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急诊创伤及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3-05-24 05:32尹纯林姚文君郑娴娴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医患可视化家属

尹纯林 姚文君 郑娴娴

急诊医学是临床各学科中实践性较强、知识涵盖面较广的一门学科,急诊医生接诊的患者往往病情变化迅速且复杂多样[1]。创伤作为急诊医学的常见病种,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点,如何在快速诊治创伤患者的同时,很好地完成急诊医学的教学任务并提升教学质量,一直是急诊临床带教医师努力的方向。由于创伤患者在突发严重创伤后家属难以接受,良好的医患沟通尤为重要。本研究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急诊创伤教学及医患沟通体系的构建中,并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轮转的60名实习医生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将实习医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观察组男18人,女12人,平均年龄(21.70±0.70)岁;对照组男20人,女10人,平均年龄(21.73±0.83)岁,经χ2/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校成绩排名进行比较,经非参数秩合检验发现同样无差异(P>0.05)。①排除标准:既往曾参与过三维可视化在解剖学、外科虚拟手术及VR教学方面的学习等。②纳入标准:所有学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此研究。

1.2 创伤模型的制作 选取创伤性骨折患者,获得知情同意后,对其进行CT扫描,将CT数据在三维建模软件中进行处理和编辑,对创伤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三维重建,建模满意后导出。

1.3 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借助创伤患者的CT二维图像,重点讲解此种患者的现病史、诊断、疾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原因、治疗方式及预后。实验组学生,在进行病例讲解时,除应用CT影像数据讲解教学内容外,加入创伤患者的虚拟3D数字化模型进行教学。两组实习生均由同一经验丰富的急诊外科医生依次进行病例讲解,时间为30分钟,每位实习医生均得到了一份相同的印刷版纸质讲义。

1.4 学生主观评价 理论授课结束后,两组均完成一份特别设计的反馈问卷,即五分Likert量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赋值为1~5分(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作为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模式的评估。问卷涉及上述两种教学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学习难度是否降低、学习积极性是否提高,临床实用性是否提高,知识点是否容易掌握,知识获取效率是否提高,是否增强对解剖的理解,整体满意度如何,评分范围7~35分。

1.5 学生客观评估 对两组学生在授课之后利用试卷的形式进行客观测评,20题单项选择,共计100分,在测试过程中,禁止学生间交流,禁止借助所有类型的学习资料,不允许考官为学生提供任何与考试相关的帮助,试卷评分后记录数据。

1.6 医患沟通体系的构建 选取2022年1月-6月期间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住院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每名患者招募一名直系家属,共计3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5人)和观察组(15人),既往从事过与医疗卫生相关行业的家属排除在外,两组家属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所有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此研究。每名家属均由同一经验丰富的急诊外科医生依次进行医患沟通20分钟。沟通内容主要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异常化验结果、骨折的形态、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并发症的表现、治疗方式、预后等内容,患者及家属可自由提问。对照组借助教学图片对其进行医患沟通,观察组借助已经构建的3D创伤数字化模型进行沟通。最后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医患沟通研究的相关文献,自行设计沟通评价问卷,该问卷包括以下5项内容:您对本次沟通的总体评价、本次沟通是否让您和患者能直观了解患者病情、本次沟通让您和患者对了解患者的治疗计划是否有帮助、本次沟通能否让您和患者缓解意外创伤带来的负面情绪、本次沟通能否让您和患者提升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样利用五分Likert量表予以赋值,评分范围5~25分。

1.7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创伤模型的构建 本研究利用创伤患者的CT扫描数据在三维建模软件中进行处理和编辑,对创伤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三维重建,建模满意后导出,骨折部位包含颌面部骨折、肋骨骨折、肱骨骨折、胫骨骨折、股骨骨折等,建模后的三维图像及相应的二维CT图像见图1。

