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兰 李梦雪
[摘 要] 项目式学习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针对我国项目式学习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内涵不清晰与作用效果受质疑的现实问题,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评价法对国内外24篇项目式学习文献综述中关于项目式学习概念与作用效果的观点展开循证分析,以阐释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有效性。研究发现:项目式学习存在教学、学习、课程三种视角,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素养发展和学业成就作用的有效性受到背景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三方面的综合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整合视角分析了项目式学习的内涵,提出保障项目式学习作用效果的三条措施,提炼出项目式学习未来的七个研究主题,以期能进一步推进项目式学习在我国常态化、高质量开展。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内涵; 有效性; 系统性文献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张文兰(1967—),女,浙江东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E-mail:wenlan19@163.com。
一、引 言
近些年,项目式学习受到来自不同国家政府、学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关注[1]。在我国,项目式学习因强调联系现实世界和发展高阶思维等特点,成为新一轮“以素养为本”课程改革和“双减政策”落地的有力抓手。尽管项目式学习已被纳入一些国家文件,在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2022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都得到大力提倡,但在实践层面,很多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内涵特征和项目式学习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还存有疑虑,对于如何有效开展项目式学习还存有很多困惑。虽然也有一些研究关注了项目式学习的概念和作用效果,但因所关注的项目式学习概念视角各异,出现了概念理解不一致的情况,以及较多关注于项目式学习对学生作用的效果表现而呈现出对项目式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探讨不充分的局面。因此,针对当前我国在项目式学习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较为普遍和有争议的现实问题,有必要系统梳理关于项目式学习概念及有效性研究的观点,分析其一致与差异,为教师开展项目式学习和未来研究提供建议和思路。
二、研究设计
关于项目式学习概念与有效性的研究主要分布在一些综述或述评类文献中,对此类文献的进一步分析与评价称作综述概述(Overview of Reviews)或综述再评价(Reviews of Reviews),目前在医学领域应用较为广泛[2-3],一般有叙述性文献评价和系统性文献评价两种形式。叙述性文献评价强调根据一定的逻辑线索对文献展开梳理与评价,优点是能够呈现文献的脉络与细节,缺点是研究路径缺少可验证性和重复性,且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系统性文献评价主张程序化筛选文献并综合证据,优点是既能呈现研究细节与脉络又确保研究过程清晰可验证,缺点是文献筛选与分析的过程比较繁琐,但也可将该过程视作结果可靠性的保障[4]。另外,系统性文献评价主张采用质性方法(如主题综合、内容分析、现象学、民族志等)分析证据之间的关联与差异,这与元分析法主张的量化分析(数据变量及其效应值分析)不同,因质性分析的优势可以纳入更多的文献类型。其中,对综述类文献的系统性文献评价还需报告文献(主要指元分析与系统综述)的方法进行质量评估[5]。因此,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评价法对已有文献中的相关观点展开循证分析与评价。
(一)研究问题
鉴于循证分析项目式学习概念及有效性观点的目的,研究聚焦两个问题,分别是:
(1)既有研究出现了哪些项目式学习的概念表达,其概念表达的一致与差异是什么?
