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道兵 许雪花 余继林
摘要:少先队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劳动教育应该得到高度重视,树立大德育观念,把劳动教育纳入少先队工作体系和计划,以活动为载体,拓宽劳动教育的途径,实行劳动教育的多元化评价,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少先队工作 劳动教育 儿童成长
近年来,在小学教育教学和素质教育中,劳动教育被一定程度弱化和淡化,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有所背离,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芜湖市汤沟中心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把学校劳动、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开设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把劳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全过程,纳入学校工作全方位,并于2020年申报的省级课题“小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获得了立项。在少先队工作中,强化劳动教育,弘扬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让劳动教育成为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抓手,给学校的少先队工作增光添彩。
一、树立大德育观念,把劳动教育纳入少先队工作体系和计划
少先队组织作为小学最重要的德育阵地,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汤沟中心学校少工委牢牢树立大德育观念,遵照2020年6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发布《关于大力加强新时代学生团员、少先队员劳动教育的工作指引》,把勞动教育作为重要的素质教育要素纳入工作体系,把劳动育人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方法。
(一)把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
在少先队工作中,教育少先队员养成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路上第一粒扣子”,生活上能自理,家庭里要勤劳,学校里爱劳动,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美德少年。少先队员要尊重体力劳动,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要亲身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既能磨炼意志品质,还能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同时,注重激发少先队员的劳动兴趣,只有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才能够促使孩子对劳动产生欲望,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精心安排计划,统筹好劳动教育主题
课题组把劳动教育融入少先队德育活动中,“校园无小事,事事是育人”,把德智体美劳活动综合安排,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养成教育更有针对性。在活动设计中,劳动教育基本是月月有活动,次次有主题。如一般三月安排植树劳动,四月安排参观农场,五月安排每日劳动,十月到实践基地参与秋收和宣传秸秆禁烧,十一月学习种植蔬菜,等等。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设计劳动内容,让“我们的节日”更加丰富多彩,各个班级以中队为单位,发挥少先队员的智慧,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寓劳动教育于快乐活动之中,如端午节时学习包粽子,重阳节时到敬老院看老人献爱心,体会助人为乐的劳动乐趣。
(三)用心设计劳动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价值
有了针对性的劳动教育主题,还需要教师用心设计好每个实施方案,做好劳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的应对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把劳动教育做实、做真、做深。
劳动方案的实施,往往是跨学科的融合课程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既要关注劳动课程的素养落实,还要关注劳动过程中涉及的学科知识的融合,注重学思结合,建构完整的评价体系。比如植树活动,有对不同树木的认识,这是科学知识的学习;有对不同树木的购买,这是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对树木的种植知识的学习及种植的规划等。每一次劳动课,教师都要在教学之前做好各种预设,在实践中逐一落实,学生在劳动中就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
二、以活动为载体,拓宽劳动教育途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课题组把劳动教育纳入大德育活动中,构建立体开放多元的德育阵地,以活动为载体,让劳动教育丰富多彩。
(一)在中队日常活动中学会成长
劳动教育活动重在日常,抓在经常,从校园卫生评比抓起。少先队在大队的统筹下,各班级对班级布置、值日情况、垃圾分类、环境区卫生状况每天打分、每周排名、每月发放卫生循环红旗,并作为评比优秀少先中队的重要依据和指标。培养少先队员通过自己的劳动,为集体争取荣誉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在评选“美德少年”“优秀少先队员”时,充分考虑少先队员生活自理、爱护环境、热爱劳动等方面,让劳动为红领巾增光添彩。
学校尝试少先队中队长、小队长由少先队员们轮流当,人人都有机会,当队长的那一天,他们要协助教师管理班级,管理好午间休息,填写当天的班级日志。很多班级在教室后的书柜上摆放绿植,全班同学带来绿萝、吊兰、多肉植物等,少先队员们分别照顾自己的花花草草,在学期末还评选出谁的绿植培育得最生机勃勃。教室后的图书角、书柜的整理、电灯空调的使用等,都由学生负责,让每位同学都有劳动责任意识,成为少先队劳动活动的主人。
(二)在节日主题活动中展示技能
结合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突出劳动主题。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时,把劳动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融入进去。例如元宵节,设计的主题是感恩教育,各个少先中队可以选择“我为爸妈洗个脚”进行感恩回馈,也可以开展“我做一天小家主”活动,让孩子管理家庭、学做家务。中秋节的活动中,突出“硕果累累,丰收有我”的参观体验,让少先队员们亲身体验劳动的酸甜苦辣,享受丰收的喜悦,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学校在“双减”政策下,为落实“五育并举”,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使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在五月劳动周开展“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的劳动技能大赛。共有118名选手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代表班级参加剥蚕豆、系鞋带、叠衣服的劳动项目竞技,校园里掀起劳动热潮。
剥蚕豆是一、二年级学生参加的比赛项目。随着一声令下,第一轮挑战开始了!小选手们神情专注,动作敏捷地剥起了蚕豆。双手一掰,一捏,蚕豆大米就出来了。多标准的动作啊!系鞋带是三、四年级学生的必备技能。伴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小选手们立马行动起来。三下两下就把鞋带系好后,转身与同伴击掌接力……别看他们人小,系鞋带的技能可不输给大人们,娴熟的技能赢得了场上的阵阵喝彩。五、六年级的劳动竞技赛场上,学生们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折叠衣服,他们折叠衣服又快又整齐,折叠好的衣服就像豆腐干似的那么工整,真是让在场的老师都自叹不如。
