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雅云 刘靓
【摘 要】紀录片《山河岁月》聚焦百年党史中的典型人物,讲述了100个充满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的生动故事。本文通过视觉、听觉、文字等多模态的话语分析,发现其通过运用多模态叙事实现了多维叙事、情感联结和主旨升华;复经多模态隐喻诠释,传递了红色精神,构建了党的形象。《山河岁月》在视听呈现、话语表达、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创新,为党史纪录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山河岁月》;红色故事;叙事策略;多模态隐喻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高校优秀拔尖青年人才培育项目“基于语料库的长三角一体化话语研究”(gxyqZD2021069)、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探究”(SK2021A0966)、校级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2021KYQDR020)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首先需要有好的故事。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有无数动人的故事值得探究和挖掘。其次要有好的讲述方式和传播方式。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作品,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风雨兼程、薪火相传的故事,在党史题材的文献纪录片中极具有代表性,是一部讲述党史的上乘佳作。它通过选取100个关键场景与人物,将百年历史浓缩于百集体量之中。[1]该纪录片自开播以来,获得了较好的收视率和口碑。
目前,对于纪录片《山河岁月》的研究多从传播学和新闻学角度出发,研究其叙事和传播方式,而从话语角度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从语言学的角度而言,《山河岁月》因其丰富多元的视听呈现、锐意创新的话语表达、饱含情感的叙事温度,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因此,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以《山河岁月》为研究对象,围绕该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剖析图像、声音、文本等多模态符号的具体呈现形式。同时,聚焦该纪录片关于红色故事的多模态隐喻,最终厘清讲好红色故事的路径与意义,旨在为讲好红色故事,凝聚家国情怀提供借鉴,在新媒体时代构建有效的党史文化的传播路径。
二、多模态话语研究
自语言学家哈里斯在1952年提出“话语分析”这一研究概念以来,众多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如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对句子和话语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言学家托伊恩·范·迪克、诺曼·费尔克拉夫等人将话语分析理论与社会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相结合,提出“批评话语分析”,聚焦政治话语的结构与意义潜势。但研究多囿于语言系统层面,直至20世纪90年代,克瑞斯和范勒文在《阅读图像:视觉设计的语法》一书中提出,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言三大元功能不仅限于语言系统, 也同样适用于对图像、声音、色彩、动作等多种模态的分析,[2]进而归纳出视觉语法等研究框架,极大地拓宽了话语分析的研究维度。因此,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对文本、图像、动作、声音、颜色等多种模态进行分析的研究称为多模态话语分析。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到来,话语更多的不是单一模态,而是多种模态共现,关于多模态话语的研究也因此迎来了热潮。
国内学者很早就捕捉到了多模态话语研究的发展动态。李战子[3]、朱永生[4]、张德禄[5]等梳理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目前,关于多模态话语的研究主要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符号学、认知语言学、批评语言学等研究视角出发,众多学者结合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展开应用研究,涉及的个案类型有政治漫画、电影电视、广告音乐等,如潘艳艳等运用多模态话语理论探究了中国国家形象片里的模态及认知隐喻[6],也有学者将多模态话语运用到教学领域。目前,国内对于多模态话语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一类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多模态隐喻研究。本文以党史纪录片《山河岁月》为研究个案,以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通过语料处理和分析,探究该纪录片的多模态呈现及背后的叙事逻辑,旨在为党史话语实践提供案例借鉴。
三、研究设计
(一)语料选择
《山河岁月》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百集文献纪录片,共100集,分成四季,目前已开播的第一季和第二季获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调查显示,《山河岁月》第一季在CCTV1、CCTV4播出时每集平均收视率分别为1.283%、0.783%,包揽了播放当月晚间时段纪录片收视率前2,收视率超过了众多晚间黄金时段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第二季更是延续上一季高热度,在CCTV1播出时每集平均收视率达到2.078%。同时,该纪录片也在央视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上掀起热议。
本文选取了《山河岁月》第一季内容,共22集,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到西安事变的故事。每集选取几个历史人物,聚焦党史上鲜为人知却影响历史的小故事,时长25分钟左右,整季共计550分钟。作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量级作品,这部纪录片的第一季于2021年5月1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20:00档、纪录频道(CCTV9)21:00档、中文国际频道(CCTV4)5月19日18:00档,每天两集连续播出。
(二)语料处理及分析
首先,反复观摩该电视纪录片,并用录音笔进行音频语料采集,通过转写和人工校对,获得音频和文本的数据采集。其次,截取有特殊含义的、反复出现的、重点突出的某一帧图像元素,逐一对比图像前后的语境因素,从而组建起音频、图像和文本三个模态的资料库,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进一步处理这三个模态的资料库。最后,分析该纪录片里频繁出现的多模态隐喻。通过研究,我们希望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纪录片《山河岁月》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模态符号进行叙事的?
《山河岁月》有哪些常见的多模态隐喻?
《山河岁月》给“讲好红色故事”提供哪些借鉴?
