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腔型肺癌MSC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023-05-25 06:10张冰凌栗鸿宝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征象正确率肺部

张冰凌 栗鸿宝 肖 艳

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CT室 (河南 新乡 453000)

肺癌居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患病率、死亡率之首,其早期症状不显著,许多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癌症中晚期,完全治疗已然较为困难[1-2]。囊腔型肺癌为肺癌的特殊类型,虽发病率低,但与不同于一般肺癌的是,其CT征象不典型,而由于此类疾病较为罕见,导致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极易误诊和漏诊[3]。目前,囊腔型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治疗,因此在治疗前对其做出准确诊断,并与其他肺部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得益于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近几年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4],但有关MSCT在囊腔型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研究报道仍较少。为探析MSCT对囊腔型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本研究回顾103例囊腔型肺癌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03例囊腔型肺癌患者资料。

纳入标准:CT资料齐全,病灶可见空气密度影;含气腔隙最大径>0.5cm(除外空泡病例);所有病例CT检查前未行穿刺活检及相关治疗;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腔型肺癌。排除标准:CT检查禁忌症;既往肺部手术史;肺部脓肿、支气管扩张;CT图像质量差;影像资料缺失。

1.2 MSCT检查及图像处理患者取仰卧位,设备采用Philips64排MSCT扫描机,均呼气末屏气扫描。先行常规扫描,扫描范围自胸腔入口至肺底部,扫描范围: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螺距1.0,厚层5mm,发现可疑病灶后改厚层为1.5mm进行重建,平扫结束后,取300mg/mL碘海醇70~80mL,以3ml/s匀速加压经肘静脉注入,注射后20~25s、60~90s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其余扫描参数与常规扫描相同。将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观察图像以肺窗(窗宽1200HU,窗位-600HU)、纵膈窗(窗宽350HU,窗位40HU)显示。由2名高年资肺部影像诊断医师分别阅片,参考文献[5]判断病灶分型。以CT图像可见肺野外周囊腔样病灶/囊腔伴磨玻璃影/实性病灶进行鉴别诊断。二者意见不一时经商讨达成一致。

1.3 观察指标详细观察患者CT图像上的病灶形态特征,包括病灶的位置、密度、大小、囊腔/空洞形态、囊腔/空洞壁厚度、病灶边缘分叶、毛刺征等,记录病灶大小、囊腔大小及囊壁厚度。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对囊腔型肺癌的鉴别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处理借助SPSS 20.0软件整合数据。一般资料、MSCT征象以及病理、MSCT诊断结果用n(%)表示,行χ2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CT定量参数(病灶大小、囊腔大小、囊壁厚度)用()表示,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本研究103例患者中,病理类型包括腺癌94例(95.15%)、鳞癌5例(4.85)和支气管肺泡癌4例(3.88%),其中男性60例,女性43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42~75岁,平均(63.05±5.70)岁;61例(59.22%)仅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7例(6.80%)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其余35例(33.98%)均为体检时发现。

2.2 病灶的MSCT征象分析103例囊腔型肺癌患者病灶多位于右肺,形态多为类圆形或圆形,病灶边缘可见分叶征、毛刺征,边界光整、多囊,囊腔规则,囊壁变薄,腔内有血管形成,有胸膜凹陷征,形态学分型以Ⅳ型为主。见表1。

表1 103例患者的MSCT征象检出率情况[n(%)]

2.3 MSCT定量参数103个病灶大小范围15.45~49.00mm,平均(31.97±8.26)mm;囊腔大小9.80~39.50mm,平均(24.56±7.38)mm;囊腔壁厚范围0.72~3.20mm,平均(1.94±0.61)mm。

2.4 MSCT检查对囊腔型肺癌的诊断正确率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MSCT鉴别诊断囊腔型肺癌正确98例,错误5例,其中1例囊壁增厚的大泡型患者被误诊孤立肺大泡,另4例误诊为孤立肺囊肿。MSCT诊断囊腔型肺癌的正确率为95.15%,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P>0.05),见表2。

表2 MSCT检查对囊腔型肺癌的诊断正确率[n(%)]

2.5 典型病例典型影像病例分析见图1。

3 讨论

3.1 概述目前囊腔型肺癌的命名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数学者及相关研究均支持将该病定义为含囊腔的肺肿瘤,即在CT图像上可见肺部结节伴有含气腔隙形成的特殊肺癌类型[6]。有关该病形成的机制尚无定论,现有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点[7-8]:(1)肿瘤中心坏死;(2)肿瘤细胞破坏肺泡壁,两者融合成一种包含气体的囊腔;(3)肿瘤细胞浸润支气管壁,突向管腔,使管腔部分或完全堵塞,形成“活瓣样阻塞效应”。

