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疫情之下的新型网络暴力

2023-05-30 22:00彭莉莉
心理与健康 2023年3期
关键词:网课受害者暴力

彭莉莉

我们注意到,作为2022年“十大网络热议语”之一的“网课”给人便捷的同时,随之出现的“网课爆破”也进入公众视野。它是一种新型网络入侵方式,指一名或多名外来者进入直播间通过开麦辱骂、播放歌曲、刷屏刷梗,甚至播放淫秽视频等方式来破坏线上教学秩序,这些侵入者被称为“爆破手”。调查发现,这些网课“爆破手”多以青少年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拥有自己的电子设备,青少年的互联网行为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鉴于这种访问和使用的频率,这些都会增加网络暴力的可能性。就在去年11月份,河南中学女教师因新型网络暴力“网课爆破”而猝死,想起依然令人唏嘘不已。

青少年参与网络暴力形式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往研究发现,一部分的青少年报告经历过网络欺凌,另一部分人报告在他们一生中的某个时刻通过网络空间欺凌他人。“网课爆破”行为的匿名性特点使得青少年更易

暴露于非法行为之中,因为他们的身份通常是隐秘的,以最小的个人风险造成最大的心理伤害。

网络暴力可能导致与现实世界暴力相似程度的恐惧和痛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实施传统形式的侵略和暴力的个人是否实施了网络暴力?互联网只是反社会人士进行侵略行为的新场所,还是社交媒体吸引了一群新的、独特的侵略者,他们只在网上施暴?虽然目前还没有就如何预防或停止网络暴力达成共识,但获得知识是强有力的第一步,或许预防新型网络暴力最常见的策略是教育青少年、父母和公众。为此,我们专访了心理学领域的专家:

林 春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家庭教育咨询师项目负责人。专业领域:咨询心理学、家庭养育心理学。

李子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校外讲师和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和心理师,美国纽约州执照心理学家。擅长:情绪压力、行为困扰、人际关系。

第一部分 疫情之下,警惕新型网络暴力——“网课爆破”!

本刊编辑:从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到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网络暴力事件屡屡发生,给人们带来二次伤害。从精神心理角度来讲,“网课爆破”会带来哪些危害?

● 林 春:网课爆破(简称“网爆”)对老师、对学生、对施暴者本身都构成危害。老师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他们无法有效组织线上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疫情本身就对老师构成不小的压力,叠加网爆压力,对教师身心健康非常不利。频繁的网爆会损害教师的职业自信和职业价值感,很多老师会因此出现职业倦怠,这样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构成长期负面影响。有的老师不再热爱教育、不再热爱学生,师生关系缺乏信任以及存在紧张的结果,会在恢复线下教学后继续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建议教育部门密切关注网络教学环境,通过技术手段减少网爆,并对网爆者实施有威慑力的处罚,以净化网课环境,恢复网课秩序。另外,对网爆受害老师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减轻挫败、愤怒、悲伤、焦虑、抑郁、无力感等消极情绪,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同样的,网爆也对正常学习的学生构成心理伤害,网爆让他们紧张、焦虑、烦恼和无可奈何,授课老师面对网爆的表现让他们开始怀疑老师的能力和权威,甚至出现厌学。

由于匿名、难被识别并追究责任,施暴者在网络上肆意妄为,用破坏秩序和恶毒攻击老师等方式来获得“快感”和“成就感”,这样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反社会行为模式和攻击性,降低他们的行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扭曲他们的心理。施暴者本身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他们的长期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肯定会受到影响。

● 李子秋: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是一把雙刃剑,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会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网络暴力具有很强的弥散性,这种特性会把人性恶的部分激发出来,引发暴力行为的出现,同时也会放大多数人心中脆弱的部分,因此,受害者在暴力事件发生之前,很难预料到网络暴力所带来的冲击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心理反应。

当一个人受到网络上无差别的攻击和辱骂造成情绪上的冲击,可能会诱发焦虑、抑郁,甚至会增加自伤自杀的风险。

本刊编辑:我们注意到,网课爆破的群体多以青少年为主体,如何理解这种网络暴力现象,这些“爆破手”是什么样的心理?

● 林 春:青少年道德意识、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都还处于形成阶段,身体尤其处于发育阶段,自我监控能力尚未有效建立,使得在“安全”的情境下,有些青少年把网爆当成取乐和表现自己,体现能力的手段。这些青少年因为网爆的轰动效果在同伴群体里受到崇拜,满足他们的社会赞许特别是同伴赞许的需要,这样会强化他们的网爆行为。有的青少年是因为对学校、对老师不满,或者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各种挫败,而把网爆作为发泄消极情绪的出口。网爆者不被追究责任且获得群体影响力,实实在在的“收获”会吸引其他青少年效仿和追随,使网爆群体不断扩大。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加强青少年网络责任教育,其次要强化网络秩序管理,最重要的还是要让施暴者受到明确且严厉的行政处罚甚至刑罚,让他们知道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不法行为承担后果。多管齐下,逐步恢复网课秩序。

