奏感。二是读出蕴味。读出生命的力量与感动。朗读间体味诗人正直倔强、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并激励学生:要像岩竹一样刚强。
第四步,探究意象群,品析文化特质。教某一意象时,可拓展意象群研究。如教授《墨梅》,可与王安石《梅花》进行对比赏析,让学生思考一个“梅”因作者的心境不同而有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梅花代表凌霜傲雪的精神,但是两首诗作者不同,所处时代不同,所以诗人产生的是截然不同的感受。王冕的诗主要赞誉自己立世之德、处世之法;王安石的诗孤芳自赏的情趣颇多,表达的是虽处寂寞孤境,但是仍然幽香不断,也是作者的铮铮傲骨。群诗学习,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加强文学积累和积淀文化厚重感。
(二)挖掘历史意蕴。历史如烟,却承载了无尽的屈辱与奋起。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思想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维系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长期激励着人们奋发有为。小学古诗入选唐宋时期数量最多,爱国主义是主旋律,但唐代与宋代情韵有所不同,一者高亢,一者低沉。唐宋爱国诗篇如下:
唐诗气势磅礴,慷慨高亢,生机勃勃。唐代历史堪称中国古代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国力昌盛、经济发达、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在这样一个蓬勃向上,充满创造和进取精神的时代,诗人们奏响了气度恢宏、大气磅礴的“盛唐之音”。这种“盛唐之音”,首先体现在诗人们在对宇宙永恒、人生有限的思索中所发出的壮志满怀,要求为国建功立业的真情歌唱。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弥漫在社会氛围中,文人也出入边塞,习武知兵。
慷慨苍凉。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雄浑苍凉;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壮阔苍凉。王之涣《凉州词》写戌边者怨情,却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何须怨”三字可感受到边防将士即使乡愁难禁,但也牢记卫国戌边责任重大。“怨”字可称为诗眼,把戍边战士对家乡的思念和欲归不得的怨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写愁绪、写怨愤,却不颓唐、不激愤,而是慷慨悲壮。豪迈悲壮。如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英雄无悔,壮美十足。“壮”在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美”在视国家利益高于我之生命的境界,为护边而将生死置之度外。
宋诗气势稍渐,有所沉稳。宋王朝结束了自晚唐百余年来纷争扰攘的局面后,施行“重文轻武”政策,一大批享受着优渥待遇的文官们,整天陶醉于歌舞宴饮之中,宋诗多写缠绵悱恻的轻愁闲恨,曲调多为低沉。爱国诗亦沉闷不堪,悲愤无出言。爱国情致悲愤。陆游《示儿》是爱国主义名篇,却是情致神伤。“北定中原”是“九州同”酌核心,没有了中原,就不可能有“九州同”。这是作者的一贯思想,也是时代的心声。“北定中原”是陆游那个时代实现“九州同”的必然要求,因而诗中的爱国情感带有特定的时代色彩。如何让学生感受这特定时代的爱国情怀?从题目入手,诗属遗言。“示儿”说明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儿子的,交代后事;诗中“乃翁”与“示儿”相呼应,进一步体现了“示儿”的口吻,真挚而热切。从作诗时间入手,是绝命诗。诗人选择“临终”这个特殊的时刻来写,更沉重也更真诚,一个将死之人,他所牵挂的事情可能会有很多,而诗人的最后说的还是其未了的爱国心愿。爱国情致愤慨。如林升《题临安邸》描写“西湖歌舞几时休”,一个文恬武嬉的时代,一群不恤国计民生的权贵,一首忧患国家的愤懑之作。
(三)体会文化意味。古诗离学生所处的时代较远,所以我们需要抓住与当下学生生活贴近的作品来感知文化习俗,如传统节日诗歌。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其特殊的来历和寓意,传统节日代表着我国劳动人民在生存过程中与自然相处、与亲朋好友相处产生的孝老爱亲精神领悟和文化传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小学传统佳节古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味,如下:
教学节令古诗,要做到“三明”。一是明晓节令习俗。抓住詩中代表传统节日或习俗的事物特点来学习,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登高”与“插茱萸”是重阳节习俗;又如《元日》写春节四种习俗:“爆竹”“屠苏”“曈曈日”和“新桃”。二是明白习俗传承。如《元日》中四种习俗今天演变成了“放鞭”“敬酒”“挂灯笼”和“贴春联”,其中“敬酒”已改屠苏酒“先幼后长”习俗,敬酒长者为先。三是明确节令文化意义。王安石《元日》写节日文化,在一“换”字,改革气象欣然,既符合节令特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也暗示诗人改革信心:鼎新革故,开创新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平仁.古诗理论与小学古诗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姚春杰.小学语文名师古诗文课堂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李季华.小学古诗“平仄诵读法”的魅力与陷阱[J].小学语文教学,2019(Z1):20-21.
[5]陈宁宁.唐诗宋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4(02):35—36.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重点课题“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古诗题材研究”(编号:2021A045)、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民族教育协同创新中心课题“小学古诗专题研究”阶段成果。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王波平为本文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