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惟杰
竞争是商业世界的常态,不少人甚至会借用战争来比喻商业竞争,而作为大师级的领导者,苹果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他们是怎么处理商业竞争问题的呢?让我们来看看《战略思维》这本书中,作者总结的四种策略。
第一种:“小狗战术”
小狗战术这个说法,来自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让·梯若尔和经济学大师朱·弗登伯格。它的意思是,尽可能让自己看起来人畜无害,让竞争对手对你的意图完全不知情,甚至要通过伪装和误导来让市场搞不清楚你的真正意图。
在被市场和竞争对手低估的情况下,当你进入一个新领域时,会给你带来优势。
乔布斯是一个强硬的企业家。但是,他也是采用小狗战术的高手。比如,乔布斯在做iTunes音乐商店时,就采用了这种策略。
当时,乔布斯需要跟大型音乐公司谈判,让这些手中掌握着很多音乐版权的公司,同意苹果以每首歌99美分的价格在自己的线上商店出售。大型音乐公司其实并不喜欢这个方案,它们更喜欢以专辑为单位来销售音乐作品,价格也更高。
但是,乔布斯在跟他们谈判时会强调,苹果电脑的市场份额当时只有2%,因此,“把音乐授权在苹果电脑上使用能有什么危害?就当做一个实验好了。”
当时大型音乐公司的领导者,也根本不认为苹果会对音乐行业产生什么大影响,一个音乐公司的高层就说:“唱片公司不会害怕他。乔布斯只不过是一个有想法的人而已。”所以,他们同意了乔布斯提出的方案。
第二种:竞合
竞合,保护自己的同时,跟敌人建立合作关系。盖茨和乔布斯都是竞合大师,能够同时跟对手合作和竞争。
在微软变成巨头之前,盖茨一直小心翼翼地和IBM维持着关系。IBM是当时当之无愧的科技巨头,正是开始时和IBM的合作,让微软有了后来的成就。盖茨的策略是,在自己拥有足够的实力和资本之前,尽可能地和IBM保持合作。同时,为未来的对抗做准备。
乔布斯在1997年回到苹果之后,作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就是宣布和微软合作。虽然之前这两家公司是死对头,之后很长时间还是死对头。乔布斯当时说,必须放弃“苹果要赢、微软就必须要输”的想法。事后看来,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決定。这项交易为苹果带来了微软的1.5亿美元投资,解决了长期的法律争端,还让微软同意给苹果电脑开发软件。
第三种:向对手学习
向对手学习,拥抱对手的优势,并且把它变成自己的优势。
在商业世界里,尤其在硅谷,模仿竞争对手,通常会被视为是承认失败的标志。但是,像盖茨和乔布斯这样的顶尖企业家却认为,应对挑战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去学习对手的优势,然后发扬光大。他们放下自己的骄傲,带领企业走向了更大的成功。
乔布斯一向以创新著称。但是,在2010年的内部邮件中,他在谈到同安卓系统的竞争时,非常直白地说:我们落后于安卓的部分要赶上,并且要超过他们,要赶上谷歌云服务并且超过他们。
1995年,微软面对着互联网的冲击,新兴的公司网景抢走了微软很多风头。网景浏览器当时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盖茨的反应,不是捍卫公司已经投入了很多资源的私有网络服务,而是选择拥抱网景开拓的网络技术。盖茨公开说,微软准备放弃自己的技术,接受和适应“所有受欢迎的互联网协议”,“任何一项有众多发布者使用的技术,我们都会支持。”
之后的故事是,微软开发了IE浏览器,通过把浏览器跟自己压倒性优势的操作系统绑定,最后赢得了这场生死之战。
第四种: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
这本书的作者还写过一本书叫《柔道战略》,也是讲竞争的。柔道战略强调灵活和妥协。但是,这里的第四种策略,更像是相扑。“相扑需要的是强硬。相扑运动员对成功的衡量,是能够引起多少恐惧。”
在这点上,微软相当成功。在网景和微软的浏览器大战中,后来司法部因为微软涉嫌垄断而调查微软。结果发现,微软当时采用的策略就是“仗势欺人”。
在一份备忘录中,微软宣布自己的战略:去前五大网站问问,怎样做才能让它们使用微软的IE浏览器,“不惜一切代价”。比如,盖茨就对美国在线的CEO史蒂夫·凯斯说:我可以买你20%的股份,全部收购你的公司,又或者我可以自己进入这个行业并且打垮你。
盖茨还会利用微软的市场统治力,提前预告自己的新产品或者产品升级,目的是让消费者期待市场领袖要推出的产品,从而阻止他们购买竞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