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在追求新生活、肩负新使命、拥抱新时代的团队发展历程中,由教师个体在学习共同体中基于思考、实践和创生,形成了独特的同伴互助式自我培养模式,对陪伴和服务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做了有益的探索。展望新青年工作室的未来,提出写“四析”文章图书、打“四基”学术基础、做“四好”数学教师、探“四类”培养途径、行“四向”发展方针的“五四”数学教育理想,倡导做平易近人的数学教育研究,这将引领新时代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走向新生态。
关键词:教师学习;新青年;新时代;数学教师;学习生态
【写在前面】近些年来,在数学教育领域,涌现出不少学习共同体,其中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以下简称“新青年工作室”)就是一个典型。经过16年的发展,新青年工作室依靠“数学教育研究、数学教育传播、数学教育发展共同体”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在全国范围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数学教师学习共同体。那么,在教师通过专业学习达成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新青年工作室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那些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教师是如何借助新青年工作室这个平台实现个人与团队的统一发展的?带着这些问题,访谈了新青年工作室创始人刘祖希老师。
一、从独学到众学,开启教师学习新生活
余晓娟:(以下简称“余”)刘老师,上午好。非常高兴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我们知道,“教师学习”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可喜的是,新青年工作室已经走在了前面。能否先请刘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当初给工作室命名“新青年”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个“新”字究竟体现在哪些地方?
刘祖希:(以下简称“刘”)谢谢!“新青年”沿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先生创办的杂志《新青年》的名字,我们工作室logo上的六个花瓣就代表了当时倡导的新青年的六个标准,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六个标准今天看来仍有借鉴意义。具体到我们工作室,我認为这个“新”体现在三个方面:新时代、新使命、新生活。其实,这三个词应该倒过来讲。先有新生活,起点是新生活。我们想要来组织这样一个团队,其实就是从“新生活”开始的。2005年,我们六个创始人(刘祖希、任念兵、罗建宇、丁益民、代银、田富德)通过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数学通讯》杂志结识,聚到一起,那时候叫笔友。我们组建了一个QQ群,取名“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这是2006年的事。刚开始,我们只是交流各自的写作体会,慢慢地就萌发了一个想法:我们这些年轻老师不能只做一个教书匠,而应该有一点自己的新东西、新想法、新状态。后来,我就把它提炼为一种“新生活”。
余:想过一种新的教师生活。能具体给我们描述一下这种新生活愿景吗?
刘:可以。工作也好,学习也好,写作也好,都是一种生活状态。我们团队的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写作、读书、教研与教学生活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师职业生活状态。2014年,江苏常州的宋书华老师在申请加入工作室后,积极支持举办全国新青年数学教师发展论坛(以下简称“新青年论坛”),并落实论坛的经费、场地等。于是,我们决定把新青年工作室这个团队的范围、人数、规模再扩大一些。这就是第二个“新”—新使命,就是要把新青年的精神带给全国各地更多的老师。也就是说,我们不再满足于几个人的小生活了,而要建设全国范围的青年数学教师发情展团体,和大家一起进步。所以,2014年举办首届新青年论坛的时候,我们提炼了新青年工作室的宗旨:为全国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做青年数学教师最好的专业成长伙伴。核心定位是“服务”和“伙伴”。
余:从在六个人的小天地里过新生活,发展为一大群人一起过新生活的新使命,您觉得除了“服务”和“伙伴”外,也会有“引领”的含义在里面吗?
刘:不敢提“引领”,因为我们还没有掌握青年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最根本的规律。可能我们已经触摸到了这个规律,但还在探索和总结中。而且,我们服务和陪伴的对象还不多。到目前为止,新青年工作室的新老成员加起来近120人。算上参加过我们新青年论坛的老师,也不过几千人。全国那么多青年数学教师,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所以“引领”是绝对不敢谈的。
余:那第三个“新”—新时代,如何理解呢?
