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沉浸式教学的价值与路径

2023-05-30 01:02何茹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3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概论高校

何茹

摘  要:沉浸式思政课摒弃传统思政课堂中枯燥的说教模式,以新兴媒介技术为依托,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不但能激发起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让思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还能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能力。文章以沉浸式教学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分别从树立科学的沉浸式教学理念、运用3D或VR等技术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三方面,阐述如何将沉浸式教学应用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中,对“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理论认同感的增强具有重要价值,能切实有效发挥思政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改革创新;“概论”课;沉浸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9-0014-0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这一重要论述既明确了讲道理是思政课政治属性的根本要求,也阐明了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不仅要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和讲透彻,也要把“有意义”的思政课讲得“有意思”,让道理有人听、愿意听[2]。

“概论”课作为一门充分反映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其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较强,文字表达颇为抽象[3],在“教”与“学”过程中存在制约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问题,例如教学方式单一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和课程难度较大使学生学习困难等[4]。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深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因此,当前全国各高校积极推进“概论”课教学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概论”课深度融合,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教学课堂,让“概论”课鲜活起来,焕发“概论”课生机与活力,成为学生“想听爱学”“终身受益”的思政课程。

一、沉浸式教学的概念

“沉浸”一词,最初含义是指物体进到液体中所呈现出一种被全方位包裹的状态[6],多用来比喻人们完全地投入某种状态或者思想活动,潜心贯注于某一件事情[7]。沉浸式教学法,最早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法语区,将学生“浸泡”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去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此后这一成功做法便被世界其他国家不断进行深入研究,突破了仅应用于语言领域的局限性,将其转变成为一种普遍适用于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沉浸式教学的相关研究,沉浸式教学模式是指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者进入一种“沉浸”体验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8]。

二、“概论”课沉浸式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现如今,多媒体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概论”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PPT课件、视频播放等手段授课,但本质上是“换汤不换药”,“概论”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较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只是把以前的口述加板书改变为口述加课件与视频资料的播放形式[9],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较难激发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也无法使学生从思政课学习中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同时,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授课对象特征发生的新变化也进一步要求“概论”课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创新“概论”课教学方法[10]。

“沉浸式”思政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倡学生主动进行参与、体验和合作等学习活动。通过在“概论”课堂内外引入“角色扮演”“主题辩论”“红色故事”演讲、“红色歌曲”创作、“微视频”拍摄等活动,开设红色实践第二课堂、运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开设虚拟仿真思政课等,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创新方式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活起来”,让学生沉浸进去,共同参与其中。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概论”课堂的互动性、趣味性和思辨性,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思政课学习体验,还有助于教师与学生走出教学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困境,增强彼此之间的亲密感,形成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11]。此外,在“概论”课堂中引入沉浸式教学,可有效解决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两者相结合地学习“概论”课程内容,促使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思政教育效果,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进程深入推进,“00后”青年学生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西方价值文化的渗透和冲击。如在“00后”喜爱的流行文化中,美国好莱坞文化和日本二次元文化仍占据重要地位[12],同时诸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通过多种方式对思想价值观和心理尚未成熟的高校青年學生产生不良影响[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4]为此,应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对高校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树立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其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概论”课程的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概论”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积极运用沉浸式教学方法,通过开展辩论赛、自主性学习和问题讨论等多种活动,充分挖掘党的百年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所蕴含的道理,唤醒学生心灵中的深层情感和理性思维,引导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与实践力量,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始终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争做一名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努力奋斗。

三、“概论”课沉浸式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立足立德树人,树立科学的沉浸式教学理念

3D、VR虚拟现实技术等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思政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激发了思政课堂活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等来开展沉浸式教学是为了更有效地优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因此,“概论”课教师在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树立好正确观念,妥善处理好人文和科技之间的关系[15],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需要秉持适度原则,并把虚拟现实技术看作是营造沉浸式教学氛围所使用的工具,反之则会出现技术异化等问题[16]。

同时,辩论赛、主题演讲、知识竞赛和微电影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虽增强了“概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但如果“概论”课教师一味追求形式出新,试图通过欢乐的课堂气氛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出勤率”和“抬头率”,而忽略教学课程内容,则会出现教学“泛娱乐化”的不良现象[17],使思政课教学与其主旨相偏离,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变得更加空洞无味,教学变得没有思想、立场和观念[18]。因此将沉浸式教学应用于“概论”课堂中,授课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探索如何将理论讲得生动有趣,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夯实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坚持内容为王,并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充分凸显出思政课价值引领作用,使学生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19],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依托科技手段,创新沉浸式思政教学方式

