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学习满意度调查分析
——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例

2023-05-26 03:39:50黄冰晶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团组汉语语言

黄冰晶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天津 300204)

一、研究背景

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国际汉语教学遇到了不期而遇的挑战,却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保持海外青少年中文学习热情,满足其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需求,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于2020 年10月启动了“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以下简称“汉语桥”线上项目)。作为面向全球中文爱好者的线上中国语言文化体验项目,“汉语桥”线上项目采用“实时授课+线上活动+录播视频课程”的方式,具有周期短(1~2 周)、团组规模大(60 人以上)、教学对象复杂(学员学历、年龄、中文水平不限)等特征。目前,包括天津外国语大学在内的国内大部分高校推出的“汉语桥”项目,均是“语言学习”+“文化体验”的模式,即在进行实时中文授课的同时,结合某一文化交流主题进行整体课程设置。因此,“汉语桥”线上项目,更像是一个面向海外学生的“线上夏令营”,令海外学生在学习中文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云端领略中国的文化、历史、艺术及城市发展,与中国学生进行语言和文化的双向交流。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成功举办两年,根据“汉语桥”官网“汉语桥团组在线体验平台”数据显示,2020 年国内共100余所中方院校推出200 余个在线特色团组项目;到2021 年承办高校数量已增至221 所,在线特色团组项目已达600 余个(数据来源于汉语桥团组在线体验平台http://bridge.chinese.cn/online/camp)。由此可见,该项目虽运行不到两年,但规模不断扩大,各种项目主题愈加丰富,营员来源也越来越广泛,项目整体发展态势喜人。

如今,线上中文教育已经成为疫情影响下主流的教学模式〔2〕,成为疫后教学模式的新常态〔3〕。目前,国内多位学者均对新冠疫情下线上国际中文教学模式及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周汶霏和宁继鸣通过采集中国大学MOOC 平台上的课程学习者评价文本,提出了课程设置应着力实现用户界面、学习内容与教学模式的“三个友好”,通过系统设置与环节把控确保课程互动的充分实现〔4〕。徐来等人则通过对某高校的国际学生群体汉语课程线上学习体验展开调查,并着重分析了导致其消极体验的各种因素〔5〕。林秀琴、史金生等人则分别对参与线上教学的大学国际中文教师及留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线上中文教学方法及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6-7〕。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某类型的线上中文教学课程进行调研和探讨,对于“汉语桥”这种集“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双重功能的线上短期团组的运行模式和教学管理的研究尚不多见。作为线上中文教育的新兴项目,学生对“汉语桥”线上项目的满意度如何,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中方承办学校如何高质量、可持续地组织好“汉语桥”项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本次调研。

本文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于2021 年面向哥伦比亚各高校大学生举办的“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为例,对该项目的学习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汉语桥”线上项目更好地运行提供解决方案。

二、天津外国语大学“汉语桥”——哥伦比亚大学生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概况

2021 年11 月,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承办的“汉语桥”——哥伦比亚大学生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正式开班。项目为期2 周,最终共招收720 名来自哥伦比亚全国各个高校的学生。考虑到学员体量较大,项目共分“中国美食”“中国古城”两个主题营,三个班次,每个班级授课时段不同,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选择相应的主题营参加。项目主要分3 个板块,分别是语言直播教学、文化体验录播课,以及专题讲座和线上交流。其中,语言直播教学包括基础语音课、专题语言课等汉语语言教学类课程;文化体验录播课按照不同的主题提供相应的课程,课程已提前录制好并上传至项目官方网站——“汉语桥团组在线体验平台”。其中“中国美食”主题包括:中华美食概述、中国烹饪文化、食疗养身、中国器皿文化、从中华美食看中国哲学;“中国古城”主题包括:西安、平遥、丽江、大同、南京、杭州等六大中国古城介绍;专题讲座及线上交流则对疫情时期的汉语学习和留学中国进行介绍。学生每天学习时间约为4 课时,整体课程安排共计52 课时。

