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东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是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依托。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同用力,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变革,使教育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为此,要以系统化思维全方位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关系,充分认识教育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准确把握教育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刻理解教育是创新驱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把握教育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领域。同时,要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立場上去认识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的重要性;回归教育原点,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创新育人方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重视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完善教育治理结构。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3)03-0001-12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3.03.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33和“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1]34,对教育发展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这是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一以贯之的思想,并在新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深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指导意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担负着重要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对于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实践变革具有重要价值。
一、深化对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宏伟发展目标,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其特征作了全面的描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22-23。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从多重维度进行解读,但无论如何阐释它,都必然涉及人的因素,这就使得教育在其中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文教事业受到高度重视,文教兴邦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精神价值,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为创造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和国家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历史依据。今天,在创新驱动下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在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更是扮演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角色,承担着不可或缺的社会责任。
(一)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质量的教育要能够将教育公平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协调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相互支持。为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导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公平,确保“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理念得以实现,同时创新教育方法手段,使亿万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发展的机会。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的国情,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教育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无先例可循,其复杂程度前所未有。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是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巨大的人口规模是教育发展不可多得的资源,也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能。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基于人口众多的中国国情,我们在很低的起点上开始了中国式的教育实践探索,教育事业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而不断提质升级,逐步构建起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中国化教育体系,使各项衡量教育发展的指标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或者超过了世界上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速度超过了西方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教育发展,我们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证明了制度的优越性,展现了中国智慧,为进一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了时代基础。当然,与此同时,人口规模巨大也会给教育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考验。人口规模巨大就意味着需要超大规模的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形态丰富、功能强大的教育供给,既要能够在量上高标准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也能够在质上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保证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和受教育机会,这就对构建超大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以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现代教育担负的重要社会职能,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是一定的人口规模常数,人口规模巨大为拔尖人才的涌现提供了较大的人口基数的支持。一般来说,人口基数越大,能够涌现出有学术天赋的英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就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有一套科学严谨的遴选有潜质儿童的机制和方法、手段,能够科学准确地将有天赋的英才遴选出来,而且也需要有一整套科学的体制机制、途径和方法去培养英才,使珍贵的学术天赋能够得到充分开发。为此,要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有潜质的儿童的发展规律,构建出一个富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体系,使有潜质的儿童能够得到适合的教育,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现代教育要能够在当代技术条件下更好地实现科学技术的物化。科学技术是观念形态的存在,它要发挥作用就必须实现物化,转化为生产要素和人的素质,这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技术的本性所决定的,而将科学技术物化为人的素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职能,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表征。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有更多的人需要接受现代科学技术,需要更好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人的智力和能力。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对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这一职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科学技术的物化与人性的需要相适应,是自学科结构运动以来教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科学技术的物化的内容、路径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同时人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新的特点,因此,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下,无论在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上,还是在体系、结构上,都必须推进教育创新,提升科学技术物化的品质,使科学技术的物化更好地适应人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卓有成效地转化为人的核心素养。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摒弃以往客观存在的等级差异的教育发展模式的现代化。以往,由于支持教育发展的条件的匮乏,教育发展客观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现象,难以满足每一个人的发展需要,而进入新时代以后,推动教育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教育的价值目标逐渐摆脱被外在目标所牵引、偏离教育原点的发展样态,回归到满足每一个人的发展需要和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原点上,致力于培养每一个人的多方面兴趣和能力,成为惠及每一个民众、促进每一个人发展、具有鲜明人民性的教育。同时,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提高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品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和社会进步发展条件下个性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现代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內容,正如英格尔斯(Alex Inkeles)所说的那样,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无论一个国家引入了多么现代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方法,也无论这个国家如何仿效最现代的政治和行政管理,如果执行这些制度并使之付诸实施的那些个人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真正能顺应和推动现代经济制度与政治管理的健全发展,那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是徒有虚名。”[2]20-21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基础性要素和核心内涵,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指向,强调创新正确的价值引领方式和途径,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建设。同时,通过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平,让理想信念植入灵魂,使优秀文化精神融入社会行为,以此推动物质生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同频共振。
