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传统文化,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2023-05-30 08:00:36王雪
关键词:英语课堂英语教学传统

王雪

摘 要:在现如今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们把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英语知识的教学上,着重讲解西方文化。但是,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在不断走向世界。所以,教师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课堂中应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此,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英语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2.029

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配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现如今大多数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们会更加倾向于对外国文化的讲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渗入较少,一方面是由于小学英语教材上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教师们只能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讲解。另一方面是学生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存在问题。对于此类现象,文章中应当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宣扬

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他们的心智较为不成熟,并且正确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将传统文化渗入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去,有助于学生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有多么的博大精深,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和传承。

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文化进行结合,能够更好地使学生们吸取其中的精华知识,取长补短,使学生们更好地畅游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

2.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感

在现如今快速发展的中国,其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这之中难免会有其他的大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抹黑和曲解。所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在根本上提高我国小学生对于文化的认同感,比如在对于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归属上,学生们能够明确认同端午节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归属十分重要。即使是有些国家利用一些手段提前申遗,使得端午节成为他国的传统节日,也不能阻挡中国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通过将传统文化渗入到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当中,使学生们从心底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3.增强了学生们对于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国家要着重培养当代新青年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让青年一代树立良好的民族自强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我国的精神支撑都足够稳固。对于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这一举措,使我国从根本上对学生们的观念进行了培养。使其明白,对于中国这一文明古国来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多么雄厚和宏伟。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方面,只有不断对学生们熏陶传统元素和文化,才能使我们国家的精神根基不动摇。只有让学生们在英语课堂上深刻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们对于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才符合新时代的青年榜样形象。

4.有助于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在现如今的文化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读,比如某个国家对我国的端午节进行了提前注册,又比如现如今的日本对于我国麻将的原型进行了抄袭。种种现象表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得不进行解决的问题。

对于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当中这一问题,我们国家不能够效仿其他国家的做法,而要对英文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效进行传播。而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有目共睹,比如在海外各个国家之间的孔子学院,以及在法国巴黎街头用古筝弹奏中国古典曲目,无一不有效地说明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其中,除了我国的国家地位显著增强之外,还离不开我国对于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进行的进一步改革。

二、在小学英语课堂融入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较少引入传统文化

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将教学的目标重点放在了英语语法以及单词的教学中,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引入并没有给予太大程度的关注。除此之外,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教育中,教师认为学习国外的语言,在教材上着重讲述其国家的传统文化并没有什么大碍。更有甚者,教师公开在课堂上诋毁中国传统的历史,这样的行为确实是值得反思。在这其中,教师们对于引入我国传统文化的想法又少之又少,使得小学英语课堂上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涉及较少,所以,学生们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较强的民族自豪感。

除了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较少引入传统文化之外,学生们的思想上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现如今短视频的普及,下至三四岁的小孩,上至中年人群都开始浏览短视频,在这一过程中,短视频对于学生们价值观的影响远远超过日常的想象。在部分短视频中宣传的思想,大多数朝着亲日、亲韩方向开始流行,这对于学生们的价值导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一些短视频中博主的妆容、发饰、语言等各种方面都在误导小学生的價值走向,一些油头粉面的男生毫无阳刚之气。这样的视频被处于萌芽时期的学生们所观看,无疑是误导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的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多么的重要。

2.小学英语课本中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涉及较少

在小学英语教材上,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涉及也较少,其中的主要内容大多是注重对英语语法的讲解,而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到小学英语教材上却略显不足。除了小学英语课本上对于传统文化的提及较少之外,更出现了人教版出版社对小学课本上的插画进行丑化的现象,其中,对于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人物形象展现出时尚的穿搭、面部表情流畅;相比之下,中国的插画则是,中国小孩的红领巾穿戴随意,其中更是出现了隐私部位,并毫不遮掩,这类现象表现出了出版社对于本国人物形象的毫不尊重,其中也丝毫未体现出中国少先队员的严肃性,而小孩的面部表情则是像得了“唐氏综合征”一样。外国的国旗以及种种的外国元素“霸占”了小学教学的教材,对于此类现象,我国的教育和教材出版是否应当进行反思?

