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互关系

2023-05-29 15:35刘金林卞之峣董佳婧
民族学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传承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刘金林 卞之峣 董佳婧

[摘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各族人民的代代传承中延续至今,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在各族人民的历史发展、生产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价值引领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者相辅相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宝藏,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励各族人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章在深入分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包括四个方面:增强文化自信,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以人民为中心,激发各族人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强化学校教育,守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路径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9391(2023)10-0020-07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五个认同”视域下西南民族地区各民族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研究(20VMZ004)、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课题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金林(1980-),  山西芮城人,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经济学、政府债务管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卞之峣(1994-),   廣西南宁人,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讯作者:董佳婧(1998-),  河南叶县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共管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是各民族文化的历史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1] 这为新时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启示。

近年来,学者们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核心议题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符号等多角度论述中华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性。宫丽(2019)指出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要义。  [2] 郝时远(2020)提出文化自信指向的中华文化,是关系到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深层基础。  [3] 也有学者,如冯月季、石刚(2021)  [4] 、马惠兰、王超辉(2021)  [5] 从文化符号角度,提出应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原型价值内涵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其二是从传承中华文化角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开展研究。柴文斌(2019)  [6] 、王丽霞(2021)  [7] 、李晶晶(2018)  [8] 分别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入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尊重各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加强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共有、共赏、共享、共传等方面提出具体实现路径。其三是透析中华文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的关系。一方面,李学成(2023)  [9] 、李红兵(2023)  [10] 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和思想源泉,陈智、赵文铎(2023)认为这些古老智慧在历史长河中蕴藏着化解从多元走向一体现实困境的丰富经验。  [11] 另一方面,范蕾(2022)  [12] 、张淑娟、孙冉冉(2023)  [13] 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在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产生和发展壮大,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构提供了历史契机,两者在互动中存在多方面的高度统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文化的力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至关重要”。  [14] 但受城市化进程加快、传承人老龄化、外来文化冲击等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新时代亟待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有效举措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本文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深化探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互关系,并提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以深入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沃土

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和社会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重要根基和前提,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将思想与行动相统一,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  [15]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底色: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明思想文化多元包容的内在品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首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发展先进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16] 中华文化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古今各族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优秀文化。“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  [17] 兼容并包、和合共生的特点使它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滋养出生生不息、厚德载物的内在品质,中华文化的浸润作用助力中华民族形成紧密团结、万众一心的局面,能进一步增进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和互补融合。其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有效地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一方面,兼收并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循求同存异的思想理念而不刻意追求绝对的同质化,是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彰显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另一方面,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滋养“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各族文化,进而丰富中华文化,不断铸牢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谱写者: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一个显著特征,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谱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从语言使用上看,普通话和少数民族语言,两者存在和谐共生的坚实基础,普通话已成为各民族、各地区社会生活主要交流的工具。  [18]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已达80.72%,  [19] 各族群众交往交流的语言障碍基本消除。从人口流动上看,随着城镇化和市場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口流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迅速且分布广泛,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显示,全国流动人口约为3.76亿人,  [20] 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族际通婚现象也变得更为普遍,这强化了各民族间的血缘联通,使得中华民族的血缘联系更为巩固。从文化交流上看,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并随着朝代更迭、人口迁徙、制度变化等相互交融交流。从经济交往上看,民族间的经济往来从未间断,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奠定了稳固的经济基础。不同历史时期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商道驿道、长城沿线兴起的许多商业贸易城镇成为经济关系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各时期的商人来往和物资交流为民族经济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  [21] 新时期,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各民族间通过发展贸易和民族地区特色旅游等方式进行经济交流,在繁荣各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彼此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辅相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是各民族从“机械结合”走向“有机团结”为一体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精彩纷呈,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宝藏。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聚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聚重要力量。《“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  [22] 第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们是各族人民的精神寄托。中华文化是由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群众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不断吸收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各民族文化也为中华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养分,各族文化相互交流,水乳交融,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内在的一致性塑造了各民族文化共生的模式,  [23] 在这一共生模式下,各族人民以文化为桥梁,不断凝聚共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动力。第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各族人民的行为意愿指引方向。如傣族的泼水节,已经成为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人们在共同庆祝节日中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心理情感归属,互相交融,产生心灵共振,在文化的交流和传承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中,随着社会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快速发展,各族人民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人们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文化吸收和文化认同,在文化观念上实现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从而充分焕发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意愿也得以不断增强。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价值引导