● 李子秋:青少年群体由于特有的生理心理特征,本身就有较高的冲动性,加上网络环境缺少约束以及网络的匿名性,青少年的冲动性会被放大,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容易出现聚光灯效应,觉得大家都在关注自己,因此会特别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容易通过社会观察和学习模仿他人,特别是同龄人。

在网络上发起攻击有可能会被一些“爆破手”认为是比较酷的事情,或者是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力,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渴望受到关注,哪怕这种关注是一种负性的关注,也比被忽视要好。尽管这些行为在我们看来具有破坏性,但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自我表达和实验,以此验证能不能引起他人注意,会怎样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以及在同伴中的位置。

此外,这些孩子在学校以外的情景,比如家庭,要是观察到一些暴力行为,不管是发生在养育者之间还是其它情境,可能会让他以习得暴力的方式去跟别人互动。当感到愤怒,不知道如何以有建设性的方式去表达情绪,就会把从其他情境中习得的处理愤怒和人际冲突的方式,用一种暴力的形式表达出来。他们自己本身也可能是暴力受害者,当到了学校环境,特别在网络环境,有可能受伤的部分就会被激活,从而用一种伤害别人的方式呈现出来。

社会心理学上一个特别有影响力的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一些平时温文尔雅的绅士,由于外部环境和规则的变化,在几天的时间内会呈现出非常残暴的特质。还有心理学中的羊群效应,也就是从众心理,如果有一个人这么做了,大家就会觉得可以这么做,网络匿名性会放大这种效应。

与此同时,由于旁观者效应,即使人们都看到了有人在网络教室里发生不尊重的行为,但是大家都觉得不是我的责任,就会让暴力过程延长而不能被及时地阻止。

第二部分 遏制新型网络暴力,营造安全网络空间

本刊编辑:“网课爆破”行为会引发模仿心理,从而延伸到日常人际关系上,助长校园暴力吗?

● 李子秋:校园暴力是发生在网络以外的暴力形式,线上线下的暴力有可能会相互转换。网络的匿名性会让一个人觉得“更安全”地去释放攻击性和暴力。由于网络匿名性,有的人会最大程度地使用一些恶毒的语言进行攻击,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很有可能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人,在物理空间没有办法去实施那些暴力。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有一些个体就只会在网络上施加暴力,也有一些个体只会在物理空间做一些暴力行为,但更多的有可能这两种空间都会去实验。由于这两个空间施暴结果的叠加,受害者会更加痛苦。

开始于网络上的暴力和隐私侵犯,在物理空间也会同样地被发酵,也可能會更复杂。由于暴力多了一个维度,而且这个维度是一个更加没有限制的维度,是每天24小时都在运行的暴力平台。如果暴力限制在物理空间,至少受害者有一些喘息空间;如果暴力发生在网络上,就会发现它是时时刻刻地萦绕在受害者周围的。

本刊编辑:从心理社会角度来讲,如何科学应对新型网络暴力,从而营造一个安全空间?

● 李子秋:从社会层面来讲,如何营造一个能够促进真善美、抵制暴力的环境,我会鼓励在网络环境的管理层面,要更加及时地做一些引导和限制。由于社交媒体的无孔不入,青少年还处在发展阶段,有很强的成瘾脆弱性,可以在政策上做一些有利的保护。

从家庭层面来讲,家长要留意孩子在社交媒体上的生活,因为那确实是另外一个虚拟的世界和生活,创造一些空间,让孩子谈一谈在使用社交媒体时有没有一些困扰。也要适当限制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降低成瘾性,让孩子更多地与现实世界的人交往,而不仅仅都是在虚拟世界上的互动。如果不加限制的话,孩子的身心成熟度又没有发展到一个可以保护自己的阶段,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而且那种伤害是不同于物理环境中受到的伤害,某种意义上来说会更难去处理。家长要关注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出现焦虑、抑郁,要及时地处理。在新媒体时代成长的个体,确实要熟悉和利用互联网,但要警惕被控制和反噬,要让网络和社交媒体成为一个帮助成长,过上更幸福生活的工具。

从学校层面来讲,在后疫情时代,线上学习和教学的方式依然可能会成为一个有益的补充。老师要花一些时间制定网络空间使用的基本规则。另外要熟悉新媒体的使用技术,了解在技术层面怎样把暴力的语言或者画面及时地清除。在网络课堂之外,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可以定期做一些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如何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社交媒体平台上可能出现的网络暴力。同时对于暴力的受害者,创造一些空间给予他们有效的心理支持。

猜你喜欢
网课受害者暴力
反性别暴力
对网课不能听之任之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彰显未成年人保护精细化
“暴力”女
是什么“网课”让“学生们”好评如潮
『选』网课
暴力云与送子鹳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儿童雾霾的长期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