刘:新时代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新生活和新使命所处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如果没有现在这样一个好的新时代提供给我们安定的物质条件、生活环境和教育政策,我们就不可能安心地过我们的新生活,也不可能实现我们的新使命。所以,当前的新时代既是我们一切生活和使命的大前提,也是我们一切努力的最终意义—我们的新生活、新使命都来源于这个新时代,也必将服务于这个新时代。当然,随着新青年工作室的发展和大家认识的提升,我想“新”还会被赋予更多的含义。
二、从个案到共性,重塑教师学习新生态
余:新时代赋予你们新使命,带着新使命开启了新生活。我接触过很多新青年工作室的老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到“兄弟”,就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感觉。
刘:对的。除了服务和伙伴,我们还有一个角色就是兄弟,超过朋友。我在通讯录中给许多新青年工作室成员备注的姓名就是某某兄弟。当然,“兄弟”一词可能有一点江湖气,或者说非学术的感觉。但这大可不必苛责,因为新青年工作室本身就是一个民间组织。
余:但就是这个民间组织,取得了很多成绩,许多老师在新青年工作室获得了较大的成长。能给我们举几个例子吗?
刘:例子太多了。比如任念兵、史嘉、代银老师分别获得了第六、七、八届全国赛课的一等奖,张国治老师还被选为第九届全国赛课的评委。在工作室邀请的专家指导下,张志勇、何睦、罗建宇、丁益民等老师都出版了教学专著,仓万林老师发起了“数学写作”学校联盟,宋书华老师创业建立了影响很大的在线教研平台并举办了多个很有特色的教师研修班(单增教授解题研修班、叶中豪平面几何研修班等),等等。除此以外,新青年工作室成员每年发表100多篇教研文章,其中有10多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或者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到目前为止,新青年工作室成员中已有4人获评正高级教师,3人荣膺特级教师称号,1人晋升高校教授,4人考上教育博士……所有这些成绩都是物化的,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学生、家长和学校对我们工作室成员的高度认可。这些成绩主要是成员自己努力的结果,其次是工作室成员相互启发和帮助的结果,工作室只做了一些锦上添花、必要点拨的事情。
余:说到写文章,新青年工作室成员“输出作品”确实很厉害,像合肥市第四中学的郑良老师、苏州实验中学的丁益民老师每年都有10多篇文章发表。我拜读了您2021年发表在《教育研》上的文章《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学术基础与研究指向—从教研活动的双重属性说起》[2],觉得它对数学教育工作者有很高的指导价值。您当时是基于什么考虑决定写这篇文章的?
刘:这篇文章是近几年写成的,但思考了20年。到今年,我参加工作正好20年,始终在做教研和写作方面的事。这些年,又一直在出版社,每天接触大量的审稿工作。我一直想把自己个人和团队的经验总结、提炼出来,分享给全国的青年教师。恰好在2017年11月份,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时任院长祁建新老师邀请我做个讲座。祁院长给讲座定的题目是“数学教师的学术基础与研究指向”。这个题目说到我的心坎上了。我认真做了准备,讲座反响也不错。从2017年到2021年,这个讲座我在全国多个地方陆续讲了十几场,越讲越有感触。所以,我就想把内容整理成文章。
余:也就是说这篇文章花了20年的思考,用四年的时间写作、完成?
刘:是的。应该说,写完以后高于原来的期望。原来只是想把写论文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但事实上纯粹写论文的经验在这篇文章里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文章的其他部分,是我从中小学数学教师教研的实际出发,比较全面地阐述教研应该打好的四个基础以及教师容易实现的四个追求。所以,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宏观性。
余:新青年工作室有这么多优秀老师成长的案例,您觉得他们的学习路径有没有什么共性?
刘:共性我觉得还是有的。我曾经谈到“青年数学教育工作者培养的五种路径”[3]。从个案中抽取共性的话,我觉得,主要是新青年工作室形成了一种“同伴互助的自我培养模式”。我们特别强调自我培养,工作室成员都是在“新青年”这个包容奋进的氛围里,彼此激励和被激励,相互启发和受启发,慢慢成长起来的。总结来说,我觉得,新青年工作室成员普遍做到了三点:重思考、重实践、重创生。首先是重思考。不同于学校里的青蓝结对或上级安排的培训任务,我们的成员从来不“等、靠、要”,对数学、对教育都有强烈的热爱,都会主动去探索问题。常常因为一个问题在群里发生争论,甚至有人退群了又进来—大家都是真的在探讨问题。所以,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要上公开课了,你给我一个现成的教案”;随手提一个自己都没有思考过的问题,问人家要答案。我们讨论的问题都是提出者事先有思考和准备的。其次是重实践。大家的行动力都特别强。我记得,常州市第五中学的张志勇老师有一次跟我们分享他带领江苏省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的老师做教研的经验,有一条叫“不会也用”,即用实践倒逼自己成长,边做边学,知行合一。像郑良老师、张国治老师等,他们都是真正的反思性实践者。再就是重创生,并乐于分享。成员在新青年工作室受到了启发、学到了东西后,一般都会花功夫慢慢整理成体系,很有创造性。而且,大家还有向外分享和辐射的意识,会到所在学校或地区甚至全省、全国开讲座,这样影响力就大了,而且自己也得到了进一步锻炼。所以,好多新青年工作室成员后来都成了专家,比如数学课程教材领域有胡晋宾博士、钟劲松老师等,数学课堂教学领域有任念兵、罗建宇、丁益民、何睦老师等,数学解题与高考研究领域有张国治、郑良老师等,数学竞赛与初等数学研究领域有代银、田富德、杨续亮老师和吴佐慧博士等,数学文化教育领域有仓万林、史嘉老师等,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领域有陈飞老师、余庆纯博士等,数学教育信息技术领域有张志勇老师、彭翕成博士等,网络教育方面有宋书华老师等。当然,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建议您采访一下他们,他们的学习机制很值得进一步探究。
余:好的,非常有必要。应该说新青年工作室构建的教师学习生态是非常有利于教师发展的,这种信息的共享和经验的传帮带非常重要,是吧?