(2)既有研究发现了哪些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的作用效果表现,其有效性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二)研究方法
系统性文献评价分为提出研究问题、识别文献、评价文献质量、证据综合、解释研究结果五个步骤[6]。第一步,已在前文列出。第二步,识别文献。在Web of Science、ERIC中以布尔逻辑符(Project-based or Project-oriented )AND(Learning or Intervention or Approach or instruction or teaching)AND(Review or Meta-analysis)展开搜索。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中以布尔逻辑符“TI=‘项目AND(SU %=‘学习OR SU%=‘教学)AND(SU %=‘综述OR SU %=‘述评OR SU %=‘元分析)”展开检索。检索日期为2021年12月24日,共检索文献910篇。第三步,评价文献质量。筛选标准为:(1)标题中含有“项目”、经过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教育领域、语言为英语/中文;(2)与项目式學习相关;(3)综述类文献。筛选后,共有19篇文献符合要求。为避免遗漏重要文献,采用滚雪球法、专家推荐、二次检索(检索日期为2022年4月7日)补充检索文献6篇,并使用AMSTAR-2工具[7](一个包含16个题项的系统综述与元分析的研究方法评价工具)评估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删除文献1篇。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献共计24篇。文献检索过程的概览,如图1所示。第四步,证据综合,根据PRISMA(The 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建议[8]和黄甫全等提出的九维抽取单[9]确定证据综合框架。该框架包含一般信息和研究信息两部分:一般信息包括标题、期刊、发表时间、国家、综述类型等;研究信息包括理论依据、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等。第五步,解释研究结果,详见研究发现。本研究由两位研究人员负责筛选文献与综合证据,且通过协商来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分歧。
图1 文献检索过程概览
(三)文献基本特征
最终纳入分析的24篇文献:其中,20篇英文文献(83.3%),4篇中文文献(16.7%);发表年份为1996—2021年,其中21篇发表于2005年之后(87.5%);叙述综述9篇(37.5%),系统综述10篇(41.7%),元分析5篇(20.8%);高等教育阶段7篇(29.2%),基础教育阶段4篇(16.7%),教师教育1篇(4.2%),未指定12篇(50%)。
三、研究发现
围绕两个研究问题,将梳理出的文献证据对比原文献,提取有关项目式学习概念与有效性的观点,经过整合、分析与界定,形成了本研究的文献分析框架,包含两个主要维度及其子维度:(1)项目式学习概念分析维度,包含教学视角、学习视角、课程视角三个子维度;(2)项目式学习有效性分析维度,包含有效性表现的两个子维度(学业成就与素养发展)与有效性影响因素的三个维度(背景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
(一)项目式学习概念分析
证据梳理发现,大多学者会选取一些特征来描述项目式学习概念。根据选取特征的特点、对“项目”理解及概念属性的界定,可将项目式学习概念分为教学、学习、课程三种视角。同时,这三种视角的概念也对应了项目式学习发展沿革中的三种主要表达,即Project Method(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 Aproach(项目式学习法)、Project-based Curriculum(项目式课程)。
1. 教学视角的项目式学习概念
教学视角的项目式学习主张“项目”是一个源自现实世界的主题任务。根据HART等人的研究,可将项目任务根据学科之间整合的深度和广度分为学科任务(学科内密切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整合,如数学中的代数与统计)、窄跨学科任务(同一学科领域中不同学科整合,如生物和化学)和宽跨学科任务(不同学科领域整合,如文学与数学),或根据参与人数要求分为小组独立任务与学生团体任务[10];“项目式学习”则是一种以源自现实世界的主题任务为中心,引导学生围绕项目任务开展探究或调查,强调学生在参与复杂的、现实世界的主题任务和开发现实世界的产品并向观众展示或演示产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提高技能的一种系统性或探究性的教学方法[11-12]。
2. 学习视角的项目式学习概念
学习视角的项目式学习认为,“项目”由一个驱动问题和一个最终的产品组成,旨在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或调查活动而产生一系列创造行为[13];“项目式学习”则是一种以问题和产品为中心,旨在让学生通过设计真实的产品促使学生长时间地参与项目,并通过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等方式开展探究与调查,在问题解决、应对真实挑战的过程中获得各种有趣和复杂的经验以及知识技能,进而在问题解决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并发展高阶思维技能的学习方式[14-15]。
3. 课程视角的项目式学习概念
课程视角的项目式学习主张“项目”是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并将项目与课程开发工作相结合,将项目视作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习者遇到和熟悉该学科的核心概念[16-17];“项目式学习”则是主张整合真实生活与核心概念知识,将原有课程内容项目化以形成包括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重构的项目式课程,这是一种整合了以问题为中心和以学习者为中心课程设计的混合或融合课程[18]。
综上分析,教学、学习、课程视角下的项目式学习概念表达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之处在于都采用了一些特征来描述项目式学习,差异之处在于对“项目”的解读和属性界定上。而项目式学习概念中特征表达的相似性和属性界定的多重性多是造成项目式学习内涵不清晰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整合三种视角以重新阐释项目式学习的概念,以厘清项目式学习内涵。
(二)项目式学习有效性表现与影响因素分析
