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120面功勋卓著鲜血铸就的战旗(33)

2023-05-30 10:48:04欧阳青
铁军·纵横 2023年3期
关键词:振华阵地敌人

欧阳青

夜月山英雄班

授旗时间:1951年9月

授旗時战斗序列: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七军一四零0师四一九团三营八连三班

批准领导机关: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七军司令部政治部

部队现役编制序列:西部战区陆军第七十六集团军某合成旅合成三营八连三班

1951年8月初,抗美援朝战争的夏秋防御战役打响前夕,新人朝不久的志愿军第四十七军一四0师乘联合国军换防之机,一举占领了朝鲜铁原西南方向大马里、夜月山、天德山、大光里等一线,将防御阵地前推10至15公里。其中,夜月山高程有480多米,山前东北面有一道河谷,而从铁原通往漓川盲至汉城铁路和公路都沿着河谷的西侧顺势而建。较好的地理优势,使夜月山如同一颗硬核桃顶在这个运输大动脉的咽喉地带,成为志愿军第四十七军遏制敌人北犯的一个制高点。与此同时,夜月山作为一四0师前沿阵地最为突出的部位,一旦失守,联合国军便可直接威胁天德山、418高地、346.6高地,进而威胁整个临津江以东第四十七军的防御体系。

因此,在联合国军发起的秋季攻势中,夜月山首当其冲。坚守在此的是志愿军第四一九团三营八连,其中一排部署在主峰以南山头和365.2高地前沿,由排长刘财率三班和1个机炮组共11人具体扼守365.2高地。

志愿军进入阵地不久,美军骑兵第一师便在炮火掩护下,以部分兵力多次向志愿军前沿阵地进行试探性进攻。8月3日的战斗中,三班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王牌部队,用手榴弹和机枪顽强阻击、杀伤敌人。一四O师的前身,是1945年8月东北光复后,以曹里怀等率领的冀鲁豫军区、第三五九旅先遣队和太行区的部分干部与骨干扩编成立的长春保安总队,后以当地地下党员和煤矿劳工为骨干,将长春保安总队加以扩大成立长春公安纵队。1946年1月,改编为吉黑纵队,同年4月,吉黑纵队一部,编为吉北分区。1947年2月12日,吉北分区和地方武装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三师,其中四一九团的前身就是由地方武装永吉、舒兰两县保安团合编而成的第三师第八团。1947年8月18日,八团编入新组建的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二十九师八十六团。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九师八十六团,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一四0师四一九团。一四0师作为到东北后组建的部队,进步快,战斗积极性高。在辽沈战役的黑山阻击战中,一四0师为四十七军打出一等部队的铁军威名,做出了重要贡献。

8月4日,从早晨8点到下午4点,美军以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向365.2高地进行了6次进攻,三班在一排长刘财的灵活指挥下,每次都是把敌人放在30米距离内,突然以手榴弹和轮盘枪开火,打得敌人狼狈溃逃。有一次,美军还把重机枪搬到离阵地23米处的大石头后面,掩护步兵冲锋。机枪手苏廷祥对准敌人就是一梭子,毙伤十几个。三班长朱树林见机枪组的战士负伤,就把轮盘枪扔给共青团员胡少成,并迅速跑到机枪阵地,端起机枪就击退了敌人的冲锋。与此同时,共青团员胡少成拿起班长的轮盘枪,跳出壕沟从侧面冲到一个敌人面前,一手抓住敌人的卡宾枪,一脚把敌人踢倒。

当胡少成跑回阵地时,发现班长的左肩负伤了,鲜血顺着胳膊往下淌,他也全然不顾,继续打击敌人。这时,胡少成跑过来接住朱树林手中的机枪,朝敌人扫射。后来,他自己也中弹倒地。战士龙正江见敌人扔过来一个手榴弹,发现没有拉弦,就迅速抓起来拉弦,甩到大石头后面,炸掉了敌人的重机枪阵地。经过激战,敌人溃败下去。随后,敌人又对阵地不断进行火力袭击。

时值朝鲜雨季,阴雨绵绵,从8月5日到6日,三班勇士在血与火、泥与水的阵地上顽强坚守,没有一个人退缩。8月7日凌晨,美军骑兵第一师又以一个多营的兵力,在飞机、坦克、火炮支援下发起攻击。8时30分,敌进至365.2高地南侧马田里附近的公路沿线展开,并实施火力准备。

