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秦泰
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在向新的阶段迈进。对此,为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能够紧随时代发展,政府应当注重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造与创新。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如果能够让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实现进一步的发展,让财会与预算管理工作实现有机融合,则对于新形势下财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简析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作为对本单位财务运营状况进行记录的主要部门,开展工作时需要根据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对本单位在一段时间内的资金流动、收支结余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并定期向上级部门提交财务报告,从而反映本单位实际经营状况。从工作实质来看,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主要体现的职能在于反映本单位的经济运营状况,并基于当前情况,提供客观公正信息,协助管理层制定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与发展计划,促进本单位长期有效发展。
预算管理工作隶属于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管理工作范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该项工作对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设置专门的预算会计岗位,能够根据本单位相关的预算数据协助部门做出全面合理的分析且并对本单位预算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严格有效监督。通过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系统地核算实际运营情况,实现对成本运行的有效管控。对此,从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状况来看,如果仅仅通过单一的计划进行管理,很难真实反映出单位当前的实际财务状况。因此,必须结合财务会计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精确、全面地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加以反映,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稳定健康发展。
二、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现状
(一)预算编制不合理
在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管理工作中,计划管理制度在其中占据主要内容。其中不仅包括内控制度财务管理,还包括非财务资源配置等等。这项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从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财务计划管理工作模式来看,预算编制不合理问题普遍存在,是我国事业单位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作用下,计划管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传统、滞后的问题,在计划编制方面,不注重客观依据的支撑,导致单位预算管理水准始终较低,甚至无法提高。与此同时,还存在计划基础不准确的情况,使得事业单位即使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也无法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实际财政状况和运营情况。而出现这种问题,其原因在于事业单位管理层并没有对计划管理工作有着相应的重视程度。且在当前市场大环境逐渐变化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并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没有适时调整计划,造成预算管理工作在编制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预算管理工作的功效发挥无从谈起,甚至阻碍了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在财政管理工作中的正常运行。
(二)缺乏健全的预算审批机制
从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面临的问题在于预算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在于目前并没有设立完整规范的事业单位预算审批体系。在审批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很难科学地开展预算财务管理工作。除此之外,事业单位没有做到切实监督财务管理的工作开展情况,不能保证其按计划进行。即使按照计划实施,如果计划方案不考虑科学合理性,将会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事业单位预算分配必须经由上级部门层层审批,只有这样,才能让计划配置的公平性得以维护,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公共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使用。
(三)财务预算工作实施阻力大
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实施阻力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与财会工作紧密融合过程中。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具有繁琐复杂的特性,且流程较多。从最初的制定计划到工作开展的中期汇报以及后续的实施管理,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反馈,不仅无法了解到项目内容的真实性,同时也无从中衡量工作内容的合理性。而这种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工作进步的情况十分普遍,换而言之,预算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的情况。除此之外,政策实施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也体现出受阻的情况,因为财务预算管理要使用不同部门的信息数据,且各部门之间的预算上报工作流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一旦其中出现个别部门配合度不高或者提交预算项目质量偏低、提交不及时的现象,则会导致财务预算工作的时效性和开展深度产生不利影响,其相关工作人员也未能对实际问题进行有效探讨分析,这一点也对提升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形成阻碍。
(四)缺乏相应的预算审核机制
想要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预算更加合理,需要制定完善的预算审核机制。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事业单位财务计划工作内容不被后期随意更改。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仍旧有许多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没有配备规范独立的预算审查系统。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开展预算审查工作大多经由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主管完成。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未能就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沟通。在没有配备相应的市场调研制度情况下,单位预算审核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无从考究。此外,由于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体系同样欠缺,使得费用后期超支现象异常严重,再加上财务系统信息对接方面的不完善,单位财务佐证材料同样不够健全。另外,从预算编制、预算实施及预算审核方面来看,许多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标准并不够系统与明确。与此同时,部分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实施也没有加以严格规定,导致预算管理工作問题较多,从而导致预算项目实施情况难以被悉知。不仅如此,对预算项目实施进展等信息的反馈力度也将大大减弱。