三、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共设计5 大类15 个问题,内容涵盖对项目的整体评价、课程评价、项目质量、语言学习情况、是否有助于中文水平提升等具体评价。并设有关于意见和建议的开放式题目。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62 份。调查对象均为哥伦比亚各高校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学生汉语水平为初级或零基础。

(一)项目的整体满意度

在对“‘汉语桥’项目的整体满意度”调查中,98.3%的学员给出了“非常好”和“好”的评价。其中300 名学员认为“汉语桥”线上项目“非常好”,56 名学员认为“好”。只有6 名学员认为一般或差。这说明学生整体对“汉语桥”线上项目的组织实施持非常肯定的态度,大部分学员都认为通过“汉语桥”线上项目的学习,提高了其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认识,并希望今后能推出更多类似的项目和平台。

(二)课程的评价及满意度

在对课程满意度的调查中,采用的是李克特五分量表,即对每个课程类别的满意度给出5 个回答选项并进行赋值,分别为“非常好”(5 分)、“好”(4分)、“一般”(3 分)、“差”(2 分)、“很差”(1 分),由受访者做出选择后得出均值。结果见表1。

表1 “汉语桥”课程满意度调查情况

从表1 可以看出,学生无论对直播还是录播等不同的课程类型评价都较高,均超过了中位数2.5。但相对来说,在“与中国学生的互动”和“在线参观中国的学校、景点、企业”两项的评价分数偏低。究其原因,“互动”“参观”这一类型的课程,本身就强调面对面的交流和实境的体验,目前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还难以达到和线下一样的教学效果,未来也依然是“汉语桥”等线上交流项目所要面对和解决的共性问题。

同时,在对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中,还设置了“您最喜爱的课程”的问答题目,学生需填写一门最喜欢的课程名称。从汇总上来的答案看,排名前两位的课程分别是录播课程“文化体验课——中国历史名城”及直播课“基础语音课程”,两项课程的得票率就占了总选票的四分之三。分析原因,一方面,项目主题本身就是中国古城及美食之旅,因此,项目执行团队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以“中国历史名城”为主题的文化体验课进行拍摄和制作,最终课程也收获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项目学员基本都是零基础或初级中文水平,因此,针对零基础级别设计的基础语音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见表2)。

表2 学生“最喜爱的课程”调查情况

(三)项目质量的评价及满意度

对项目质量满意度的调查同样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法,从教学能力与方法、多媒体课件或材料的质量、互动交流、项目的组织管理水平、在线平台的体验感五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每个分项依然给出5 个回答选项,分别为“非常好”(5 分)、“好”(4分)、“一般”(3 分)、“差”(2 分)、“很差”(1 分),由受访者做出选择后得出均值。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同样对项目的执行质量给出了较高的评价,5 个分项的得分均超过了中位数2.5。而5 个分项横向比较,“在线平台的体验感”评价分数最低,为4.59 分(见表3)。这在问卷中“意见和建议”的开放式问答中也得到了体现。受访学生表示:“平台的内容相当有趣和完整,但页面设计看起来有些复杂,不那么直观,必须点击几次才能找到你想要的信息。”“需改善平台管理,视频加载过程缓慢,需要很多时间,有时显示页面错误。”在线平台设计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受。

表3 项目质量满意度调查情况

(四)语言学习情况和学习感受

本次调查还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情况、是否有助于提升中文水平等学习感受进行了调查,具体见表4。

表4 语言学习和学习感受调查情况

从表4 可以看出,通过“汉语桥”线上项目的学习,90%及以上的学生都认同参加该项目提高了汉语水平,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并有计划继续学习中文。大部分受访学员也都表示“参加汉语桥项目令我对中国的历史和语言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深了对中国历史与现代生活的了解”;“希望以后有机会到中国学习更多知识,了解更多中国文化”。这也进一步说明“汉语桥”线上项目的实施取得了预期效果,为海外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了解中国语言文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云端活动平台”。