上午10时整,敌开始集火轰击三班阵地。11时左右,敌约两个连的兵力开始向志愿军365.2高地前沿运动,其中一部迂回到八连阵地侧后,使一排腹背受击。八连通往营里的电话线亦被敌炸断。后据友邻部队报告:大约12时10分,敌以一至两个排的兵力,连续向三班阵地发起多次冲锋,均被击退。

下午4点,八连二排受命增援三班。但受棱线地形限制和敌人炮火封锁,只有赵绍福、罗士泰两人到达阵地。他们与杨南生会合后,协力击退了敌人进攻,夺回阵地。天快黑时,三勇士为守住阵地,组织了一次反击。杨南生冲出阵地30多米与敌厮杀搏斗,不幸壮烈牺牲。

当晚,夜雨不断,志愿军终因兵力过于单薄,无力坚守,被迫撤离阵地。与此同时,三营命令七连二、三排,趁敌立足未稳,从侧翼发起反击。战至8日凌晨3时,阵地再次恢复。

夜月山争夺战打得英勇顽强,志愿军以劣势兵力坚守6昼夜,击退敌人的多次进攻。后来,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全班战士冲出堑壕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最终以牺牲和负伤60余人的代价,歼敌213人,缴获轻重机枪、自动步枪等50余支。

战后,三班荣立集体特等功,被四十七军司令部政治部奖给“肉搏血战,英雄坚守夜月山”锦旗一面。9月,志愿军总部授予三班“夜月山英雄班”荣誉称号。

神鹰侦察排

授旗时间:1934年8月1日

授旗时战斗序列:红军第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侦察排

批准领导机关: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现役编制序列:北部战区陆军某集团军合成第四十七旅某合成营第四连

1933年10月6日中午,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在闽赣边界商贸要地洵口镇飞鸢村,身着农民厚褂装扮的红三军团十二团直属侦察排第二班,迎面与同样身着农民扮装的四五个汉子不期而遇。简单搭讪两三句话后,江西老表出身的侦察排长谢发生,机敏地听出对方有个是江浙口音,脑子里马上判断这是国民党军的探子,随即用裤袋里的驳壳枪枪口指向对方,同时厉声吼道:“不许动!”霎时,对方裤袋里的驳壳枪就响了,打伤了一名侦察员的左小腿。眼疾手快的几名侦察员从腰间掏枪向对方还击,击毙2名,击伤1名,其余2名吓得发抖,被缴枪活捉。

侦察排又称手枪排,有战士40余人,个个年轻力壮,作战勇敢机智,被称为红十二团的“钢铁拳头”。该排是1933年6月7日红三军团在江西省乐安县大湖坪整编时,由第五军三师侦察队特意挑选部分精明强干的指战员组成压缩后的第十二团司令部侦察排。团里给侦察排的勇士每人装备1支驳壳枪、4枚手榴弹,必要时配备有步枪。他们每人都有一个大背包,里面装有便于执行侦察任务的各种服装,可根据任务化装成工人、农民、商人甚至敌军的官兵。

谢发生等把俘虏快速带到团里,经团总支书记钟伟突审,原来,当面之敌是国民党军第六师第十七旅第三十一团。该团是奉临时指挥的第十八旅旅长葛钟山之命前来打击红军游击队的,没想到在飞鸢村与红军主力部队突然遭遇。与此同时,葛钟山的第三十四团也向飞鸢进发,配属的第五师二十七团与黎川保卫团一部作为预备队置于洵口待命。

作为红军东方军右翼先头的红四师,本来的战斗任务是向硝石急进的,没想在经过飞鸢时与敌遭遇。张锡龙、彭雪枫接到前线敌情通报后,立即向东方军总指挥、红三军团彭德怀军团长和滕代远政委报告,得到歼敌命令后,果断让红十二团打击当面遭遇之敌。

下午1时左右,红十二团和其他兄弟团先赶来的连队立即抢占高地,向敌人侧翼运动。随着一阵爆豆般的枪响,训练有素的红十二团先敌第三十一团开火,敌我双方遂展开激烈战斗。后来,敌第三十四团也赶来参战。红十二团冲锋在前,勇战两敌。红十二团侦察排巧妙地插到敌人的结合部之间,端掉了守敌一个辎重排。

