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涵
职场回复三要素
及时回复消息是最起码的尊重和执行力的体现,而老板更关心的是员工对目标的理解和计划。
一个人的工资高低,有时根本不取决于他是否努力听话,而取决于他有没有尊重常识和职场逻辑。
保持“接受、表态、行动”三要素是其中有效的方式之一。刚入职场时,每一次接到领导的消息,我总会回复“好的”“收到”“我知道了”。后来有一次,我的领导建议我“我知道你已经理解了我的意思,但我希望你告诉我的是你接下来要怎样做”。比如在一条信息中你要告知对方,你已经明白了这个意思,用你的话再表述一下他的话,然后在结尾处再附上你执行这件事的计划和策略。
用对员工事半功倍
有缺点的员工,用对了位置,也可以事半功倍。
职场里有两种人,一种人的脑子比嘴快,另一种人的嘴比脑子快,每一种员工都有它的特点。我是典型的后者。
职业性格测试的16型人格中,有守卫者、提倡者、竞选者、教导者等,每一种人格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作为领导者或者创业者,你需要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去观察身边一起奋斗的团队小伙伴和同事,知道他们身上所有的优点和缺点。
我记得团队里曾经有一名工作者,看似合群,却非常喜欢有自己的空间。他给人的感觉很细致却也极度敏感,他具有非常强烈的理想主义,但是又能犀利地找到问题的根源。
如果让这样一位优秀的员工每天陪客户、打理人际关系,对他而言无疑就是一种折磨。
对于我这位同事而言,独处是氧气,是一种和寂寞不一样的独处,从中可以获取让他整装待发的力量。
比如我这位同事不是为了现实而活的,更多时候,他愿意为了经历而活,他喜欢反思自己的想法,从记忆和感受之中获得动力,却在与外界的接触中耗尽自己的能量。我们要让这样的员工在团队里担任导师,引导新人发挥作用,而不是让他与客户联络感情。如此,他就会更得心应手。
当然,我们不可能知道每位员工的性格特点,因为这既是隐私,也是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相处。
管理者和领导者需要具备这样的洞察力。生活里、职场中和你意见相悖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有一天你理解了曾经不能理解的人或事,就会发现自己的人生纬度也随之扩展了几分。
跳槽应有“随”的智慧
职场不成功靠跳槽有用吗?
跳槽的人可能不会后悔,但也未必能感受到所谓的解脱。人生有3件事绝不能硬撑:婚姻、喝酒、花钱;在职场里有3种东西也不能永恒:时间、信任和要离开的人。有一部分职场失意的人,是因为没能消除对世界的恐惧,没有找到适应世界的办法,没有培养出操控自己的力量,所以选择了逃避。
正如《道德经》中所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仔细想想,那些让你我恐惧的事物,无非就是好坏、顺逆、喜悲。而我们之所以逃避,也正是因为缺乏一种叫作“随”的智慧。遇到难不必烦,世事随时有逆转;遇到憾不纠缠,有缘无分莫强求。“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离职六大注意事项
第一,离职要直接与领导沟通,给公司留出新人接手自己工作的时间。这不是头脑一热的事情,也没有谁对谁错。
第二,好聚好散。招你进来,是领导对你的欣赏,你走时,自然也要记得感恩。毕竟你要感谢收获和成长,记得微信留言向领导与同事表达感激。
第三,离职不要牵扯太多个人隐私、家庭情况,避免你的隐私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一味“就餐佐料”;也不要吐槽太多给你穿小鞋的上司,毕竟你新入职的公司需要老东家推荐人的信息。
第四,尽量让你的领导宣布你的离职。因为你不知道,如果没有领导的公平说明,在众人的嘴里会有多少个关于你离职原因的版本;同时,没有一个正式的说明,也会影响在职人员的情绪。
第五,妥善選择离职时间。为了能使五险一金不断缴,要弄清离职公司和入职公司缴纳五险一金的时间。切记,离开前要拿到离职证明。
第六,古今中外的职场都差不多,不要觉得离开了虐你千百遍的老东家,新东家就会待你如初恋,过往的经验与辉煌成就了你,也可能让你在新环境中故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