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萍平
摘要:本文以“网络流行语”为关键词,以2012~2022年在中国知网中刊载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进而梳理出国内网络流行语的研究现状,揭示出流行语研究的热点论域和研究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的热点论域为网络流行语的概念特征和文化内涵、生产机制和传播规律、社会心态和社会功能等。但现阶段网络流行语的相关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理论等方面仍存在缺憾,未来需在这些方面加以努力。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引言
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在网络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流行词汇,贯穿于网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出网民群体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社会境遇等,是彰显时代精神的“晴雨表”和展示社会文化的“显微镜”。网络流行语不仅是网络中广泛传播、高度聚焦的“标签化”话语,也是透视当代网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窗口”,一直以来是学者们密切关注和研究的聚焦点。2012~2022年,我国网络流行语的研究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有哪些热门的研究主题,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等等。寻求以上问题的答案对于解答当代网民精神生活的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CiteSpace是一款能够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处理的软件,能够基于对文献关键词的提取和分析,对特定研究领域的文献(集合)进行计量,进而探寻某一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演化的关键路径和转折点[1]。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以“网络流行语”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时间限定为2012~2022年,在中国知网中检索相关文献,共得到3152篇检索结果,剔除无作者、学术资讯等无效文献后,最终保留2998篇文献作为数据样本。通过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可以对国内学术界有关网络流行语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进而梳理出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以及研究不足等。
2. 结果与分析
关键词共现时间线图能够清晰地勾勒出所有聚类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一聚类在特定历史时段内的演变情况[2],揭示某一研究领域中不同研究主题的动态演变过程。如图1所示,以节点所属聚类为坐标纵轴,发表时间为坐标横轴,可以生成2012~2022年网络流行语研究的关键词共现时间线图。
如图1所示,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2012~2022年间国内网络流行语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再到体系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2016年):这一阶段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呈飞速发展势态,各种研究主题、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但这一时期的研究主题较为分散,研究也大多停留在浅层的翻译策略、话语分析和特征分析层面。赵曰超以2003~2012年民间广泛流行的网络语言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一时期内热门的流行语的构词特点、内容取向以及演变趋势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3]。周俊以12例从社会热点事件中发酵出来的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研究方法,从微观层面上对这类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机制进行对比和分析[4]。
第二阶段(2017~2019年):这一阶段网络流行语的研究热潮虽有所回落,但是也逐渐形成稳定的研究主题,由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表层含义转向深层次价值、文化、动因层面。如林峰文以网络流行语背后折射的青年亚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探究亚文化对青年精神生活的影响作用,并就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精神生活健康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5]。张萌在亚文化到后亚文化语境的变迁中,以“佛系”为例,探究“佛系青年”形成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以及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抵抗、收编、改造关系[6]。吴玲认为“多向分化潜能者”是“斜杠青年”的本质属性,并将“斜杠青年”置于社会的现代性视域中,从思维特征、发展场域和人生价值三个维度深度把握其形成和发展机制[7]。
第三阶段(2020~2022年):这一阶段网络流行语的研究逐渐成熟,学者们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网络流行语本身,而是更多地将意识形态与网络流行语结合分析,挖掘网络流行语背后蕴含的社会现象、社会心态、社会心理等。如李继东在学科融合的理论视角支持下,立足于网络流行语产生和传播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实践,探析其所反映出的当代青年身份认同的社会心态和社会逻辑[8]。覃鑫渊以外部社会竞争的强弱与个体内部获得感的差异为划分依据,将青年的“内卷”“佛系”與“躺平”置于社会运行的大环境中进行串联性思考,分析社会转型期青年复杂的社会心态和奋斗精神的形成和演变机制[9]。
3. 网络流行语研究的热点领域
在CiteSpace中,对选取的2998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并以圆圈节点表示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呈正相关,节点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是该研究领域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图2所示。
与共性分析相比,聚类分析则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规律等对人、物及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统计,把联系密切的关键词聚集在一起形成类团。本研究绘制的聚类图谱(图3)Q=0.8793,S=0.7125,表明生成的关键词聚类结构较为集中,研究结果较为显著。共得到7个聚类关键词,分别为0#网络流行语;1#隐喻;2#语义;3#网络语言;4#文化;5#英译;6#生成机制;#7理性义;8#青年亚文化;#9模因理论,如图3所示。
