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梅 张宇 潘贺男
摘 要: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北大荒精神是对北大荒人在开发建设垦区的光辉历程的高度凝练,是龙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新时代龙江快速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而且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优质素材。因此,高校要准确把握北大荒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明确北大荒精神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效开展的重要价值,不断助力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感悟家国情怀,胸怀使命担当,勇当开路先锋,积极投入到龙江振兴发展的新征程。
关键词:北大荒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2 — 0018 — 04
北大荒精神是龍江四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黑龙江人开拓创新、勇于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伟大实践产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1]几代垦荒人肩负民族使命,扎根边疆,取得彪炳史册的不朽伟业,对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2]历久弥坚的北大荒精神已经深深镌刻在黑龙江人民的心底,代代相传,历久弥坚,凸显着伟大民族复兴的价值指向,不仅为新时代龙江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优质资源。因此,高校要不断地将北大荒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这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一、北大荒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3]为了解决粮食供应问题,数万名优秀儿女勇担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以北大荒人的形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艰苦跋涉、披荆斩棘、开荒拓土,展现出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给后世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物质财富,同时铸就了永垂不朽的精神丰碑。在艰难困苦中孕育出来的北大荒精神彰显了北大荒人的政治觉悟、内在品德、价值取向、精神境界和工作作风,是北大荒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内生动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强大的精神引领。
(一)艰苦奋斗是北大荒精神的文化底蕴
北大荒建设之初,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物质条件相对匮乏,开垦过程险象迭生,遇到了种种艰难险阻,但北大荒人仍然凭着坚韧自强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在罕无人烟的大荒原上扎根落户,垦荒造田,修路办厂,走上了建设支援的富裕之路。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和弘扬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刻苦耐劳的崇高品质,谱写了一部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诗。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创业,北大荒早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曾经无人问津的“莽莽荒原”蜕变成为富饶丰盈的“中国饭碗”。艰苦奋斗精神贯穿了北大荒的开发和建设的始终,充分展现出拓荒人的英雄本色和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二)勇于开拓是北大荒精神的力量源泉
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复员转业军人、支边青年、知识分子心怀理想,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奋勇当前,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北大荒的发展和建设注入了新鲜力量。黑土地的生活虽然异常艰苦,但也为北大荒人提供了历练本领、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势,北大荒人立足实际、勤于探索、敢闯敢试,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创新经营体制机制,成功推动农区工业化、农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促进垦区发展不断取得新进步。新时代,北大荒更是抓住发展机遇,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不懈奋斗。几代北大荒人同困难作斗争,大胆开发建设,推动粮食生产连续迈上新台阶,将杳无人烟的荒原建设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三)顾全大局是北大荒精神的核心要义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着眼于长远和大局,领导人民群众有目标、有计划地“向荒原进军”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一批批拓荒者怀着以小我融入大我,舍小家为大家的担当,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而来。他们始终以国家利益为价值归属,时刻将强国兴业富民作为恪守不渝的行动准则,齐心协力推动北大荒事业顺利发展,拉开我国社会主义农垦事业的新序幕,为开发边疆沃土、支持国家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几十余载躬耕不辍,北大荒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已经深入黑龙江人民骨髓,他们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始终坚持与祖国和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用博大情怀和实际行动充分阐释了顾全大局的精神和气魄。
(四)无私奉献是北大荒精神的价值信仰
北大荒人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殷嘱托,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需求,不计得失、不图名利把自己的青春、汗水乃至生命都献给了这片广阔无垠的黑土地,谱写了一曲曲无私无畏、敢于牺牲的英雄赞歌,诠释了他们建设北大荒、扎根北大荒的铮铮誓言。回首北大荒开发建设的风风雨雨,正是这些在无数平凡岗位上敬业工作的北大荒人任劳任怨、不求索取的忘我奉献,铸就了遍野稻花香的“北大仓”。他们为北大荒的发展和建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经久不衰,始终激励着一代代开拓者,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二、北大荒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价值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4]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北大荒精神,始终以爱国主义为宗旨,以艰苦奋斗为旗帜,以开拓创新为导向,以积极奉献为底色,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彰显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华儿女永恒的精神财富,为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生动范本。深入探究并把握北大荒精神的科学内涵,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北大荒精神的融合方向和重点,聚焦总结北大荒开发建设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充分挖掘北大荒精神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能够“为青年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5]
