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琴 江永强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之道”出自《论语·里仁篇》,是儒家思想传世之经典。当看到“忠恕”二字时,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是“忠诚”和“宽恕”,即对事业或他人忠诚,宽恕他人的不足或过错。然而,这是不全面的。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将“忠恕”注解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亦提到“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谓之恕”。通俗来说,“忠”是做好自己,“恕”是利好他人,“忠”是“恕”的前提,“恕”是“忠”的延伸。而且,“忠恕”二字均含“心”,强调心正意诚是关键,虚情假意的行径绝非“忠恕”。简要而言,“忠恕之道”倡导人们在和他人社会交往时既要真心实意地做好自己,践行自己的责任,亦要将心比心地成就他人。后世儒生更是将“忠恕之道”视为入世信条。例如,在《宋史·范仲淹传》中有云:“吾平生所学,得知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此也。”
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乃至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父母教会孩子处世之道的“训练场”。父母如若能以“忠恕之道”来和孩子相处,既有利于亲子和谐相处,亦能教会孩子未来在和他人的社会互动中以“忠恕之道”践行。那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的“忠恕之道”如何理解呢?“忠”要求父母做好自己,履行为人父母的职责,为孩子的成长投入足够且适当的心力、精力、财力和物力;“恕”要求父母尊重与平等地看待孩子的成长特点、需要和脚步。“忠恕”是一体的,是真情实意、发自肺腑的。看似短短两个字,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践行,以至于矛盾是亲子关系中的“常客”。
亲子矛盾千差万别,但常见为“预期>现实→失望”的模式。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还不忘和别人家孩子比;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动作快点,别磨磨唧唧的;又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少看手机多读书学习,自己因工作也好或娱乐也罢却时不时捧着手机;等等。上述这些常见的场景,实则都和父母未能践行“忠恕之道”有关。家长可能会问,难道“希望孩子成才、敦促孩子快点、不许孩子看手机等”不就是“忠”吗?希望孩子成才,哪个家长不希望;敦促孩子快点,是怕孩子迟到;不许孩子看手机是担心影响视力和注意力,这些都是父母在履行自己的职责,都是在为孩子着想。是的,的确如此。但“恕”呢?有做到心正意诚吗?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特有的气质、资质、想法、情绪、行为模式和发展规律。
希望孩子多么优秀或和别人家孩子比较的时候有承认人和人之间本来就是不同的吗?儿童的动作发展、对时间的观念以及对自我的调控是无法和成人相比的,父母在催促之时是否有认识到孩子的这些特点,是否有基于这些认识而去宽宥孩子的“磨磨唧唧”?希望孩子好,让孩子少看手机的同时有约束过自己不看手机吗?当父母没有做到心正意诚时,和孩子相处的预期从一开始可能就是自私的;当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真心地给予平等尊重时,父母所谓的“忠”是虚伪的,是丢了“恕”的;现实必然无法满足预期,以至于矛盾不可避免。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这句话除了强调父母要注重言传身教外,还强调父母和孩子相处时的平等、尊重和将心比心。几乎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这份爱一定不是盲目的。那父母该如何践行“忠恕之道”呢?第一点,明晰自己为人父母的“心”,坚定自己对孩子的爱,是发自肺腑的、是无私的;第二点,真诚地履行自己为人父母的职责,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爱孩子,支持孩子的成长;第三点,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提要求时做到平等,尊重孩子的特点和想法;第四点,“反求诸己”,当孩子未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或发生矛盾时反思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第五点,“吾日三省吾身”,不要奢求突然的改变,慢慢来,和孩子一同成长;第六点,如果觉着自己独自参悟很困难,可以考虑做一些个人成长体验,从认识自己和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开始。
平等、尊重和将心比心本质上都是相互的,是孩子让父母成为父母,是父母让孩子成为孩子。对于低龄的孩子,毫无疑问需要父母更多地做好自己;而对于大龄的孩子,父母和孩子都应该努力践行“忠恕之道”。跳出亲子关系,“忠恕之道”对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同胞关系同样适用。根据家庭系统理论的观点,家庭是由多个子系统(如父子子系统、母子子系统、父母婚姻子系统、父母共育子系统、同胞子系统等)组成,也可笼统地理解为是“亲子”“夫妇”和“同胞”的拓展。每一个关系子系统中的个体如若能遵行“忠恕之道”,那整个家庭系统必将是和谐运转的,“家和万事兴”。诚如《三字经》中提到的“父子亲”“夫妇顺”“兄则友,弟则恭”描述的都是“忠恕之道”对家庭教育的价值导向或期望,是孔子及其后世儒生的期望,也是当下家庭教育事业改革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