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丙祥 张加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大会的主题中突出了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并多次提及这一时代要求,还郑重提出了“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有之路”这一重大论断。团结奋斗时代要求的反复提及和突出强调绝非偶然,而是有着坚实的逻辑依据。政治的坚定源于理论的清醒。只有深刻把握团结奋斗时代要求的逻辑依据,才能准确理解团结奋斗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从而增强在工作中坚持团结奋斗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一、深刻的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自觉运用
团结奋斗的主体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将其作为时代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在准确把握基础上的自觉运用,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出发,认为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一切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主体。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和,而人的活动的最根本内容是物质实践活动。因此,作为社会生产方式主体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指多数人构成的人群,即历史主体的群体状态。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群众的内容会有所变化,但其代表社会大多数成员的这一量的特征是不变的。而且随着人们历史活动的发展,人民群众的范围也日益扩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指出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与少数个体在历史上的作用相比,人民群众作为整体参与创造历史,将展现出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正是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即通过使人民群众意识到自己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从而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对历史的前进产生决定性的意义。
(二)人民群众必须组织起来才能发挥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不会自发地实现,只有组织起来才能作为强有力的历史主体来行动。“马克思视阈中的人民不是个人的集合体,而是以先进阶级为核心、劳动群众为基础、一切顺应历史发展的集团和个人为外延的有机整体”。因此,人民群众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和组织下才能发挥自身历史创造者的作用。这是由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具有很高的组织化程度等诸多优势决定的。而无产阶级要成为人民群众的领导力量,必须首先组织成先进的政党,以确立先进的指导思想,形成自觉的阶级意识而自立,并通过其组织规则形成整个阶级的统一意志和行动。列宁在1920年曾对此作了精辟论述,“群众是划分阶级的……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人民群众只有通过上述方式组织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主动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三)无产阶级必须同广大劳动人民联合,才能赢得自身和全人类的解放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欧洲工人运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是一致的观点。早在1843年,马克思就指出:德国无产阶级是旧社会解体的必然结果,他随着工业运动开始形成,并逐渐吸收来自各个阶层的群众,组成了强大的队伍;无产阶级代表着世界运动的未来,他的解放就是整个德国人的解放。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必须同整个劳动人民联合起来,才能最终赢得自身的解放和全体人类的解放。与此同时,恩格斯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也得出了和马克思相同的观点,即: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身的解放,就必须同其他劳动人民共同努力;无产阶级在解放全人类的同时也解放了自己。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中,列宁也先后提出了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和工农联盟、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等思想观点。
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决定作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既蕴涵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党的二十大提出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一关键时刻的自觉运用,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
二、厚重的历史逻辑:对党的百年奋斗经验的准确把握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正是由于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才得以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走出了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道路,创造了百年历史伟业,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任务的极端艰巨及在创建时期自身实力弱小的现实,使党较早就开始认识到: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共同奋斗,才能夺取革命的最终胜利。大革命时期,党一方面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帮助国民党在全国各地积极创立和发展组织;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还与国民党合作创办黄埔军校,培养造就革命武装的骨干力量。北伐战争开始后,自国共合作形成以来得到蓬勃发展的政治力量、群众力量和军事力量进一步聚合,从而形成了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的革命合力,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开始将工作重心转入国民党政府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并紧密团结和依靠广大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实行土地革命,使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走向复兴。为消灭迅速发展的革命力量,从1930年冬到1933年3月,国民党当局连续四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军事“围剿”。面对数倍甚至十倍于己,且拥有较大武器装备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党和红军充分依靠根据地广大贫苦农民的支持,依托党政军民的整体力量,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接续奋战,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使中央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进入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正式开启了第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团结与联合包括部分统治阶级在内的社会各阶级、阶层和集团力量,逐步实现了抗日力量在最大程度上的蓄积与聚合,逐步改变了敌我力量对比,最终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一方面,党对国民党统治集团实行积极联合,并从团结抗战的目的出发,对其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态度和行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使其始终留在抗日阵线内。另一方面,党始终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开展敌后战争,克服严重困难,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使人民抗日力量在艰险环境的淬炼下迅速发展,并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解放战争时期,面对着具有显著军事和经济力量优势的国民党政府发起的全面内战,党一方面在解放区通过实行土地制度改革运动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为人民解放战争夺取最后胜利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人力、物力源泉;另一方面领导学生群众在国民党统治区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爱国民主运动,使其逐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同时,在党的帮助和推动下,各民主党派先后明确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通过紧密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党彻底扭转了解放战争初期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形势,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这一任务,意味着对国家和社会进行影响深远、涉及广泛的制度化改造,意味着要在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极为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其过程极为复杂艰巨。在这一形势下,党努力团结凝聚起党内外和国内外一切力量共同奋斗,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首先,党通过加强党内团结统一,为实现全党全国的团结奋斗提供根本保证。1953年,党内发生了高岗、饶漱石进行分裂党的活动、破坏党的团结的严重事件。对此,党中央一方面于1954年2月召开七届四中全會,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强调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另一方面,在1955年3月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通过决议,开除高岗、饶漱石的党籍,撤销他们担任的一切职务,并决定成立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的监察委员会,以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的监督。通过以上措施,全党的团结得到进一步增强。其次,领导广大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启了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这一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建设、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卫生、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体育等项事业,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十年动乱,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遭到巨大破坏,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损失,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甚至部分方面还有所下降。