中介中心性是反映关键词在某一研究领域中重要性的关键指标,可以显示领域的结构和动态本质[10],中介中心性越高,说明该关键词的价值越大。表1为网络流行语关键词共现频次和中介中心性,这些关键词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基于图2、图3和表1中的关键词、中介中心性以及频次指标,结合二次文献分析,2012~2022年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的热点论域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传播学层面。这一层面的网络流行语研究主要是围绕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传播特点和效果等方面展开。其中,孙雪梅对网络流行语的文本含义进行剖析,提出社会热点事件、热点话题、网络交流符号及其谐音、修辞方法等是网络流行语生成的主要来源[11]。于建波从概念整合角度,对内含于网络流行语意义构建过程中的思维方式、社会心态、心理现实等进行解析,为理解网络流行语的内涵生成、价值理解和创新思维提供了新的路径[12]。赵呈晨以特定的青少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对青少年话语实践背后所呈现出的传播背景和行动逻辑进行分析,并由此归纳出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网络语言往往具有自嘲式、反讽式、无厘头式等特征[13]。
二是语言学层面。这一层面络流行语研究主要从语音和语义的演变机制、构词语法、语言的规范与形式、话语建构与扩散等方面展开研究。其中,周妍结合每日词频指标提供的数据,以话语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网络流行语的生产和传播机制开展了实证研究,进而厘清了网络流行语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情感特点、话语共识等问题[14]。凌云从以模因论为研究的切入点,认为青年流行文化深刻影响着网络流行语的模因变迁,即青年流行文化的正义感、创新性、认同感和娱乐性引发了具有挑战精神、鲜明个性、角色定位杆和戏谑性的网络流行语模因[15]。
三是社会学和心理学层面。这一层面的网络流行语研究主要是通过探究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根源、社会功能、社会价值、心理动因等,透视网络流行语对个体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深刻影响。其中,魏晓娟对青年使用网络流行语背后的心理动因进行追踪,提出网络流行语吸引青年之处不仅在于其幽默诙谐、简洁创新的自身魔力,还在于其契合了青年标新立异、渴望独立、叛逆等心理特点[16]。王佳鹏以2008~2017这十年间网络流行语的变迁为嵌入点,将这十年来网络流行语变迁背后所反映出的青年的社会境遇和社会心态,与国家在网络治理、技术发展、意识形态渗透等方面的进程相结合考虑,以此分析青年网络流行语变迁的社会、文化根源[17]。
4. 反思与展望
目前来看,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网络语言现象,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视角日趋多元,研究主题日渐深入,但也存在一些缺憾。一是在研究视角上,研究者往往偏好于对某一年度的流行语或者是某一具体的流行语进行分析,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仍停留在心理分析、语言分析、情感分析层次,而对网络流行语中反映出来的社会境遇和社会心态的长时间跟踪研究付之阙如,致使研究呈现学术洞察力不足、前瞻性不够等问题。二是在研究理论上存在简单的“拿来主义”倾向。当前学界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理论基础大致分为两种,即西方的现代性反思理论和中国的“无为而治、淡泊出世、逍遥退隐”等传统思想。但是有些学者照搬国外或传统理论,忽视了当代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性,脱离了网络流行语背后的复杂社会原因,走向抽象的现代性批判。
结语
以可视化知识图谱的视角梳理、分析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的进展脉络,可以为后续的以网络流行语透视青年精神生活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和思路启发。首先,在研究网络流行语之前,我们必须清晰地梳理网络流行语的深刻内涵,赋予分析对象以基本的确定性。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要立足于话语本体研究,基于语言学视角对话语的语义构词与语用机制进行考察,通过话语本体研究归纳总结网络流行语特点,使其更契合使用人群的特征。其次,在研究网络流行语时,要将网络流行语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意识形态中进行考察,并立足社会现实分析根源,对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话语权力关系与话语权力建构进行分析,以此实现对社会心态的更为充分和全面的考察。最后,网络流行语研究所使用的理论基础,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在结合各自研究理论分析优势的基础上,对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问题进行综合性、深掘式考察,进而回应和解决网络流行语背后隐匿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则渊,王贤文,陈超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及其在科技情报中的应用[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10):14-34.
[2]王哲,张跃.大数据方法与外语教学创新研究:以“2015年百万同题英文写作研究”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 2015,(5):3-8.
[3]赵曰超,秦启文,梁芷铭.网络流行语流变规律研究——对2003年至2012年网络流行语的分析[J].新闻界,2013,(14):71-75.
[4]周俊,王敏.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微观影响机制研究——基于12例公共事件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6,(4):26-46.
[5]林峰.青年网络流行语流变中的价值观呈现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2-16,23.
[6]张萌.亚文化谱系中的“佛系”网络流行语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8):32-37,63.
[7]吴玲,林滨.“斜杠青年”:“多向分化潜能者”的本质与特性[J].思想理论教育, 2018,(6):99-105.
[8]李继东,吴茜.近五年网络流行语的青年身份认同与话语实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8):39-43.
[9]覃鑫渊,代玉启.“内卷”“佛系”到“躺平”——从社会心态变迁看青年奋斗精神培育[J].中国青年研究,2022,(2):5-13.
[10]李征,周小勇.近20年国内外语教育技术研究评述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8,(6):91-96,122.
[11]孙雪梅,刘昊哲.网络流行语的形成特点及价值意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7):86-88.
[12]于建波.概念整合理论下的网络流行语语义认知机制[J].语文建设,2021,(17): 67-69.
[13]赵呈晨,郑欣.语言的游戏:青少年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语境及其行动逻辑[J].新闻界,2017,(5):52-59.
[14]周妍.网络流行语的文化批判与话语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17-125.
[15]凌云.模因论视域下网络流行语及其文化阐释[J].江西社会科学,2019,39 (8):234-239.
[16]魏晓娟.青少年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心理动因及教育应对[J].当代青年研究,2017, (2):95-99.
[17]王佳鵬.从政治嘲讽到生活调侃——从近十年网络流行语看中国青年社会心态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19,(2):80-86,79.
作者简介:汪萍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通信作者:陶磊,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