教育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因素。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为了可持续发展,需要每一个人树立生态意识,自觉履行生态保护责任,创造美好的生活家园。为此,要构建特色鲜明、上下衔接、内容丰富的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使生态意识成为每一个国民的基本素养,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此外,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教育是实现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交流职能,通过教育超越文明隔阂,培养具有天下情怀的现代人,追求文明共存、文明互鉴。
(二)科教兴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始终把教育作为支撑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并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3]45“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3]65他于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再次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4]邓小平同志明确把科学和教育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基础性地位的确立,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四届五中全会则把“科教兴国”列为之后15年直至整个21世纪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科教兴国战略逐渐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对社会进步发展和现代化之路的深刻认识,对它的理解和把握也是随着中国式实践变革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深入的。这样一条认识轨迹,既是对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深刻认识,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推进并被强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加以论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予以论述,而党的二十大报告则把教育、科技、人才合并为一个部分进行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的新论述体现了党对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党对教育促进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突破,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教育促进国家发展、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职能。
《学记》曾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前人对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揭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科学技术的作用的充分发挥是有条件的,它作为精神形态的存在,必须要实现物化其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科学技术的物化有两条基本途径,其中最为重要的途径就是把它物化为人的素质,使静态存在的科学技术转变为“活”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教育能够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而且还体现在教育能够改变劳动力的形态,其作用点聚焦在对生产力中最能动的因素的影响和改变,能够把科学技术转化为人的素质,把可能的劳动者变成现实的劳动者,把落后的劳动者变为先进的劳动者。正是由于教育对时代所需要的人的培养,科技乃至社会的进步发展才能由此得到坚实有力的支撑。因此,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各自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互为前提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它们三者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论述,体现了党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了它们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实现中国现代化道路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33的表述,是对教育内在本质和社会职能的清晰把握。育人是教育的本质功能,使每一个人的潜质都得到更好的培养是教育的社会使命,也是彰显教育存在价值的独特性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教育、科技、人才整体论述的思想方法,是以系统化思维认识和把握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教育工作战略部署的一个显著特征,反映了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关系及其高质量发展间关系的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和更精准的把握,体现了党对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的把握。作为社会存在,教育的社会职能必须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协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现代教育已深深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各类教育形态都逐步被纳入社会组织体系和功能结构中,成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撑作用。对此,《学会生存》就有很好的见解。针对以往出现的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割裂的现象,《学会生存》中就提出了要重塑和密切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的想法,认为“使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把教育与具体目标联系起来,建立社会与经济的密切关系,发明或再发现一种适合于它的环境的教育体系——这肯定是求得解决的办法”[5]98。同时,它也指出,教育不仅仅是学校一家的事,如果隔绝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孤零零的教育并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主张“所有的集体、协会、工联、地方团体和中间组织都必须共同承担教育责任”[5]202。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依托,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同用力,共同构筑起一个能够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重要价值的社会体系。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存在,也是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变革使教育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根据中国国情,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和做法,协同教育与全部社会领域之间的关系,以更加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和条件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使高质量教育体系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并能够形成新的教育功能,以此夯实教育对国家发展所担负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作用。
二、以系统化思维把握高质量教育体系 现代化是各个国家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梦寐以求的理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且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判定指标。但无论如何认识和理解现代化,基本的共识是人的现代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指标。英格尔斯曾说:“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2]8在他看来,所谓人的现代化,根本上是心理和精神的现代化,这个认识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花大气力提升人的素养、推进人的现代化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也就因此而凸显。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对教育的重要作用作了深刻论述,逐步形成和完善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则更加明确地指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战略。这样一种系统化的发展战略布局构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逻辑框架,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深刻理解科教兴国战略下的教育发展战略。
(一)教育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每一个领域都需要教育体系源源不断输送高质量的人力资源,需要高质量教育体系发挥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我们国家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在推进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普遍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现代教育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国家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从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通过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把新发展观贯穿于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公平。要使创新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推进生态教育,把生态和谐的理念转化为每个人的素养。要按教育规律办学,按教学规律育人,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所有环节和过程之中,使绿色成为教育发展的普遍形态,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要遵循中华文化的基本理念和思想精髓,培养中国人的家国天下情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教治国的文化传统,教育在国家发展中所发挥的化民成俗、培育人才、开启民智、传承文化的作用被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在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新的使命任务对教育的社会职能有更为迫切的要求,需要以更加全面系统的思想方法来审视教育所承担的重要社会职能。
(二)教育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目标,反映了对通过教育建设强国的需求更加迫切。教育是“百年树人”的活动,其功能和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为此,在育人过程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尊重教育的内在规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德育为先,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坚持全面发展,把社会责任、道德修养、知识能力、审美能力和身体素养融为一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是高质量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的重要基础性、支撑性力量,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过程中,通过长期的摸索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所形成的对中国式教育实践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就是坚持这样的思想路线推进中国教育实践变革,使得中国的教育事业得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也更进一步强化了教育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构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蓝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34这一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为指向,力求克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使国家得以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发展目标。这一要求有两个基本内容:一是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立体构造,要从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增强国民素质、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它。高质量教育体系包括教育制度体系、丰富和完善的教育结构体系、更加高质量的育人体系、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体系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支持,构成推动教育发展的全方位的立体框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创新育人方式。通过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培养体系和育人方法体系,推进育人方式的创新,使每个人都能够实现人生出彩的目标。
