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凡琪 杨丽娜
【摘要】 问候语作为交际沟通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人际关系建立和处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语言的不同,文化的碰撞,都对我们了解更多的差异,避免尴尬提出了新的要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掌握语言的同时也要求了解文化。本文从语言问候和肢体语言问候两个角度对中外问候语进行了对比研究,探究问候语差异背后的文化原因。
【关键词】 问候语;对比研究;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2-011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2.038
一、問候语概述
问候语一般被分为狭义问候语和广义问候语。狭义的问候语主要指见面时说的话语,是社会长久以来约定俗成的、简单的、体现礼貌的问候语句,一般比较短小,也并不要求对方做出具体的明确的回答,例如:“你好”“幸会”;还包括现在比较流行的外来词问候,例如“Hello”“早安”“晚安”。广义的问候语,范围较广,形式多样。一个问询“吃饭了吗”可以是问候,一个感叹“你今天穿的真漂亮”也可以是问候,家长里短,时事八卦都可以作为广义问候语的问候内容。寒暄语,招呼语,可以归为广义问候语;肢体问候:点头,微笑,握手等也可以归为广义问候语。本文主要是从广义问候语入手,并将无声的肢体问候单独作为一部分进行探讨,进行了中西方有声问候语和肢体问候语的差异分析。
语言社会学家Chen.LP总结了问候语再社会交际中最重要的功能,一是交际功能,即人们通过问候确认已建立起的社会关系;建立与陌生人的社会交往。二是打开话题进行交际,引导话语走向。引导功能可分为有目的引导和无目的引导。没有特殊目的,只是为了进行简单的礼貌问候而随便找到的话题,不带有目的性。而在商业谈话开始,或想从某人得知信息时,常常凸显出问候语有目的性的引导功能。三是问候语所具有地域性和个人性还使问候语具有了识别功能,帮助判断问候人的国家地域,特点性格。
二、中西方问候语在类型上的差异
称呼问候是问候中重要的一部分,中西方都有其独特的称呼问候体系,本文中将称呼型问候语分为了直系亲属的称呼问候和普通适用型称呼问候,探究形成中西方称呼问候语差异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原因。
(一)直系亲属称呼问候差异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源远流长,有一套严谨的称呼体系,在问候中称呼要符合辈分,尊卑,长幼。宗亲是宗法制度的衍生产物,在现代社会中宗法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内外亲疏的传统还是遗留了下来。同一辈分也要分出大小,显现出长幼有序的特点。中国的问候同样受儒家文化影响,要求人们要遵守等级次序和尊卑贵贱,以此来符合道德的要求的同时也体现了“礼”的本质思想。
在西方与中国不同的是无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还是都用“Grandfather”“Grandmother”来表示;叔叔和舅舅都用“Uncle”来称呼;姑姑和阿姨都称为“Aunt”。英文中“辈分”地位降低,孩子可以直呼父母亲的名字。英语国家受到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影响较大,追求的是人格和地位上的平等。
文艺复兴中倡导人文主义精神,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强调人的作用,主张平等自由。中国封建统治时间长,封建帝制根深蒂固,儒家文化影响深远,而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萌芽以及发展要超过中国,对于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二)普通适用型称呼问候差异
在中国,对于非亲属的人来说,可以根据和父母亲的年龄大小进行比较选择适当的称谓。这个时候的称呼不用分辨宗亲与外亲的区别,为了体现对对方的尊重一般都是以宗亲称呼对方,规则是“姓+称谓+好”,例如爸爸姓王的女同事就要叫“王阿姨好”。中国人在称谓中一方面要体现对对方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要体现自身的谦卑。转称在中国也很讲究,如果对方职业带有特殊性,可以以职业来称呼对方,通常是“姓氏+职业”,如:“李老板”“于老师”“马警官”等。这样体现了对方的职业备受尊重和认可。
西方在问候中使用的称谓则相对简单很多,可以用Mr.+姓或者 Mrs./ Miss.+姓称呼对方,用于初次见面体现礼貌。在英语中,一些受人尊敬的职业,如Doctor Lee(李医生)、Professor Davis(戴维斯教授)等,有职业加姓氏的表达方式,但对于普通职业的名称,使用Mr.或Mrs.则更为常见。更多的时候打招呼一般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例如“Mark”“Jack”“Sam”等。直呼其名体现了大家都是平等的,双方的面子都得到了维护,在英语中直呼其名十分正常,无论是长辈还是朋友,直呼其名表达了一种互相的亲密关系。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讲究每个人独立的受尊重的人格。
(三)询问型问候语的差异
1.常用询问型问候
