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杨 张燕
【摘要】要解决中小学跨学科教师共同体运行的困境,就要破解困境,纠正跨学科统整教学实践存在的“拼盘化”“低能无效”和“浅表虚假”等误区和偏差,完善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组织管理机制、完善科学评价体系、优化引领跨学科教师共同体运行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跨学科教师共同体;运行机制;困境与对策
2022年4月国家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明确了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的基本原则,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引导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变革,这充分肯定了跨学科教学的有机联系和协同育人的独特价值。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还在于跨学科统整教学以促进学生跨学科素养的发展。然而,在教师教研合作层面,同学科的教师教研合作受限于职称、晋升、绩效薪酬竞争等现实压力;在教育管理方面,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对综合实践活动以及跨学科统整教学课程的管理制度的督导尚不完善,全科教师职称评定的相关组织管理体制仍不健全。以上这些消极因素阻碍了中小学教师持续地进行跨学科研究与教学,教师跨学科合作缺失或合而不作对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产生了负面文化影响,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困难重重。
因此,随着相关教育政策的出台,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跨学科统整教学实践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教育部门需意识到构建、孵化和加强管理中小学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重要作用,完善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组织管理机制和科学评价体系,优化引领跨学科教师共同体,助力纠正跨学科统整教学实践存在的“低能无效”和“浅表虚假”等误区和偏差。
一、中小学跨学科教师共同体基本内涵
纵观共同体的相关研究,其历程从血缘、地域和精神共同体等宏观描述,逐步丰富细化到赋予不同情境和语境的各类别的专业共同体。本研究聚焦中小学教育领域,结合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概念内涵和跨学科研究的本质特征,把中小学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界定为一种基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分工合作的有机社会组织,其本质特征包括了共享愿景、分布式决策、教师自愿、跨学科视野、共同的规范、有效的多元角色划分、批判的反思态度、相互信任的温馨文化、感知的相互依存等。它拥有中小学跨学科相关实践活动的集体记忆和交流机制,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育工作者聚在一起,重视合作分享和对话共赢,通过课程整合、多学科教研以及反思改进跨学科教学,讨论他们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挑战,以期引导学生认识复杂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助力学生达成深度学习和提升思维品质等高阶目标。
二、中小学跨学科教师共同体运行困境
我国的教师专业共同体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但单一学科教师专业共同体并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而普职融合、STEAM工程科学、双语CLIL(内容与语言整合教学法)、体教融合、体育劳动和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整合实践中的多学科教师合作仍较多呈现“硬造文化”“他组织”等特征,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教学实效和合作成效有待提高。推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赖于教师跨学科素养的提升,然而中小学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教师跨学科素养提升缓慢,中小学校务管理人员对教師跨学科共同体认知不足和专业评价体系不完善使跨学科教师共同体构建和运行陷入困境。教师“跨学科合作流于形式”“合而不作”“合作中搭便车”等不良现象更加明显,难以对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有效运行起到示范作用。
1.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教师跨学科素养提升缓慢
基于新课标要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学校整体教研规划缺位,单一学科教研组教师视野倾向于本学科,教研体系独立,立场单一,不愿与其他学科教研组深入交流和融合。例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组和英语学科教研组联合教研的情况仍然比较罕见,即使两门学科都有“运动、健康和营养饮食”相关的教学内容。英语学科课堂可以有机融合运动情境进行双语体育教学,装有多媒体设备的宽敞体育场馆也可以成为学生情境式学习英语的“英语角”,英语和体育与健康跨学科教学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业压力过大的情况下缺乏时间进行充足运动和锻炼的教育难题,从而提高学生迁移学习的能力,改善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此外,外部行政任务活动对学校和教师的干预较多,公立中小学教师背负着过重的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行政负担。跨学科教师共同体所需的自主研究和学习思考时间空间不足与跨学科教学的支持性资源平台及激励体系的缺乏,导致有意愿跨学科统整教学的教师未能得到有效引导。
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教师探索构建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积极性大受打击,“合作流于形式”“合而不作”“合作中搭便车”等不良现象更加明显,部分教师拘泥于单一学科教学,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高效、跨学科和多功能的脚手架,缺乏和其他学科教师合作深入研究跨学科统整教学的动力,从教书匠转变为育人者和研究者的角色蜕变难以完成。
2.中小学校务管理人员对教师跨学科共同体认知不足
师生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跨学科统整教学,在开展实践活动早期可能会出现学生考试成绩下滑、家长质疑等方面的压力,中小学校务管理人员对教师跨学科统整教学的公正对待尤为重要。然而秉持传统的科层制管理理念的中小学校务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教师跨学科共同体的协同育人价值和应有的专业组织地位。还有部分学校只是为了完成上级检查而让教师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进行跨学科教学,浅表和虚假的教师跨学科合作无法取得长效的教育效果,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运行发展没有受到中小学校务管理人员的重视。
