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地带:编辑原创性贡献的定量化研究

2023-05-30 06:26谢江林
新闻爱好者 2023年3期
关键词:著作

谢江林

【摘要】编辑与著作之间存在模糊的中间地带:一方面,著作实践中普遍存在编辑要素;另一方面,编辑工作中也确实存在编辑对作者的作品有着较高原创性贡献的情况。引入“原创度”概念,构建编辑—著作关系模型,通过对编辑的原创性贡献作定量分析,从理论上进一步廓清编辑和著作的边界,并对编辑价值彰显、编辑层次追求、编辑技能培育等业务场景作实操指引。

【关键词】编辑;著作;原创度;编著关系模型

编辑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编辑对文稿的着力超出了修改加工的“度”,而给予了稿件较大的原创性贡献;特别是针对一些“两可之间,弃之可惜”的稿件,为了达到出版要求,编辑不得不付出更大的心力,既改文字,又修正观点,最终未必在作品上署名,却事实上成为“参与创作者”。可见,“编”“著”之间确实存在模糊的中间地带,学界既往对“编著合一”和“编著有别”的争论也源于这种中间地带。本文致力于构建一种定量化分析模型,探究编辑工作的原创性问题,为“编辑”和“著作”的边界廓清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路径,以期对编辑学的基础性理论作一些纵深探索,并对编辑实践予以现实观照。

一、编辑与著作的中间地带

“编著合一”论的理论出发点是“脑力劳动的操作共性”。研究者认为“编辑活动与著述活动的分野不在于活动者的身份,而在于成书过程中精神劳动的性质”,“著作活动与编辑活动都有搜集材料、整理加工的环节”,“都离不开对他人作品和资料的利用”[1]。这种认识一定程度上或也受到“编辑”词源的影响,因为在我国古籍里难以找到表示非著作活动的“编辑”一词的用例[2],古代的著作方式包含大量“编辑”的工作,如资料的收集、补遗和编排,以及避免差错,也因此有了“编著合一”的认识基础和历史依据。

“编著有别”论的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是“有出版才有编辑”,认为“与出版等传播业无关的活动不可能是编辑活动”[3]。与古时编、著、校乃至传播常由一人所为不同,在现代出版视域下,编辑和著作是一种分工关系,而不是一体关系。学者林穗芳对编辑和著作的定义做过厘清:编辑是指“依据一定的方针开发选题,选择和加工稿件,以供复制向公众传播”;著作是指“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表达思想、感情、知识、经验,反映客观事物,其内容或表现形式具有独创性”[4]。从林穗芳先生的界定出发,编辑和著作虽然都属脑力劳动,但存在明显区别:编辑侧重选择和加工;著作注重独创性的表达。另外,从创作实践来看,脑力劳动存在于诸多领域,在文学、艺术等相对感性的创作领域,“编辑”要素趋弱,自我表达占主导;在科学研究领域,学术文稿的撰写确实具有一定的“编辑”属性,但不应忽视作者的思想观点对既有研究和材料的创新和超越,以及表现形式(如文字表达)的独特性。

本文持“编著有别”的观点立场,但承认编辑和著作之间存在中间地带:一方面,在著作实践中,确实普遍存在“编著合一”的行为,例如史书编纂,以及诗集、文集、教材等具有“整合”性质的书稿编写等,事实上都包含“编”和“著”的要素。另一方面,在编辑加工环节中,确实存在编辑人员对作者的作品有着较高原创性贡献的情况,例如有时要对作者作品进行大改——既改文字,也改观点,且篇幅甚巨,此时“写”的成分已超过了“改”。如果编著有别,那么“编著之别”应如何界定?本文试图作“量”的解析。

二、基于“原创性贡献”的编辑—著作关系模型构建

一部作品是专著、编著,还是纯粹的编辑作品,实操中的当事者或可凭经验或个人心中的“尺度”作出判断,这种评判中暗含一种“原创性贡献”的考量。本文引入“原创度”这一概念,将之定义为编辑对作品的原创性贡献的量。结合编辑和著作实践,本文暂将原创度的影响指标定为“文字原创度”和“思想观点原创度”。以原创度为纽带,编辑、著作以及相关概念或活动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模型做定量化阐释。

