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联合一次性直针在降低I期临床试验血标本溶血率中的应用研究

2023-05-28 13:04谢芳芳王璇商媛媛张小余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注射器针头临床试验

谢芳芳 王璇 商媛媛 张小余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I期临床试验病房,天津 300060)

临床试验I期是新药人体试验的起始阶段,即评价新药在人体的耐受性和安全性[1]。在新药的I期临床试验中[2],血标本作为重要的数据载体,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3]。周晶晶等[3]、王杜伟等[4]、段峰等[5]、冯丽等[6]的研究中表明大量溶血样本将直接导致样品测定数据不准确,进而直接影响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笔者回顾性统计分析我科2020年4-7月采用传统式-静脉留置针联合一次性注射器方式采集的756例血标本,其中105例样本发生溶血,溶血率为13.89%,较高的溶血率势必会对临床试验血标本的分析造成不良影响。鉴此,笔者团队通过改良采血器具,选择静脉留置针联合一次性直针的方式进行临床试验血标本采集,并于2020年8-11月应用至参加临床试验受试者临床试验血标本采集中,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7月于我科进行血标本采集的88位受试者为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联合一次性注射器的传统方式。选取8-11月的113位受试者为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联合一次性直针的改良方式进行血标本采集。纳入标准:(1)受试者年龄18~68岁,均接受静脉留置针采血的受试者。(2)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配合度好的受试者。排除标准 :(1)血管条件差,静脉留置针采血失败的受试者。(2)采血次数少的受试者无需埋置留置针。本研究已获院论理委员会审核通过,2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根据试验方案要求,给药当天密集采血,为了避免静脉多次穿刺给患者身体、心理上带来痛苦,同时保护血管,体现试验的科学伦理原则[5],我科常规选择予受试者埋置静脉留置针进行采血。并在采集前对全体参与研究的护士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血标本采集的统一培训,保证操作规范统一。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联合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标本,操作流程为:(1)根据方案采血点要求,在采血点开始前0.5~1 min,用酒精消毒棉片环形消毒留置针肝素帽≥15 s。(2)将一次性5 mL注射器插入肝素帽,从肝素帽中回抽1~2 mL废血弃去(保证弃血与血标本的采集间隔≤30 s[6])。(3)在采血点开始5~10 s前,将一次性5 mL注射器垂直插入肝素帽,拉动注射器活塞,避免产生气泡,抽出试验规定量血液。(4)将针头由肝素帽上拔出,弃去注射器针头,打开采血管管帽将注射器内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采血管,盖紧管帽,按照标准上下缓慢180°颠倒混匀,垂直放于方案规定器具中。

1.2.2观察组 采用改良式-静脉留置针联合一次性直针采集血标本,操作流程为:步骤(1)与(2)与对照组相同 ,在采血点开始约5~10 s前,将连接好的带持针器的一次性直针垂直插入肝素帽,在采血时间即刻一手固定针头,另一手将真空采血管与一次性直针末端相连(将直针约45°角刺入真空采血管,并将采血管尽可能倾斜,使血液以最小角度流入采血管内),待血液在负压下流入真空采血管中至指定血量,立即取下采血管按照标准上下缓慢180°颠倒混匀,垂直放于方案规定器具中。改良式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过程视频,扫二维码获取。

1.3评价指标

1.3.1标本溶血情况 由2名经过溶血判断标准培训的人员,共同用肉眼判断离心处理后的血标本溶血情况,有争议的标本通过测定其血清血红蛋白量,从而确定是否溶血及溶血程度。未溶血:离心后血清为淡黄色;轻度溶血:离心后血清为粉红色,血清内血红蛋白<1 000 mg/L;中度溶血:离心后血清为紫红色,血清内血红蛋白1 000~3 000 mg/L;重度溶血:离心后血清为红色或深红色,血清内血红蛋白>3 000 mg/L[3]。对本次研究中将轻、中、重度溶均算作溶血标本。