3.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专业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纵观诸多跨学科教师共同体个案的构建和运行过程,其中缺乏专家指导、实践经验不足、教师跨学科合作目标主题不清晰、跨学科合作能力欠缺和行为失范等因素使得跨学科统整教学实践的难度陡增,中小学教师跨学科教研合作和教学实践仍然缺乏专业全面的跨学科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指引。对于跨学科统整教学实践存在的诸如“拼盘化”“低能无效”和“浅表虚假”等误区和偏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缺乏专业评价体系和具体指标考核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教学实效和合作成果,难以高效化解跨学科教师共同体构建、孵化、运行和发展等问题。
三、中小学跨学科教师共同体运行困境的优化对策
破解跨学科教师共同体运行困境,纠正跨学科统整教学实践存在的诸如“拼盘化”“低能无效”和“浅表虚假”等误区和偏差,有赖于完善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组织管理机制,保障跨学科教师共同体运行,以及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引领跨学科教师共同体发展。
1.完善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组织管理机制
(1)国家层面的管理。教育部门应加快研究出台跨学科工具材料购置和综合教室建设的指南,跨学科教师队伍培训、考核管理和督导方案等,指导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实施,保障落实相关教师跨学科教学成果的激励。师范院校和教师教研主管部门应加快完善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跨学科素养培养的专业引领机制,完善各大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专业分学科设置和培养模式,严把教师队伍源头建设,加快把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等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和实施情况纳入学校考核指标,完善相关配套支持和考核的组织管理制度。
(2)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起到促进地方教育事务发展和跨区域教育合作的重要作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搭建跨学科教师互助互访的线上线下平台,加强对教师跨学科实践能力的培训,统筹协调公办教育集团化办学和跨学科教师共同体构建运行的管理措施,推动区域间的跨学科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以遴选出以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示范校为中心,辐射周边的教研组、工作坊和学校,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区域跨学科教师队伍均衡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的高质量跨学科教育课程。同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并大力配合支持学校综合实践课程所需的教室改造和新建等工作,助力学校完善校园规划布局。
(3)学校层面的管理。对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治理,学校治理的有效边界需要进一步明确,校长应善于放权实现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有限自治,关注非正式制度的积极作用和跨学科相关的教师特色文化。学校作为新课标落实的主体责任单位,学校管理者应科学地评价教师在跨学科教学中投入的时间精力和工作绩效,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把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工作量考虑进去,给予应有的人、财、物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并持续地配备相关的资源,把跨学科教师共同体评价管理纳入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规划中,促进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引领跨学科教师共同体建设
(1)跨学科教师共同体教学实效评价。参考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发布的核心素养指标和教师跨学科素养指标,本研究制定了跨学科教师共同体教学实效评价(见表1),以供从事跨学科统整教学的教师参考。评价人员包括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校外委员会等多主体,对跨学科教师共同体成员教师的课堂与课程教学实效评价,可以反映出各个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合作成效和协同育人的效果。跨学科教师共同体教学实效评价强调多元评价主体和形成性评价。
表1 跨学科教师共同体教学实效评价
(2)跨学科教师共同体合作成果评价。本研究参考了单一学科的名师工作室评价体系,并将其进一步优化,把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的“跨学科视野”和“有效的多元角色划分”本质特征考虑进去。教研院等上级教育主管平台和第三方社会专业评价组织举办的STEAM教育暨項目式学习,推进跨学科课程设计与教学、项目式学习最佳项目等评比结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产品展示、跨学科课程的开发成果和信息技术示范校等工作成绩,都可以纳入跨学科教师共同体合作成果评价的细化指标(见表2)。
表2 跨学科教师共同体合作成果评价
总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两大优化对策有助于指导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基础教育部门构建、孵化和评价跨学科教师共同体,破解跨学科教师共同体运行困境,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的中小学师资队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胡庆芳,等.跨学科实践推进与教师能力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朱利霞.学校教研共同体专题与案例[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21.
[3]马芸萌.跨学科教师共同体成员合作形态的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1.
[4]黄光雄,等.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5]彭洪莉.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立项课题、2022年海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开放基金立项榕树火炬级别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hys202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