图1为本文提出的编辑—著作关系模型。在二维坐标系中,横轴表示不同的编辑和著作状态(简称“编—著状态”),从“著作”到“编辑”,划分为四种状态:专著、编著、选择加工[5]和校对。其中,专著和编著归为“著作活动”范畴,选择加工和校对归为“编辑活动”范畴。纵轴表示原创度,从0到100%。斜线AE上所有的点对应了不同“编—著状態”和原创度的组合。斜线CE代表编辑活动范畴,分为“选择加工”和“校对”两个层面:CD原创度相对较高,表示选择加工工作;DE原创度较低,表示校对工作。D点位置可根据不同机构、不同作品对编辑与校对的分工要求而定:如果编辑人员要承担较多的校对工作,D点下移,此时单纯校对工作的原创度不高;反之则D点上移。E点与横轴相交,原创度为0,代表一种完全没有原创性贡献的编辑状态,例如仅仅对文字或版式做简单的技术性加工。C点的原创度为50%,是编辑活动的极致。如果原创度超过了50%,编辑工作将发生“质变”,具有了“编著”性质。随着B点上移,原创度继续提升到一定程度(譬如超过75%),“著作”属性大大超过了“编辑”属性,此时的“编—著状态”接近了“专著”。

以上是以一种编辑视角或编辑人员站位,对编辑与著作关系进行的解读。反过来,同样基于以上模型,也可以从著作者的视角来分析“编”“著”关系。譬如斜线AC代表著作活动范畴:其中AB原创度较高,表示专著活动;BC原创度略低,表示编著活动。B点位置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作品的特点而定。

本文所构建的编辑—著作关系模型提供了一种直观的定量分析视角。以原创度50%作为划分编辑与著作的边界,体现了一种姿态,即著作活动的原创度原则上应高于编辑活动,这也为一般意义上的“编著之别”提供了更明确的界定思路。另外,模型以原创度为纽带,为专著、编著、选择加工、校对、编纂/编撰等“脑力劳动”在著作和编辑活动范畴中找到了相对位置,从而有助于加深对各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三、不同编辑业务场景的原创度分析与实践指引

(一)编辑价值的彰显:源自编辑本分的外部性

从编辑—著作关系模型来看,编辑工作的重心在于“编辑”,即原创度低于50%的部分。编辑工作的本分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原创度,而在于服务作者和读者,对著作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向社会大众供应优质的文化作品。

从经济学角度看,现代出版业发展要求编著分离,著作工作交给作者,编辑人员则守住“编辑”本分,分工明确,各展所长,从而实现更高的文化生产效率。在编辑出版价值链中,编辑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环节,也是最关键的增值环节。编辑对作者的作品進行整理加工,使之有序化、规范化乃至精致化,达到“适于出版”的要求,进而实现满足受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最终目的。编辑工作的专业化,令广大作者从较为繁琐的修改润色、文字校对等工作中脱离出来,更专注于作品的核心创作。分工与专业化,令编辑和著作两种工作的效率都大大提升。事实上,随着出版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更多的产业环节被分离出来,分工越来越细,例如在作者与出版机构之间出现了起中介作用的出版经纪人,另外,在选题、审稿、排版、美术设计等环节,也都出现了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的外部专家群体或专业机构。

从营销学角度看,编辑作为沟通作者与读者的中介,也是衔接文化生产和文化接受的中介。[6]编辑是“称职”的营销者。编辑对作者的选择、对稿件的取舍,既出于编辑方针的考量,也是按需定产的结果,而编辑方针往往也包含“服务市场”的要求。另外,编辑对稿件的加工润色,也多基于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偏好。最终,进入发行环节的作品已具备了诸多市场属性。

编辑工作是辅助性、服务性的,即通过设立选题助力上游的作者创作,通过选择加工服务下游的读者需求,虽在作品中的原创度不一定凸显,但推动了整个编辑出版产业链的运转和价值实现,这种远超本职工作自我增值的巨大“外部性”正是编辑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

(二)编辑层次的追求:原创性贡献决定编辑层次

根据工作能力和效果的不同,编辑工作有层次之分。在编辑出版实践中,不同职务级别的编辑人员与编辑层次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普通编辑主要负责案头工作,并向策划编辑发展;编辑室主任侧重选题策划、内容把关和品牌推广等工作;更高层级的总编辑则关注机构发展的整体规划。

还有研究者将“编辑加工”划分为技术性加工、文字性加工、创造性加工三个层次[7],这三个层次的编辑都着力于作品,对编辑人员具有更强的业务指导性。既然有层次之分,便有了高下之别。如果仅做版式调整、体例统一、错别字更正、格式规范等技术性的加工,便是较低层次的编辑;如果能够在排除语法错误,增强行文流畅度的基础上,给予作品一定的文学化包装,则达到了“中等层次”的编辑水准;如果能针对书稿的结构、思想和观点提出切中要害的建议,或做出令作者满意乃至惊叹的修改,便达到了“高层次”的编辑水准。