1.3.2标本采集时间 采用秒表计时法。(1)传统式采集:计时开始为采集血液进入一次性注射器,计时结束为将血液采集完成,将试管放置于试管架上。(2)改良式采集:计时开始为将采血管与直针连接时,计时结束同样为将血液采集完成,放置于试管架上。由固定科研护士负责计时。统计2种方式单次采集血标本所需的时间。

1.3.3受试者满意度 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在密集采血完成后,由固定的1名临床协调员(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 CRC)(排除护士本身对受试者进行的干扰)对受试者针对护士静脉采血操作进行满意度量表评价,量表内容包括受试者针对护士采血技术、操作流程、操作时间、一次性采集成功率、健康宣教5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每个条目均实行2分制,2分为非常满意,1分为基本满意,0分为不满意,然后将5个方面的评分汇总,得分9~10分者判定为满意,6~8分较满意,6分以下为不满意。

2 结果

2组标本溶血率、受试者满意度及标本采集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2组标本溶血情况、受试者满意度及标本采集时间比较

3 讨论

3.1改良血标本采集方式的重要意义 在I期药物临床试验中,为了减轻静脉穿刺给受试者带来的痛苦,静脉留置针被临床广泛应用于静脉采血[7]。我们发现,采用传统方式采血时,由于注射器的压力难以控制、护士个人操作差异等原因,可能导致抽血过程中产生气泡、血液注入试管等情况,均会使血标本溶血发生,这与众多研究者[8-11]的研究结果一致。如遇标本溶血,需重新采集时也大大增加了受试者不满意度。同时一次性注射器采血过程中,从针头穿刺肝素帽—采血结束拔出针头—分离针头转移血样到采血管等复杂操作,大大增加了研究护士的采集操作时间,也增加了操作者发生针刺伤的可能[12]。 而改良式静脉留置针联合一次性直针能大大简化采集流程,提高采集效率,对I期药物临床试验有积极意义。

3.2改良式静脉留置针联合一次性直针的优点 一项纳入21项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证实,一次性采血针与静脉留置针采血相比,样本溶血率、常规生化结果和外周血细胞计数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13]。因此,本研究在受试者密集采血当日选用静脉留置针替代静脉穿刺采血,可提高受试者静脉利用率,有效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诸多风险,如淤伤、疼痛、血肿、神经损伤等[14-15]。同时,静脉留置针联合一次性直针,直接将采血管与带有安全持针器的直针相连接,使血液以最小角度流入采血管内,达到指定采血量拔出采血管,按要求颠倒混匀即完成了血标本的采集,有效地避免了人为抽吸注射器时操作不当导致的血标本溶血的发生。采用改良方式采集血标本后,我科血标本溶血率由13.89%降到了2.24%,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标本溶血导致需重新补采事件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受试者满意度。同时,护士整体采集操作时间明显缩短,10 s左右即可完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过程简单、快捷,有效提高了护士的采集效率。此外,陈黎等[16]调查结果发现,采血时使用持针器的频率是静脉采血时职业暴露发生率的保护性因素,持针器可在静脉采血时起到有效保护作用,降低采血发生针刺伤、针头脱出、漏血的概率[17-18]。本研究应用直针及安全性持针器采血,暂未有针刺伤、针头脱出、漏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前后对照试验发现在I期药物临床试验中,选用改良式静脉留置针联合一次性直针方式采血,既保护受试者静脉,减轻静脉穿刺给受试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节省了研究护士静脉采血的操作时间,优化了采血流程,减少了血样补采给受试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受试者对此项操作的满意度。本次研究提高了全体研究护士对临床试验血标本溶血这一事件的重视程度,规范了临床试验血标本采集过程,为临床试验方案的正确、科学实施提供了更有利的基础,为新药的上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注射器针头临床试验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抗疫中第一个获批临床试验的中药——说说化湿败毒方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按摩注射器
远离打针恐惧的儿童玩具注射器
报复
肿瘤治疗药物Tosedostat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