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随着《新文科建设宣言》正式发布,树立系统培养观念,贯彻中学和大学有机衔接成为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方向。作为中学和大学重要衔接的《大学语文》也成为教育综合改革关注的对象。根据既往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结合多年《大学语文》的授课经验,我们认为《大学语文》改革方向应该遵循以下两点。第一,地方化与特色化建设;第二,时代性与前瞻性建设。据此,我们提出应该提升《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三大有效路径:第一,“跨学科”视阈下的通识教育。第二,“实用性”导向下的“N+大学语文”。第三,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师生课堂互动。
关键词:新文科 《大学语文》 教学效果
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宣言》正式发布,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倡导实行现代书院制度,推进建设文科实验室,为推进新文科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大学语文的‘课程论研究已经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1]语文与《大学语文》所具有的公共课属性,恰好可以承担中学与大学跨学段融合的桥梁。
如何在充分体现高校地方化与特色化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数据化等技术手段,充分挖掘和展现大学语文跨学段、跨学科、实用性、趣味性的性质是摆在高校大学语文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认为,《大学语言》教学改革的趋势是:第一,《大学语文》地方化与特色化建设。[2]越来越多的高校要求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大学语文教学,例如:学术型高校要求教师重视学术规范的引导;应用型高校要求教师重视实用知识的渗透;海洋类高校、公安类高校、体育类高校要求教师多传授相关专业知识……第二,《大学语文》时代性与前瞻性建设。应该充分结合时代背景,例如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数据库、影像化、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促进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研究,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3]下面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版《大学语文》(丁帆主编)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跨学科”视阈下的通识教育
《大学语文》说到底还是语文教育,离不开语言文学学习的听说读写。在后疫情时代,如何通过《大学语文》引导学生们日常读书?如何将读书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现如今,“考研高考化”“考研独木桥”“考研应试化”制造了严重的学历高消费和内卷问题,《大学语文》如何参与扭转这一恶性趋势,给本科毕业生提供更加多元的职业选择与事业发展?我们思考的答案是:通过广博的知识摄取,为日后从事相关编剧、文案、广告、策划等非升学类文学文字工作提供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的知识供养。我们希望化疫情的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通过疫情期间的沉淀,本科教育圈层能够完成一次文艺的复兴与纠偏,一改过去过于应试化的倾向。
为此,我们总结出“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写”“研”“考”三位一体读书法,争取做到功不唐捐,事半功倍。第一,“写”。我们选择了“文学评论”这一形式来进行相关写作训练。文学评论作为重要的文学类学术范式,比“读后感”的技术难度更大,但比专业论文难度更小,非常适合非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老师可以手把手向学生展示一篇文学评论写作的过程,从选题、搜集资料、拟题、论证、行文、结构等方面解构和传授经验。第二,“研”。我们根据课文内容拟取16个吸引当代大学生的题目,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完成课题结项。通过学术“传帮带”形成良好的学术互动和正向循环,助力《大学语文》学科长久康健发展。第三,“考”。期末考试紧紧围绕平时上课内容展开,注重写作能力的考察。
除了以上提到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大学语文》还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跨学科”即融合历史、哲学、政治、社会、文化等多学科知识,将教学以《大学语文》教材所选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为核心的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常识、作品独特的思想与艺术内容以及由作家、作品所展开的丰富的历史人文文化内容相结合。除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三大选文范围,我们也讲授《大学语文》中马克思主义、传记学、演讲与口才、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佛学、书法学、戏剧学等专业课文,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跨学科路径的可能性。具体如下:
(1)《共产党宣言》《敬告青年》,外国文类、现代文类,马克思主义+党史;