(一)正本清源,坚定理想信念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6]青年学生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骨干群体,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推动时代前进的强引擎,其理想信念教育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内容。北大荒精神内涵丰厚,是北大荒人在垦区长期艰辛地探索实践中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产物,兼具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价值,是促进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指引,是高校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优质资源和最佳切入点。高校在依托北大荒精神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应建立在带领青年学生解读北大荒的发展进程的基础之上,让青年学生切实感悟到北大荒人對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从而不断探索和领悟北大荒精神的时代内涵,在理解与认同中深化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时刻谨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使命。要以伟大梦想感召青年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矢志进取,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践行北大荒精神,发扬北大荒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磨难困局中奋发向上、在风浪挑战中赓续传承、在笃行实干中推动社会发展。
(二)培根铸魂,感悟家国情怀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7]国家危难之际,北大荒人以大局为重支援全国各地的人民,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情系人民、先公后私的博大情怀。几十年来,北大荒人已累计向国家上交万亿斤商品粮,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和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年的艰难困苦、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都已沉淀成了历史,但北大荒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却依然熠熠生辉。成就来之不易,启示弥足珍贵。立足于新阶段,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以北大荒精神为抓手,汲取其思想伟力,充分发挥北大荒精神蕴含的思想教育内涵,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塑造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家国记忆唤醒新时代青年学生,让青年学生切身地感受到北大荒人为国家、为人民知重负重、迎难而上的赤胆忠心,增强青年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牢牢树立全局观念,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将爱国情感、强国志向、报国行动有机统一起来,主动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切实提升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三)明辨大局,胸怀责任担当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8]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一代勇于担当而不回避,勤于担当而不懈怠,善于担当而不庸碌,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北大荒时期,数万垦荒大军挺身而出,务实笃行,根植于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实践中,肩负起向荒原要粮的时代使命,书写了以身许党、以身许国的时代赞歌,是涵养青年学生责任担当的生动教材。新时代,高校要牢牢把握北大荒精神的内涵及其精神实质,不断强化主流价值涵育,夯实思想引领,唤醒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其担当精神,锤炼其实干本领,有效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中国前程正似锦,青年奋斗正当时。当代青年学生生逢其时,当不负伟大时代,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向大局看齐、向榜样看齐、向行动看齐,自觉做新时代的国家脊梁,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恪守责任担当,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贡献这一代人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属于这一代人的业绩和荣光。
(四)继往开来,勇当开路先锋
精神血脉不能割断,红色基因必须传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9]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新挑战层出不穷,谋求新突破更加需要敢闯敢试、敢破敢立的精神。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北大荒人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不断闯关夺隘,打造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一头挑起国家粮食安全,一头挑起万千农民的幸福。着眼新征程,北大荒精神将继续引领新时代改革创新的新航向,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北大荒精神深度融合,传承红色脉络,激活红色细胞,在学思践悟中唤起青年学生的初心使命,培养一批有理想、能吃苦、敢担当、肯奋斗,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北大荒精神所展现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示范作用,有助于青年学生永葆赤子之心,以朝气蓬勃的青春之姿扬青春之志,书写精彩的成长篇章,不负韶华、不负人民,切实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和历史的使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勇当开路先锋,敢于迎接风险挑战,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勤学善思中提升自我、在创新创业中增长实干、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佳绩,争做新时代改革创新的排头兵。
(五)纲举目张,推动龙江振兴
