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民间的吃桌

2023-05-30 00:17林长华
华人时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和顺婚宴闽南

林长华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天下之大,惟食为大。众所周知,中国人传统的开门七件事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事”统统与“吃”有关。是的,吃很重要。吃穿住用,“吃”居首位。一个人要维持生命,要学习工作,要享受生活,吃多吃少,吃好吃差,每天都离不开吃。

自古以来,在有着共风同俗的闽南和台湾,人们见面打招呼,习惯问:“吃饱未?”“有吃未?”甚至有的人不分场所,在公厕里也使用这样的问候语。从打招呼问候语,可以看出吃饭问题在闽南和台湾人生活中多么重要。

一个“吃”字贯穿于闽南和台湾人的生活中,民俗里。人们对抽烟、饮水、喝酒、品茶,习惯说成“吃烟、吃水、吃酒、吃茶”。常用的“吃”的词组和俗语也相当多,诸如吃香、吃老、吃力、吃苦、吃醋、吃惊、吃根断、吃头路、吃头家、吃官司、吃伙头、吃欢喜、吃老本、吃得开、吃皇粮、吃不消、吃亏是福、吃夜吃日、吃哑巴亏、吃软不吃硬、吃不了兜着走……福文化中的“吃”真是博大精深,洋洋大观。尤其是闽南和台湾民间风俗中的“吃桌”,那才叫有味有情有故事。当然,这里说的吃桌,并非啃桌子,更不是将桌子吃下去。

闽南和台湾人向来重礼仪、重情感,遇到红白喜事,几乎都要设宴请客,民间习惯把赴宴称作“吃桌”,婚事喜庆的“红事”吃桌分别有新娘桌、寿诞桌、阿舅桌、女婿桌、新居喜庆桌、洞房鸳鸯桌、添丁满月桌等等,各种吃桌名目和风俗令人眼界大开,口福大振。

传统的红事桌用四四方方的红色八仙桌,摆设于大厅正堂或祠堂。办“红事”讲究喜庆气氛,环境要布置的热热闹闹,红灯、红彩、红联、红门楼、红地毯,甚至桌子也尽量用红的。新居喜庆桌,一般都要设在新落成、新购置的楼房,为的是让亲友熟悉住址,常来走动。在家里办婚宴,图的是热闹,攒的是人气,讲的是场面。

民间“吃桌”颇为讲究。“红事”的“吃桌”,事先应“放帖”(即发请柬),宾客来时,有专人迎宾接待、敬茶敬烟。宴席上摆放水果或佐餐小菜,谓之“盘脚”。每桌为八人至十人,忌坐九人。方言“九”与“狗”同音,为不吉之数。请客吃桌时,东道主的家人一般不入席,待宴毕后与厨师凑齐一桌,谓之“吃桌脚”。

通常婚喜宴席有16道菜。席间习惯穿插“四点心”(即四种糕点之类),婚宴必不可少的是意好味甜的传统点心“和合包”。“和合”是婚联中的热词,是神话中象征夫妻恩爱的神人。和合,一直是爱情美满幸福的象征。喜欢讨口彩的闽南和台湾人取“和合”之谐音,寓意夫妻和睦同心,情投意合,光是“和合包”这个名称就令人喜欢几分了。中华传统文化向来重“和”,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大都以一个“和”字会通,“礼之用,和为贵”,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和睦和谐历来是中华民族治国齐家、为人处世的传统美德,在闽南和台湾,民间常用的俗语、熟语就有“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等。在闽南民间,还流传一首脍炙人口的《十和歌》,唱出了“和”字的十大好处:“天地和顺万物生,两国和顺无相争。乡里和顺同居住,厝边和顺无相欺。父母和顺出孝子,兄弟和顺家会兴。姑嫂和顺家无事,同姒(妯娌)和顺家无分。朋友和顺义难舍,夫妻和顺百岁春。”

“和合包”的包皮用精细的面粉经发酵制成并蒸熟,像个开口袋子,一个个叠在盘中,旁边摆放着事先配好的甜馅料。进食前只须将包皮袋子张开,往“皮袋”里面装进馅料就可进食,既独特又简便。倘不懂得吃法,说不定会闹出笑话来。在我故乡闽南,族亲中若有人娶新娘,各家都要派一名代表去吃桌。有一次我堂叔不在家,我堂弟顶替他去吃桌。几道菜上桌后,帮厨的端上一碗放有几个葱段的开水和一盘和合包的“皮袋”。那碗开水是供洗汤匙用的,那盘“皮袋”则是等着装填馅料用的。我堂弟见是熟的食品,拿起包皮就吃了起来,可以想象“皮袋”味道如何。堂弟边吃边用汤匙去舀白开水喝,他更觉得不对劲,念叨:“是不是厨师忘了调味?”说罢,引起全桌人哈哈大笑。

婚事的“吃桌”名目最多,如“食姊妹桌”,新娘结婚前日,由至亲款待,意在饯别。新娘子在出嫁前夕,其兄弟姊妹请新娘一起吃饭叙情话别。新婚之日,新郎新娘要在洞房里置办喜筵,谓之“吃十二碗”。意思是一年有十二个月,寓意夫妻团圆和睦。“吃十二碗”时,要选一位家庭幸福美满、口齿伶俐的女司仪,她的任务是每夹一样菜给新郎新娘吃,还要同时念四句与菜肴相关的吉语,也就是婚俗中的“说四句”。