刘:是的。新青年工作室的成员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或自治区,大家可以毫无障碍地共享各地的先进经验。成员有来自高校的教授、博士,一线教师可以获得最前沿的数学教研信息和专业指导;还有出版社的教材编辑、教研部门的教研员以及教育科技企业的负责人,大家可以了解教材编写的宗旨、特点以及许多台前幕后的故事,了解教研政策的发展變化以及课题研究的方法技巧,了解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动态。因此,工作室成员所能得到的教研信息是立体的、多元的、全方位的,这对他们开展教学、教研都有莫大的帮助。哪怕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也会齐心协力,查找文献,推荐专家,尝试解决路径。所以,如果说工作成员们有成长,我想,可能99%归功于他们自身的努力,1%得益于新青年团队里大家的相互启发和传帮带。
三、从使命到理想,不负教师学习新时代
余:老师们在新青年工作室学习,彼此支持、合作交流,逐渐成长为卓越的学习者。那么在对外辐射方面,新青年工作室目前做了哪些工作?又有哪些成效呢?
刘:这个问题正是我接下来想说的。对外辐射正是新青年工作室的“四向”发展方针之一。如果说在新青年工作室内部,我们追求的是一种新的教师生活状态,那可能还达不到工作室的使命,扛不起“新青年”这面旗帜。我们要服务全国范围内更多的青年教师,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伙伴。比如,我们在各地建立新青年工作室分站、教研基地,举办新青年论坛,以及出版发行“新青年教师文库”,这些都是对外辐射。到目前为止,我们先后建立了新青年工作室苏州分站、陕西分站、安徽分站,新青年工作室常州教研基地、无锡教研基地、桐城教研基地、上海教研基地。从2014年开始,到2016年,我们每年暑假举办一次新青年论坛,全国各地的数学教师都可以免费参加。有了前三年的影响力,从2017年开始,就有很多高校、地方教育局、中小学主动联系我们,邀请我们去他们那里办论坛。于是,逐渐把新青年论坛做成了“1+X”的格局。
余:什么是“1+X”?您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刘:“1”就是每年暑假在高校办一场主论坛,“X”就是在各个地方教育局、学校再办若干场中小学论坛。在高校办论坛,参会人员比较广,高校教师、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中小学教师都会参加,以学术讨论为主,不太涉及具体的教学问题。而在各地教育局、学校办论坛,针对性很强,内容以教学技能的展示、教研经验的交流为主。
余:那么“1+X”格局形成后,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或阻力是什么?
刘:2017年到2019年这三年,新青年论坛的“1+X”格局开展得很顺利,经费、场地等都没有问题,承办方都会提供。后来遇到的主要困难就是新冠肺炎疫情。2019年底,我们做了2020年的论坛规划,准备暑假到浙江师范大学办高校的主论坛,4月份与江苏昆山教育学会联合办一场中小学的论坛。中小学论坛的名字叫“第七届新青年数学教师发展论坛暨长三角数学教育一体化研讨会”。因为国家提出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我们就想办一场数学教育的“长三角一体化论坛”。当时得到了很多专家,包括江浙沪皖四省市高校教授、中小学教研员的支持。后来很遗憾,疫情来了,只能停止。所以说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和阻力就是疫情。
余:疫情来了之后,我注意到新青年工作室的活动多是线上举行,每月安排一次线上交流,采取网络研修的方式。今后一段时间都会沿用这样的模式吗?
