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悦
摘要:识字是低段教學的重要内容之一,识字能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能掌握1800个汉字,这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任务,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双减”的大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那如何减负不减质,完成识字量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和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也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改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
多彩高效的课堂、丰富新颖的活动是学生高质自主识字的重要载体。课程标准中提出低段识字学习的目标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借助字典尝试使用一年级下册学习的音序查字法及二年级上册学习的部首查字法,学习自主独立识字。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涌现出新的生字新词,各种类型的汉字层出不穷,并赋予特有的时代内涵,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如何能做到既能完成识字目标,又能让学生在“双减”的要求下快乐、自主、高效地识字?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必须在减负的同时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助力自主识字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要不断与时俱进。杜威的“新三中心”也提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识字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使用丰富新颖的教学方式,如微课介绍字源、猜谜语、看图猜字谜,加减一笔变生字等,营造一个与生字相融、相近的情境,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自觉参与到识字中来,激发识字兴趣。
(一)看一看,发现汉字之美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结合低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得出学生在这一阶段识字以形象直观,简单有趣为主。汉字博大精深,象形字是其中的瑰宝之一,通过向学生讲解有趣的构字方法,使用图与画结合的形式,让学生直观观察后,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赋予生字“生命”,提高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同时不断引导和渗透字理知识和识字的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感受汉字之美,由此主动认识更多的汉字。如一年级学习的“日、月、田、水、火”等生字,通过欣赏直观有趣的图片,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使学生感受汉字的结构美和意蕴美。
(二)找一找,体会汉字之趣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把识字与活动、游戏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的乐趣。在学习《小青蛙》一文时,开展生字“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指导学生寻找与发现“青”的形声字。通过单元“识字加油站”的学习认识身体的器官,引导学生发现“月”字旁的生字,并和同桌进行身体器官“你指我猜”的游戏以巩固拓展。趣在其中,学在其中,可谓一举两得。学生通过找一找形声字部首与词意之间的联系,象形字的规律以及生字之间的联系时,发现汉字造字的趣味。结合“双减”政策,作业以实践性、活动性为主。在作业设计环节我布置了“识字小报”,从找身边的生字延伸到寻找身边的形近字,引导学生比一比生字的异同并想办法区分生字。将识字变成了实践性、游戏性、闯关性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提高识字的主动性与参与性。
(三)编一编,感受汉字之智
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同音字、特征明显的生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编口诀、儿歌、字谜等方法,在创编的过程,不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力,使其高效有趣地掌握较难的生字。如学习形近字“包”时,全班合作“生字组词接火车”:跑步的跑、泡茶的泡、放炮的炮、拥抱的抱、吃饱的饱、长袍的袍……学生展开想象,在游戏中不断发挥识字学习的主体性,极大激发了识字的兴趣。学生在识字编写的过程、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汉字的造字艺术和内涵,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人的智慧。
二、丰富生活实践,鼓励自主识字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陈鹤琴先生也说“大自然、大生活都是活教材”。由此可见,语文来源于生活。在“双减”背景下,作业不再以纸质化的书面作业为主,而是以活动性、实践性的任务为主。汉字是我们的母语,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识字资源,为有心、善于发现的儿童提供了自主、开放、丰富的识字条件,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提高了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一)主题活动促识字
每一次活动均为学生提供了识字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如主题系列活动“为党过生日”,在唱红歌、讲红色故事、朗诵经典等活动中,学生认识了许多生字。在读书月活动中,让小演员们在熟记课本剧《滥竽充数》台词的基础上,还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故事的阅读兴趣。在每一次班级主题活动中,活动前的资料搜集、活动中的生成与知识习得、活动后的总结和提升,学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生字,扩大了知识面。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功能在每一次活动的开展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周边环境促识字
生活中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生活处处有学问,无论是公交车站的站牌,街边小店的店名,或是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名称……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不足为奇的事物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识字教学要依托生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读书周开展的“识字大王”活动中,学生展示了各种各样识字的方式与途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识字小报”,即把生活中常见的纸张,如传单、说明书、报纸、车票拼剪粘贴成画报,其完美诠释了生活识字的乐趣,充分开发了生活中的学习资源。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发现、积累生活中的生字。
(三)人际交往促识字