思政课教师要想把道理讲深、讲透和讲活,就不能局限于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而是增强自身创新意识,以新媒体新技术为媒介,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将3D或VR技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构建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直观场景[16],把理论转变为具有吸引力的体验式情景模拟,让学生投入其中切身感受理论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直接感知,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真理性和实践性。

教师可以依据“概论”课程教学内容针对性地构建360度虚拟场景,实现沉浸式理论学习体验。例如,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可以运用3D或VR虚拟仿真技术构建革命领袖毛泽东站在讲台前的“亲自授课”,为同学们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提出、形成的必然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16],启发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与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還可运用虚拟技术对背景、环境与人物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全新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回到重大事件现场获取历史模拟情景体验[16]。此外,还可充分挖掘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将VR技术积极应用到红色教育中,构建沉浸式红色教育基地,让红色教育深入思政课堂中,打造“红色教育课堂”,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培育时代新人[20]。

(三)丰富活动载体,营造沉浸式思政课堂环境

“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1]思政课教师打造有深度和有温度的“概论”课堂,绝不能只停留在讲述书本理论内容,而是要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贴近时代、贴近实践和贴近学生实际,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如情景剧、辩论赛、故事分享会和绘画比赛等,有效改善纯理论教学中存在的缺乏活力、感染力、生动力的现象[22]。该方式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吸引力,令其真心喜欢上“概论”课。

例如,在讲授导论内容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以“马克思主义应当/不应当中国化”为主题的辩论赛活动,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与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与发展逻辑,增强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政治认同与实践认同[23]。又如在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篇文章时,授课教师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组织学生通过主题演讲、情景剧、诗歌朗诵等形式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梦想,引发学生心灵上的强烈共鸣,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引导学生自觉地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激发其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

此外,在临近课程结束之时,可围绕“概论”课程各章节内容,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我心中的思政课”等实践活动,将“概论”课教材中的理论内容与青年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如乡村振兴等,增强青年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参与感、主体感以及获得感,进而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结语

“概论”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概论”课教师将沉浸式教学应用于思政课堂中,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青春奋斗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EB/OL]. (2022-04-25). 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2-04/25/c_1128595417.htm.

[2] 张丽娟.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N]. 新疆日报,2022-05-19(07).

[3] 杨雪.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讨[J]. 大学,2021(04):89-90.

[4] 龚晓莺,李雯静. 制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观察,2020,9(45):29-31.

[5] 张烁.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6] 徐铷忆,陈卫东,郑思思,等. 境身合一:沉浸式体验的内涵建构、实现机制与教育应用——兼论AI+沉浸式学习的新场域[J]. 远程教育杂志,2021,39(01):28-40.

[7] 孙俊. 浅谈沉浸式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J]. 语文建设,2021(19):76-77.

[8] 余璐,周超飞. 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沉浸教学模式与实践[J].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06):78-80.

[9] 人民论坛网. 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EB/OL]. (2022-02-28). http://www.rmlt.com.cn/2022/0228/640806.shtml.

[10] 樊丽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方向以及策略思考[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 21,21(05):49-52+56.

[11] 蔡文璞,祝小宁. 沉浸式教学助力高校思政课改革[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8):56-58.

[12] 杨雄. “00后”群体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新特征[EB/OL]. (2021-04-20). http://www.rmlt.com.cn/2021/0415/611888.shtml.

[13] 劉英杰,王炜. 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刍探[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38(02):69-75.

[14] 新华网. 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EB/OL]. (2014-12-29).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2/29/c_1113818177.htm.

[15] 韩伟. 基于VR技术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 经济师,2022(06):201-202.

[16] 温旭. VR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应用[J]. 思想理论教育,2021(11):88-93.

[17] 杨晓奇. 教学“泛娱乐化”:隐忧与化解[J]. 教育学报,2020,16(02):59-65.

[18] 梁巍. 思政课教学要“内容为王”[N]. 中国教育报,2020-10-29(08).

[19] 本报评论部. 坚定我们的信仰信念信心[N]. 人民日报,2021-08-04(07).

[20] 陈梦翔,徐策. 基于VR技术的沉浸式红色教育基地的实践路径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8):148-151.

[21] 张烁.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2019-03-19(01).

[22] 赵红玉. “沉浸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探索——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9,6(92):283-284.

[23] 张岩,李新纲,朱秋莲. 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21(11):77-82.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概论高校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