中国人打招常用的“吃了吗”,这是因为中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占据导地位,小农经济发达,农业自给自足。在农耕文明时期,吃饭是一个大问题,见面时询问对方“吃了吗”就成了一种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流的变迁,中国人的问候方式也丰富起来,“去哪里呀”“好久不见”经常用来表示问候。
在美国,问候常常询问近况好吗,我们以前在教科书中学到的“How are you”已经成为老套的问候方式,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使用“How's it going?”“What's up?”这种询问近况好不好的问候方式。其回答方式大多也不用我们最早学的“Fine thank you,and you?”这种生硬呆板的回答,按照近况如实回答“Just so so”“Not bad”都是很自然的很不错的选择。
2.隐私询问型问候
在汉语问候语中可以对对方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问候,来体现对他人目前状况的关心,例如:“今年多大了?”“最近工作怎么样啊?”被问者有时也会反问提问者,以表示相互的关怀。而在英语文化中,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问题,西方人的问候通常不涉及私人话题,问候也显得更加的抽象。中国数千年以来受儒家文化影响,讲究“仁爱精神”,“博爱”是儒家仁爱精神内涵深邃,讲究推己及人,关心爱护别人。中国人是一种群体型社会,对人际关系更加重视,群体生活方便彼此之间情况的了解,也就不对这些问题进行避讳。
西方地理环境导致西方国家很早就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为以手工业和商业为其社会经济结构。西方人重视个人性,更加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要求对于个体意识的尊重。因此,私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会拿来作为问候和寒暄。有些问题甚至是他们所忌谈的,如询问年龄、婚姻、收入、宗教信仰等都是不禮貌的。
3.明知故问型问候
还有一些明知故问式的问候,在英文中也是没有的。例如,当从外面回到寝室,室友可能会说“回来了?”这种显而易见的问候,并不是要求被问者回答,而是代表对被询问人的目前状态的一种掌握,对被询问人“回来”表示一种欢迎,可以相当于“欢迎回来”。而“回来了?”更自然,更随意。当看到别人看书时,问一句“学习呢?”表示询问者没有无视,并且表示在知道“学习”这个状态后,不会再打扰。英语国家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明明已经看到这个人在干吗还要再问一遍,所以一些西方国家的人会说“Hi,you do a good job”(“嘿,你做得真棒”)。
三、中西方肢体语言问候语表达上的差异
(一)中国肢体语言问候语的表达方式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文化中精髓众多,中国现在的肢体语言问候一部分是中国古代礼仪演变而来,如拱手和鞠躬都流传了下来,在如今仍是经典的问候方式,还有一部分来自西方的礼仪,在改变了闭关锁国的现状后,西方文化的传入,改变了中国肢体问候语言的习惯,握手、拥抱也开始流行起来。
1.跪拜
跪拜礼是中国封建专治制度尊卑有序的重要体现,维系着封建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和封建制度。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和瓦解,跪拜礼也被当成糟粕而废除。最初的跪拜礼只是席地而坐的人们相互致敬的一种礼仪,体现双方互相的尊重。由于封建统治的需要,儒家文化中体现三六九等,尊卑高低的礼仪被君主作为巩固地位的工具,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一直受到遵从。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与西方外国使节的交涉中处于被动地位,外国使节不愿行使跪拜礼,认为其有碍国家尊严,在取消外国使节的跪拜礼之后,中国人心中对于这一礼节的不满情绪也高涨了起来。戊戌变法期间,跪拜陋习受到了维新人士的抵制,主张破除跪拜礼的文章也冲击着国人的心灵。随着国人思想的进步,民主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对封建思想和专治的批判也更加透彻,辛亥革命之后终于开始全面地废除跪拜礼。废除跪拜礼的过程,是中国长期封建专治制度的瓦解的过程,是国人思想解放的过程。
2.拱手
拱手礼是中国古代适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应用人群多的一种问候礼仪,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肢体问候,是传统文化中的美好习俗。拱手礼又可称为作揖,起源于西周时期,多为平辈熟人之间日常见面或告别时的礼仪。古时拱手礼应用广泛,婚丧嫁娶,日常交往皆可应用,还具有可同时向多人行礼的优点。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门的打开,西方国家的文化礼仪握手,拥抱等传入中国。由于其具有行礼方便,世界范围认知度高等特点,中国传统拱手礼逐渐被西方礼仪所替代。现代的拱手礼使用频率降低,手势也略有变化,除了握拳以外还应该有节奏的晃动两到三下,应用场合也较为单一,一般只应用于新年互相拜年之时。
3.鞠躬
