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国华
枕河人家
位于苏州张家港的江南古镇恬庄,演绎着烟雨朦胧的温婉,诉说着醉美水乡的浪漫,一如恬庄的“恬适宁静”寓意。烟雨霏霏时,撑一把油纸伞,走进空蒙雨巷,让一颗浮躁的心在俗世中寻找一个宁静的梦。
明清时期是江南市镇的鼎盛时代,触目皆是大族所创的市镇,恬庄即是其中之一。步行走过石桥和马路,一座刻有“恬庄”两个古朴大字的牌楼矗立在眼前。蒙蒙烟雨中穿过牌楼,一幅中国写意水墨画长卷徐徐打开。恬庄古镇户户依桥而筑,家家枕水而居,既有浓郁的江南古镇特色,又有恬静的梦里水乡格调,而恬静就是恬庄最大的特色。烟雨时节,行人稀稀疏疏,青石板路深邃幽远,巷陌街弄出出进进的大多是本地居民,很少见到成群结队的游客。
恬庄又叫田庄,其历史可上溯至明洪武三年(1370 年),彼时明王朝刚刚建立,原来在河阳一带的市集在战乱中焚毁,人们便迁移到了不远处的田庄。所谓田庄,即明代奚浦钱氏为收取田租而创建。
早在混乱的元末,奚浦钱氏便是召集乡勇御盗的一方枭雄,成为田庄最早的开拓者。钱氏家族靠着经营圩田致富,开设了这一地区的奚浦市、田庄市。至明朝成化、正德年间,奚浦的钱氏家族继续经营农田水利,成为地方望族之一。尽管奚浦钱氏最终退出了田庄,但修桥铺路、疏浚河塘历来是中国乡村中关于“功德”的朴素理解,由农耕而商贸、由耕读而科举,后来的其他家族也因循了类似的路径。
“状元糕、西施糕、芝麻团子桃花糕,左一口,右一口,囡囡吃得勿肯放;拖炉饼、豆腐干,老爹撘撘菊花酒。”拐进一家豆腐坊,点一碗鲜嫩的豆腐花,啃一口香酥的拖炉饼,那久违的童年味道,便是地道的古镇味道。
高高的马头墙、雕花的木格小窗、乌黑的街坊排门……一条条窄巷深弄,安静得仿佛能听见老街的呼吸。尽管经历了岁月的熏染,依然折射出昔日的荣光,执着地固守着那片古老的乡土。
恬庄原有东西南北四街,现仅存北街和南街一部分,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保留着清代、民国时期的原有风貌。颇有年代感的老建筑林立,山墙连着山墙,飞檐接着飞檐,错落有致、蜿蜒伸展,一条长仅数百米的老街仿佛走不到尽头。
在恬庄的极盛时期,这里建有关帝庙、城隍庙、三元宫等十余座寺院宫观,又有典当铺、银楼、布庄、染坊等大商号。时人所谓“金顾山、银恬庄”。保存较为完好的北街全长280 米,由四百八十一块花岗石大石板铺设而成,是苏州水乡古镇中不多见的景观。街道两旁还有众多小巷,最窄的仅能容一人通过,攀升的藤萝蔓草在斑驳的粉墙黛瓦上随风摇曳,仿佛与老式的木栅花窗窃窃私语。
流淌千年的奚浦塘,将恬庄接入江南市镇体系的框架。和风袅袅,拂过宁静的水面,投下的民宅倒影和河中的游鱼相呼相应。倚栏眺望,碧水微澜,置身宁静的流水人家,一如恬庄“恬静闲适”的寓意。
恬庄保存着众多完整的古建筑群,其中榜眼府是一座硬山式砖木结构的大宅,始建于清初,至今已历三百多年风雨。
乾隆年间有个出名的孝子杨岱,他孝敬父母,乐善好施,修桥梁、赈灾民、兴义学。“开池凿石栽花木以娱母”的行为在乡间广泛流传,成了恬庄杨氏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恬庄杨氏的奠基人。这就是榜眼府的前身——杨氏宅第。
咸丰年间,杨岱的曾孙杨泗孙殿试考中榜眼,在门前的圆石墩上立了四根旗杆,杨氏大宅自然成了风光无限的榜眼府。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门口置圆石墩立旗杆是极有讲究的,只有科举考取功名的人家方有资格摆放。在此后的百余年间,“旗杆里”始终是本地人称呼这座宅第的名字。
傍水而居的恬庄,南北街道不足一里,却是人文荟萃,状元、榜眼不胜枚举,书法家、诗人、词家人才辈出。在这方小桥流水人家中,走出了清顺治状元孙承恩、嘉庆进士杨希铨、咸丰榜眼杨泗孙、道光举人篆书大家杨沂孙、光绪进士杨崇伊等杰出人物。正如榜眼府上的抱柱联“幽气若兰清音如至,雪山倚空冰壑照人”所云,恬庄人道德文章传天下,孝悌忠信礼义廉,为后世树立“百善孝为先”“立业先立德”的垂范。
古镇街景
小桥流水
古镇牌楼
漫步恬庄,古镇是宁静的,也是闲适的,那些有年代感的老街、老宅,一如既往地恬淡平静;那些薪火延绵的霭霭文风,一如既往地传承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