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幸
导读:德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教学内容与方法要与学生的年龄、行为、心理特点相结合。绘本是一种非常受学生喜爱的阅读材料,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绘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在小学德育中利用绘本渗透美育(本文将这种教学方式称为“德育美育”),可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全方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在绘本教学过程中,学生可切身体验教材内容的情绪表达,有利于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小学德育中渗透美育,贴合学生的行为、情感与价值取向,可增强学生与绘本之间的联系。以绘本为基础的德育美育可以产生“移情效应”,在学生了解绘本故事的同时,教师可以对他们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指导,这说明了绘本在小学德育美育中的独特价值。
一、小学德育美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德育美育重视度不高
为了响应国家“立德树人”的要求,很多学校把德育美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力求培养道德和审美兼优的学生。但目前很多学校还被传统理念左右,把教学重点放在班会课和思政课上,忽略了在主科中对德育美育的建设和推广。一些教师在讲授中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或审美教育,还有一些教师把德育美育和遵守规章制度相混淆,一味强调纪律,要求学生恪守版规,放弃了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征。这不仅没有充分體现课程特点,还导致学生对德育美育的鄙视和厌恶,极大地降低了融合效果。
(二)教师教学能力弱
部分教师的道德素质或艺术素质不高,既没有设定明确的教学目的,也没有使用适当的教学材料。在教学方式上,只是简单进行理论讲解,不能与现实中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单调乏味的德育美育很难走进小学生的心灵,常被学生当成耳旁风,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德育氛围不足
小学生的思想处在发育的过程中,学习能力还比较薄弱。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教师的授课质量更容易受课堂气氛的影响。目前,在小学课程中,德育美育的学习氛围并不浓郁。如果没有一种能引起学生注意的教学方式,他们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的内容上,这给德育美育的渗透增添了新的难度。
(四)德育美育评价体系缺乏
在进行德育美育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实施科学、理性的评估,让学生自我参照、自我提高,这是一个重要环节。但纵观小学现状,德育美育仍然以遵守纪律为导向,缺乏完整的评估系统。在班级里,教师批评不听话的学生、对学生审美进行强制性统一等情况仍然是经常出现的。这种不公平的道德、审美评估制度,很难让小学生对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产生认同,也很难调动主观能动性。
二、小学德育中渗透美育的策略
(一)精挑细选,让绘本主题明确有意义
当今市面上的绘本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作为一线教师,要想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实现道德与审美的双向提升,必须先把好入门关。
1.感恩主题
目前,独生子女的数量仍然比较多,因为经济条件的提高,很多家长总是尽量为学生提供需要的一切,但他们却不懂得感激。所以,要想让学生从小就懂得珍惜生命、感恩父母,选择具有相关道德因素、画面优美的绘本是非常重要的。
感恩主题的绘本繁多,这些作品往往采用观赏性较强的配色、线条和构图,展现亲子相处、回报付出等道德内涵,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我妈妈》《温情的狮子》《踢拖踢拖小红鞋》《爱心树》等。在进行阅读交流时,因为有了相同的话题,并且有了前后的关联,在多本绘本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在不断增强的学习效果的同时,明白其中的道理。配合教师的指引,感恩品质也会在内心深处慢慢发芽。
2.主动交往融入社会
小学生在所有年级都有同龄人参与陪伴。儿童期与同龄人的互动,会使学生的童年变得更充实,并为以后的社交打下基础。然而,小学生对友谊、交际的理解还比较肤浅,不懂得怎样进行恰当的交际,不懂得珍惜友谊。在日常交流中,也经常出现以我为中心的情形,显示出极不稳固的友情。
在绘本主题中,有很多有关怎样结识朋友、怎样建立亲密的友谊、怎样在童年体验友谊的乐趣等。所以,在绘本阅读中,要建议学生看一些教授朋友间如何相处、怎样获得更好友谊的相关书籍。比如,《我有友情要出租》《红鞋子》《一只孤独的乌鸦》等绘本通过多个故事情节的交融,能使学生学会如何珍惜和爱护友情。
3.养好习惯受益终身
学生从幼儿园升到小学,要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在两个阶段之间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在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各个方面,持续学习好的道德素养与审美素养,抛弃坏的习惯。
让新生尽早融入校园,培养好的习惯,这也是绘本的一大主题。如《大卫上学去》《小魔怪要上学》《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这样的古典绘本,都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哪一种方式还不够好、哪一种方式才是最好的,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审美。在教室里,教师对学生进行绘本阅读指导及交流展示,可以让学生持续学到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4.切身体验,滋润学生心灵沃土
道德是衡量人行为态度规范的标准。对年幼的小学生来说,不能强制性地灌输理论,需要更注重切身体验。小学生比较重视感性思维,过多理论将会让他们产生反抗情绪。把德育美育与学生生活经验有机联系起来,就会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挑选一些生动有趣、兼具德育和美育价值的绘本,将这些作品与学生的实际经历相结合,从而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在德育美育的体验式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个清晰的主题,指导学生对绘本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从中获得一些感悟,同时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理解德育美育内涵。举例来说,在绘本《大卫,不可以》中,大卫非常淘气、总是犯错,曾经打碎了一个花瓶。母亲惩罚他、制止他,让他坐在凳子上。他被吓得哇哇大叫,母亲又把他搂进怀里,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母爱的温暖会影响每一个学生,学生通过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可以了解到父母或教师对自己说“不可以”并不是简单的责备,而是一种关爱。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解释其中的道理,还可以把故事安排成一部具有教育性的话剧,鼓励学生通过表演进一步了解绘本包含的感情。学生的亲身经历可以让德育美育变得更感性,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精准课堂,让绘本活动丰富有层次