(2)《谭嗣同传》《魏其武安侯列传》《马钧传》,现代文类、古代文类,传记学+历史学;
(3)《老子》五章,古代文类,哲学+宗教;
(4)《我有一个梦想》《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战争还是和平》,现代文类、外国文类,演讲与口才+政治学、民族学、人种学
(5)《封建论》《滑铁卢一分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晋公子重耳之亡》《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古代文类、外国文类,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文体学
(6)《游黄山后记》《贾让治河三策》,古代文类、当代文类,地理学+导游、治河与航道工程技术
(7)《初进卢浮宫》《历史上的北京城》,当代文类,建筑学+绘画、摄像、博物馆学
(8)《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当代文类,经济学+文化学
(9)《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乡土本色》,现代文类,社会学+后殖民主义、历史学
(10)《佛像和我们》《六祖坛经(节选)》,古代文类、当代文类,佛学+雕塑
(11)《中国书法》,当代文类,书法学+翻译学、中外交流
(12)《惊梦》,古代文类,戏剧学+历史学
比如在讲授《晋公子重耳之亡》时,除了向学生介绍《左传》、“春秋五霸”、秦晋之好等常见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常识,还应揭示“历代有强卿”这一晋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导致后来晋分三家;晋国卿大夫如何抓住重耳出逃这一政治机遇捞取政治资本;梳理晋国历史并总结重耳出逃对晋国国运的重大影响。因为这些知识可以与学生中学时代所学《中国古代历史》所储备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与嵌套,从而达到丰富知识、增长知识的目的。除此以外,还应把重耳出逃19年经过的国家地区做一个详细的路线图,在古今地名的对照中熟悉中国大地。如此便能将一篇枯燥的先秦文言文作品講成一篇生动活泼的春秋生活图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对《大学语文》的兴趣。
二.“实用性”导向下的“N+大学语文”
“实用性”即力图让非中文系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常识、作家独特的思想与艺术内容;了解由作家、作品所展开的丰富的历史人文文化内容;学会分析、思考、综合、批判、审美,学会写作。
应该重视学生对文学文本的阅读、理解、鉴赏能力,训练学生应用型和学术性文本的写作能力。在讲解《历史上的北京城》《我们的宇宙图像》等学术论文时除了关注课文内容本身,还应让学生感受论文写作的精妙逻辑(论文+大学语文)。在讲解《战争,还是和平》《我有一个梦想》时除了关注人种歧视、巴以冲突等人文常识外,还应让学生感受演讲者在内容输出和情感煽动之间所作出的平衡与抉择(演讲+大学语文)。
传扬地方文化也体现了《大学语文》实用性的一面。我们选择南京大学丁帆教授版本的《大学语文》这一地方高校所编订的教材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诗国江南自古便文学发达、艺术辉煌、文化灿烂。如何让在江南求学的大学生感受和淫浸江南文化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点。我们会重点讲解教材中费孝通、汪曾祺、顾炎武、李煜、冯延巳、张若虚、熊秉明、刘义庆等江苏籍作家、学者的课文。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阅读与鉴赏,了解作家生平经历,分析江南地域文化对作家的深层次影响(地方文化+大学语文)。
读书不仅仅是业余消遣,而且是巩固专业学习的最好方式之一。但如何从一个爱看“闲书”的高中生蜕变为一位合格乃至优秀的爱好文艺的学子则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高中的语文教学和阅读书目大多依托文学作品展开,注重作品的写作技巧与教育意义。初入大学,学生多少还带着这种阅读惯性,老师充分利用了这种阅读惯性,选用具有文学史意义和文学史品格的课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更加专业的文学审美品味。
在中学时代,一些文科学生已经开始重视知识的整理和摘抄,是班上的“手账达人”。但更多的学生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记忆(或仅仅把书排列在书架上)的不可依靠性,依然双手空空进而脑袋空空。老师应该引导“手账达人”从中学时代追求摘抄的趣味性过渡到摘抄的实用性,更重要的是,引导更多的学生开始养成做学术摘抄的良好习惯。
现在越多越多的学生开始“无纸化”办公,所以导师对于摘抄不必拘泥于物质形式。传统的纸笔可以,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电子摘抄也可以,甚至ipad+ipencil的“王炸组合”也可以。最主要的是学生能否通过摘要掌握内容,正如学者黄宗智所言:“一个可行的阅读次序是先看首尾,掌握其中心论点之后才逐章阅读,每章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甚或更进一步: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这样的看书写笔记方法乃是一种思维上的锻炼,也是养成自己的思考、写作习惯的办法。”[4]
三.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师生课堂互动
