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偲可 李梦玲 汪子雅 曹冰冰 张金艳
摘要: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其中,农民的参与意愿是影响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鉴此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农民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基于公众参与理论等指导,从农户个人及其家庭特征、农民归属感、乡村精英影响力、政府回应等方面构建农民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结合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验证显著影响因素,据此提出提高农民参与意愿的政策建议,为促进农民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政策建议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近年来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在整治工作的推进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农民参与整治工作的意愿不高就是其中之一。
从我国现有的相关研究来看,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研究影响农民参与意愿的因素:(1)从农民的主体角度出发,认为农户个人的社会经济特征、区位交通条件、地理环境等均会对农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产生影响。(2)从外界影响出发,认为村规民约、政府宣传、政府补贴等因素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参与意愿正向化转换。可以看到,学者们关注的领域比较广泛,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基于已有研究与相关理论,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农民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入手,探讨提升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意愿的方法,结合研究模型结果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及政策建议。
在316份有效问卷中,可以观察到有以下几点因素与农民的意愿存在显著的关系:第一,在家庭年总收入大于等于15万元的81位农民中,不愿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为1人;第二,在对村庄感情深厚的122位农民中,有118位愿意参与到村庄的人居坏境整治中来;第三,认为自己所在村的村民群众能够非常便捷地与当地政府进行交流,提出意见与诉求的15人均愿意参与所在村的人居环境整治。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假设:
假设一:家庭的经济收入对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二:对村庄的感情深厚程度对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三:农民与政府之间交流的便携程度对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本课题组以合肥南站为调研地点。合肥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此处人流量大,样本的随机性较强,本组成员在此处选取具有农村户口的人进行调查(问卷调研时会首先询问对方是否为农村户口或是否家在农村)。最终获得316份有效调查问卷。
2.模型选择
由于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农民参与所在村庄环境整治的意愿”是有序的三分类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中既有连续变量也有分类变量,所以多元线性回归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不适用于本研究,因此我们采用基于SPSS的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3.共线性诊断以及回归分析
(1)共线性诊断。在进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之前,需要对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解释变量进行共线性诊断,结果如表1所示。方差膨胀因子即VIF<10,D-W值为1.825(一般用来检验一阶相关,值在2左右,表示不相关),说明解释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同时,根据模型运行结果,对模型的总体拟合信息检验为显著性0.046,小于0.05,平行线检验显著性为0.785,大于0.05,说明被解释变量符合统计学要求,模型拟合有效。
注:统计学中,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是指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时的方差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时的方差之比。VIF越大,说明共线性越严重。判断方法为:当0
(2)回归分析。本研究依托SPSS24.0软件对农民参与所在村庄环境整治的意愿进行分析,模型构建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逐步回归分析法。最后依次得到三个模型,模型1是考察控制变量即农民的个人特征对于参与意愿的影响,伪R2为0.071,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解释变量农民的归属感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模型2,伪R2为0.201,模型拟合度增加,模型3基于模型2,加入了解释变量农民对于政府回应感知维度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伪R2为0.293,模型拟合效果进一步优化。
模型1显示,受访农民的受教育水平、职业、家庭劳动力人数以及家庭年收入显著影响其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意愿。受访农民的职业资格证书数量与其参与环境整治的意愿之间没有明顯相关关系,其OR值是小于1的。
模型2显示,农民个人特征中除了职业资格证书数量之外的项目仍然对其参与意愿有着显著影响,但综合模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模型1中因素对于参与意愿的影响程度在降低。农民归属感维度中除了乡村精英之间的关系以及是否愿意参与精英组织的活动两项外,其余四项均与农民参与环境整治意愿显著正相关。
模型3显示,向政府反映问题的便捷度和政府解决问题的数量对农民参与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且为正相关关系。与此同时,可以看到农民个人特征因素和农民归属感维度的因素对于农民参与意愿的影响总体趋势与之前相同,但影响力度减小。
1.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从316份有效问卷的数据结果来看,绝大部分村民愿意参与乡村的环境治理。(2)受访农民的受教育水平、职业、家庭劳动力人数以及家庭年收入显著影响其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意愿。(3)农民在农村居住时间越长,参与村庄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其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意愿越高。同时,农民归属感中的乡村精英影响力因素对农民参与环境整治的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二者呈正相关关系。(4)向政府反映问题的便捷度和政府解决问题的数量对农民参与意愿的影响显著。
2.政策建议
结合已有政策经验的总结,项目组认为相关政策应当体现综合性、特殊性、时效性、时代性以及多元性,现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农民整体收入。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的产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减少污染,促进本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还需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发展潜力,促进生产。同时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也是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农民整体收入的重要途径。
(2)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增强村民归属感。坚持党和政府在文化建设的领导作用。同时,培养联络乡村精英,加强群体效应。乡村精英群体的壮大有益于发挥群体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群体效应大大增强,农民的参与意愿更加容易被激发。
(3)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及时解答民意。鉴于农民主要群体是中老年人,所以对村干部收集意见等较为传统的民意反馈方法应予以保留,为中老年农民提供便利。对于收集到的民意,政府要找出农民最关心、最紧要的问题和困难予以明确、通俗的回复,制定切实合理、行之有效的行动方案并将其落到实处。
本文系省级项目: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S20211035741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华,姚顺波.生态认知、政府补贴与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 [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21,36(12): 80-91.
[2]李晓雅.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村民参与意愿与行为转化研究 ——基于张家口市崇礼区的调查[D].河北:河北地质大学,2021.
[3]闵师,王晓兵,侯玲玲等.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因素——基于西南山区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9,(04): 94-110.
[4]贾亚娟,赵敏娟.环境关心和制度信任对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意愿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9,41(8):1500-1512
[5]吕建华,林琪.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构念、特征及路径[J].环境保护,2019,47(09):42-46.
[6]俞可平,贾西津.《中国公民参与——案例与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张蕾.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法律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8]程新艳,王坤鹏,欧名豪.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09):81-89.
[9]樊西凌,欧名豪.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农户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18,39(02):53-60.DOI:10.13907/j.cnki. nykxyj.2018.02.011.
[10]荀秋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安徽合肥 230601)
(责任编辑: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