战斗不到1个小时,红四师主力部队赶到,几十挺机关枪对准敌人猛烈扫射,手榴弹雨点般向敌人投去。在冲锋号声中,红军战士猛虎般冲向敌群。黄昏,已激战4多小时,敌军丢下几百具尸体,仓皇沿黎(川)光(泽)公路向厚村溃退,一直退到洵口,与敌预备队第二十七团会合,企图固守待援。

10月7日拂晓,红军东方军集中5个师的优势兵力围攻洵口之敌,并侧击由黎川增援之敌。在晨雾弥漫中,突然枪声大作、杀声四起,红军勇猛地冲向守敌阵地。熟悉地形的谢发生带着红十二团侦察排直接杀到了敌团指挥所,正准备吃早饭的敌军官,吓得胆战心惊,束手就擒。洵口之战成为第五次反“围剿”的首战胜利,消息通过《红色中华》报传遍整个中央苏区,侦察排也因在飞鸢村一战中立了大功,被誉天上机敏矫健又凶猛雄强的神鹰。

1934年3月18日,彭德怀、杨尚昆奉中革军委之命率红一、红三军团从南丰三溪圩紧急转兵东进泰宁途中,发现新的战机,拟以主力伏击从泰宁西进之敌在大洋嶂地区,得到批准。大洋嶂是一座雄踞于泰宁县城西北约10公里处的大山,主峰高达海拔1100米,三面全是悬崖峭壁,只有西面的两个高地有路通往山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

3月23日中午,红十二团侦察排奉命加强红四师侦察队行动。在从杨梅坳先遣急进途中,吴德胜侦察小组机智地抓获俘虏1名。谢发生亲自审问,得知敌二六五旅已从泰宁北面的邱家排推进,其先头团占领了离大洋嶂南麓不远的狮子山右侧高地。

黄昏时分,侦察排向海拔1100米的大洋嶂冲击。深夜,攀藤爬岩到半山腰,有一段500多米长的缓坡蒿草林和荆棘丛拦住去路。谢发生随即把侦察排分成七八个小组,各自协同,毫不犹豫地用松枝左右扒开荆棘丛前进,有的甚至直接用手脚扒开林丛,向上向前蹚路。不一会儿,指战员们的身上、手上、脸上都不同程度地划破了血道。经过近半小时的艰难行走,终于为后续的师侦察队趟出一条道。

经过2个多小时的急行军和11个多小时的攀藤爬岩,红十二团侦察排于24日拂晓最先到达大洋嶂峰顶,先敌一步抢占并构筑临时阵地。十分钟后,敌人爬了上来,侦察排的3个班在100多米的正面向敌开火,把敌人打了下去。从清晨时分战斗到太阳快下山时,谢发生带着侦察排数次参与近战白刃肉搏。最终,红四师经过多次反击战斗,把敌军撵到了大洋嶂脚下。3月25日上午,红三军团在大洋嶂西侧山麓的砾头村召开了祝捷大会,表彰英模单位,红十二团侦察排获得通令嘉奖。

1934年4月下旬,极其艰苦的广昌城外围防御战就要开始。谢发生奉命带红十二团侦察排第一班化装成当地居民,以到山里拉山货为由外出侦察。到了山边看地形后,侦察排在离敌据点2里多的一段道路拐弯处,选择了进出路线和伏击位置,并在现地初步研究了伏击捕俘方案,尔后留下3名战士在此潜伏观察,深夜撤回。次日凌晨5时,一班长带领第一小组首先轻装出发,赶到伏击现地。清晨6时,谢发生指挥第二、三小组,依旧推着独轮车,挑着担子出发。各小组相继隐蔽待敌。一直潜伏到下午3点左右,俘敌的机会终于等来了。只见个头中等稍高的两个敌人一前一后地往拐弯处走,前面是戴大盖帽的军官,后面是戴软军帽的兵士。一班长用手势信号把敌情传给排长,谢发生点头明白。等敌人走过弯道,谢发生用拳头一挥,吴德胜迅疾带着第三小组冲上土路,从背后猛地扑向敌人。锁喉顶膝,把敌人摁倒在地。尔后,用枪口指着他们的头,不让其乱出声。接着,用毛巾塞住他们的嘴巴,再用绳索捆绑起来,几个人七手八脚的快速把他们抬下土路。最后,把他們装在留有气孔的麻袋里,一辆独轮车上装一个,另一侧则坐着战士押车。