鞠躬与拱手同为古时问候礼仪,不同于拱手礼的衰落,鞠躬礼现在也被广泛应用,不仅在中国依然火热,在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也依然被普遍使用。鞠躬礼源自古代祭天仪式,古时人民信奉上天,认为“君权神授”的皇帝是“天之骄子”,具有不可亵渎的高贵。人们通过祭天来感谢上天对万物的哺育之恩,同时祈祷风调雨顺,收成稳定,表达了农耕经济下百姓想要衣食无忧的愿望。在现代演变成日常的礼仪,多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在朋友初次见面,上下级之间可以轻轻弯腰鞠躬表示尊敬,晚辈对长辈,上下台表演都可以行鞠躬礼以表示问候和尊敬。
(二)西方肢体语言问候语的表达方式
西方人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影响早,思想解放程度高,性格更加开放热情。因此在问候中会有许多肢体上的接触。与中国内敛性肢体问候相比,西方的肢体接触更多,更加亲密和豪放。
1.握手
握手礼作为当今流行范围最广,普遍认知最高的问候礼仪,受到了中西方许多国家的推崇,成为当今无论是在国际范围,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问候礼仪。握手起源于英国,在战争年代,骑士们身披战甲,全副武装,随时准备作战。在交往的过程中,为了展示自己的手中没有武器,表示自己的诚意和友好,骑士们会脱下右手的盔甲,互相伸出右手,握手表示没有敌意,这种方式流传下来,演变成了现在的握手礼。英国曾涉足多个大洲,殖民地众多。殖民地受到英国文化礼仪影响,握手逐渐开始适用于多个国家。由于和本土文化进行结合,握手礼在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细节要求,如在美国人握手时,通常会紧握对方的手,上下数次后松手,同时双目直视对方表示尊敬和真诚,相反一个人无法或不愿直视别人会被认为是心虚或不诚实。而在中国握手时一直直视对方的眼睛是不礼貌的。
2.拥抱
拥抱礼是流行与欧美的一种见面问候礼节,比起握手礼,拥抱礼更显得亲密,适用于许多官方或者民间迎送亲朋好友场合,或者是上层社会交往场合。行拥抱礼时应注意要在两人相距20厘米处相对站立,彼此都右臂偏上,左臂偏下,右手扶着对方的左后肩,左手扶着对方的右后腰,如果更为密切的关系,还应该向右拥抱之后再向左拥抱,但也应注意不宜贴得太紧,尤其是异性拥抱时,另外拥抱时间也不宜过长。美国人性情豪爽,感情外露适合拥抱的问候礼仪。在埃塞俄比亚接触的次数越多证明关系越热烈,所以为了表达深厚的友谊拥抱时间也会很长。一些东方国家的人民性格比较内敛,不喜欢接触他人身体,在交往中则不适合拥抱礼。
3.亲吻
亲吻礼源自法国,作为见面问候礼仪逐渐盛行于许多的西方国家。据说它产生于婴儿与母亲间的嘴舌相昵,也有人说它产生于史前人类互舔脸部来吃盐的习俗。有人认为,古罗马人爱嚼香料,行亲吻礼足以传口中芳香。也有人说,古人亲吻时用唇的形状来表示爱情的心形。亲吻礼可分为吻脸礼和吻手礼,一般来说恋人或者兄弟姐妹之间会吻面颊,女人之间互贴脸颊,男人对尊贵的女士会行吻手礼以展示自己的绅士。之后还形成了飞吻的方式,当两个人距离稍远时,将手放在唇边,亲吻一下,再将手朝着对方方向伸出,表示将吻传递给别人。这种方式在中西方的年轻人身上都十分盛行。
4.贴面
贴面礼流行于欧洲南部和南美洲,当用于正式的社交场合如晚宴、庆典时,只适用于较为亲密的朋友或者是亲人。但是在比较随意的社交场合,初次见面的人也可以行贴面礼。在阿拉伯国家,只有同性间才能行贴面礼,男女之间不宜行贴面礼。大多数的国家,都是先贴右脸,再贴左脸,同时右手轻轻搭在对方的左肩,嘴巴在空气中轻轻发出亲吻的声音,但是不能真的亲到对方。在行贴面礼的时候,要注意脸颊一定要贴上,不然会被视为讨厌对方。
中国古代的肢体问候语言极具代表性,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缩影。近代以来,思想的解放,使得肢体问候语言也丰富起来,逐渐演变成现代以握手挥手为主,拥抱鞠躬为辅的肢体语言问候格局。西方国家的开放和中国的内敛在肢体问候上形成鲜明对比。
四、结论
中西方问候无论是在语言还是肢体都有较大的差异,从古至今问候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在网络快速发展的现代,人们问候的语言和形式更加丰富起来。除了问候语的内容差异,本人将肢体有关的问候语也单独作为一章进行简单的分析,在避免语言问候误会的同时,肢体问候也应该避免尴尬,掌握分寸。
参考文献:
[1]陈秋娜.汉语寒暄语的语用阐释[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2]祝丽丽.浅析英汉问候语的跨文化语用对比[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132,88-90+110.
[3]张琳琳.跨文化交际中汉语问候语语用失误探析[D].河南大学,2014.
[4]徐强.现代汉语问候语研究[D].華侨大学,2012.
[5]李桔元.英汉问候语的文化语用阐释[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6]唐君.文化差异视角下英汉问候语的比较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32):188.
[7]刘保春.中西问候语跨文化语用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
[8]牟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问候语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
[9]胡明扬.问候语的文化心理背景[J].世界汉语教学,19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