证据梳理发现,项目式学习有效性表现在促进学业成就和促进学生素养发展两个方面,并受到背景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的综合影响,具体分析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项目式学习有效性分析框架
项目式学习促进学业成就的证据表明,项目式学习对学业成就的积极效果受到学科领域、学段水平、样本数量、实验时间、信息技术使用等因素的调节作用影响(见表1)[11,15,19-20]。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证据包括:概念理解、基本技能、认知策略等知识维度[1,10,12,21];态度、兴趣、动机、满意度、自我效能等情感维度[1,10,15,22,23];问题解决、科学探究、计算思维、元认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批判性思维等能力维度[14,20,21,22,24]。
从整体上看,项目式学习有效性的研究成果丰富,但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在部分维度的结论上存在分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项目式学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1. 影响项目式学习有效性的背景因素
项目式学习开展的背景因素包括学段、学科、学生人数、实验时间、信息技术、学科内容、学生类型等,这些因素对项目式学习有效性起到调节作用(見表1),即这些因素会影响项目式学习对学生作用有效性的强弱。(1)学段方面:基础教育阶段的效应值普遍大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效应值。(2)学科方面:报告最高影响的学科领域不同,但在某个学科领域内各个学科并无显著性差异,如科学领域内物理、化学、生物之间无显著差异。造成学科领域影响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文献检索的时间范围不同,Chen等的研究纳入1998—2017年文献,张文兰等的研究纳入2008—2018年文献。(3)学生人数和实验时间方面:项目式学习在越少的学生人数、越长的实验时间的因素调节下对学业成就更有效。(4)信息技术方面,项目式学习中技术使用得越多,对学业成就越有效。(5)学科内容可能对项目式学习的有效性具有调节作用,尤其在素养发展上。例如,项目式学习对数与代数内容的非智力层面有积极的潜在影响,对统计与概率内容的学习表现与统计态度有直接影响[25]。(6)学生类型可能对项目式学习有效性具有调节作用。例如,项目式学习对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学习中等或学业不良学生的概念理解、动机、态度、学业成就上表现出积极效果[14,21,26]。
2. 影响项目式学习有效性的学生因素
学生是项目式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项目经验、小组合作、基于项目的学习能力等因素是项目式学习实施的基础保障,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项目参与、学习目标的达成和成果的质量等方面。(1)项目经验因素:对项目及其过程的经验影响了对项目的理解与参与[27]。(2)小组合作因素:和谐的人际关系、讨论的积极参与、人员的合理分工等影响了小组合作的质量、项目的进展及成果的反思与评价[14,22]。(3)基于项目的学习能力因素:能否将项目任务要求与学习目标合理匹配,能否根据项目的驱动性问题生成指向问题解决的且有意义的科学问题,能否将探究或调查的结果或数据转化成观点及产品,能否将项目探究或调查与课堂上的知识或技能学习合理平衡,能否将技术合理使用,能否将教师提供的资源、材料与项目相结合等因素影响了项目参与质量及学习目标的达成[1,22,28]。
3. 影响项目式学习有效性的教师因素
教师是项目式学习的主导者[29]。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认知、情感与能力决定了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的质量,对项目式学习的有效性起到主导作用。(1)认知因素:先验知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学习支架知识等)[14]和对项目式学习的理解(内涵、特征、设计流程、实施阶段等)[1]是教师设计与实施项目式学习的前提。(2)情感因素:教师观念是否以学为中心,教师是否认同“项目课程的设计者、项目学习中的顾问和合作者、项目的评价师”等角色直接影响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认同与执行[1,17]。(3)能力因素:教师的项目选择、项目和课程材料的整合、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学习活动设计等项目式学习设计能力和小组合作的组织与监控、课堂管理、提供合适的支架与资源等项目式学习实施能力决定了项目式学习质量[1,17,21,28]。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有效性不仅要关注对学生的积极效果表现,还要关注背景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对有效性的多维影响。如果只关注项目式学习的“积极效果”,就可能会产生因学校、学段、学科、学生、教师等因素差异出现的“效果失效”风险,从而使很多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有效性产生怀疑。
四、研究讨论与启示
既有文献中关于项目式学习概念与有效性的观点各异,汇总梳理后发现,项目式学习存在教学、学习、课程三种视角的概念表达,对学生作用的有效性受到背景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的综合影响。项目式学习带来更大灵活性的同时,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为教师开展项目式学习和未来研究提供了建议与思路。
(一)如何理解项目式学习概念内涵
基于教学、学习、课程整合的视角对“项目”与“项目式学习”的理解,“项目”不仅包括面向真实世界与生活的任务、问题与产品,还包括整合学科概念与原理的课程内容与课程材料,因此,可将“项目”视作一项面对现实生活的挑战去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系统性工作。项目式学习则是以“项目”工作为核心,联系真实情境、核心概念与原理,依据课标、教材等将课程项目化后,围绕驱动问题或任务和项目产品成果开展的教与学活动,从而呈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式、大单元或大概念重构的课程样态和任务驱动、问题解决、合作探究式的教与学形态,进而以“做项目”的方式促使学生理解现实生活、建构知识。