就这样,红十二团侦察排经过一天一夜的潜伏,终于俘获敌营长、师传令兵各一名,获得了当面之敌的兵力部署、行动方案、火炮位置等重要情报,受到了师团首长的高度表扬。

1934年8月1日,红十二团侦察排因为“凭着机智勇敢,不怕负伤牺牲,为师团领导定下战斗决心,形成战斗方案,提供了重要情报,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被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神鹰侦察排”荣誉称号,排长谢发生和侦察员吴德胜荣获三等红星奖章。

英雄营

授旗时间:1964年6月6日

授旗时战斗序列:空军高射炮兵独立第四师第一团第二营

批准领导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部队现役编制序列:中部战区空军地空导弹某旅第二营

1959年10月7日,首都北京碧空如洗,一片蔚蓝。人们在这个安宁祥和的星期天的早晨,或休闲健身,或早市买菜。然而,在东郊通县的张家湾机场,人民解放军空军地空导弹第二营营地上“提高警惕,常备不懈”8个白石大字却耀眼闪光,让人警醒。营长岳振华主动放弃休息,坚持留下值班。

果然,上午9时41分,传来紧急敌情!福建前线雷达荧光屏上突然出现了一个亮点,是敌机!从台北起飞,飞机型号不明确,起飞后不久,信号消失。空军首长立即向北京地空导弹群指挥部下达准备作战的命令。

不久,这架敌机的影子又出现在雷达上,从浙江温岭进入大陆,迅速爬升到了19000多米,然后经南京、徐州、济南,再飞往北京方向。从飞行高度判断,这就是我们要等的美制国民党空军RB-57D高空侦察机。

RB-57D高空侦察机是美国马丁公司研制的亚音速、双发喷气式单翼高空侦察机。飞行高度可达20000米,配装4部航空相机,具有重量轻、载油多、航程远、升限高的特点,在进行高空隐蔽侦察活动时,就不会受到来自地面和空中的袭击。因为没有战斗机能够达到这种飞行高度,也没有防空武器能够打到这种高度,所以美蒋空军肆无忌惮,大陆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暴露在敌人面前,毫无秘密可言。面对敌机的挑衅,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及空军、防空军的领导十分焦急,下决心一定要把RB-57D揍下来!

为此,1958年下半年,中央军委决定由空军组建中国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同时,引进了5套苏联新式武器,射击高度24000米,命中率98%,正好用于对付高空侦察机,这就是著名的萨姆-2地空导弹系统。

经过短短半年的学习和训练,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官兵基本掌握了萨姆-2导弹系统的作战性能和操作方法,在具体攻击时,掌握三点法,导弹3发,间隔6秒,28公里消灭目标的基本战法。现在,接到战斗命令后,岳振华指挥第二营迅速与另外2个导弹营和2个防空营紧密配合,形成火力衔接的环形部署,30具导弹发射架高高竖起,剑指苍穹。

而第三次驾驶RB-57D对北京地区进行侦察的台湾国民党空军上尉王英钦,面对解放军空军米格-19战机沿途频频起飞拦截,却又拿他没有一点办法,竟自鸣得意,无动于衷,感觉高高在上,十分骄狂。

上午11点15分,RB-57D高空侦察机距离北京700公里,地空导弹群各营拉响了战斗警报,所有人员严阵以待。只听二营下辖的技术保障连、制导雷达连和发射连相继用电话向指挥所的营长岳振华报告:战斗准备完毕,人员齐全,兵器良好,可随时投入战斗1

11点50分,岳振华接到敌机距二营阵地139公里的通报,迅速下令制导雷达打开天线进行扫描。只见雷达引导技师打开天线,4个操作的战士紧盯着雷达显示器。几秒钟工夫,一个微弱的亮点突然间出现在显示器上。4个人异口同声道,“距离115公里,发现目标敌机,朝我方阵地而来!’