作为一种价值引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准则、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24] 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化主体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机制是各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承机制中主体能动作用的表现。  [2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强烈民族归属感的整体意识,是增进民族团结、汇聚民族力量、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纽带。共同体意识具有双重能动性,一方面是人们对于共同体的归属性心灵需求活动,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于共同体的期盼性心灵要求活动。  [2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促进各族人民在共同生活中产生的对共同体的归属感,同时,人们也期盼开展有关活动满足这种价值追求和心理需要。此外,共建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共意识、共享中华文化的共有精神家园意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心理认同意识、共同发展的团结互助意识,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内核,  [27] 这些具体的内容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属性及多元一体文化观,其中,“一体”是历史的潮流和各族人民共同的心理自觉,这一心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内在的精神导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能够有效增进各族人民在认知、交往、交流中的心灵互信,促使各民族群众形成“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心态,  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并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进而有助于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变化和创新共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各族人民的代代传承中延续至今,又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新发展,通过创新发展而不断延续。

(一)变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大趋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使自身逐渐适应新环境,进而实现演化变迁。一是传承的方式发生变化。“一对一”的口耳相传是传统上的文化传承方式,现在更多的是适应市场需求,将民族文化基因、元素与乡村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开展旅游文化节、“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文化传承的活动。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以商业化的形式进行动态传承。将文化变成商品,如特色工艺品、绣球、扎染等,一些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也通过艺术作品进行出售,如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等。二是传承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优秀的部分,如广西侗族木构建筑、钦州坭兴陶等优秀的传统文化;摒弃其糟粕的部分,如部分地区的近亲结婚习俗等;保留历史价值的基础上剔除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如对封建等级和男尊女卑等不合理思想的摈弃。同时,市场经济讲求优胜劣汰与竞争关系,人们的商品意识变强,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更多地追求效率,在这一大背景下,一些传统文化,如传统服饰因工艺复杂、价格高昂、劳作不便等逐渐退出日常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可批量生产且价格更加便宜的改良服饰。

(二)创新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旋律

创新发展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使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从形式到内容适应时代、服务现实生活。这是一个动态的、创新发展的系列工程。首先,党和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央宣传部正式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边疆地区实施“边疆万里文化长廊”建设,并在全国开展传统文化资源大规模梳理,统筹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国家古籍保护工程、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等,这些举措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其次,广大群众广泛开展文化传承活动。全国各地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将中华文化传承与重大节庆相结合,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广西的“壮族三月三”,云南的“泼水节”等民族文化盛宴数不胜数。并且,开展的各项文旅活动也丰富多彩。如广西围绕“桂林山水”“长寿广西”“刘三姐文化”等旅游品牌,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产业中发展,西藏打造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等。同时,各地区抓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契机,因地制宜举办的一系列节日主题活动也助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商业化手段扩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使得传统文化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获得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如“国潮风”服饰的流行,以及广西和云南借助旅游景点,将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旅游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盘活了当地的文化資源,带动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使传统文化获得新的活力。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时代内涵,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要求,能够有效增进民族文化互鉴和多元融合,  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各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一)增强文化自信,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悠久文明传承中延续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文化自信和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源泉和思想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其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重点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崇高民族信仰和精神价值观,正确把握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重要原则,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将其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让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其二,尊重多元民族文化,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且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作为特定民族在一定地域利用已有文明成果处理自身与自然、社会和他人关系的成果,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  [28] 不同地域的文化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共同构筑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各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29]

(二)以人民为中心,激发各族人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文化发展来源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激发全国各族人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其一,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文化传承中要还俗于民,在保护与开发中不越位,以人为本,尊重各族人民的意愿与风俗习惯,保护文化发展的原生土壤。同时,坚持文化服务人民生活的宗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其发展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润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二,培养传承人,夯实文化传承的人才基础。传承人在文化传承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重视对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为文化的接力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尊重、关心、爱护非遗传承人,努力做到人存艺续,避免人亡技失。首先,要落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津贴发放,规范和加强资金管理,让传承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对此,应继续加大财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规范度和效率,探索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基金。其次,规范文化传承人管理制度。从法律上给予传承人法律身份和认同,激励、促进和规范传承人的相关活动。如云南、贵州等地,已经实行了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命名制度,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可因地制宜逐步在我国更多的地区广泛推行。最后,抓紧做好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培养工作,避免技艺断代。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培养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从中选拔新一代传承人。

