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明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胡承秀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赵宝杰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航天企业管理活动涉及企业运行业务的方方面面,一般包括质量管理(含年度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检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不同业务的管理活动有不同的业务或领域管理目标,为规范高效管理,企业往往需要建立多个不同的管理体系,这些管理体系之间,不论是组织结构、业务职责分配还是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都会存在重复管理或衔接不畅等不协调现象,给企业正常高效运转带来潜在的管理风险。
就总体设计部而言,目前存在着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校准检测实验室管理体系(国家、国防、总装)、软件过程管理体系等多个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各项工作的运行模式大同小异,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资源整合,逐步向一体化管理体系过渡,已经成为企业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逐步实现这一目标,总体设计部认真分析各体系异同,发现各体系虽然编写形式和要素安排有所不同,但基本思想都体现了以方针、策划、实施、检查、改进为核心的主线,都是建立在系统的管理思维下,利用过程的方法加以实施与维护。为此,总体设计部首先选取了多体系联合内审(含质量管理体系评估)作为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前期探索。
进行多体系管理模式下一体化管理体系审核建设首先要确定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审核框架,而影响各管理体系框架的主要因素有建立和切换体系所需要的组织资源需求,比如时间资源、人力资源等,同时会对体系的运行流程、运行的效果和效率等最终结果造成影响。总体设计部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体系评估方面积累了近20 年的管理实施经验,贮备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审核师队伍,也有扎实的质量群众基础,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本框架进行多体系审核建设研究,具有比较好的管理基础,也能较快取得一体化管理体系审核建设的成效;同时,研究发现GJB9001B在修订换版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与质量特性通用要求、软件过程管理(GJB5000)、技术状态管理(GJB3206)、实验室通用要求(GJB2725)和装备研制项目管理(GJB2993)等其他国军标的关系,为管理体系的一体化论证研究提供了较为清晰的结构框架。
以质量管理体系(含质量体系评估)、职业安全管理体系为试点,开展了多体系一体化管理体系审核模式的可行性论证,经论证认为3 套管理体系均遵循相同的管理原则、相同的结合基础、相同的系统性思维模式,具有一体化管理审核的可行性。研究认为多管理体系整合运行或管理审核应该以组织的业务活动策划和风险辨识为主线,过程实现输入、输出为基础,测量监控和改进为管理闭环手段。多体系框架和融合思路如表1 所示。
表1 多体系一体化管理审核框架
每套管理体系都有自身的特点,例如ISO9001 标准对型号研制提出了详细的控制要求,强调组织的管理承诺,重视产品实现的策划作用,对体系管理评审的输出以及输入都有明确和细化要求,并强调体系运行组织应提供的资源保障;对型号产品实现过程进行了展开(航天质量体系评估有进一步细化量化要求),强调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与测量管理,并提供不断纠正和采取预防措施的实施途径与方法。GB/T28001 虽然控制要求部分相对简单,但对适用法律、法规的收集以及执行情况开展评价提出明确的要求,强调对目标、管理方案的建立与实现情况开展监测,对紧急状况和事故应明确采取的响应,要求在实施前对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开展评价。实验室管理体系在合同评审和以顾客为中心的实施方式,以及在设备控制要求和操作现场的检查、在检测结果的分析与报告的精细化管理方面都做出明确的要求;GJB5000 软件管理体系对软件研制过程的流程化管理和信息化工具的使用有详细的规定。
经过管理体系一体化整合论证,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先行选取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开展前期的一体化审核探索和实践,为后续管理体系一体化进行管理探索和培养队伍。主要工作流程和内容如下。
在开展多体系联合审核之初,首先成立多体系联合审核工作小组,小组组长由主管质量副主任担任,成员包括质量部门领导、各相关体系主管人员,同时明确了工作组成员的职责权限。