在这一形势下,党紧紧依靠和团结人民,不断激发和汇聚强大的动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首先,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明确根本方向。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明确了根本方向。其次,完成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为维护全党全国人民的团结提供了根本保证。1981年6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既对多年来“左”倾错误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作了科学分析和深刻批评,又坚决维护了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从而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为维护全党的团结和全国人民的团结提供了根本保证。再次,通过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奋斗。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经济社会建设的活力,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奋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突破,逐步转向城市体制改革并全面铺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同时,党还进行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体制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通过逐步推进改革,不断消除束缚和限制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经济建设的动力,使我国经济社会获得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一些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还亟待解决。这意味着,我们要完成新时代的主要任务,不仅需要面对宏伟目标本身的艰巨性,而且需要解决深层的结构性难题,两者的相互交织和叠加无疑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这一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方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锚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形成了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思想,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另一方面,始终注重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在上述两方面的努力中,后者无疑更为关键。再好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只有通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才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进而实现预定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这一重要论述高度凝练地揭示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主要经验。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充分证明,团结奋斗是党和人民战胜强大敌人、克服艰难险阻,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政治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具有厚重的历史逻辑。我们只有深入把握团结奋斗时代要求的历史逻辑,才能增强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创造出新的历史功绩。
三、鲜明的实践逻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依靠团结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伟大基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自发过程,而是需要党和人民团结奋斗,以埋头苦干的行动和稳健扎实的业绩来不断浇灌铸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突出强调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实践逻辑。
(一)团结奋斗是实现新征程发展目标的坚实力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实现,需要各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为之提供坚实支撑。党的二十大不仅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总体战略安排,还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大会还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基础上,对我国到2035年的总体发展目标作了进一步规定,并提出了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只有按照这些总体战略安排和发展目标为指引,艰苦奋斗、善作善成,才能一步步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然而,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继续按照以往的速度和效益发展的难度大大增加。这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也与其他国家在相应阶段的发展历程相契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继续发展,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和资源,以克服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动力不足、效用递减等困难。因此,在党的领导下,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传统优势,实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能够将一切力量和积极因素聚合起来,形成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为新征程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支撑。
(二)团结奋斗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现代化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宏伟目标,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百年梦想。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相比,既具有共同特征,又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从现代化所处的国情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而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则是在较小人口规模下的现代化;从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则表现为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从现代化的发展内涵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则表现为较为普遍的物质主义膨胀和精神空虚;从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而西方国家则更多地通过战争、殖民和掠夺等方式实现的现代化。事实上,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存在的上述不同,集中代表了其鲜明的特色,也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创新和超越。而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存在的诸多不同,也意味着其建设和实现的难度大大高于后者,需要以创新的思维不断探索形成更多的创新路径。因此,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充分发挥14亿多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借鉴吸收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有效经验,更立足于自身的实践探索,在持续试错、总结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才能不断地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宏大命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团结奋斗是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
高度重视在关键历史节点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并在此基础上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以顺利实现阶段性目标,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有效经验。经过长期奋斗,党和国家历史发展再次迎来了一个新的关键历史节点,即:已胜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处在新的关键历史节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将面临着更多、更为复杂的风险挑战,甚至面临着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从世情上看,“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同时,国际敌对势力出于其阻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既有战略,对我国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从国情上看,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动力和格局均面临着深度转型的艰巨任务;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入推进改革尤其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难度很大。从党情上看,“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是党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时还将长期面临着大党独有的难题;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党内一些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开始显现,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也需一个长期过程。因此,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首先,团结奋斗为成功应对风险挑战提供坚强的力量支撑。只有坚持团结奋斗,汇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雄厚伟力,才能闯关夺隘、奋力攻坚,实现经济社会和综合国力的持续发展,为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提供坚强的力量支撑,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驶向胜利的彼岸。其次,团结奋斗为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不仅面对着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风险挑战,而且不同的风险挑战还会出现连锁联动、累计叠加的现象,使应对、化解和防范的难度大大提升。只有坚持团结奋斗,才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经验智慧,为形成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正确思路、有效策略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