结合本文提出的编辑—著作关系模型,本文认为原创度反映了编辑对作品的贡献大小。编辑在文稿加工中的原创度越高,意味着其对作者创作的介入程度越深,对作品的原创性贡献越大,所体现的编辑层次就越高。编辑的原创性贡献体现在文字加工和思想观点注入两个方面,而后者折射出更高的编辑层次和水平。有研究者将编辑的价值概括为“出版文化发展的重要支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中流砥柱”“科学的继承者与创新者”等方面。[8]如果编辑对作品的着力不多、原创性贡献不高,其“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价值就难以凸显;反之,如果编辑深度介入作品创作,并从根本上提升了作品的质量和层次,便有了为文化筑基的意义,进入助推“文化积累、建设与发展”的至高境界。

但编辑工作并不倡导一味提升原创度,并且编辑实践中的文稿加工往往遵循“多就小改”原则,即可改可不改的一律不改。一定的原创度,是编辑能力储备的体现。编辑无须刻意追求提升原创度,但不能没有一定的原创能力。编辑若要与作者在思想和学术层面进行对话,在更高层次上对作品进行把关和升华,必须以有极强的原创性能力作为保证。

(三)编辑技能的培育:提升原创性能力储备

本文将原创度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文字原创度”和“思想观点原创度”两个主要方面。文字原创度对应编辑业务技能,例如“敏锐的语言文字感知能力、高超的语言文字修改能力和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9],这是编辑的基本功。思想观点原创度则对应相关专业领域的学术判断力和学术研究能力。一定的学术造诣是编辑“审阅文稿时发现问题、评判价值、辨析真伪的本钱”[10]。另外,在一些大众性、综合性定位的出版机构或刊物,编辑还应具备较广的知识面,“一专多能”是必要的能力。在“十三五”规划教材《编辑学原理》中,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被总结为三个方面:语言文字修养、人际交往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11]。这种概括也突出了编辑技能和素养的综合性。

不同层次的编辑,也对应了不同的技能要求,编辑的层次是由低到高逐步进阶的,编辑技能的培育,离不开出版机构的培训资源注入,也有赖于编辑个人的自我施压和追求。随着编辑技能不断提升,编辑人员所能够为作品注入的原创度才能相应提高。当有需要编辑更大着力的文稿出现时,编辑才能游刃有余地为文稿贡献更高的原创度——编辑应做好这样的能力储备。另外,由于编辑工作具有辅助性、服务性的特点,这注定了编辑工作是寂寞的。编辑工作的原创度不及著作活动,因而不具备署名权,不能享受著作权带来的相关收益。编辑的着力和贡献,往往只有作者知道,而广大读者不一定知晓,因而不能出大名。因此,甘于寂寞、“甘为他人作嫁衣”的心境,以及持之以恒在编辑业务上耕耘的耐性,也成为编辑能力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本文基于“编辑原创性贡献”这一现实存在,引入“原创度”关键变量,构建编辑—著作关系模型,旨在以定量方式阐释编辑与著作之间的中间地带,并指导编辑业务实践。模型的构建以定量分析为目标,其在“量”上的“精准度”受制于现实编辑工作环境的确定性。另外,出于研究的便利,模型对编辑和著作相关活动进行了简化和抽象,并基于“原创度”对其进行归类和定性,作为“初探”,相关研究细节还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参考文献:

[1]王华良.参加“编辑”概念讨论想到的两个问题[J].编辑学刊,1992(7):1-7.

[2]林穗芳.关于“着作”概念和着作方式的历史发展[J].编辑学刊,1996(5):2-6.

[3]刘光裕.“有出版才有编辑”:谈编辑的产生和发展[J].编辑学刊,1996(12):2-8.

[4]林穗芳.“编辑”和“著作”概念及有关问题[J].编辑学刊,1994(1):36-39.

[5]林穗芳.“编辑”和“著作”概念及有关问题[J].编辑学刊,1994(1):36-39.

[6]吴平,芦珊珊.编辑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11.

[7]聂方熙.论编辑加工的三个层次[J].编辑学刊,1990(10):53-55.

[8]吴平,芦珊珊.编辑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9-13.

[9]吴平,芦珊珊.编辑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77.

[10]陶振民.编辑的知识、技能及其他[J].编辑学刊,1994(12):53-56.

[11]吴平,芦珊珊.编辑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77-83.

(作者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高级编辑)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著作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丁四新著作系列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和他的养生著作《老老恒言》
江怡著作系列
陈松长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杨泽波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画家的数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