历史如镜,丰碑不朽,精神永恒。新时代推进龙江全面振兴离不开伟大的龙江精神。北大荒精神产生于黑龙江开发建设的历史实践,同时也反作用于黑龙江的发展实践,是实现龙江全面振兴的精神源泉,更是推动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新征程上把握龙江振兴的优势,传承红色基因,挖掘北大荒精神的时代价值,既能激发北大荒文化的创造活力,加快北大荒文化建设,增强龙江文化软实力,又能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精神推动力和感召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凝聚振兴龙江合力。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在龙江振兴的漫漫长路上,人才要素尤为重要。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宣传北大荒先锋楷模,弘扬北大荒精神,把北大荒精神的思想内核渗透到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干事创业中,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振奋龙江精神,增强建设龙江的信心和决心,挺起助力龙江振兴的精神脊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步入新时代,广大青年学生更要以当年北大荒开拓者为榜样,紧紧跟随时代步伐,勇于奋斗探索,以实际行动助力龙江振兴和发展,争做奋进龙江的时代先锋,共同书写龙江振兴的新篇章。
三、实现高校北大荒精神教育的实践路径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推动高校北大荒精神教育要坚定显性教育自觉,优化隐性教育环境,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做好科学的教育布局,完善教育发展规划、构建精神教育多维支撑、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其生活化改革、建立精神教育的协同机制,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切实保障高校北大荒精神教育工作有效推进。
(一)完善高校北大荒精神教育发展规划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融入的长效机制是高校完善北大荒精神教育的发展规划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加强北大荒精神融入教学的全局性规划推动各职能部门或系统要结合各自业务工作,积极为北大荒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拓展北大荒精神教育的实践路径,建立健全的教学考评体系,以此提升教学实践质量,强化高校北大荒精神育人的实效性。积极开展北大荒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探索,根据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分年级、分阶段、分过程、分内容,做好对当前北大荒精神教育决策的调整,健全导向机制,创新教育模式,积极推动显、隐性教学并行,构建长效化的北大荒精神教学机制,使高校北大荒精神育人工作的推进能够按照教学规划稳步开展。
(二)构建高校北大荒精神教育多维支撑
基于学习过程中会经历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环节,高校北大荒精神教育应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坚持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三个维度出发,加强北大荒精神教育外部环境。从深化北大荒精神教育影响的角度来看,高校进行北大荒精神教育实践活动时,应考虑学生的认识视域、认识思路、认识深度以及认识结果,以解决青年学生价值观层面的问题作为核心方向,不断深化价值判断、价值评价标准的引导,将北大荒精神文化内化为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维方式,从而满足学生能够开展知识运用的实践诉求,将理性认识转化为行动,推动教育发展的对象性活动,以此提升高校北大荒精神培养效能。
(三)深化高校北大荒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高校可以根据当前北大荒精神教育的现状,因地制宜,适当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制定北大荒精神相关的教学实践规划,构建契合当前的课程教学需求的北大荒精神教育实践体系。结合学生实际调整培养方案,围绕北大荒精神文化主题,大力开展北大荒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有序推进周期性的文娱活动、学术活动使其成为常态化、制度化,以期提升教育效果。与此同时,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实践发展要求,创新“微时代”学习活动方式,拓宽网络宣传阵地,优化理论宣讲和榜样引导平台,运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宣传北大荒精神,使满足广大青年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北大荒精神的宣传同向同行、协同发展,实现高校北大荒精神教育线上、线下双向互补,提高育人实效。
(四)推进高校北大荒精神教育生活化改革
“生活化”既是理念,也是方法论。推进高校北大荒精神教育的生活化改革,优化高校北大荒精神教育机制,构建完善的生活化教育框架,重建有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坚持广泛宣传与正向引导相统一,强调开放互动、潜移默化、全面渗透的教育教学模式,运用隐性教育的基本特点,以“生活化”视角,按照现阶段的教育方向,将北大荒精神文化以碎片化的形式融入学生学习环境和日常生活中。把社会生活融入教育目标,推进北大荒精神教育与青年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赋予精神以生活的意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不断汲取精神养分,为后续阶段更好地完善北大荒精神教育体系提供教学保障。
(五)建立高校北大荒精神教育的协同机制
科学把握新时代高校的育人理念,深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教学融合,构建以校内协同育人为主,校内外联动为辅的协同发展模式,推动北大荒精神教育的多维互动。从微观层面上,推进高校各职能部门、学院合作协同的工作格局,加强落实育人主体的实践配合,优化育人队伍、学生之间的协同配合。从宏观层面上,注重校内外育人环境的协同联系,积极推动多维互动式的育人环境,优化校际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产学研联动育人工作,构建校社双向联动的育人环境。此外,构建高校协同育人保障体系是夯实高校北大荒精神教育实践成果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高校巩固制度保障,完善育人激励考评机制,激发教育内在动力,优化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资源保障,搭建多样的互促互进平台,构建常态发展机制,确保北大荒精神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 考 文 献〕
[1]惠国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龙江‘四大精神”系列理论研讨会会议综述[J].理论探讨,2021(04):161-164.
[2]習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新长征(党建版),2021(06):4-11.
[3]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3(02).
[4]铸就强军魂 托举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3-04-13(11).
[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J].中国纪检监察,2016(13):11-12.
[6]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02).
[7]张烁.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01).
[8]杨葵,柳礼泉.家国情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德性素养与职业自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6):85-90.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