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淼淼
“我一直期待做一个像我的老师那样的老师。”小时候,张静曾遇到一位多才多艺的老师。“这位老师陪伴了我的整个小学时期,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从那时起,张静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从事教师职业的种子,因为“当老师,真的很伟大”。30年前,张静初为人师,觉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而现在,作为前辈的她也成了很多年轻教师的老师。在她教过的学生、带过的年轻教师中,肯定有不少人也已在心里埋下了那颗梦想的种子——“做一个像我的老师那样的老师”。
教书应有四种姿态
“像我的老师那样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教师形象?以前,这个形象在张静心中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随着教育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这个形象在张静心中越来越具体了。她认为,“教书”应有四种姿态:
站着教书。“身教胜于言教。咱们做老师首先就是要站着教书,坚守人格,有人格魅力。如果一个老师在人格上被学生看扁了,那他便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老师的样子,其实就是我们未来社会的样子,因为我们在培养未来社会的公民、主人和建设者。”
阳光教书。“咱们做老师的,教给学生的不应是那些庸俗的、自私的、阴暗的内容,而应是那些智慧的、宽容的、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东西。”
科学教书。“老师干的是技术活。咱们地处农村,老师们平时外出学习的机会不是很多,但是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好的课件,咱们可以借鉴学习、借力而行,不能总是原地转圈、故步自封。”
快乐教书。“做老师真的挺累的,但这并不影响咱们快乐地进行教育、开心地享受生活。把和孩子们的交流当作一种乐趣,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理念决定高度,心态决定幸福。”
语文课的三种味儿
张静主要从事语文科目教学。说起她的语文课,大家有着共同的评价——“够味儿”。在张静看来,好的语文课应有三种味儿:语文味儿,“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静心地去读,动情地去读,然后咬文嚼字。语文课应当体现出语文的那些本体的东西”。人情味儿,“语文课注重的情感熏陶其实也是一种价值引领。很多课文是充满人文情怀的,教师要把蕴含其中的这种人情味儿讲出来”。书卷味儿,“教师应有一定积淀和底蕴,在讲课过程中,那种携带文化元素的气质和气息、风度和风采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要说张静的语文课有什么具体的方法论,那可能是她坚持做到“三个为主”:以学生为主,“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学生的。教学不能颠倒角色、本末倒置,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训练为主,“语言是一种技能,熟练掌握的背后是无数次的训练。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是训练出来的而非教师讲出来的”。以鼓励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学生面临困难的时候,不要挖苦讽刺,要给予更多鼓励”。
班级管理的“无形”之道
“孩子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作为班主任,张静善于运用各种无形的方式,让孩子们身上的潜力得以自然而然的“释放”而非刻意为之的“挖掘”。
无形,体现在班级文化的潜移默化。张静注重班级文化的培养。班级里,学生的课桌一角都写着各自的理想,黑板的一角总是在“滚动播出”励志的句子,像“读书不觉已春深”“不要怕阅读的苦,那是看世界的路”……她表示,这种润物无声的力量,要比苦口婆心的勸教更能走进学生的内心。
无形,体现在朋友式的日常谈心。张静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看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让他们自发地找到自己的更大价值。恰恰是你的信任和理解,让他们更愿意接受你对他们的教育”。
无形,体现在对学生暗中的激励。2019年,张静任高三年级班主任。距离高考仅一百多天了,班里有几名学生渐渐失去了信心。张静找他们一一谈话,但效果不佳。一天,她有意把2018届的高考名册“忘”在班级,那上面有2018届学生最后几次模拟考试的跟踪成绩。平时为了便于研究,她曾在一些模考成绩进步较大的学生名字下面做了标记,这种现实的榜样是不是可以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呢?如预想中的一样,名册在学生手中传开后,她欣喜地发现了他们学习态度的变化。高考后,那几名学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对张静说,是那本名册让他们看到了希望,重启了他们的斗志。
因“时”施教,因“式”施教
“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对待那些特殊的孩子,要有同理心更要有耐心,在正确的时机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施教。”
张静的班里曾有一个小女孩,母亲离家出走,父亲精神不好,她一直和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由于缺乏父母的疼爱,加之生活拮据,她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也不爱学习。张静非常心疼这个孩子,经常给她买吃的。一般的孩子当别人分与之享美食时都会很有礼貌,但是她却毫不客气地拿起来就吃。一次,张静看她头发特别长也不是很干净,就带她去理发店。理完发后,她一声不响地就大踏步离开了。还有一次,张静看到她的衣服很破旧,就给她买了新衣服,她把旧衣服脱下来随手就丢到一边。张静经常给她补课,但是她的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每当她犯了错误,不论张静怎么苦口婆心地教导,她都是玩世不恭地笑。当时,张静也挺失望的,但身为人师的那种责任心又让她不能放弃。一次大雨天气,张静怕她淋着,就把自己的衣服披在她身上,用自行车带着她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骑行送她回家。一路上,她紧紧贴着张静的后背,汗水、雨水交融在了一起,两个人的心也交融在了一起……“老师,你对我太好了。我每天那样让你生气,你怎么还对我这么好呢?如果我再不改正,就太对不起你了!”孩子说出这话的那一刻,张静流下了眼泪,是因为感动,也是因为幸福。后来,这孩子真的就慢慢改变了,再后来顺利考上了大学。
20多年前,张静在一所乡村小学教书。班里有个小男孩先天性右臂残缺,偏偏他自尊心特别强,无论冬夏总是穿着一件长袖的衣服,从不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上课时,张静有意地讲一些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每每这时,总能发现一种异样的光彩掠过他的眼角、但又在一瞬间消失了。课间,张静主动找他拉家常,谈学习,在心理上和他的距离逐渐拉近了,话题也自然转到了他的胳膊上(这是张静之前一直不敢和他谈及的话题)。张静问:“你的胳膊怎么会这样?”他声音很小,很不情愿也不自在地说:“我生来就没有胳膊。”张静说:“这不是你的错,谁也不愿意这样。不如你的人还有很多,但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而且经常出现在公共场合,大家都很佩服他们。说心里话,老师也很佩服你,你用左手写的字,比同学们用右手写的都要好。”后来,张静有意创造机会让他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己:他的歌唱得好,就让他领着同学们一起学歌;他的字写得好,就经常举行一些书法比赛。渐渐地,笑容也能挂在他的脸上了。后来全校组织演讲比赛,张静鼓励他参加。比赛中,他穿着短袖的衣服,半截胳膊光秃秃地露在外面,但是脸上写满了阳光。同学们鼓励的话语深深地感染了他,他也坚定地诉说着自己的心声:“虽然我的肢体残疾,但我一定要用我这残臂托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一席话,让在座的师生们热泪盈眶。后来他越来越开朗,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渐渐超越了自卑,赢得了自信。
学校有些孩子在附近的山上住,每天走读上学。一个冬天的晚上,张静骑着自行车回家,看到一个小女孩站在路边。定睛一看,孩子穿着校服。张静停下来问:“你咋还不回家呀?”孩子说:“我妈这个点儿肯定是睡过了,没来接我。我自己也不敢回去,天太黑了,我害怕。”张静把自行车停在路边,一路护送孩子到家门口。即将返回,她才意识到“自己其实也挺怕黑的”,硬着头皮一路小跑着下了山。在学校,老师们称张静为“张铁人”,学生们称张静为“发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