岳振华继续命令:“密切监视,随时汇报情况!”从距离100公里到60公里,制导雷达连和导弹发射连都熟练地操作并及时汇报。6发导弹全部接通电源,做好了发射准备。随着制导雷达的天线不停地转动,雷达显示器的信号越来越强,RB-57D高空侦察机被自动跟踪,信号轨迹也被牢牢锁住。紧盯着雷达屏幕的岳振华,看见亮点清晰地到了导弹射程之内,岳振华立即一声怒吼:“发射!”

发射引导技师随即按照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的顺序,按下发射按钮。随着三声巨响,二营的3发导弹依次冲向天空,几秒钟后在RB-57D高空侦察机附近爆炸。于是,神秘莫测的敌高空侦察机和不可一世的敌飞行员王英钦,随即在空中被炸得粉身碎骨。二营全体指战员顿时沸腾起来。

二营旗开得胜,成为首个用萨姆-2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部队,也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使用地导击落飞机的先河。国防部通令嘉奖二营,给全营记集体二等功。空军给二营开了庆功大会,并给少校营长岳振华提前晋衔晋级。

RB-57D被击落之后,美台颜面扫尽,信心受挫,入侵大陆的侦察机顿时销声匿迹。但是,敌人并没有就此罢手,一项更加隐秘的计划正在实施当中。1961年2月1日,不甘心失败的台湾国民党空军与美国空军和中情局CIA签约,借“空军气象侦察研究组”之名,在桃园机场组建了高空侦察第三十五中队,美国提供,台湾提供飞行员,行动组织实施由CIA直接掌控。主要活动是深人大陆西北腹地,对包头、兰州、酒泉、罗布泊等地浓缩铀工厂和核试验基地进行情报信息刺探。

U-2飞机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一款具有超高飞行、超远续航、超强侦测能力的新一代高空侦察机。因一身漆黑,绰号叫“黑寡妇”。该机体瘦翼长,重量很轻,不配武器,初起有人扶,起落靠滑翔,起落架像自行车一样轻巧。但关键有三点才是RB-57D的优势所在,一是能飞到27000米难以置信的高空,二是装有几种电子侦察雷达信号接收、侦收、测向和记录设备,三是配备了8台全自动照相机。尤其是照相机,连地面上5厘米大小的物体都拍得一清二楚。U-2提供的重要情报,经常作为美国重大决策的依据。

1962年1月13日,别号“黑猫中队”的台湾高空侦察第三十五中队飞行员陈怀生,驾驶U-2飛机首次潜入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深处,14个小时返回后交出了长达数百米的航侦胶卷,发现了一个已经荒废的高台支架,经由美CIA研究,证实中国确有导弹发展计划。

美台对“黑猫中队”的出侦成功欣喜若狂,给以岳振华为代表防空部队带来更大的挑战。从击毁RB-57D的成功战斗实践看,萨姆一2导弹无论是高度还是精度,都具备打下U-2侦察机的能力,缺陷主要是结构笨重、对阵地条件要求很高,并因担负着保卫首都重要目标的任务,加之价格昂贵,数量有限,若挪动调整部署,均需中央高层决定。

很快,毛泽东定下决心,既然只有萨姆-2地空导弹能打下U-2,那么再难,再挪不动,也要挪。空军司令部为了选准伏击地点,把1962年上半年U-2窜人大陆的时机、路径、条件、历史背景等仔细梳理了多遍,一次次推敲,终于发现了U-2窜人11次的飞行轨迹竟有8次都飞经南昌,于是立即起草了作战方案。

空军司令刘亚楼当即签署命令,将伏击任务下给岳振华的地空导弹二营,机动至南昌设伏,专候U-2到来。二营受领任务后,为了从北京把导弹全系统拖到南昌,费了很大的周折。全营一共4具发射架,每具净重11吨,再加上天线、收发车、指令车、发射控制车、用途各异的保障车和一些仪器,足足装了65节平板车皮。

为了保密,全营官兵伪装成地质勘探人员,人换工服车换牌,终于在1962年夏秋之交,将阵地隐蔽建在了南昌向塘机场东面小土山上。9月9日上午7点50分,“黑猫中队”王牌飞行员陈怀生驾驶着一架U-2飞机从平潭岛方向进入大陆上空,经福州沿鹰厦线过顺昌、光泽向晴空万里的南昌一路飞来。