图1 建模后的三维立体图像及相应的二维平面图像

2.2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及主观问卷得分比较 ①学生客观评估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核得分为(88.50±4.58)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核得分为(83.33±4.79)分,两组学生总体得分总体均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值5.17,95%CI 2.74-7.59,t=4.27,P<0.001),见 表1。② 学 生主观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学生主观问卷得分为(31.97±1.59)分,对照组学生主观问卷得分为(27.37±3.65)分,两组学生总体得分总体均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值4.60,95%CI 3.13-6.07,t=6.33,P<0.001),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及主观问卷得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及主观问卷得分比较(,分)

组别 n 理论考核 主观问卷观察组 30 88.50±4.58 31.97±1.59对照组 30 83.33±4.79 27.37±3.65 t 4.27 6.33 P<0.001 <0.001

2.3 两组学生医患沟通问卷调查得分比较 医患沟通评估方面,观察组家属问卷调查得分为(22.60±1.59)分,对照组家属问卷调查得分为(20.60±1.30)分,两组家属总体得分总体均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值2.0,95%CI 0.91-3.09,t=3.77,P=0.001),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医患沟通问卷调查得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学生医患沟通问卷调查得分比较(,分)

组别 n 问卷调查得分观察组 15 22.60±1.59对照组 15 20.60±1.30 t 3.77 P<0.001

3 讨 论

1979年,国际医学界把急诊医学认定为第23门独立的临床学科[2],作为医院急诊患者救治的承担者,急诊科医生面对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对医生的急诊综合救治能力、急救意识及急诊临床思维要求较高[3]。因此,急诊教学的目的也是以提高实习生综合的临床能力为目标。鉴于急诊患者的特殊情况,很好地完成急诊医学的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4-5]。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急诊医学教研室自2009年承担本科生理论教学以来,综合运用CBL和PBL教学方式,加入图片、操作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提升课堂带入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有些学生仍提出,在用平面的图像来诠释立体结构缺乏直观性和立体感,理解有困难。同时由于自身理解不透彻,在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时难以让家属理解具体病情而配合。创伤作为急诊医学的常见病种,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点[6],由于对创伤本能的恐惧以及对疾病本身缺乏了解,医患之间容易出现不和谐的局面。如果教学时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将患者创伤部位的二维图像转化为更直观的三维立体模型,不仅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为优秀医学人才,同时也可以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改善医患沟通质量,在医患沟通中解决家属理解困难的问题,减少家属必要的紧张,构建和谐的医患沟通局面。本研究选择轮转于我科的实习医师为研究对象,对创伤患者随机采用传统教学法及三维可视化辅助教学法进行教学,把三维可视化技术融入急诊创伤的教学过程,利用三维的立体图像直观地显示创伤患者的骨折部位及骨折端错位关系的优势,让学生从二维的、不易理解的思维中解脱出来,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创伤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式的选择。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理论考核得分及主观问卷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生普遍认为教学改革后可显著降低学习难度,增强临床实用性,使知识点更容易掌握,且整体满意度较高。

创伤为急诊患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意外受伤,且受伤群体多是中青年,是家庭的主要劳力,因此,患者家属容易情绪激动,多数严重创伤患者常意识不清,面部血肉模糊,更加加重了家属慌乱、急躁的情绪,有些家属因情绪急躁,听不进任何解释、建议。如何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缓解家属急躁、慌乱的情绪在创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7]。在本研究中,我们借助三维可视化技术,将创伤患者的二维影像数据经处理编辑后导出为三维立体图像教学,并融入医患沟通教学中,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主观问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相比于对照组家属,观察组家属普遍认为借助三维图像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患者病情、缓解意外创伤带来的负面情绪,对整个医患沟通过程总体评价较高。突发的意外创伤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同时会让家属产生焦虑、恐惧、悲伤、抑郁的心理,良好的医患沟通可有效消除家属孤独无助的心理[8-9]。

本研究将三维可视化技术融入创伤教学过程,降低了学习难度,并提升了医患沟通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医患可视化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