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具体表现为:(1)面向现实生活的、真实的项目,即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将面临或曾面临的挑战或问题而展开研究、创造产品成果的系统化的工作;(2)重构化的项目式课程,即联系项目要求和真实情境,依据课标、教材等整合学科概念与原理(或跨学科概念与原理),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重构化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评价等;(3)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式教与学,即围绕驱动问题和产品,根据项目课程内容、目标、评价的要求,设计和规划相关的教与学的过程与活动。项目式学习内涵具有整体性,由三个内涵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项目式学习的整体内涵,无论是称之为“项目课程”“项目教学”“项目学习”或“项目”,还是强调其中的某一个内涵属性,都不能忽视其他內涵以及与内涵之间的相互关联。
根据以上内涵,情境式学习、主题式学习、单元式学习、大概念学习、跨学科学习、任务驱动学习、问题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因其强调“项目”“课程重构”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某个内涵的特点,从而在部分特征上表现相似,致使一些学者和教师在各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形态中陷入迷茫。例如,讨论最多的项目式学习与问题式学习,有人认为,两者可以等同使用[17-18],也有人认为,问题式学习包含项目式学习[1]。因此,把握项目式学习内涵的整体性,助力教师穿越概念丛林,有的放矢地开展项目式学习,尤为重要。
(二)如何充分保障项目式学习的作用效果
根据项目式学习有效性的分析,本研究认为,保障项目式学习作用的积极效果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 提升项目式学习与背景环境的契合度
项目式学习开展中的学段、学科、学生类型、知识类型、实施时间、信息技术使用等因素对项目式学习的有效性起到调节作用。这意味着只有背景环境与项目式学习相适应时,项目式学习的有效性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控制这些因素。对教师来说,学段、学科、学生类型等因素属于固定的、不太好控制的因素,而知识类型、实施时间、信息技术使用等是机动的、较好控制的因素。教师可以先从这些较好控制的因素着手提升契合度,使之与项目式学习相适应。
2. 提升学生对项目式学习的理解力与参与度
要让学生了解项目式学习与传统课堂的差别,让学生的“声音”得以充分表达。只有学生充分参与项目过程并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实现深度理解与高阶思维,才能保证项目式学习结果的可靠性。可采取一些策略与措施对学生的项目过程加以干预和指导,如专题培训、建立一种强调学生自我管理的文化、管理学生团体(建立适当的分组模式,通过讨论、监测和记录进展证据来跟踪每个小组的进展)、项目监控(通过监控学生小组项目进度,指导小组有效地安排项目)、指导充分利用技术资源等[22]。
3. 提升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认可度和执行力
要让教师充分认识与理解项目式学习,只有教师认可并执行好项目式学习,才能确保项目式学习对学生产生积极效果。首先,要为教师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有研究表明,学校管理人员、人文环境、资源与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能够促进教师开展项目式学习[19,22]。其次,要通过培训、协作、反馈等促使教师反思实践,改进教师关注与自身专业发展需要方面(如技术)的习惯[30],促进角色和观念的转变,最终发展与提升教师的项目化教学能力。
(三)有哪些可能的项目式学习研究主题
根据既有项目式学习文献的系统评价和研究发现,提炼出以下可能的研究主题,为未来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1. 系统化探索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与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已有研究虽然关注了不同学段与学科领域的差异,但对基础教育学段、不同年龄段、学科类型、知识类型、跨学科融合、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效应、差异性、案例研究等缺少关注,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2. 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素养发展的影响研究
已有研究更加关注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在学生对项目式学习的认知、情感、能力方面的表现及影响因素还未被充分探索,例如,学生对项目式学习的认识与理解、态度、满意度等研究和学生的问题解决、合作等能力的发展及提升,以及不同学科水平、不同自我调控水平、不同动机水平等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3. 项目式学习对不同学生的影响研究
已有研究在项目式学习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有效性的探索上比较缺乏。从理论上的可行性来看,项目式学习通过设计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社会议题、科学议题、历史事件、社区话题、家庭主题、自我成长等项目,有利于平衡学生因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和学习水平不同所带来的兴趣和动机薄弱、知识碎片化、理解片面化等问题,进而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课堂参与和高阶思维的发展。因此,探索项目式学习对不同学生的影响效应及其案例研究、农村项目式学习开展的可能路径等是未来研究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为项目式学习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研究提供支持和依据。
4. 项目式学习有效性测评体系的构建研究
