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珍
在普通精神科门诊,常有患者或家属问“听说这药一吃上就不能停了?”“长时间服药会不会上瘾啊?”“药一停就犯病是不是有瘾呢?”有的患者和家属怕药物成瘾,自行减少医生所要求服用的药物剂量,甚至拒服、停用抗精神病药,以致病情反复,迁延不愈。
药物成瘾又称药物依赖,是指服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
精神依赖也称心理依赖,是指患者对药物的渴求,以期获得服用后的特殊快感,它驱使使用者为追求快感而反复用药,表现出“渴求状态”,且不顾药物对个人的精神、躯体及对家庭、社会的损害;严重者不计后果、不择手段,想方设法获得药物,用药成为第一需要。
躯体依赖是指機体对长期使用依赖性药物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状态。药物有耐受性,长期反复用药,药物效应逐渐减弱,为取得满意足够的效果必须增加剂量,因而药量越用越大,可达常规剂量的数十倍;还有停药后会出现躯体症状,如恶心、呕吐、失眠、浑身难受、烦躁不安、震颤、抽搐等。
目前所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经过了严格的科学筛选,没有出现上述的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也不会产生耐受性,临床应用后是不会产生药物成瘾的。
不过抗精神病药与可能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都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影响我们的精神活动,因此大家容易将两者混淆等同看待。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中规定,精神药品指列入精神药品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根据使人体产生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临床常用的有司可巴比妥、哌醋甲酯、丁丙诺啡、三唑仑等;第二类精神药品临床常用的有硝西泮、地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苯巴比妥、劳拉西泮、扎莱普隆、麦角胺咖啡因等。
而抗精神病药物也称为神经阻滞剂,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神经而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类药物。包括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两类。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有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有氯氮平、利培酮、富马酸喹硫平、奥氮平和阿立哌唑等。
抗精神病药物除了发挥正常的药理作用外,长期用药不会产生精神依赖性。而精神药品则在长期用药后可产生精神依赖性。
临床上患者擅自减药,比如突然将氯氮平减量或停用,出现失眠、坐立不安、情绪冲动等表现,患者及家属认为是无法摆脱抗精神病药的使用,误认为是“药物成瘾”。
这些表现其实是撤药反应:由于长期连续使用某种药物,使人体对该药物的存在产生适应,若骤然撤药,人体不适应此种变化,会出现相应症状的反跳。一般来说症状较轻,有自限性,不会引起觅药行为,也不会引起明显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损害,缓慢减药可使症状减轻,重新服用原药症状迅速消失。
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撤药反应,建议患者遵医嘱用药,请勿擅自减量或停药。
容易理解的是,人在生病的时候有各种不舒服的症状,需要服药,那么精神病性症状消失了,是不是药就可以停了呢?患者在症状消失后自行减药或停药出现病情波动,也有患者坚持5-10年仍无法停药,误认为药物成瘾。
其实这是由疾病特点所决定的,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患者多数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和我们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类似,病程较长,药物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以精神分裂症为例,病程分为急性期、稳定期、巩固期,急性期症状控制后仍需药物维持治疗。对于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至少1年;对于多次发作(<3次)患者,持续治疗疗程至少2-5年;对于反复发作及难治型患者需要终身治疗。
根据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停药2年内的复发率为90%。而现有的医疗技术无法预测谁会是复发的90%,谁会是幸运的10%。每一次病情复犯,对患者的大脑都是一次新的损伤,认知功能逐渐下降,社会功能逐渐衰退,治疗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多次复犯的患者有极大的可能成为难治型精神分裂症。所以,坚持服药是防治复发最主要的方法,而不是“成瘾”了。
失眠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且显著损害患者的功能水平及生活质量,增加共病及意外事故的风险。临床有患者服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奥氮平、富马酸喹硫平助眠。在普通门诊我们常会被问到“我的药一停就睡不着,换其他药还不好使,这药是不是有成瘾性?”
临床上常用的苯二氮?类药物(如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非苯二氮?类药物(佐匹克隆、酒石酸唑吡坦)长期服用有一定的成瘾性。但抗抑郁药(米氮平、曲唑酮等)、抗精神病药等协同助眠,长期服用无成瘾性。抗精神病药可广泛阻断促觉醒神经递质受体,包括多巴胺、组胺、5-羟色胺、胆碱及肾上腺素能受体,进而改善失眠。基于现有证据,最适合使用抗精神病药助眠的仍是共病失眠的精神病性障碍或双相障碍患者。而不是那些没有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一般失眠人群。
慢性失眠患者长期服用苯二氮?类药物助眠,容易产生心理和躯体依赖。面对此种情况,由于抗精神病药无成瘾性,临床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具有镇静效应的抗精神病药助眠。当患者停药有一定困难时,建议弄清失眠的原因,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精神障碍等,及时解除致病因素。建议患者多尝试非药物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等;理解睡眠的生理过程,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所以,请大家正视精神科疾病特点和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抗精神病药长期服用不会出现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减停后无痛苦体验,长期服用不会“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