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2023-05-25 20:30东智加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初中

东智加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引言

每个孩子从启蒙开始就在学习数学,数学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学习的课程。学生学习数学并不只是为了得到成绩和升学考试,而应该是让学生拥有数学思维和情感。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用数学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且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与创新意识,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

1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理念

数学素养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构建起来的处理解决周围事物的优秀品质,而核心素养则是强调处理复杂问题时所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1综合性

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一般采用数学知识和综合思维能力来考查,看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就看他是否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周围事物的认知中。

1.2差异性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他们的身心发展也各有不同,使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均会存在差异,所以,在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时,教师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进行教学活动。

1.3漫长性

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没有那么容易,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形成并展现出来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靠平时不断地实践锻炼,慢慢融入到学生的思维品质中。而且核心素养的应用是系统的,不是单一的,它可以应用到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并不只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累计将会是学生永远的人生财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使学生能够对数学充满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结合所学内容,灵活采用数学思维分析解决周遭事物问题,是值得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

2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2.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数学建模和抽象能力

对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而言,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在抽象思维的辅助下,学生能够把思维过程从事物本身的物理属性中剥离出来,透过现象抓到本质。而数学建模思想则可以将这些抽象的思维进行重组,再次构建为具体的模型,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终为始的出发,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首先就是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对问题展开自主思考与钻研,提升数学的建模与抽象能力,在课堂中真正体现核心素养的指导意义。

2.2有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探讨

在教学中,我们常看到一些成绩好的同学总是有很多问题问老师。提出疑问不仅是发现真知的起点,而且是发明创造的开端。提高学习成绩的过程就是发现、提出并解决疑问的过程。大胆向老师质疑,不是笨的反映,而是在追求真知、积极进取的表现。在听课中,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疑问也就在不断产生,再加以分析思考使问题得以解决,学习也就得到了长进。任何的数学知识都是形成于发现、探索、质疑、再构建的过程,因此不断质疑也成为了数学学习的灵魂所在。但在过去长期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在课堂中很少能够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当前在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多为学生创造质疑并思索的机会,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真正做到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在进行多边形内角和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测量与计算,并让学生依据测量数据展开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算法猜测,然后再教给学生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对公式展开质疑,想一想有没有公式不能正确计算的情况。这个过程不仅是在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在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2.3实行举一反三,培养数学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一大重要数学基础能力。只有在运算能力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够得以顺利进行,学习效果也才能够得到保障。在以往,运算能力的提升往往都是靠学生在课后大量做题来实现。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当前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中不断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后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开阔他们的視野及思维。例如,在讲解“因式分解”的有关内容时,学生会接触到较多的运算方法,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方法设置尽可能多的题目以组织学生进行尝试与练习,使学生掌握解题规律,了解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用哪种分解方法最佳,进而使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4运用信息技术,培养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整合是今天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尤其是在对学生想象力要求较高的几何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简化过去学生调动想象力困难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进行合理迁移,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空间的想象,进而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科的观念思想所在,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有益于学生的整个数学生涯学习。教师应该将价值导向加入教学设计中,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智慧之美,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 蔡雪香.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0(1):206.

[2] 龚艳.小组学习搭配高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文渊(初中版),2020(6):226—227.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初中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