绘本德育美育的主题非常清晰,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各个级别、各个栏目中,对绘本活动的形式进行丰富。
1.好书推荐,图书漂流
为了让更多学生喜欢上绘本,可以鼓励他们将最喜欢的绘本带到班级,向同学推荐。有了他人的示范和教师的认同,学生慢慢学会从道德和审美的双重角度欣赏绘本。随着更多绘本被带入课堂,绘本的漂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图书漂流的好处很多,能让学生将携带的书籍进行共享,还能培养学生爱读书、爱护书籍、懂得品鉴故事的良好习惯,让他们从小体会与人共享的快乐,在不经意间培育道德和审美的花朵。
2.阅读品评,总结言行
绘本阅读注重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语言碰撞、思维碰撞,肯定会对内心造成很大的启迪。此外,这些书籍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每个故事都带有图片,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可以直接冲击学生的心灵,打动他们的内心,让他们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让德育美育无形中渗透到心中。通过对所学内容的分析,学生能培养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逃家小兔》为例,绘本描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这个故事能触动学生内心深处柔软之处,使学生回忆生活中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点滴,激發对爱的反思,学会如何向家人表达爱。
3.巧手创作,心灵洗礼
绘本通常都很简短,但具有广阔的创造空间,看过之后总是令人印象深刻、遐想无限。学生既可以在原有的作品上进行改编,也可以自由创新,拓展故事形式和表达内容。当他们开启美丽的心智,便能完全开启思考之门,大胆展开创意续写活动。通过绘本创作,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
将德育美育不留痕迹地渗透进绘本教学中,可以让文明的话语、美妙的画面自然而然地扎根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在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辨别能力。这种教育方式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和发展需要,远胜单纯的灌输式教育。将兼具德育和美育元素的绘本当作一种教育载体,与学生的真实情感相融合,以学生的兴趣为支撑、以科学引导为目标,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思想启蒙与情感体验,在“无厌苦之息,而有自得之美”中逐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极大地促进品德和审美发展。
比如,在学习《茶马古道》这一绘本时,故事讲述来自两个不同地域的学生阿金与花花历经重重磨难,最终建立经贸关系,实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学生可以对两个主人公坚持、勇敢、和善等优秀品质展开学习,对图片进行仔细观察和想象,充分体会到成长中需要经历一些磨练。在创作绘本的过程中,学生能战胜困难并不断努力,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素质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心中。同时,通过作品优美的画面收获美的启迪,创作出视觉美和心灵美兼备的作品。
通过想象的补白,还可以让学生体会角色的情绪,从而与绘本的精神产生共鸣,在想象中体会人物的生活和思想,与阿金、华华进行心灵沟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再次学习了主角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勇敢向前的品格,更懂得以一种幽默、乐观、艺术化的心态应对挫折,深化了道德素养和艺术人格。
(三)感受生活,通过实践提高生命品格
教育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人生。唯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在感情的浸染与熏陶中,体味人生之美。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在情感认知和体验方面是比较欠缺的。所以,在进行德育美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将绘本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发现隐藏在生活中的教育机会,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可以将《我妈妈》《我爸爸》这两个绘本在父亲节、母亲节的前一天安排学生阅读,将故事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让学生联想到父母的关爱,体会家庭的温馨,向父母表达感激之情,帮妈妈干点家务、给爸爸擦皮鞋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实际行动,将德育与生活实践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德育美育并不只是理论指导,还是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一种实践行动。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道德和审美经验,提升生命品质,敢于表达、敢于实践,让自律和自我反思能力得到增强,这都是构建绘本基础上德育美育的创新途径。
(四)遵纪守法,潜移默化运用绘本故事
与初中、高中时期相比,小学生有较为显著的特征:贪玩、好动、纪律意识淡薄。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行为,但如果得不到适当指导,很可能会形成不良的行为。所以,在小学道德、美术等课堂中,引导学生形成遵守纪律的良好意识与习惯,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生动有趣的绘本,对学生进行学科方向的德育美育。透过绘本描述的生动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守纪的重要,养成守纪的好习惯。
比如,在指导小学生如何守规矩方面,可以将《儿童安全365》作为教学绘本。其中,将《上学我会守纪律》作为教学内容,教学生在上学路上、教师面前如何守规矩;将《一人在家我不怕》作为教学内容,教学生一个人在家如何保护自己。这种类型的绘本,内容与现实生活十分接近,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故事的影响下,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最终,学生既懂得了相关规则,提升了道德素养,也学习到如何将理性、严格的规则以更具亲和力、情感性与艺术性的方式呈现,培养了艺术修养,德育和美育效果兼备。
三、结语
简而言之,通过寻找和剖析兼具德育和美育属性的绘本题材,可以更深层次地挖掘教育价值,用简单的故事讲述学生平常很难理解的道理,让学生在读书中加深感悟、净化心灵,推动道德素养和审美品质的双向健康发展。
★本文是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课题《小学德育中渗透美育的策略研究》(立项号:BY〔2022〕G25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