以上种种问题,会严重影响开支计划的正确性,从而对事业单位的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五)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才重视度不高
由于事业单位合法代表负责制的财务管理工作领导机制长期运行,使得总会计师与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领导地位不受重视,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其作用无法全面发挥。由此,即使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风险,也很难被单位领导人员察觉。不仅如此,在事业单位工作的财务人员,普遍有着因循守旧的心理,工作的开展往往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既不考虑工作创新,也不加强新知识的学习。在专业知识没有获得及时更新的情况下,专业知识架构的不合理性格外凸显。
三、事业单位财会和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对策
(一)设置合理的会计与预算科目
从岗位性质来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工作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与此同时,工作方法也大有不同。在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想要实现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需要根据两者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采用科学的办法,制定预算管理有效方案,让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工作的融通更有保障。事业单位财务经营活动计划的制定,其基础应当为归类原则,并按照经营活动在财务会计学科中的类别进行划定。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应当严格遵守事业单位财务规范,科学评价经营活动指标,确保经营活动计划的规范性。做到以上方面,不仅可以保证经营活动会计科目内涵与计划管理内涵一致,同时也可以为事业单位财会审批工作提供更加客观真实的参考信息,帮助提升其内控制度财政水平,让事业单位管理部门更加及时清晰地了解本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
(二)建立健全预算审核机制
想要确保事业单位预算审查工作的正常开展,配套的预算审查机制不可或缺。從新形势下的事业单位发展状况来看,想要使预算审批工作更加公正准确,不仅需要对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加以改革,同时建立健全预算审查机制与保障体系十分重要。通过这种方式,让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会计与预算编制等管理工作得以更加有效地融合,确保事业单位的预算审批更切合实际需要。以科学合理的方案,实现更高水平的资金预算配置,从而提升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发展。
(三)转变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工作观念
首先,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应当自觉学习本专业新知识,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与框架,确保能够正确掌握财务管理工作的内涵,切实发挥其职能作用。同时,注重内部管理,提升工作时的纪律性与严格度,确保社会效益的增加。与此同时,内部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要放在事中的监督与管理方面,让事业单位的发展决策具有更有力的依据与参考。要将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等紧密结合,让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养有所提升。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明晰运作规则,树立风险意识,让财务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四)创新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编制方案的制定是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的重要前提,因此预算编制必须合理、准确。但是从传统的预算编制方式来看,其不免存在局限性与纰漏,使得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导致事业单位在资源配置方面有所欠缺,甚至审批工作落实不到位,事业单位财务现实运营效果大大减弱。因此,立足于经济新形势,要将着力点放在提升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准确性方面,增强预算编制的指导作用,根据相应的财务管理准则,革新预算编制方式,在全面掌握当前事业单位财务资金情况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提升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综合性,制定事业单位财务综合计划预案。同时,全面搜集与预算编制有关的统计资料,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工作,让预算计划更具有综合性,在正确制定财务管理运营计划的基础上,让事业单位财务的健康发展成为现实。
(五)强化落实财务预算监督与内控制度,保证财务预算严肃性
根据新《预算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应当及时成立财务预算监督机构与财务会计内控机构。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增强单位财务预算工作的合理性。同时,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让内控机制与监督机制得以有效健全。并严格按照机制中的相关要求规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使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预算更加科学,资金运用更加严谨,内部决策更加准确。从各个方面入手,帮助单位建立起最大限度的风险规避防火墙,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防患于未然的重要做作用,让财务预算的严肃性得以充分展现,提升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
(六)加强财务团队建设,提升财务管理人才职业素养
设立财务工作人员准入制。对此,可以由主管部门负责,对事业单位当前的财务工作人员现状进行调研,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在此过程中,还应当举办多种形式的培养活动,让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在业务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水平都有所提升,从而满足新时代下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采用信息技术管理资产的要求。不仅如此,各单位还应当对财务预算管理人员上岗准入提出相关要求,并严格执行规定,让会计人员竞争上岗。作为财会人员,其自身也需要定期学习财务相关政策,并提升自身核算知识,增强财务法纪观念,按照《会计法》相关内容,明确自身监督职责,严格规范工作流程,让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结语: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自身财务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应对大环境的转变,对本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情况做到全面分析,制定综合预算审计体系,提升内控制度管理水平。采用上述措施方案,为事业单位财务长期发展目标的有效实施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