当雷达荧光屏上的闪点漂移到了116公里位置,岳振华果断命令二营全体官兵立即进入一级战斗准备,导弹系统接电。7点59分,目标雷达报出狡猾的陈怀生却转头往北飞向九江。岳振华判断敌机很可能像之前窜入广州时,假意向台湾返航,最后却突然扭转机头,回窜广州上空一样,故技重施。于是,命令关闭制导雷达,不要松懈,等敌回头。

果然,陈怀生飞至九江上空后,果然快速左转,从宿松、黄梅、广济回窜南昌,正对二营方向而来。岳振华为判断正确而暗自喜悦。上午8时32分,U-2进入雷达火力范围,二营作战地标员算出了目标位置,接着作战参谋开始连续报告距离、高度、速度。当U-2临近38公里时,营长岳振华果断下达发射命令。3枚导弹直冲云天,第一枚掠过,第二三枚命中。U-2顿时剧烈爆炸,很快坠落在南昌东南15公里罗家集,而陈怀生同样在空中被炸得粉身碎骨。

U-2高空侦察机被击落的消息,振奋全国,震惊世界。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大批外国记者不断询问中国击落U-2之谜,严守秘密的外交部长陈毅元帅,机智幽默的大笑回应道,我们是用竹竿把敌机捅下来的。首架U-2在大陆被击落后,引起了美蒋决策层的极度恐慌,侦察飞行被迫再次暂停。

1962年底,洛克希德公司竞寻找到了破绽,研发出了U-2飞机的预警装置系统,并对“黑猫中队”进行了加改装。这样,当U-2飞机在空中一旦收到萨姆-2火控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就会发出警示,U-2驾驶员便迅速驾机朝反方向溜掉。而地空导弹部队即使发觉了U-2魅影,但只要一打开导弹雷达跟踪系统,其马上就逃之夭夭。

中央军委迅速要求展开研究,找到破解办法。通常,苏联教令规定距离敌机120公里时开制导雷达天线,8分钟内把导弹发射出去。

岳振华感觉这样太慢,经过与技术骨干突击攻关,对以往的作战数据进行反复计算,最终制定了一套新型战法,就是具体是把打开雷达天线的距离从135公里压缩到35公里(近战),把8分完成的发射动作压缩到快速开机和快速发射8秒(快打)完成。上报刘亚楼后,很快得到批准,并将此战法命名为“近快战法”。

二营官兵苦练过硬功,终于做到了在8秒里准确配合,一气呵成。刘亚楼形象地称其为“全营一杆枪”。1963年11月1日上午11点11分,“黑猫中队”飞行员叶棠棣受命驾驶U-2潜人大陆,在西北某地上空拍照后,也是很自信地掉头返航。

然而,岳振华却盯着越来越近的U-2。当距离埋伏圈只剩35公里,U-2瞬间就要飞过之时,岳振华才果断下令,“开始!”

萨姆-2制导雷达马上开启,导弹呼啸升空,U-2预警系统顿时爆响。叶棠棣刚想掉转机头,不料,导弹这次已突至眼前,“轰”然一声巨响,打掉了U-2的机翼。叶棠棣下意识地按下跳伞按钮,從打转的飞机中甩出,落地后被民兵活捉。岳振华指挥英雄的二营,终于第三次书写防空战史上的新奇迹。

战后,刘亚楼向毛主席报告说:“1959年的战斗,我们完全是按照苏联人教的规则打的;1962年的战斗,一部分是按苏联的,一部分是我们创造的;而这次战斗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方法打的。”毛主席听了高度赞赏,认为这个“三部曲”战法的演变,体现了特色和风貌,并在报告上批示:“很好。”

1964年6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战绩卓越的地空导弹二营“英雄营”荣誉称号,授予营长岳振华“空军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振华阵地敌人
家住西安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无尾怪”和“独角怪”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09-11 06:42:14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 01:17:36
敌人派(下)
学生天地(2018年18期)2018-07-05 01:51:34
Cole-Hopf Transformation Based Lattice Boltzmann Model for One-dimensional Burgers’Equation∗
足够是够的敌人
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48
“杯”惨
最后一个敌人
小说月刊(2014年11期)2014-04-18 1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