此次劳动技能大赛,孩子们既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又感受到劳动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喜悦和收获,从而更加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三)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学会热爱
课题组还组织少先队员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劳动精神在关爱中闪光。各中队组织少先队志愿活动,是加强劳动教育的最好资源。“红领巾”们走村串户,宣传垃圾分类,并且身体力行做示范,既教育了群众也提高了自己。在每年的植树活动里,少先队员们不仅要把树栽好,每个小队都要认养树苗,确保小树栽活,还要继续养护,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也培养少先队员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每年重阳节,大队组织优秀少先队员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帮他们梳洗打扮,有时还给他们洗衣服洗被子,对于少先队员来说,不仅要有一颗爱心,有劳动观念,还需要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在这样的活动中,最能培养少先队员的劳动荣誉感和集体合作精神。
(四)在课后服务活动中体验生活
课题组有几个劳动教育基地,每个基地都紧密结合时节带领学生开展丰富的劳动体验实践活动。
老师们利用课余和课后服务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学校蔬菜基地,开展蔬菜采摘、培育活动,践行劳动教育。在采摘的过程中,老师们告诉学生如何辨别辣椒的成熟度,要采成熟的,舍弃熟烂的,同学们认真听,仔细认,用心摘。采摘结束后,教师还带领大家去除辣椒的根、茎和籽,并告诉同学们辣椒的辣味与它的茎有很大的关系。课后服务时间,课题组教师组织学生来到蔬菜基地,给基地里的大白菜进行捆绑。在捆绑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进行讲解。有的老师告诉同学们:必须在晴朗天气,菜心晒到没有水分,捆绑后才不容易腐烂,最好是在晴朗天气的下午三点以后捆绑,这时候的白菜帮子也不容易折断。有的老师提醒大家:捆绑大白菜需要注意,从贴地处,把所有的老菜帮子都聚拢起来,要轻轻地捆,别给折断了,扶起来全部捆在一起,让老帮子保护菜心,必须是捆白菜的上端三分之一处,给菜心足够的生长空间,松紧合适,捆绑完大白菜之后,赶紧给它浇水,因为捆之前已经好几天没灌溉了。这两场实践活动师生配合,生生配合,每個环节井井有条,现场一片繁忙。师生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火热场面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样的劳动将课堂教学和种植实践相结合,打破了单一的常规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亲自动手采摘、培育。不仅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培养了他们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同时展现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老师们感叹,学生终于走出书本世界去体验生活了。
三、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是指挥棒,有导向性作用,在少先队工作中,重视五育并举,把劳动教育放在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重在引导,贵在激励。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
一是对劳动态度的评价。评价劳动态度旨在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加强其劳动意识。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反馈评价、专兼职教师综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每一学期进行一次小结评价,纳入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评价。二是对劳动习惯的评价。评价劳动习惯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三是对劳动技能的评价。评价劳动技能旨在让学生懂劳动、会劳动。要求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劳动过程中的评价要精准,便于为学生指明方向;评价的方法要多样化,如语言鼓励、成果展示、表彰和奖励奖。学校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劳动成果展示活动,评选获胜个人和集体,对成绩突出的,载入活动记录。学校还对每月劳动之星进行张榜表扬,对年度劳动之星在开学典礼上给予表彰,进一步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与组织归属感。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评价主体方面,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引领作用。需要指导少先队员对自己的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自评,激发少先队员主体的劳动实践的积极性;结合同伴互评、小队评议,在中队里评选每一次劳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分子。把劳动教育评价记入学生的成长记录,实现劳动教育可记录、可追溯、可评价。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来提高学生热爱劳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课题组通过多样化的教研活动进行劳动教育评价研究,如主题观摩课、道德与法治劳动渗透课、多学科融合课程、专题讲座等。在一堂堂劳动课程中实现知行合一、学创融通,让劳动教育在成长的“土壤”里扎根萌芽、开花结果,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播撒劳动教育的种子,和德智体美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在一次次专题研讨中探索对于小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发展和完善。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评价内容的立体性,即家庭劳动评价、劳动课程评价、校内劳动评价、社会实践评价;评价运用的过程性,即注重思想转变、注重学生发展、注重习惯养成、注重面向未来,力图建立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多维的、实践性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结语
开展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重要使命,也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课题组将结合少先队组织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具有少先队特色的劳动教育,树立大德育观念,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少先队员在劳动教育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会基本的劳动本领,获得劳动体验,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和积极的劳动价值观,让劳动教育赋能儿童成长,为少先队工作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戴君,李凌燕.让红领巾在劳动教育中熠熠生辉[J].小学教学研究,2020(29):2729.
[2]杨江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教学,2020(24):1.
责任编辑:唐丹丹
本文系安徽省教学科学研究课题“小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JK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