四、“汉语桥”线上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汉语桥”线上项目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并整体上取得了较高的满意度,但通过我们的问卷统计及回访,依然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直播、录播平台等技术条件影响因素

“汉语桥”线上项目分为直播课程与录播课程两大类。其中,直播课程主要使用“腾讯会议”“ZOOM”等常用的社交媒体软件进行,因此对平台、技术、设备、网速等都有很高要求。如平台选用不当,技术支持不到位,设备陈旧,网速滞后都会影响直播课程的顺利开展。同时,部分直播课程无法实现回放功能,一些学生因时差、个人时间安排冲突等问题,无法及时或完整收看直播课程,这些都对学生的在线学习体验造成了影响。

而录播课程方面,则统一使用的是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搭建的官方网站——“汉语桥团组在线体验平台”。网站虽然资源丰富,但也有部分学生反映存在“页面设计复杂”“视频加载缓慢”等问题。

(二)教学规模、教学互动问题

“汉语桥”线上项目的最低成团人数需要60人,考虑到制作成本问题,一般汉语桥项目的平均学员人数都达到了近一百人,而本次面向哥伦比亚大学生的“汉语桥”线上项目,两大主题3 个批次班共吸引了720 名学员报名,虽然又进一步将3 个大班细分为了9 个小班进行教学,但学生依然普遍反映在线教学班级规模过大;语音、口语等需要操练的课程无法得到充分的训练与语音纠正;同时,因为学员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进度及教学难度的安排上也很难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另一方面,如何实现线上教学的有效互动,是包括“汉语桥”线上项目在内的所有线上中文教学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汉语桥”虽然定位为“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但目前整体来看,项目安排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一对多”的讲座模式居多,真正交流、互动、体验的环节较少,特别是外国学生与中国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多。分析原因,一方面,隔着屏幕的网络交流本身就存在诸多障碍,另一方面,由于一般“汉语桥”线上项目都是2 周左右,时间较短且课程安排紧凑,除了要完成正常的课堂教学外,留给学生间互动交流的时间就略显不足了。

(三)学习资源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学生也反映了“汉语桥”线上课程无对应的实体或电子教材,学生在课前或课后无法参照教材进行预习或是复习操练,影响了后续的深入学习。同时,虽然官方网站“汉语桥团组在线体验平台”有着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但录制的视频课程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没有相应国家的语种字幕,有的则是字幕设计不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如外文字幕停留时间过短等等,都影响了学生对学习资源的有效使用。

五、“汉语桥”线上项目运行策略

(一)紧贴学生用户需求,打造人性化、智能化授课平台

史金生和王璐菲指出,专业高效的线上汉语教学平台建设,要始终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考虑学习者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需要,提高平台的智慧性和人性化程度〔7〕。目前,线上直播教学使用的主流平台包括ZOOM,腾讯会议、钉钉、雨课堂等等,而对于直播课程究竟选择哪种平台,前期项目组一定要做好调研,针对项目面向国家及学生使用软件习惯选择合适的在线直播平台。同时,建议项目组在开课之前,做好多语种版本的平台软件安装使用说明,并安排学生助教及时对学员进行平台操作指导,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平台使用方法。此外,对于学生因“时差”或网络问题未能及时参与直播课程,随着项目逐渐成熟,可以考虑将直播课程也进行精编录制并提供给学生,以便学生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安排学习。