(三)强化学校教育,守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

文化的教育功能具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特性,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知识的启蒙园地,在实践中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部分优秀的民族文化变成课堂内容,以选修课程等方式进入学校。其一,在日常教学中挖掘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由各民族创造的、根植于中国文化、代表中国面貌、特色、价值且为中华民族所普遍认同的图形、符号及标识等,学校应在识别这些符号和形象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让学生接触、熟知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切实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发扬传承。其二,积极培育各民族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教育学生认清肩负的文化使命,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注重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和情感,以此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树立牢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其三,发挥高等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高等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当前国家文化和教育部门大力倡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高校要积极主动地把优秀民族文化融入各项教学工作,推进高等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并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推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之成为高校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为培养具有中国优秀民族文化、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科学技术能力的文化人才作贡献。

(四)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中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注重文化传承中的现代化意识和时代价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赋予民族文化产业新的时代内涵,让文化“活”起来,“潮”起来。其一,通过市场手段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活力。呈现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重要价值和传统特色。第一,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将文创产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延续传统文化艺术生命力,如苏州缂丝手提包、哈密刺绣耳机、广西壮锦围巾等。还可以通过影视作品、纪录片、歌舞、短视频等多样化形式向各族人民传递优秀传统文化。如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和《只此青绿》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观众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第二,拓宽销售渠道,利用线上平台和快捷的物流运输,促进市场的开发和相关消费的增长。第三,持续加强文旅结合,为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注入更多的优秀文化基因,以民族文化“软实力”赋能旅游发展“硬实力”。其二,打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创新性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首先,探索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生产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动态保护和传承。其次,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创业园和孵化园,为优秀傳统文化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和交流平台,并为入驻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如房租减免、创业贷款担保等服务。最后,以品牌效应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助力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贵州打造“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工程,  [30] 挖掘少数民族产业发展潜力,发展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其三,避免文化过度包装和开发而偏离发展方向,失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本的文化价值。首先,要时刻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主线,仔细筛查鉴别相关文化产品,坚决抵制歪曲历史和误导大众的文化产品,传播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其次,有效应对伴随过度包装而来的文化失真对文化传承的挑战。政府应该主动承担起宣传和引导的责任,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加强监督,从源头治理传统文化过度包装问题,净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出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源泉。面对这样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宝藏,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充分激发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精髓,在不断传承、发展与升华中,以中华文化特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形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04):6-8.

[2]宫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04):11-15.

[3]郝时远.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06):1-10.

[4]冯月季,石刚.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J].思想战线,2021,47(05):1-9.

[5]马惠兰,王超辉.中华文化符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和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3):46-48.

[6]柴文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2):86-90.

[7]王丽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21(11):85-92.

[8]李晶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加强民族团结关系探析——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视角阐释[J].新疆社科论坛,2018(06):89-94.

[9]李学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6-16(004).

[10]李红兵.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的学术综述[J/OL].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2023-09-18].

[11]陈智,赵文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04):5-13.

[12]范蕾.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底蕴[J].人民论坛,2022(15):107-109.

[13]张淑娟,孙冉冉.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与统一[J].学术界,2023(03):53-63.

[14]金刚.以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焕发儒家文化生命力的分析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09):11-19.

[15]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进与战略意义[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03):5-21+169.

[16]周健,杨芳芳.百色起义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传承,2022(03):33-37.

[17]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民族,2019(10):21-24.

[18]刘金林,马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地区深入推普的思考:语言与国家治理系列研究之二[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04):31-11。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第25届全国推普周开幕:我国普通话普及率超过80%[EB/OL].(2022-09-08)[2023-02-06].http://www.gov.cn/xinwen/2022-09/08/content_5708985.htm.

[20]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七号)[EB/OL].(2021-05-11)[2023-02-06].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t20210628_1818826.html.

[21]顾元吉.试析不同历史时期民族经济关系表现形式[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89-91.

[2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EB/OL].(2022-08-16)[2023-02-06].http://www.gov.cn/zhengce/2022-08/16/content_5705612.htm.

[23]方堃,明珠.多民族文化共生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5):9-15.

[24]中共国家民委党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献[N].人民日报,2021-11-08(12).

[25]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0-16.

[26]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6):1-14+123.

[27]范君,詹小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8):49-55.

[28]李玉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少数民族文化自觉:基于壮族文化的思考[J].北方民族大學学报,2020(1):29-35.

[29]中共国家民委党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献[N].人民日报,2021-11-08(012).

[30]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EB/OL].(2020-03-11)[2023-02-06].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2003/1139676.shtml.

收稿日期:2022-12-20    责任编辑:贾海霞

猜你喜欢
传承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孝文化的传承路径
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之道
工匠精神:应用型人才职业价值观培育中的现代性传承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