人具有社会性,无论何时都离不开大环境,所以人际交往也是学生必修的课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与人交流、沟通,这也为识字提供了条件。一声问候,一句招呼,学生在生活中会交到很多朋友,在交流时不知不觉地采撷了新词新字,扩大了词汇量。在旅途中,不仅欣赏了美景,还了解了地方风土人情,在与人沟通中学习到了新的词语和特色名词。在班级我设置了“树洞-写给同学的话”“我的新本领”板块,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分享、合作学习的机会,在人际交往中识字。结合课文中的口语交际《交朋友》,写话《我的好伙伴》等内容,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习生字,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三、培养学习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大量的生字学习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十分具有挑战性,所以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特点以及提取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方法,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克服识字的畏难情绪,有了好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提高识字的效率。
(一)入情入境的随文识字
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以直观形象为主,教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宜采取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并加入与识字相关的问题,增强问题的引导性和趣味性,提高识字的效率。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中要求学生认识与天气有关的词语。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借助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水的变身”在不同天气的不同状态,学生由此认识了雾、霜、雪、雹、露等“雨字头”的生字,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
在《狐假虎威》一课教学时,笔者充分挖掘文本中可利用的生字资源,运用多种方式巧妙引导学生识记生字词。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威”字,从对老虎的印象中得出“威风”;利用字典呈现“假”字,从字音自然延伸到字义;抓住“窜”字的字形历史变化特点,引导学生感受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知,从而初步产生了“随文潜入字,悄然字无声”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识字效率。
(二)妙趣横生的字理识字
想象力丰富、以形象思维为主是低段儿童认知的主要特点。而汉字是音、形、义完美统一的表意文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在低段的识字教学中,我们不能把汉字当作冰冷的符号让孩子们去记、去背。我们要充分发挥低段儿童认知的优势,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字形的具象化和字意的抽象化相结合,即字理识字。
比如说,认识“飞”字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飞就是鸟儿展开翅膀,在天空中飞翔。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个汉字,指导学生发现:你看到鸟儿的翅膀了吗?(撇、点)鸟儿的身子在哪里?再如,认识“雨”字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你们在“雨”中看到小水珠了吗?那天上的云又在哪里呢?这样,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就在字形与字义之间建起了一座想象的桥梁。在识字的过程中,教师渗透识字方法,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自主识字的大门。
我们要结合语文要素,打造字理识字课堂,更要因字而异,运用多元策略,互通相融,多角度、全方位运用字理识字教学,依形推义,形义关联。这样不仅能提高识字效率,而且会留住汉字的根,传承汉字的内涵,使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
(三)举一反三的归类识字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加一加、猜字谜、减一减、换偏旁、查字典、扩词等识字方法了,对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检查学生的识记情况,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发现生字之间的联系,举一反三,学会知识迁移,提高识字的效率。在《小青蛙》一课中关于“青”字家族的形声字,在语文园地里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认识了“跑”“炮”“抱”“泡”……由此,在《树之歌》这节课后,我组织了“木”字变形记游戏,在编口诀、看图片等有趣的情境中,以“木”为主,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认识生字“杨”“桐”“楓”“桂”等字,在轻松愉快的环境触类旁通地学会知识的迁移与生成,把“双减”落到实处。
(四)你追我赶的竞赛识字
学生会在别人的认可、表扬中学习,同伴之间相互竞争也是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之一,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互相学习。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学生的特点,利用比赛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与热情。在教学时,我经常开展“生字开花”“动物大世界”“生字万花筒”“我说你猜”“生字大变身”等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识字竞赛活动,把学生认识的生字写在卡片上,或者以简笔画的形式让小组合作完成,哪一组学生完成得又快又好可评为优胜小组。该组可以暂时评为“识字擂主”,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挑战。
将识字以竞赛的形式开展,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用小组自主、合作、竞争的方式,让学生不再把识字当成负担,在“双减”下快乐学习、自主高效识字。
运用多样灵活的识字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学生识字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优势,使其主动参与到汉字识记中。教师可在课堂上设计多种感官参与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双减”背景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为学生提供多元性、形象性、趣味性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习得识字方法,感受到汉字的文化内涵和无穷的魅力。
总之,小小汉字,大大学问,其中奥妙无穷。教师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参与识字教学时能更有积极性。教师要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想象、多实践,这样学生能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责任编辑: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