其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在学习小学英语的过程中,将中国文化的因素引用到教学中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穿插到小学英语的课堂上去,也能使小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教师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式较为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们擅于引用教材上的情景对话和例题对学生们进行英语课堂的讲解,这导致学生们不仅对于学习枯燥的英语语法没有兴趣,更对教师所补充的内容没有兴趣。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应当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在丰富了自身的教学课堂之后,再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引入,这样能够提高学生们对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体验。

除此之外,教师们不仅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方面没有创新,而且对于小学英语的课堂形式方面也还遵守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即通过教师一人对学生们进行讲述,没有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论是在单纯的英语学习方面还是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上都是没有好处的。为此,教师们应当采用创新性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小学英语的课堂效率,为今后将传统文化引入小学英语教学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1.教师在实际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

想让教师们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就要在根本上增强教师们对于此件事情的重视。在进行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当为相应的教师提供思想上的指导,定期对教师们进行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培训。首先要使教师们获得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再让教师们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去。在教师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前期,教师应当认真进行备课,以便于在讲解的时候不出现差漏。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单词、句子或者口语的讲解当中去。例如,在学习《Happy birthday》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对外国庆祝生日的方式进行讲解,随后,教师再将我国传统历史上对于生日的庆祝方式进行讲解。通过对课文中的传统文化进行延伸,使得学生们增加对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庆祝生日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们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接下来,教师还可以在英语口语的讲解中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在讲解到有关于诗人的课文中,教师可以列举外国著名诗人的伟大著作,其中有莎士比亚的《十四行情诗》等著作,教师可以先对英文的口语进行教学,再对英文译成的汉语进行讲解。同时,对于中国的古诗词,教师也可以进行翻译。例如,对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进行英译。在学习英文和中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们体会到中国诗人对于诗句创作的严谨性。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将古诗词引入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使得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能够从中吸取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在小学英语课本上着重添加传统文化元素

在进行小学英语课本的编写中,相对应的出版社应当在小学英语课本中多多延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引用。比如在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学习过程中,课本中应当有中国传统元素的插画,对于端午节、元宵节、春节等重要节日对应元素的插入至关重要。例如,端午节的标志人物就是古代的屈原、粽子、龙舟;元宵节则是猜灯谜、看燈展、吃汤圆;春节是看春晚、贴对联的日子。在插画绘制时,应当着重于对此类传统节日元素进行绘制。

除此之外,在人物的绘制上,应当对课本上人物的形象进行改进。出版社应当一视同仁,不应该刻意地美化外国友人的插画,而丑化中国小孩的形象。在教材的插图中,应当保持该有的人物美感。除了插画师在进行人物刻画的时候要进行注意之外,我国的出版社中的主要编辑人员应当具有爱国之心,虽然外国友人大部分是尊重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也存在着一部分人试图在精神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干预和篡改。只有这样,才不会误导学生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除了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之外,教师也应当对学生们的价值观进行规范。在现如今科学技术技术如此先进的社会中,学生们接收了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其中或多或少会引导学生们走向不良的发展道路。而学校也应当组织小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培养其钢铁男儿的意志力,多树立先进的人物事迹,树立良好的榜样先驱,使得学生们引以为傲。通过此类有关传统文化历史的熏陶,能够使学生们的民族认同感大大加强。

3.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相比较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现如今教师们也应当利用当代的先进教学技术和设备进行创新型教学。在小学英语的教材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使学生们进行情景游戏的方法,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其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们进行拓展。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项有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让学生们进行展示和表演,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粹,例如京剧、豫剧等,让学生们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此类方式让学生们对戏剧中的人物进行扮演,提高了学生们对于我国国粹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对学生们进行有关传统文化的视频播放。比如,在学习《Shopping》一课时,教师除了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讲解之外,还需要对中外对于购物态度的差异,以及延伸中外对于服装的穿着和习惯进行补充,教师可以选择相关的纪录片片段进行播放,使得学生们对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产生清晰的认知。

教师除了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之外,还可以在英语的教学课堂中让学生们做游戏,通过采用游戏的形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刻体会和理解。比如,在学习《What would you like A Let us spell》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抽签的方式来进行句型的运用,让学生们在抽到对应的句子后,以最快的速度对其进行组句,通过此类方法能够使学生们提高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

通过上述所讲内容可以看出,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针对此类问题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配合,教师负责将中国传统文化多多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学生们则需要进行学习和总结,并且深入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并且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

参考文献:

[1] 李炫《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渗透探究》,《亚太教育》2021年第10期。

[2] 康永花《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甘肃教育》2021年第8期。

[3] 赵亚《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研究》,《国际教育论坛》2020年第4期。

[4] 张连吉《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绽放光彩》,《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3期。

[5] 许婷婷《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中小学外语教学》2022年第4期。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英语教学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52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34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