民间举办喜筵的餐桌,以长幼、亲疏排座次,这是“吃桌”的重要礼仪。特别是婚宴和乔迁新居的喜宴,其中有一桌“母舅桌”,母舅要“坐大位”(重要席位)。“大位”即以厅堂朝向大门为例,左边第一桌,俗称“母舅桌”,母舅桌的左边第一位为母舅席位。其他多为东道主的长辈和兄弟,以及亲族的长辈。无论婚宴,还是乔迁新居的喜宴,在开席时必须先由母舅讲几句开头语,言毕即鸣炮开宴。菜肴上桌先要送到母舅桌,婚宴进行到一半时,新郎新娘在父母陪同下,要逐桌向亲戚好友及所有来宾敬酒发烟。婚宴结束时,通常仍由母舅讲话谢宴,接着燃放鞭炮示知。按规矩,倘若没有母舅叫动筷或叫散席,谁都不能动筷或离席。

婚宴、喜宴总少不了名贵的海鲜,通常有鲍鱼、龙虾、海参、对虾、螃蟹,石斑鱼、金鲷鱼等名贵鱼。龙虾几乎不可少,与宴席上的“鸡”组合为“龙凤呈祥”。 日前,我应邀到台胞重点祖籍地之一的东山岛好友家吃喜宴,16道菜中就有10道是海鲜烹饪的佳肴。其中有一道盘底铺着芥菜丝的清蒸狗鲨鱼块,以其鲜美可口受到贺客们普遍夸赞,看到同桌所有的筷子都伸向一处,风卷残云似地,顷刻间剩下一个光盘,我感到不可思议。我知道,在一斤红瓜鱼(黄花鱼)三毛钱左右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狗鲨与海马、红心虾姑一样,都被视为贱货,渔家人认为这货腥味浓,加工又麻烦。如今,狗鲨实现华丽转身,得到幸福渔家“宠幸”,每公斤动辄三四百元。

举办婚事的新郎家,在第三天要备办一桌或数桌丰盛的酒席,谓之“阿舅桌”。“阿舅桌”与前面说的“母舅桌”不同,母舅桌主请的是新郎的舅父;阿舅桌主请的则是新郎的妻舅(内兄内弟)。“阿舅桌”第一道菜通常上的是一盘整鸡,鸡头对准阿舅席位,要由阿舅先把鸡头摆偏,大家才能动筷吃鸡。说到动筷大有筷俗可言,红事应用红筷,没用红筷,也不能用白色的筷子,总之要突出喜庆,而白事的吃桌则应用白筷。不管什么名目的吃桌,两根筷子都不能一长一短或两种不同颜色。进食时,忌将食物挟住又放下,俗称“半途筷”;忌挑精拣肥乱翻菜肴,俗称“乱筷”;忌手持筷子目光久盯菜肴,谓之“窥筷”;忌用嘴咬住筷子,俗称“咬筷”;忌夹菜时汤汁淌滴桌面,谓之“泪筷”。筷子不能直插饭或菜肴上,因为只有祭奠逝者才这么做。宴席上的碗具不能有豁缺,否则会被食客认为是使用“乞丐碗”。“吃桌”过程中,如碰到筷子掉下,食客不能捡起来用,可向服务人员再要一双。若有碗、汤匙或酒杯落地,要说“岁岁(碎碎)平安”等讨口彩的吉语。

席间饮酒大有酒礼可言。斟酒时,只能往酒杯里倒八成酒,食谚云:“七分茶八分酒”。干杯时应把酒喝尽,以示全心全意。在家中设宴,每桌要有专人斟酒,斟酒者坐于全席最次位,称为“酒瓶位”。坐此位者除了为人添酒,还要帮端菜的“水脚”接菜上桌。添酒时不准离开座位,一手拿住酒壶把,另一手扶着壶身,表示敬意。先从“大位”开始,缓缓斟酒,其次第二位;然后换手,再斟第三位,继之第四位,依此类推,最后才轮到自己,次序绝对不能混乱。斟酒过程中,酒壶把要向着自身,否则会被视为失礼。通常每一道菜吃到八九成就要换下,不能吃得净光,新上的菜要摆放桌中间。最后一道菜为福果甜汤,多是旺來(菠萝)、桂圆、椰肉、银耳之类加糖烹煮的,意祝宾主家庭幸福,生活甜美。

闽南和台湾乡间婚事、喜事的吃桌,一般分有男桌、女桌、少儿桌,有的主人在宴席结束后,安排有粿品、喜糖等吉祥“手伴”(伴手礼),送各位来宾带一些回家,让未赴宴的老人、孩子分享福气喜气,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

(责编  周  明)

猜你喜欢
和顺婚宴闽南
疯娘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简析“乳鼎”紫砂壶的造型之美与和顺之气
闽南,闽南
拿命赌来婚宴大餐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婚宴爽约,宾客被索赔
约你去星级酒店办婚宴
亲环素A过表达对高温、紫外线和顺铂引起的H1299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