3.2 囊腔型肺癌的临床诊断现阶段囊腔型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其中病理学检查需通过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进行,为有创性检查,操作不当可致肿瘤破裂甚至导致气胸等不良后果,因此并不作为本病的首选诊断方式。CT是肿瘤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近些年关于含囊腔的肺癌CT表现的报道逐渐增多,但由于对囊腔型肺癌认识有限,加之大多数囊腔型肺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常规CT检查可仅显示薄壁囊腔样结构,易与其他肺部疾病相混淆,故临床上误诊率比较高[9]。而MSCT扫描层数多、覆盖范围广、空间分辨率高,不仅能清楚发现微小病灶,还能利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对病灶进行多方位显影,直观地显示病灶及其邻近结构的三维形态、关系[10]。卫旭瑛等[11]的研究指出,MSCT可提高薄壁囊腔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有效与薄壁空洞性肺结核相鉴别。本研究中,103例囊腔型肺癌患者发病年龄42~75岁,以男性多见,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痰中血等,可见本病起病隐匿,这可能也是人们最初对其误诊、漏诊的重要原因之一。

3.3 囊腔型肺癌的MSCT征象此前有相关报道总结称囊腔型肺癌可通过磨玻璃征、胸膜凹陷征等CT影像学特征进行诊断,本研究103例囊腔型肺癌患者在MSCT检查中,可见病灶多位于右肺,病灶形态多呈类圆形或圆形,这可能是肿瘤细胞向各方向生长机会均等所致;除周围型肺癌的典型征象,如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外,还可见肺瘤边界光整、多囊、囊腔规则,囊壁较薄,腔内有血管形成等特异性MSCT表现,与文献报道[12-13]大致相符。在形态学分型上,本组患者以Ⅳ型为主,这可能是受囊腔内分隔影响,而临床关于囊腔型肺癌的各形态学分型报道不一可能与病变发现的早晚有关[14]。此外,本研究对病灶大小、囊腔大小、囊腔壁厚度进行定量分析,发现103个病灶平均(31.97±8.26)mm,囊腔(24.56±7.38)mm,囊腔壁厚(1.94±0.61)mm,与既往文献报道的[14]囊腔型肺癌囊腔直径>5mm,囊壁厚度<4mm相符。推测通过对病灶CT参数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对囊腔型肺癌进行鉴别诊断。在本研究中,MSCT诊断囊腔型肺癌的正确率为正确率为95.15%,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说明MSCT可为囊腔型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3.4 鉴别诊断临床上诊断囊腔型肺癌还需与以下几类肺部疾病相鉴别:(1)肺囊肿:囊肿壁薄、光滑,厚薄均匀,囊内为气体无分隔、无壁结节,以青少年多发。(2)常见于中老年男性,无壁或壁薄,囊肿内无分隔、无壁结节,病灶无分叶。(3)空洞型肺癌:主要存在于鳞状细胞癌中,多为中心性或偏心性,壁厚>4 mm,厚度不均匀,内壁不规则、可伴壁结节,但内部无分隔或血管通道,外壁可见分叶、毛刺等。(4)薄壁空洞型肺结核:主要发现于上叶尖、后段、下背段、多发,内壁光滑,边缘有长毛刺,腔内无分离,周围无毛玻璃密度,周围肺部经常伴有卫星病变、钙化、纤维化等。

综上所述,MSCT可清晰显示病灶位置、大小及影像学特征,对囊腔型肺癌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图1 囊腔型肺癌患者的影像分析结果,注:58岁囊腔型肺癌患者。CT下观察可见右肺上叶尖段混合性多房囊腔性密度影,边缘可见实性密度和磨玻璃密度,边界清楚,边缘分叶和毛刺,内多发大小不等气囊腔影,可见胸膜牵拉,病灶大部分以磨玻璃和囊腔成分为主,有少量实性成分(图1A~图1B);病灶矢状位重建,病灶位于右肺上叶尖段,肋胸膜牵拉凹陷(图1C);冠状位重建图像,病灶分叶状,边界清楚,以囊腔为主的多种成分占位(图1D)。

猜你喜欢
征象正确率肺部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