李先银提出,应建设多元内容聚合的平台,提供多元化汉语教学和学习要求的内容,满足学习者通用汉语学习、专门用途汉语学习、文化体验等多种需求〔8〕。周汶霏和宁继鸣也提出了线上课程应着力实现用户界面友好、学习内容友好、教学模式友好〔4〕。目前,针对“汉语桥”线上项目视频课程资源已专门架设了指定网站“汉语桥团组在线体验平台”,收录了上百所高校的“汉语桥”优质录播课程资源,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学习素材。然而根据本次调查显示,平台在设计上还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一方面,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群体是汉语初学者的情况,建议平台界面及操作设计应更加简洁、智能;另一方面,目前平台首页的检索功能依然比较单一,学生无法直观地了解平台的整体资源布局和课程分类情况。因此建议平台将各种课程的主题、难度进行更加细致全面的划分,使不同汉语水平、有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都能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二)分级教学,增加互动

有研究者指出,语言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需要通过互动进行语言技能训练和“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9〕。课堂互动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生态〔6〕,因此,互动不足成为目前线上中文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10〕。针对这一问题,“汉语桥”在活动设计上,可以分别在“课堂内”与“课堂外”两方面下功夫。

课堂教学上,可以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分班测试等方式,充分了解学员的中文需求及语言水平,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实行分级教学。例如在低级别班级,可以通过设置在线游戏、接龙唱歌、弹幕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级别班级,可借鉴线下教学常用的话题策略、任务互动等方式,根据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深度讨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因材施教,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将同一个项目课程分级别编班授课,学生可以在学完第一期课程后,在下一期项目开始时继续报名并选择更高级别的课程,在保证了学生学习完整度的同时,也可以促进项目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语言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还需要在目的语环境中浸润〔6〕。因此,项目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除了在线直播课和录播课外,还可以设计更加灵活丰富的活动安排,如中外学生线上交流会、中国学生带你在线云游中国、中外学生课外学习小组、中外学生联合学习成果汇报会等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在虚拟的学习社区中依然能够找到交友和互动的乐趣,以弥补线上单纯课堂教学的不足,让“汉语桥”线上项目成为促进中外学生交流互动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

(三)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开发同步电子教材

正如郝美玲所说,线上教学中,教材出版与课程设计、教学本身的关联程度比线下教学更为密切〔8〕。因此,同步加强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有利于项目的可持续深度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分班分级教学的基础上,可以针对不同级别的课程进一步开发电子教材、配套练习甚至是衍生的听力及阅读材料。同样,教材也采取分级编撰的方式,以保证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以便学生能够有接续性地完成整个课程不同难度阶段的学习。

另外,要善用线上教学资源,不断完善线上课程的制作标准。建议“汉语桥”线上项目的最大课程资源库——“汉语桥团组在线体验平台”能出台统一的录播课程制作技术标准,对课程的主题、脚本、时长、字幕、语种,甚至授课人的语速、字幕停留时间都作出统一的标准,保证“汉语桥”课程资源的高标准、高质量。

(四)加强培训,多举措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新冠疫情的发生促进了线上教学的发展,衍生了以“汉语桥”线上团组为代表的多种类型的在线语言文化体验项目。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很可能成为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常态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了解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掌握现代信息网络和智能技术,将其用于教学之中〔8〕。合格的国际中文教师,不仅应掌握多种教学技能,具有文化自觉和国际视野,也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11〕。因此,可以分阶段对参与教师开展岗前、岗中、岗后培训,重点针对线上教学技能进行培训,以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内容可包括信息时代教师理念和角色的转变、各类线上授课平台使用、软硬件及网络问题处理、音视频及图文编辑能力提升等等。以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变化,掌握线上教学的新技能。

同时,针对“汉语桥”项目“语言+文化”的功能属性和“短期集中”的授课模式,应制定统一的教师线上教学及评估标准,以评促教,督促教师不断提升线上教学能力,设计出符合短期团组特点的课程实施方案,做到课程模式可复制、项目品牌可延续。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信息化时代线上教学的新模式、新规律、新方法。

猜你喜欢
团组汉语语言
东风汽车股份:海外出口大跨步前进,赶超 2021 年全年
时代汽车(2022年17期)2022-09-06 04:30:24
学汉语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习总书记“下团组”
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 03:03:13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习近平下团组的6 个重大关切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