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辉
【摘 要】企业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它关乎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关乎着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利国利民。论文通过前期走访调查总结S省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的现状,阐述了企业在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背景下提升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相关举措,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障,积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稳步开展。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
【中图分类号】F272;X9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4-0119-03
1 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安全是企业生产工作的核心和要点,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相关的事放在首位。天津滨海新区“8·12”爆炸、宜宾“7·12”爆炸事故的发生,说明当前我国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问题突出。在此背景下,根据2019年《S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在全省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S省在省、市、县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工作。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是指,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行為规范要求以及工作需要都必须参照清单的形式记录下来,实施精细化管理,将安全工作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实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生产收益。据通报,2022年上半年,S省事故总量、事故起数及伤亡人数同比上一年度有所下降。但在各市(州)中,部分地区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有不同程度上升,事故存在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这说明虽然S省在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背景下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成效,但与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目标仍有差距,安全生产行为规范并未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仍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对此,本文通过调研S省企业生产安全责任清单制的推行情况,总结工作成效与不足,旨在加强安全生产的制度保障,规避安全生产风险,积极做好企业安全生产的推进工作。
2 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清单制定不科学
根据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中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S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在全省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及文件中,企业应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不同岗位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清单》、企业的《日常安全检查清单》等,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总是存在没有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未覆盖所有岗位的问题。一些企业仅针对部分方面设置了较为明显的或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要求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未结合企业实际地将安全生产责任具体逐一落实到岗、责任到人,造成有岗无责,如有的企业认为财务部、人事部等人员与安全生产关联度不高,没有制定会计、出纳、培训等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有的认为门卫是劳务派遣人员,没必要为其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另外,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清单对某些关键部分缺少定量频次及具体参考的标准要求,在风险管控方面规定措施较为宽泛,在紧急情况发生时难以给予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2.2 清单落实不到位
在有效防范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导向下,2020-2022年,S省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分别为1 306起、1 160起、832起,死亡人数分别为1 255人、1 142人、828人,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事故总量较大、涉及行业领域广泛等问题仍然突出,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首先,部分生产经营企业把清单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不落实在行动上,使清单制管理流于应对、流于表面、流于形式,存在制度、落实“两张皮”的问题。其次,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应该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参与安全检查与工作的人员应该定期进行集中培训学习,熟悉掌握责任清单内容,并及时跟进清单工作落实情况,避免工作浮于表面。最后,安全工作力度不强硬。上级部门在对企业生产安全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并编制印发责任清单内容的同时,作为监管部门,市县级行政部分并未将该制度上传下达做到实处,面向企业时缺乏鲜明态度、强有力的行政强制手段,使得部分企业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该项工作。
2.3 清单考核不完善
企业通过运用安全生产清单制的考核来进一步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它在促进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提升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措施提供有效的支持,从而不断地提高各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的水平,推动企业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的长期持续与良好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清单制考核体系建立不够完善,考核奖惩力度不足或者是缺乏针对性,导致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企业员工的清单制责任落实方面不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上下衔接不到位,也没有相对应的安全生产清单制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
3 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S省实施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总体而言安全事故起数与伤亡人数都呈现同比下降的趋势。针对某些地区出现的企业安全生产逆跌现象,本文通过半结构访谈与文献查阅,明晰了S省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具体原因。
3.1 工作开展缺乏专业人才支持
术业有专攻,根据调研发现,现在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人员学历层次不一,专业性技术性无法保证到位。现实工作中往往一个监管人员会负责几个地区企业安全生产,由于管理人员精力与专业知识有限,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时清单制工作实施过程中的人员配置、技能要求与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大出入。
另外,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的编写必须要求编制人员对企业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烂熟于心,然而,现实工作中,由于编制人员的非专业性,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会出现清单编制与现实情况相脱节的情况,造成清单制缺乏科学性、不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
3.2 监管部门安全职责执行不到位
从当前执行机构来看,企业安全生产相关工作需接受省市县各级的多个行政部门管理,不同地区的管理单位也有差异,同一地区同一问题存在点、线管理差异。在面对这种复杂多变的情况时,其责任清单便会有交叉与重复,边界不清晰,造成出现安全问题时相互推诿、推卸责任的情况。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为S省的一项开创性工作,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操作层面,因缺少参照,省市县三级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改可能会产生政策要求更新不及时、官方政策解读不到位等问题,安全生产清单制的权威性随之大打折扣。随着S省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的不断深入,该省安全事故发生率总体得到改善,重大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但与此同时,一些部门也会忽视清单制管理的连贯性和必要性,在监管过程中有所懈怠。作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部门,S省检查考核不应仅停留在文件资料,还应下沉到企业到基层,实地考察该地区企业的清单制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将考核结果运用到极致,准确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的真实情况。