“趣味性”或许是《大学语文》能否成功的关键。[5]如果不能引起学生的浓烈兴趣,选文再经典、老师课堂再精彩也是徒然。我们应该研究如何在篇目讲解中不追求逐字解释,主要就每篇文本的精要之处进行重点解说,并发挥主讲教师的专业优势,在加强课堂效果之余提高授课的学术性和前沿性,使听众既对讲授内容产生兴趣,又能真正学到知识,提高对中国文学的整体认知。与此同时,还需对原《大学语文》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提高了听众的参与度、互动性和即时性,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总而言之,“趣味性”在于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互动性,建构学生较宽广的文学文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较强的鉴赏、分析、批判、思考、表达、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影视化、数字化等现代手段和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豆瓣、知乎、B站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平台,建立与学生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比如在讲授《惊梦》一课时,如果能让学生欣赏到纯正优美的昆曲,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昆曲是这节课的终极目标。传统的课件只有几张昆曲表演剧照,或画质模糊的《牡丹亭》片段,但如果登录B站则有大量画质清晰的《牡丹亭》唱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不同唱腔的《惊梦》,讨论各个版本(例如北方昆剧社和苏州昆剧院)的短长。我们应该相信传统曲艺的魅力以及学生成熟的欣赏能力,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当代大学生不可能喜欢戏曲。
丁帆版《大学语文》分为10个单元,平均每个单元七八篇课文,共有80余篇课文。而《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一般只有32个课时,每个老师都面临着如何选择课文的难题。一般的教师都会选择自己专业相关课文,例如古代文学教师倾向于选择《西铭》《大同》等古文,而现当代文学教师则倾向于选择《萧萧》《喝茶》等现当代大家作品。我们认为应该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课文。根据QQ群匿名投票选择每个单元精讲课文。第一单元“我的信仰”学生选择了《西绪福斯神话》,第二单元“通古今之变”学生选择了《滑铁卢一分钟》;第三单元“乡土中国”学生选择了《乡土本色》;第四单元“文明:冲突与对话”学生选择了《战争,还是和平》;第五单元“人世间”学生选择了《迟桂花(节选)》;第六单元“道法自然”学生选择了《科尔庄园的野天鹅》;第七单元“天工开物”学生选择了《我们的宇宙图像》……综合来看,学生对三大文类的喜欢程度为: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
究其原因,除了外国文学的题目大多起得较有吸引力之外,另一方面学生对纯文学、抽象事物、说教色彩浓厚的课文兴趣不大。对于具有浪漫色彩的神话、宇宙以及“滑铁卢”“科尔庄园”等外国地名兴趣浓厚。大多数学生希望能从《大学语文》中接触到世界、地理、宇宙、战争、和平等超越现实但又新鲜活泼的话题,增长知识和见识。对于“人道主义”“终极关怀”“城乡文化”等沉重话题以及各朝各代的古文避之不及。通过互联网投票我们知晓了学生的兴趣点,既要加以尊重但一定程度上也要及时纠偏,适当引导。
总之,《大学语文》教育需要一改过去的公共课思维,而要把非文学专业的普通学生当做文学专业学生一样重视。鼓励学生参与文学院组织举办的各类征文、读书、讲座等活动。同时邀请院内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内容涵盖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地方文化、文学与哲学、文学与传播,通过文本研读、作品赏析、思想阐释、传播分析、专题研究等不同角度,展现文学与不同学科的融合,让大家在充分领略语言文学之美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专业知识熏陶,形成文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自觉,涵养学术兴趣与品位。
此外,鼓励学生参加围绕主题的师生阅读分享活动,例如:关于红色小说、廉洁作品、茅盾文学奖等读书会也吸引了全校学生的积极参与。这些活动突出专业为主、思想浸潤、师生参与、交流互动,受到学生的好评,有效实现了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与有效衔接,文化育人成效明显。
参考文献
[1]张福贵.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与课程属性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25-31.
[2]陈少志,杨晓东,李秀萍.新时期地方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走向与改革[J].中国大学教育.2014(11):69-72.
[3]王莹雪.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评《大学语文讲读》[J].高教探索.2017(09):129.
[4]黄宗智.实践社会科学研究指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35.
[5]李尔煜.试论《大学语文》教学的理想目标及达成方法[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S1):105-106.
本文系2021年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教育教学课题“跨学科视阈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WXY2021YX003);2022年度“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研究”课题(编号:2022-TFSCC-31);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培育项目“现代文学转型初期女性形象研究”(项目编号:WXYLW-2021002)。
(作者介绍:何霞,博士,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