刘:其实,2022年线下新青年论坛的方案,我们也做好了,还是因为疫情没有实现。近两年我们把新青年论坛搬到了线上,称为“新青年云论坛”,并与广西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2020年,每月一次的新青年云论坛,由新青年工作室成员主讲,主要是对云论坛这种形式进行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2021年的12场新青年云论坛就不再是工作室成员主讲了,主讲嘉宾全部是高校的青年博士或教授。未来,我们会恢复线下论坛,也可能线上和线下混合进行,互相补充。内容方面则会聚焦当前的数学教育热点问题,比如课程思政、作业设计、问题情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高中数学新教材分析、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等。我们拟邀请一些专家来做热点问题的政策解读、方法策略分享等。
余:展望未来,对新青年工作室成员的后续学习,有什么规划呢?
刘:我从两方面讲。第一方面是我个人的规划,一位新青年工作室老成员的规划。我认为教研是有规律的,既不是高不可攀的,也不是没有门槛的。说并非高不可攀,是指我们并非要做大学教授一样的专业理论研究,而主要是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说有门槛,意思是不能随便拿一个教案安上一个理论就说是教研,而应该研究里面的规律、内在的逻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我就在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进行探索,找理论的数学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数学教学研究的结合点。这是我未来的一个主攻方向,我会把精力放在普及数学教育研究上,让它更加平易近人,就像很多数学家做数学科普一样。我这两三年发表的“图说数学教育原理”系列文章就是这方面的探索。
余:做平易近人的数学教育研究,说得真好!那第二个方面的规划呢?
刘:第二个方面就是对新青年工作室的规划。2020年,我“退休”(为保持团队活力,新青年工作室制定了成员年满40岁“退休”的规则)的时候,做了一个告别演讲,演讲的主题就是“新时代新青年的'五四'数学教育理想”。“五四”既明指“五四”青年,也暗指五个“四”,具体包括:写“四析”文章图书[12]、打“四基”学术基础[3]、做“四好”数学教师[14]、探“四类”培养途径[15]、行“四向”发展方针[16]。这是按照从个人到团队发展规划排序的,也構成了我提出的青年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ERTP理论模型的主体。总的来说,还是紧紧围绕新青年工作室“为全国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做青年数学教师最好的专业成长伙伴”这个宗旨和初心来开展工作。
现在新青年工作室的新一届理事会成立了,他们的工作非常出色,新的成员陆续加入。他们的学历层次、眼界追求都可能超过我们第一代“新青年”。我在告别演讲中说了,你们可以认同我提的“五四”数学教育理想,也可以推翻它。推翻它,才能不断地创新,才能不断地成长,才能不断地前进。
余:好的,感谢您的分享。请您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采访。
刘:不客气,也谢谢您对新青年的支持。今天聊的话题是教师学习,那我就用荀子《劝学》中的一句话表达我的感想。荀子以蚯蚓和螃蟹做比较,告诫我们,学习要用心专一、持之以恒。他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其实,这句话的上一句正是我们熟知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让我们不断学习、进步吧,新青年!
参考文献:
[1]罗建宇.基于互联网的数学教师工作室建设—以全国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为例[J].中学数学月刊,2016(9):63—65.
[2][13][14]刘祖希.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学术基础与研究指向—从教研活动的双重属性说起[J].教育研,2021(5):40—53,40-53,40-53.
[3][15]刘祖希.青年数学教育工作者培养的五种路径[J].中学数学杂志,2017(7):5—8,5-8.
[4][16][17]刘祖希,史嘉,陈飞,等.青年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实践与思考—以“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为例[J].教育研(中学教育教学),2018(12):22—29,22—29,22-29.
[5]刘祖希.图说五种常用的数学教学法[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5):56—59.
[6]刘祖希.图说数学核心素养[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10):59—62.
[7]刘祖希.图说数学教育理论模型的建构[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1(5):60—64.
[8]刘祖希.图说数学教育研究方法[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2(4):65—68.
[9]刘祖希.图说数学教育理论的融通[J].中学数学杂志,2022(2):6—10.
[10]刘祖希.图说数学单元教学[J].中学数学杂志,2022(7):13—17.
[11]刘祖希.图说数学课程标准[J].中学数学杂志,2022(10):1—5.
[12]刘祖希.“四析法”与中学数学教研[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高中版),2016(12):1.
(余晓娟,湖北文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教育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师教育和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