3.3 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充分
注重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发展核心,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大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往年相比呈现下跌趋势。对此,某些企业为了保证基本运转,降低安全生产设备的投入成本和预算,超负荷使用现有机器设备,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对于部分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清单制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他们只要在检查的时候能够拿得出东西,应付政府检查就可以,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被陈列在会议室,没有真正理解顶层设计的初衷并落到实处,呈现形式主义的倾向。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不仅要启动编制,还应该组织员工定期学习讨论,但是对于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培训学习的成本投入严重影响到企业效益,因此导致企业员工对清单制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4 优化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的对策建议
4.1 科学细化清单细则,明晰职责分工
自2019年6月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实行以来,安全生产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让关乎企业安全生产的单位和个人都尝到了“甜头”,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有效的责任清单制度。在前期“摸着石头过河”中,各单位部门、企业主体清楚了解自身职位的权责划分,初步建立了企业安全生产的框架,但究竟如何“修枝”、怎么“开花结果”仍是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对此,本文在调研中发现当前需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工作的工作流程和細则,将工作落实到岗、责任到人。
首先,应该对前期实践工作及时开展总结,吸纳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及时更新和纠正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其次,重视专家专业性指导作用。省市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应该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沟通和交流,消除沟通壁垒,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聘请专家或第三方机构,一方面可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推行专家工作,在全省组织培训学习,形成模板。最后,制定清单制中应抓住主要矛盾,不要无限扩大清单制管理的外延,从企业现有的各项制度和规程中,将涉及安全生产的责任和措施精准地提炼出来,坚持“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原则,最终形成简单明了、容易操作的责任清单。
4.2 建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发展机制
人才是一切工作开展的核心要求,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有助于完善现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利于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与效果,收获更多的成果与成绩,解决卡脖子问题。首先,在招聘环节重视学历层次和专业对口问题,为安全部门输送更多更优质的可塑性人才。其次,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的业务培训,一方面可以帮助各层级部门、企业更加全面地了解清单制的具体要求、内涵要求、方法路径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技术人才的专业素养,把握工作重点、痛点与关键,对相关性政策文件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进行宣讲解读,确保涉及安全生产的相关部门单位能够精准把握核心要点。
4.3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的奖励考核制度
安全管理只有动真格,企业才能管出真水平,生产经营才能真正长期安全稳定。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不仅要责任到人,还应依据工作要求和目标,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激励机制,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纳入企业绩效管理考核中,该结果运用到其本身的职位晋升、基础设施保障考量中,实行奖罚分明的激励制度。一方面,对于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企业和个人,在精神和物质层面给予奖励倾斜,激发广大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对于有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和个人,采取“一票否决制”“约谈提醒制”等方式,使得企业和个人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督促其按时完成整改工作,从而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4.4 推进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信息化建设
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安全生产清单制系统的建设工作,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使用电脑端和手机端开展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的知责、履责,完善重大风险管控清单的管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佐证资料上传等功能。
一是明责方面,通过清单制定、履责、提醒、跟踪督促等功能,进一步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各级人员能知晓自身的安全履职情况,将安全生产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
二是履责方面,可推动企业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责任清单应包括主体责任清单、岗位清單、重大风险管控清单、日常检查清单等,其中可通过信息化手段,逐级解决每个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应该如何落实、从哪里落实等难题,使清单制工作更有操作性。
三是过程管控方面,可以协助企业开展安全风险全面化辨识,精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首先将企业重大风险管控清单逐项辨识、方便制定相应管控措施,同时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实现对重大风险的精准管控。其次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将安全检查清单纳入精细化隐患排查指标,实现各岗位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端APP“照单检查”,实时跟踪隐患闭环情况。
四是趋势分析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汇总分析该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事故情况,实现对风险趋势的精准研判,进一步掌握清单的制定情况和执行情况,为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提供支撑,同时实现隐患“排查—治理—闭环”全过程汇总分析,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及时跟踪掌握隐患整改率、常见隐患类型分布,可以为企业常发生的安全事故隐患做到精准治理提供有效支撑。通过信息化手段可实现风险趋势研判,利用数据统计分析,开展每日研判预警,掌握企业当日的安全生产管控情况,为下一步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 结论
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一种有力手段,也是企业自身发展以及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求的多重需要。目前S省也在有力有序地推行清单制工作,各企业也在逐步适应清单制工作的模式,通过建立健全与企业发展实际相匹配的安全生产清单制工作可以强化企业管理者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再运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无纸化办公效率,企业可以实时掌握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管控等动态,增加提醒督促等信息模块可以杜绝忘记履职、过期履职等情况。推行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的工作,也是安全生产方面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常态化工作,这对各企业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起到关键性作用,全面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同时为企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创建稳定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黎.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12):13-15.
【2】李子恒,赵小荣,张子轩,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标准化建设[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41(06):13-15.
【3】程浩.四川省推行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