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青年教师发展班的讲座后,一位教师发言:“我们校长每次给我布置任务,总喜欢说“能者多劳”。我心里有些憋屈,能干就要多干吗?”一席话引发众人共鸣,也引起我的思考。
确实,青年教师承担较多的工作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能干的教师会承担更多。因为学校事务繁杂,临时性的工作不少,青年教师手脚勤快、精力旺盛,在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很多管理者会不自觉地给他们多安排点活儿。我们不能说存在就是合理的,只是对这种现象的认识,还需要正确的引导。因为做事的主动与被动、认识的理性与偏执,涉及观念和格局,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会有很大影响。
“能者多劳”既是一句客套话,也是一句鼓励的话。当然,更重要的是,“多劳”不是坏事。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如果积极应对,它会成为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甚至是成长“突围”的跳板。
放眼我们周围的名优教师,几乎人人都有一些独特的本领。这些本领从何而来?背后必然都有一段艰苦的锻炼过程。成功大多是凝聚了汗水和血泪的。
我的一位好友,是立志成才的典范。他回忆自己的成长,说过一个“自讨苦吃”的经验。他说,工作初期的学校是一所乡村小学,校舍简陋。他看到学校外墙上的黑板报斑驳褪色,好久没有更新了,就跟后勤主任要来油漆,粉刷一新,又主動出了一期黑板报。此后,他不断“主动请缨”,一会儿管理广播站,一会儿兼职电教员,一会儿又做学校宣传通讯员。每项工作,他都认真对待,班级也管理得井井有条。两三年时间,他已经成为学校的“多面手”。在很多人还不懂什么是电化教学时,他已经十分熟悉。一次县里举行电化教学比赛,他在比赛中一举获得二等奖。后来,比赛、培训的机会接踵而来,他总是努力准备,认真参加,得到了很多学习与提升的机会,最终成长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他说:“一些同龄人在年轻时总想着怎么能少做点,哪种工作能舒服点,哪个班级能好教点,看起来占了便宜,其实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多年以后回想,应该感谢曾经的'多劳',因为'劳者多能',才培养和锻炼出今天的自己。”
从“能者多劳”到“劳者多能”,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我将这个故事分享给青年教师们,但愿“劳者多能”成为他们的人生格言。
(罗刚淮,南京师范大学溧阳实验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