(三)教育是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熊彼特提出“创新”范畴以来,对它的理解和把握便通过技术维度扩展到了社会发展领域,创新发展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教育不仅发挥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同时它自身也有创新的需要。实现创新发展,关键是人的因素,要培养出成千上万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有明确的价值导向的构造,它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价值方向,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推进教育实践变革中的战略性、紧迫性和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着力深化教育改革,激發教育活力,补齐教育短板,优化教育结构,充分发挥教育服务国计民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育人功能,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提升全体国民素质,提高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培养一代英才,为国家和民族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这是对教育本质属性的再认识,也是对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教育方式的变革提出的更高要求,更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教育发展的关切从民生转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的更高要求。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繁重任务,党和国家的事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只有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才能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甄别、培养、使用、评价等多个环节,特别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使教育的结构、内容、方法、评价等有助于拔尖人才的成长。为此,要构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教育体系,使教育在面向每一个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有天赋的少年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和机制。
(四)教育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领域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幼有所育、学有所教[1]10。高质量的教育要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向往高质量教育的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绝不满足于仅仅吃饱,更要吃好;不仅要吃好,还要更多的生活乐趣;不仅要自己现在有生活乐趣,更盼望永远有生活乐趣。”[6]教育是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我国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全面提升国民素养,激活每个人的天生禀赋,培养其广泛的兴趣和多方面的才能,逐步缩小知识差距,实现社会积极向上流动,促进社会公平。同时,教育也是贫困人群增强可持续脱贫能力的关键。只有提高贫困地区每一位劳动者的生产生活能力,激活其内生发展需要和内生发展动力,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彻底摆脱贫困。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给教育提出了更多的时代命题,需要教育主动承担时代和社会责任,对社会期待作出积极回应。高质量的现代教育要积极推进教育公平,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良好的现代教育,使每一个孩子都实现精彩的人生。为此,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教育事业为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提供可靠保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教历史的国度,在中华民族文化延绵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推动民族进步发展的强大推力。今天,需要我们进一步审视教育在人才培养、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构建,使我们民族在历史发展中获得的培养人的智慧在新时代得以彰显,推动教育在国家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多重要思想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于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内在规律的把握。我们要深刻把握党中央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部署,站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谋划和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一)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立场上去认识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的重要性 教育强国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要通过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提高我国教育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把教育作为新发展格局中的优先要素和内生变量,放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谋划,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去看待教育与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构建规模足够大、结构足够优、体制足够活、类型足够全、质量足够高、效益足够好的教育体系。要以高质量发展统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到既能够保证教育公平,使每个人在自身的发展中都能够得到适合的教育的助力和支持,同时也能够使有天赋的孩子得到适合其更进一步发展的专门化培养,使他们成为拔尖人才。现代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看待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要由注重要素的发展观转向整体发展观,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结构类型、评价方式、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教育体系进行整体性流程再造、机制构建和文化塑造,从顶层规划、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育治理结构等不同层面作出系统的勾勒和设计——这个系统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关注全民的终身发展,构建以全体公民为对象并为其提供贯穿于终身的教育体系,提供满足人生各个阶段发展需求的各种教育机会,服务于全民终身学习,以此激活教育的内生发展活力。
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根本保证,聚焦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紧迫性和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以及各种新教育形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目标、任务、内容和政策措施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二)回归教育原点,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原点与落脚点。人的身心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教育要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使每一个人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要秉持密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教育哲学理念,以此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教育是与人的生活相伴而生的社会活动,正如杜威所提出的“教育是生活的需要”[7]6,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适应并超越生活。在此,“适者生存”是重要的思想方法。在进化论的意义上,适应是任何生物必需的生存能力,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适应社会环境当然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绝对条件,这是作出有关讨论的前提,失去这一点,其他都将不复存在。对此,杜威指出:“生活的延续就是环境对生物需要的不断的重新适应。”[7]7而“教育在它最广的意义上就是这种生活的社会延续”[7]7。人对环境的适应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密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价值方向就是为了这个延续。为此,通过教育使人获得相应的能力和素养,以与环境共生并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能力应对情境发生的变化就是必然的选择。为了达到此目的,要使生活成为教育的背景和思想源泉。在历史的原点上,教育是具有生活性的活动,偏离原点是近代以来出现的现象,对此,“回归生活”的观点不绝于耳。尽管各自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其价值旨归是相近的,就是要密切教育与生活的关联,使教育具有更为丰富的生活内涵,能够更加充分地反映生活的丰富性和内在的普遍联系性。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简单地把教育与生活等同起来或是以生活替换教育的观点,更多的是强调在教育活动中要重视生活的价值,以生活作为思想方法去开展教育。生活有自身的法则,是按照自身的法则展开的。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得人在适应生活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巨大的心智和努力,而这种能力又是在生活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密切教育與生活的关系的实质,是把生活世界的思想方法带入教育认识中,以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呈现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生活成为教育得以展开和发挥功能的背景与思想源泉。通过这样的路径,在感悟、体验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也能把握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密切教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要尊重个体的个别经验。从生活的立场去看,出于趋利避害的天性,面对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需要动用自身全部的心智与努力去应对疑难情境,这样的智慧和能力不能是标准化和模式化的知识或行为方式,而是具有鲜明个人色彩的实践性知识。正如哈耶克所提出的“知识分工”的概念,知识基于个人的实践获得且只能为每个社会成员个体占有,是个体化的,属于具体的事实情境,每个事实情境的知识仅为每个相关个体所拥有,同时知识的应用也是通过每个个人自身的活动实现的,具有分散性,只有这种知识才能有效地应对当下的疑难情境[8]。每个个体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应对环境挑战的,在面对每一个疑难情境时,他都要动用自己的所有经验,以自己的方式去应对。个别化经验的重要性决定了每个个体的经验及其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为此,要着力改进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个体应对环境的能力。
