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明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已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为能力与素养培养,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来推动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积极参与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通过交流合作、体验实践来完成知识探究过程,得到知识、技能、素养的协同发展。
在初中數学教学中,任务教学法通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组内成员的分工合作、互动交流、合作探究来完成互助性学习。任务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首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老师在深入了解学生能力水平、知识储备、性格特点等情况后,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组建合作小组,每个小组内学生各有优势,便于组内成员间取长补短,互帮互助,更好地进行分工合作。老师可以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任务主题,巧妙将学习任务融置于生活场景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任务学习中。例如学习“正数与负数”这课时,老师以“生活中的有理数”为主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观察与生活经验对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来进行合作探究,激发起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联产生了探究兴趣。[1]
在初中数学课堂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来合理设置学习任务,以深化知识理解,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比如“全等三角形判定”教学,老师直接在黑板上画了两个三角形,要求学生围绕“如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进行组内交流讨论,推动学生积极挖掘思维潜能,探索多种论证思路,在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中,学生体验到思维的乐趣,在对“三角形全等判定条件”的论证环节,学生通过画图、剪纸等方法进行实践验证,最终总结归纳出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数学定理,然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完成对的给予表扬,完成错的及时纠正,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并理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巧妙借助任务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究结合起来,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学习任务展开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同时也构建起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高贞寿.试析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1):24-25.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永丰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