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30 10:48:04陈稚洁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语文应用

陈稚洁

[摘 要]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借助有效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成为众多教师研究的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借助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文知识,并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文章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6-0004-03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學思想,关注学生实际学习体验,借助有效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通过学习“黄河清问题导学教学法”,尝试应用问题导学法开展语文教学,即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进一步了解语文知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为了发挥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价值,语文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能力发展需求,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一、问题导学法内涵

进入新时期以来,问题导学法成为教师广泛关注的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将教学任务置于有意义、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结合上述内容进行分析,问题导学法的内涵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学教材、自主提出相应问题。在运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传统教学的限制被打破,教师以问题指引学生主动获取、运用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多元发展。问题导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将教学任务置于问题情境中,促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二、问题导学法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推动语文教学发展

问题导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教师通过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或者打造问题情境,能够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助力学生综合发展。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问题导学法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比传统教学更具吸引力,学生会在兴趣的指引下主动加入学习。传统语文教学限制性较强,主要是教师分析教学内容,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则根据教师的引导不断练习,进而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赏析方法等。此种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且所传授的枯燥内容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以致他们的学科素养难以提升。针对这一情况,初中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问题,创设问题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导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内涵,帮助他们理解相对枯燥的语文知识。这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二)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多元能力、树立学生正确观念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这一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确保学生有效内化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出师表》一文的教学中,笔者提出了问题:文中一共出现了几则建议呢?你对这几则建议有何看法?提出问题后,笔者让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在思考后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表达自身看法。随后笔者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对他们进行引导,使他们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提升自身能力。

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借助有效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众多语文教师研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教育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以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为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应用问题导学法开展的教学活动并无针对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师的教学思想与现实脱节。一些语文教师所持的教学思想落后,他们在基于问题导学法的教学中依旧以知识讲解为主,致力于背诵、练习,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掌握解题技巧。这一方法虽然可以确保教学进度,但并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次,教师的能力水平有限。当前,一些教师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围绕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但自身能力水平有限,并未能制订恰当的教学方案,以致问题导学法难以发挥其应用价值。最后,学生主体性不明显。现阶段很多语文教师开始意识到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必要性,但是在应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所设计的问题引导性不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问题导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教学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问题导学法的价值,初中语文教师在转变自身教学思想的基础上,需要围绕教学内容设置教学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以确保后续教学的质量,避免教学活动出现偏差。

例如,笔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教学中,应用了问题导学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主要以场所的变换展示不同的生活画面,充分表达出鲁迅先生真挚的情感。笔者将教学目标设为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景物描写和故事叙述表达情感。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带领学生梳通字词,使其熟读文章、了解文章大致内容。其次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的过渡内容,并让他们思考:这些内容体现出作者的什么情感?通过这一方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带领学生思考:为表现“百草园”的“无限趣味”,作者采用了什么句式?在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索时,笔者及时引导学生,让学生关注到“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了解到“不必说”后提及的内容是为了突出“单是”后提及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创设优良教学环境

小组合作是初中语文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并提出相应问题,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以创设良好教学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等。在教学开始前,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合理分组,注意做到各小组之间的综合学习能力相差不大。这样分组能够确保后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例如,笔者在《岳阳楼记》一文的教学中,结合问题导学法与小组合作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助力学生多元化发展。《岳阳楼记》的主要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虚词以及实词的具体用法,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品味全文意境;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胸怀以及人生态度,从而引发自身对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的思考。围绕上述教学目标,笔者首先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岳阳楼的相关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岳阳楼。然后让课代表带领学生阅读文章并自主梳通词义,探析文章基本内容。接着围绕文章呈现的意境,提出相关问题:“若夫……虎啸猿啼”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具体指什么意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已于课前分好)为单位进行问题探究。笔者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负责维持课堂秩序。最后结合文章核心思想,将现实中的功利思想与文中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后者的现实价值。

初中语文教师基于问题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发挥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价值,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成长。

(三)围绕主线,设计问题导学单

初中阶段的文章逻辑性较强,教师可围绕主线设计问题导学单,以更好地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打破传统教学的限制,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以武陵人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和再寻桃花源为线索,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和平恬静的社会,充分表达了作者以及当时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笔者以武陵人的行踪为主线,设计了如下问题导学单。

1.与同桌进行交流合作,尝试梳通文章内容、了解字词义。

2.再次阅读文章,看文章中的哪个部分、哪些内容是描写桃花源的。

3.结合之前学习过的陶渊明的诗词,总结其写作手法。

在学生结合问题导学单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笔者积极点拨学生,让学生了解到这个桃花源是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所向往的。作者简净的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氛围,使文章富有感染力。笔者在带领学生熟悉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之后,提出了拓展性问题:对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劳动人民来讲,桃花源是他们理想的生活地。那么,你心中的桃花源是什么样的?在问题提出之后,班级学生积极探讨,发表自身的看法。这使他们对文章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提升了自己的赏析能力、探索能力,并逐渐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引导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应用问题导学法时,教师要让学生自由发言、质疑,并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究、自主思考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教师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深入思索,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笔者在《孔乙己》一文的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质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名作,其中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距较远,这使得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围绕文章内容设计了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结合导学案要求熟读文章、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完成简单的自测题。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以前后桌为一组,采用互动合作的方式探究问题,以使学生产生学习成就感。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笔者给学生提出了不同难度的探究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学生质疑文末“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大约”与“的确”的说法相矛盾。笔者由此引导学生: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有何含义?在求知欲的推动下,学生主动进行交流。这样,学生能够与文本亲密接触,进而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将知识内化于心,实现自我多元发展。

(五)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

在应用问题导学法时,教师需要完善教学评价,尝试多角度评价学生。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内容相对单一,主要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这样的评价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全新的教育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探究能力、对问题的看法等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互评,进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此之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这样能够避免后续教学活动出现偏差,充分发挥问题导学法的引导价值。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应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赵富良.问题导向:发现·提出·解决:例谈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融合[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2(5):78-82.

[2]  雷海峰.以问引思,塑造素养:基于问题意识导向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2(34):78-79.

[3]  肖慧.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提出路径探讨[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集(二).[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20:8.

[4]  闫文琼.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阅读教学问题情境设计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9.

[5]  章兴文.优化问题设计,提高课堂效率: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主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14,118.

(責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初中语文应用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未来英才(2016年22期)2016-12-28 17:02:59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