项目式学习有效性测评体系的构建是保障项目式学习实施质量的关键举措。可以从项目式学习的内涵特征和影响因素出发构建测评体系,研发项目式学习有效性的测评量表,将理论层面的探索结果转化为可测量的指标,以此对背景环境、教师表现、学生表现进行综合测评,并为项目式学习质量的测评提供具有一定可靠性的评价标准。
5. 技术赋能项目式学习的路径与影响研究
项目式学习中的一些环节可以将信息技术很好地融入教学中,如信息技术支持下项目式学习中的情境创设、自主探究活动、协作交流、多元评价、多样化的成果创作等环节。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如何在项目式学习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特别是智慧学习环境的优势,创设真实的任务和问题情境,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多元评价及作品创作等活动;如何开展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的项目式学习模式,在后疫情时代助推项目式学习常态化开展;如何处理信息技术下的各种项目数据(如学生思维导图、项目日志等)[12];如何解决师生的技术负荷[16]等问题。
6. 项目式学习中教师的情感、认知与胜任力研究
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有效性起到主导作用,包括教师认知、情感与能力各维度对项目式学习各环节与要素的综合调控。未来研究可以结合教师因素的三个维度,开展不同学段与学科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认识与理解、适应性、困难、教学准备度、胜任力研究以及对教师项目化教学能力的评价与提升等研究。
7. 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的一致性评估研究
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式学习设计的质量。然而,已有研究较多关注对学生学习作用的有效性,鲜有从提高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的一致性视角来研究如何提升项目式学习的设计质量与实施效果。本研究发现,项目式學习有效性的研究依赖于背景因素、教师因素及学生因素的综合影响并难以重复,而一致性研究着眼于不一致的分析与反思而能促进对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优化,以提升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的一致性与实施效果。
五、结 语
自2000年以来,基础教育阶段的项目式学习得到不断的关注和探索,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相比于高等教育)。但其主要以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学旅行等形式开展,缺少在学校主干课程中的探索和实践。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2022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多处强调要探索基于主题、项目、任务的内容组织方式与学习形式。项目式学习已成为助力新一轮课程改革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国家规定的中小学课程体系内,充分认识与理解项目式学习、广泛探索与实践项目式学习、深入研究项目式学习的适应性问题,这些是提升项目式学习实施质量和促进项目式学习顺利开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HASNI A, BOUSADRA F, BELLET?魭TE V, et al. Trends in research on project-bas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K-12 levels: a systematic review[J].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2016, 52(2): 199-231.
[2] LUNNY C, BRENNAN S E, REID J, et al. Overviews of reviews incompletely report methods for handling overlapping, discordant, and problematic data[J].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2020, 118(2): 69-85.
[3] CLEMENTE F M, AFONSO J, SARMENTO H. Small-sided games: an umbrella re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J]. PLoS ONE, 2021, 16(2): 1-12.
[4] RANDOLPH J. A guide to writing the dissertation literature review[J]. Pract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and evaluation,2009,14(11):1-14.
[5] BOUGIOUKAS K I, LIAKOS A, TSAPAS A, et al. 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overviews of systematic reviews including harms checklist: a pilot tool to be used for balanced reporting of benefits and harms[J].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2018, 93(1): 9-24.
[6] KHAN K S, KUNZ R, KLEIJNEN J, et al. Five steps to conducting a systematic review[J].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2003, 96(3): 118-121.
[7] SHEA B J, REEVES B C, WELLS G, et al. AMSTAR 2: a critical appraisal tool for systematic reviews that include randomised or non-randomised studies of healthcare interventions, or both[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17, 308(9): 1-9.