总之,通过推动教育回归原点,使教育的本质属性在推进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更好地发挥培养人的职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教育是与生活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活动,生活不仅是每个人得以发展的背景和条件,而且也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可能和支持,因此,推动教育与生活的密切结合是近代以来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和内容。
(三)创新育人方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33-34“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鲜明地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回答,提出了要求,也表明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规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國家现代化过程中,高质量的教育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国家工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基于中国的国情,构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积极推进教育公平,确保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到现代教育,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人的培养必须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拔苗助长。教育要指向人的潜能的开发,防止急功近利的思想方法干扰教育活动。推动创新成为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育人方式,更加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
要创新育人方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是“百年树人”的工作,要立足于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视角去审视人才培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去推动教育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34,这对转变育人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拔尖创新人才的遴选、培养和评价有其特殊性,它是在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支撑下才能实现的培养目标。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需要有强大的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为支撑,也需要积极创新育人方式。首先,要打好基础。我国人口规模巨大,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充足的人口资源。为了能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要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只有在全体国民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的基础上,拔尖创新人才才有成长的土壤。其次,要从基础教育这个源头提升创新思维,全面提升青少年创新思维和能力,潜心培养每个人的创新品质。再次,要构建中国式教育知识体系,积极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策略和方法,构建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机制体制。
总之,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要积极研究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征,构建和健全英才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完善英才教育的政策与立法,并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多样化的英才儿童的甄别标准,健全英才教育支持系统。
(四)重视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
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关键。教师是终身发展的职业,具有鲜明的专业性,需要通过构建强有力的保障系统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随着国家对教师教育投入的持续加大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师范院校要进一步提质升级,着力改进人才培养方式,创新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充分彰显师范教育的“工作母机”职能,为国家现代化培养一代新型教师。此外,要密切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使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与基础教育的发展同步,相互支撑,相得益彰。为此,要积极构建一个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共同举办教师教育的开放、协同、联动的教师教育体系,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此外,教师是以自己全部的人格特征去影响学生发展的专业工作者,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其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此,要推动对师范教育提质升级的改造,制定高水平的师范教育专业标准,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能力和水平,把师范教育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普及化时期的精英教育,真正使优秀的人愿意从师任教,培养更优秀的人。
(五)完善教育治理结构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旨在优化整合社会动力资源,加强政府的管理建设,并以价值体系、法治体系及组织体系三个维度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相辅相成:一方面,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依赖现代教育治理手段;另一方面,教育治理现代化也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准。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在促进个体发展的同时,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教育力量的新鲜血液,以育人价值为指引,以法治建设为标准,以多元参与为保障,使教育在三维度的顶层设计下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依法治教的基本方向,坚持法治为主、人治为辅的治理方针,着力提高教育的法治化水平,充分发挥社会各界支持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共同聚焦于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等.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武娟.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EB/OL].(2017-09-26)[2023-03-02].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926/c69113-29559994.html?ivk_sa=1024320u.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胡纪泽.中国人的焦虑:一次文化冲突的尝试[M].北京:工人出版社,2008:59.
[7]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刘旭东.论分立知识视野中的教师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51-56+115.
Abstract: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mark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society, with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style education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and education the significant support for its realiz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rovides basis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go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s a systemic project that requires the concerted efforts of all aspects of society, of whic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and requires systemic changes to bring the dynamics of education into full play. To this end, it is necessary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uman resources in a systematic way, fully understand that education is a fundamental and strategic support to realize Chinese modernization, accurately grasp that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deeply understand that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novation drive, and fully grasp that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novation drive and an important area for implementing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ideology. Meanwhile, we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education innovation to achieve high-qual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a high-qual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system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returning to the origin of education and respecting the law of human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innovating the way of education and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top innovative talent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quality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improving the education governance structure.
Key words: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educ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ducation theory; innovation
(責任编辑:杨 波 蒲应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