四、《山河岁月》的多模态叙事及隐喻诠释
(一)视听呈现:《山河岁月》的多模态叙事
1.视觉模态:党史再现与多维叙事
克瑞斯和范勒文指出,模态是与人的感知系统相匹配的符号系统,因此模态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模态。纪录片《山河岁月》运用丰富的形式与创新的视觉模态符号,创造性地再现了党史。第一季至少使用了五种图像模态符号,见图1。有实景拍摄的祖国大好河山、壮丽景色,有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和珍藏档案、手稿等,如俄国十月革命、西柏坡时期的珍贵影像,还有巧妙借用当代著名影视作品里的镜头,如借用了动画片《真理的味道》里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废寝忘食,误将墨水当作糖水沾馒头吃而浑然不觉的场景。另外,还较多选取了业内名家的绘画作品,如《五四运动》《飞夺泸定桥》等,并创新加入了连环画、手工沙画和木刻版画元素,如《先生鲁迅》一集,大量采用了木刻版画,用于致敬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被誉为“中国新兴版画之父”的鲁迅先生。
克瑞斯和范勒文参照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三大元功能提出视觉语法框架。他们认为图像有三种意义: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其中,在再现意义中,图像通过尺寸、构图中的位置、与背景的对比、色彩饱和度或显著性、聚焦程度等进行叙事。如在对红军老战士的采访中就使用了大量的长焦镜头和特写镜头,通过放大和强调讲述者的面部表情,让观众穿越了历史长河,如同现场聆听老人讲述红色故事一样亲切自然。例如图1图a中左侧的延安宝塔与右侧即将喷薄而出的朝阳在构图上形成了对称和呼应,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延安宝塔意味着希望和前景;在图像色彩的处理上,使用了高饱和度的色彩,给人昂扬、积极进取的感觉。
2.听觉模态:视听互文与情感勾连
除了视觉模态,声音模态也具有叙事功能。“听觉符号的表达涉及声音的音调、语速、节奏等副言语听觉符号以及音乐、特效等非言语听觉符号。”[7]纪录片《山河岁月》里的声音模态是一种重要的模态形式,如众多知名学者、党史专家的讲述,带给观众专业、真实的党史知识。另外,亲历党史的叙事主体的口述对于复原党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这里是遵义》《雄关漫道》两集,就穿插了对几位亲历历史的红军老战士的采访。老红军张立雄在2016年的采访中提到:“我们当时翻越雪山,只穿着两件衣服,头用纸包着,可怜得很啊”。这些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感人至深,塑造了真实、立体的红军形象。声音模态的征用,充分做到了“以人带史,以人言事”,使党史讲述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其次,纪录片里还穿插着大量的旁白。我国主流文化纪录片的模式之一的格里尔逊模式,就推崇“影像画面+旁白解说”的模式,在播放影像画面的同时,穿插着旁白解说,足见旁白对补充影像画面的重要性。《山河岁月》通过旁白的讲述,补足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如讲述敌后战场的《秘密战线的长征》,地下党员项与年为了将详细的作战计划送至苏区,乔装成乞丐,并不惜打掉四颗牙齿,在他突出重围到达苏区时,战友都认不出形容枯槁的他。纪录片通过旁白巧妙地补充细节,将个体人物的生命放在历史的洪流中,提升了叙事的可信度和感染力。音乐伴奏也是该纪录片的另一大特色亮点。《故人生死各千秋》一集在介绍瞿秋白时,巧妙地插入了二胡协奏曲《江南第一燕——致秋白》,曲名取自瞿秋白早年诗句“我为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音乐模态与文字模态的互补、强化,突出了革命先辈们敢为天下先的奉献精神。口述史、旁白和音乐等多种声音模态和图像模态组合一起,形成的光、声、影等符号,构建了视听叙事,具有意义潜势,高效地唤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3.文字模态:主体凸显与主旨升华
文字模态用于勾连起独立存在的图像模态和声音模态。《山河岁月》里大量的旁白贯穿始终,作为叙事主体對红色故事进行解释、补充、分析和评价,完成了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同时,每集里都穿插的口述史作为他者叙事的佐证,实现了他者维度和自我形象构建的互文。就叙事内容而言,红色故事多维度铺陈。纪录片通过讲述党成立的背景、党成立的轶事、红军长征的奋斗、隐秘战线的细节故事等,彰显了党史上重要的精神,如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红船精神;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清正廉洁、奋斗奉献的苏区精神和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延安精神等,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员作为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的形象。就叙事形式而言,纪录片打破了历史与现实的壁垒,注重今夕对比,强调过去的历史对于现在的映照,以及当今年轻人对于历史的追思。
张德禄指出,多模态语篇里的各种模态存在互补与非互补两种关系,互补关系里又细分为强化(突出、主次、扩充)与非强化(补充、联合、协调)关系。强化是指次要模态对主要模态的补充强化,非强化是指两种模态同等重要互为补充。如《先生鲁迅》一集,援引了鲁迅先生大量早期和后期为人熟知、富有力量的诗句,体现出鲁迅先生早期乐观的革命主义态度和后期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在讲述鲁迅先生和瞿秋白的革命友谊的细节中,既援引两人诗句,又同时辅以相关版画和绘画作品,文字与图像、听觉模态形成了极好的强化和补充。
(二)话语表达:《山河岁月》的多模态隐喻
1.从概念隐喻到多模态隐喻
除了多模态互动打造了富有新意的视听感受,纪录片《山河岁月》通过多种模态隐喻进行了话语表达,诠释了红色精神和民族认同。关于话语意义的表达与呈现,概念隐喻的代表人物乔治·莱考夫就曾指出隐喻是人类进行认知世界和构建世界的一种方式[8],是纪录片进行话语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查尔斯·福尔切维尔进一步将概念隐喻从纯语言拓展到多种模态符号形式,把多模态隐喻定义为始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9]。即始源域以一种或几种模态体现,目标域以一种或几种模态体现,或者始源域和目标域各自以多种模态符号呈现。鉴于此,从多模态隐喻角度考察《山河岁月》讲述党史故事的意义与路径,以及如何诠释和建构红色精神,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2.“红色精神”的多模态隐喻诠释