[8] PAGE M J, MCKENZIE J E, BOSSUYT P M, et al. The PRISMA 2020 statement: an updated guideline for reporting systematic review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2021, 88(4): 1-9.
[9] 黃甫全,游景如,涂丽娜,等.系统性文献综述法:案例、步骤与价值[J]. 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1):11-18.
[10] HART J L. Interdisciplinary project-based learning as a means of developing employability skills in undergraduate science degree programs[J].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graduate employability, 2019, 10(2): 50-66.
[11] ALEMEN N, ?魻ZER KESKIN M. The effect of the project-based learning approach 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the students in science classes in turkey: a meta-analysis study[J]. Education and science, 2015,40(178): 255-283.
[12] GUO P, SAAB N, POST L S, et al. A review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 outcomes and measur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0, 102(5): 1-13.
[13] RAHMAWATI A, SURYANI N, AKHYAR M, et al. Technology-integrated project-based learning for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 Open engineering, 2020, 10(1): 620-629.
[14] FERREIRA V G, CANEDO E D. Design sprint in classroom: exploring new active learning tools for project-based learning approach[J]. 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 2020, 11(3): 1191-1212.
[15] BALEMEN N, KESKIN M ?魻.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on science education: a meta-analysis search[J]. International online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2018,5(4): 849-865.
[16] VASILIENE-VASILIAUSKIENE V, VASILIS-VASILIAUSKAS A, MEIDUTE-KAVALIAUSKIENE I, et al. Peculiarities of educational challenges implemen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J]. World journal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urrent issues, 2020, 12(2): 136-149.
[17] JUEBEI CHEN, ANETTE KOLMOS, XIANGYUN DU. Forms of implementation and challenges of PBL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 review of literature[J]. 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21, 46(1): 90-115.
[18] KORKMAZ G, KALAYCI N.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project based curricula in higher education[J]. ?覶ukurova üniversitesi egitim fakültesi dergisi, 2019, 48 (1) : 236-274.
[19] CHEN C-H, YANG Y-C. Revisiting the effect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on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 meta-analysis investigating moderators[J].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2019, 26(2): 71-81.
[20] 张文兰,胡姣.项目式学习的学习作用发生了吗?——基于46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2):95-104.
[21] LEGGETT G, HARRINGTON I. The impact of project based learning(PBL) on students from low socio economic statuses: a re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 2021, 25(11): 1270-1286.
[22] KOKOTSAKI D, MENZIES V, WIGGINS A. Project-based learn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Improving schools,2016,19(3):267-277.
[23] JIM?魪NEZ-SAIZ R, ROSACE D. Is hybrid-PBL advancing teaching in biomedicine? A systematic review[J]. BMC medical education, 2019, 19(1): 1-8.
[24] 马志强, 劉亚琴. 从项目式学习与配对编程到跨学科综合设计——基于2006—2019年国际K-12计算思维研究的元分析[J]. 远程教育杂志, 2019, 37(5): 75-84.
[25] 何声清. 国外项目学习对数学学习的影响研究述评[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7(6): 63-71.
[26] 夏雪梅. 在学科中进行项目化学习:学生视角[J]. 全球教育展望, 2019, 48(2): 83-94.
[27] HEITMANN G. Project-oriented study and project-organized curricula: a brief review of intentions and solut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1996, 21(2): 121-131.
[28] HELLE L, TYNJ?魧L?魧 P, OLKINUORA E.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theory, practice and rubber sling shots[J]. Higher education, 2006, 51(2): 287-314.
[29] 金志远,郑亚力.“主导与主体”关系视域下的项目化学习论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1(6):60-65.
[30] 张文兰,苏瑞.境外项目式学习研究领域的热点、趋势与启示——基于CiteSpace的数据可视化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5):91-102.
Connot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Based on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ZHANG Wenlan, LI Mengxue
(School of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
[Abstract] Project-based learning is one of the key topics in Chinese current basic education reform. Aiming at the realistic problems about the unclear connotation and the questionable effect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this paper conducts evidence-based analysis of the views on the concept and effect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24 literature review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at home and abroad by using systematic literature evaluation,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connot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 three perspective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teaching, learning, and curriculum,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literac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s comprehensively affected by a combination of background factors, student factors, and teacher factor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on, proposes thre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and extracts seven research theme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normaliz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China.
[Keywords] Project-based Learning; Connotation; Effectiveness;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