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
隨着社交网络和自媒体的兴起,大家对孕产期抑郁症的知晓率有所提高。孕产期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任何孕妈和新手妈妈都有可能出现,但我们也不用惧怕,它是可以治愈的。由于大多数人对孕产期抑郁的症状表现和特点不甚了解,从而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我们有必要一起了解孕产期抑郁症的主要特征,尽早地识别和治疗孕产期抑郁症。
孕产期抑郁症,又称为围产期抑郁症,是指在孕期或产后四周出现的抑郁症状,是妊娠期及产褥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苦闷、沮丧,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可以伴或不伴精神病性症状,严重影响孕妇或产妇的身心健康。孕产期抑郁症通常分为孕期(产前)抑郁症和产后抑郁症。产前抑郁症是妊娠期间发生,症状为焦虑、烦躁、悲伤、自卑等,产前抑郁症状比较显著的时期是妊娠前3个月和分娩前3个月。产后抑郁症更为常见,在症状、病程、病期和结局上与其他抑郁障碍相似,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叹气、无法解释的哭泣、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
我国一项纳入1284名孕妈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孕期的不同阶段,抑郁情绪的患病率从20.17%到27.57%不等。也有研究发现,产前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3.6%。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产前抑郁症患病率可高达40%,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产前抑郁症比例偏低,约为10%,提示可能与经济水平有关。对于产后抑郁症,我国学者发现其总体患病率为14.7%,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农村高于城市。国外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症的全球平均患病率在17%左右,同样不同地区的患病率不同,中东地区最高,欧洲最低,提示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情况下,孕产妇抑郁的患病情况不同。虽然大家对“孕产期抑郁”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但对其临床表现、发病原因、预防和治疗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孕产期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更强烈、持续时间更长的心境障碍,并不是孕期和产后的负面情绪均为抑郁症;
第二,产后抑郁症的患病时间可能从产后4周到产后1年不等。即使产后没有立即出现抑郁症状,也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患有产后抑郁症的新手妈妈可能看起来很“正常”,她们可能通过伪装来掩饰、转移内心的痛苦,因此我们并不能通过外表来识别她是否出现产后抑郁;
第四,产后抑郁症不会自行消失或通过充足的休息得到痊愈,而是需要尽快去精神专科机构就诊,经过评估和明确诊断后,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情绪低落;心情压抑,毫无理由的哭泣;兴趣和愉快感丧失;感觉到疲劳;浑身发懒,不想动,活动减少或者精力下降。
焦虑,反复担心自己或孩子的情况;精神病性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行为紊乱、幻觉和妄想;“三自”与“三无”,即自责、自罪、自杀与无用、无欲、无望;精神运动性迟滞,可以被别人察觉到孕产妇的语言或行动迟缓;激越,表现为容易发脾气;认知症状,自觉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孕傻三年”的表现。
精力丧失,总感到累,提不起精神来;食欲紊乱,有的人表现为食欲下降,有的人可能会出现暴饮暴食;性欲下降、性欲减退或丧失;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夜间容易醒来等情况;生物节律改变,可能表现为心慌、气短等;非特异性躯体症状,经常会抱怨身体各种不适,如胃肠不适,有时会出现头晕头闷等;疼痛,感到浑身疼痛,头痛,但疼痛的部位不太固定等。
受到孕产期发生的一些自主神经系统症状(食欲差、睡眠紊乱、疲惫乏力、性欲减退等)的干扰,孕产期抑郁症的诊断比普通抑郁症更复杂,其病程与结局同其他抑郁症类似。在产后3个月内患者更易激惹,对孩子的照顾和关爱较少,甚至出现伤害婴儿的行为。
此外,孕产期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倾向相比普通抑郁症较低,但自杀方式更暴力、致死性更高。有的妈妈因为情绪极度低落,感到没有希望而决定自杀,但为了免除亲人独留世上的“痛苦”,会出现带着婴儿一起自杀的悲剧,因此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出现抑郁情绪不代表就得了抑郁症。在孕产期,大约有50%-75%的女性会发生轻度的抑郁症状。这种情绪问题通常比较轻,仅持续几小时到几天,不需要额外干预和处理。但如果情绪症状持续超过2周,则需要引起重视,考虑抑郁症的可能性。
孕产期抑郁症对母婴的心身健康都有严重的影响,需要及时地进行治疗。受到腹中胎儿的影响,孕产妇抑郁症的治疗要以产妇和胎儿的安全为前提,目的是将胎儿对药物和疾病本身的暴露降到最低。治疗方法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的产后抑郁症患者,需要使用抗抑郁剂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怀孕早期应避免使用药物,怀孕后期可根据需要增加剂量。目前常用的抗抑郁剂对于哺乳期妈妈的安全性尚不能确定,因此应避免哺乳期用药。除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合并明显的自主神经障碍或精神运动性障碍的严重抑郁患者,孕产期的抑郁还是应以非药物治疗为主。但对于有伤害婴儿或自杀风险的新手妈妈,需要额外关注,必要时采取住院治疗。
如果抑郁的严重程度属于轻中度,我们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来改善抑郁症状,如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等。认知行为治疗通过用合理的观念代替不合理的想法,并结合活动计划来治疗抑郁症。此外,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的普及也为孕产期抑郁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将计算机与心理治疗相结合,不仅简便易行、节约时间,也具有较好的效果。抑郁症的物理疗法主要是通过经颅磁刺激来调节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分泌,增强细胞的兴奋性来缓解抑郁情绪。但如果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周,应考虑联合使用药物治疗。
但无论是何种治疗方式,家人的支持和鼓励都非常重要。既往有精神障碍史或家族史的患者可能会对丈夫隐瞒病史,在怀孕精神紧张、疲惫等因素的刺激下发病。即使被诊断为孕产期抑郁,妈妈们也不要自责,更不要觉得自己有“人格缺陷”,是“不合格”的母亲,只要通过积极的治疗就能战胜抑郁症,开启全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