《山河岁月》第一季中充满着多模态隐喻。作为一部讲述党史的纪录片,片中常见的多模态隐喻是关于革命的胜利和暂时遇到的挫折,如一轮朝阳喷薄而出、霞光普照,映射着革命孕育的希望;随风摇曳的沉甸甸的麦穗映射着革命带来的丰收;阴雨霾霾、长夜笼罩大地映射着革命中遇到的挫折。直观的视觉感知图像,加上声音的延展,很容易触发观众内心已有的文化感知和思维联想。第十一集《共和国的摇篮》详细地讲述了1931-1935年间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在政府组建、法律颁布、货币印发、廉政建设、妇女解放、扫盲运动等方面的一系列实践。特意的拍摄角度加上亲历者的讲述、专家们的诠释、适当的配乐,构建了一个“共和国的摇篮”的隐喻。这里的“共和国的摇篮”,不仅是指当时的中央苏区培养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人才,也映射了党对未来中国的实践探索。
该集还提到福建长汀福音医院院长傅连璋的故事。他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领导福音医院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后来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并加入了红军。在中央转战瑞金后,他带人把整个福音医院从汀州搬到瑞金,更名为中央红色医院,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正规医院。细节叙事实现了意义表征,完整地诠释了党的创造力,在人民群众中的号召力,以及革命中的战斗力。
(三)形象建构:党的形象自塑
纪录片《山河岁月》采用了创造性的叙事形式,通过多种模态之间在意义、功能构建过程中的互补、协同等作用,带来视听震撼,呈现出立体、真实的党的形象。讲好红色故事,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有助于其树立尊重历史的价值观,凝聚爱党爱国热情,从而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前行力量;对于广大党员而言,能够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巩固“四个自信”;对于国家而言,《山河岁月》以讲故事的方式传递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沧桑与辉煌,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党的形象。形象上的“自塑”而非“他塑”,有助于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升国际话语权。《山河岁月》在方法和内容上的锐意创新,值得学习和借鉴。
在方法上,多模态互文,完成了情感勾连。运用丰富的形式创新的模态符号,聚焦一个个党史人物,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的形象。通过多维化、纵深化的叙事,凭借镜头的剪辑次序、运镜、场面调度和声音的延展,纪录片对历史场景进行了重构,让观众在沉浸式的体验中不断吸收、反省和思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至此达成了“讲好故事”的效果,实现了党史精神的塑造和传递;在内容上,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侧重历史与现今的比对和联系,突出党史对于当代年轻人的影响,以及年轻人对于历史的追思。采用多模态隐喻,将抽象的红色精神转化为清晰明确的意义感知,回答了“党为什么能”的问题,凸显了党的精神,从而让红色故事有了活力,让讲述有了新意,让历史有了映照。
结语
讲好红色故事,能为新时代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笃定前行的党的人物故事,值得被“讲好”和“传播好”。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审视《山河岁月》第一季的叙事策略和党史话语建构,通过语料处理和分析,发现该纪录片通过视觉、听觉、文字等多种模态的互文,进行了多维、创新性叙事,再现了党百年来的峥嵘岁月和奋斗历程,同时激发了观众的情感体验,引发了情感共鳴。复经多模态隐喻进行话语表达,呈现了党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红船精神;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清正廉洁、奋斗奉献的苏区精神和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延安精神等,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的形象。相较于以往研究,本文将多模态话语分析引入纪录片《山河岁月》的研究,旨在从多模态话语的角度尝试提出讲好红色故事的实现路径,为党史话语实践提供案例借鉴。
注释:
[1]罗锋,王岩.“小写历史”与“人民记忆”:纪录片《山河岁月》的历史叙事[J].中国电视,2021(10):82-88.
[2]克瑞斯,范勒文.阅读图像:视觉设计的语法[M].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1996:16-25.
[3]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05):1-8+80.
[4]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05):82-86.
[5]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01):24-30.
[6]潘艳艳,张辉.多模态语篇的认知机制研究——以《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为例[J].外语研究,2013(01):10-19+112.
[7]吴赟,牟宜武.中国故事的多模态国家翻译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2022(01):76-82.
[8]乔治·莱考夫.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0-22.
[9]查尔斯·福尔切维尔,爱德华.多模态隐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8:59-61.
(作者单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