邀请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对总体设计部进行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双体系内审员联合培训,争取做到“一次培训、两项资格”。鼓励多体系主管人员同
时具备多项审核资格,为多体系联合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了人力资源准备。
组织专家在多体系联合审核工作开始之初开展前期策划工作,一方面,对多体系联合审核检查单表格样式重新进行了设计;另一方面,着手编制面向型号质量管理要求的审核检查要点,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有效性。
对近几年集团公司、院、总体设计部出台的质量规章制度和要求进行系统梳理,按GJB9001B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方法,编制面向型号质量管理要求的审核检查要点,并将其纳入多体系联合审核检查单中,以期在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的质量监督审核过程中,深入开展面向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推进型号质量管理要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审核检查要点(样式)如表2 所示。
表2 面向型号质量管理要求的审核检查要点(样式)
(1)成立审核组
近几年总体设计部面临高强度型号研制和高密度发射任务,各处室人员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单一内审人员难以保证长时间参加审核工作。因此采取广泛参与的原则,在部内培养足够数量的内审人员,按审核部门组成审核小组,配备审核小组组长,每位内审员参与1~2 个部门的审核,极大地减小了内审员的工作量。
(2)编制一体化检查单
基于过程方法,多体系联合审核工作小组成员认真梳理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体系、环境体系、实验室体系、软件过程管理体系五大管理体系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评估要素中的共性要求和各自的特殊要求,针对不同处室实际情况,编制了统一的通用检查单,为审核人员审核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3)现场审核检查
组织全体内审员填写多体系联合审核检查单并召开审核技巧培训,为内审员讲解新版检查单的填写要求,介绍多体系联合内审中需要掌握的审核技巧和注意事项。召开多体系联合审核布置会,替代传统意义上的首次会,拉开审核工作的序幕,审核组组长主持会议。
审核员按照《多体系联合审核通用检查单》的具体要求实施现场审核,通过查阅文件记录、沟通与交流、查验管理现场等方法,收集现场管理情况的客观证据,并实施记录与核实。部门审核结束后,审核小组组长需要就审核情况与受审核部门进行沟通,审核员进一步对有争议的问题调查清楚,力求公正,针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沟通协调,确定不符合项。
(4)审核总结
一体化审核确定不符合项后,及时组织召开多体系联合审核不符合项整改布置会,对不符合项整改与举一反三进行统一安排和部署,按体系各自管理评审或监视测量的要求完成整改与举一反三工作。
整改完毕,组织召开多体系联合审核总结会,替代传统意义上的体系内审末次会,参加会议的人员一般包括最高管理者、主管质量部领导(体系管理者代表)、型号副总师、审核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审核组组长主持会议。最高管理者将针对涉及资源需求、型号保证方面的共性问题征询相关型号副总师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意见,并从总体设计部整体改进角度提出改进要求,相关型号、部门负责人会后加以落实。
同时,根据审核记录和发现问题的情况,评出多体系优秀内审员并在总结会上加以表彰,为下一年度的体系内外审储备审核员队伍。
对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融合进行了探索研究。在一体化审核管理实施层面,开展了“5+1”管理体系(分别为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实验室管理和软件过程管理5 套体系,和1 个质量体系评估活动)一体化联合审核。体系管理探索实践表明,一体化审核大大增加了发现体系运行存在问题的几率,审核大数据的统计分析使得一些管理方面的共性问题或深层次问题逐步浮出水面,有利于单位的整体改进和可持续发展。
一体化审核工作实现了审核时间的相对集中,大幅节约了审核时间,显著提升了体系管理工作效率。无论领导层还是部属各单位,应对审核和接受审核都由原来每年6 次减少为每年1 次,总时间也由原来的22 个工作日缩减至4 个工作日。
通过多体系联合审核,促进了体系管理人员、内审员和部属各单位主管领导从其他管理体系借鉴和学习,为审核员之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例如:ISO9001 标准强调了策划的作用和管理承诺,对型号产品实现进行了展开(航天质量体系评估对此有细化要求),提供了采取纠正措施以及预防措施的实施途径和方法;GB/T28001 明确适用法律法规的收集与分析,并要求对法律法规遵守情况开展评价,对紧急事态或事故做出响应,并在采取措施前实施评价;实验室管理体系设备控制要求和操作现场检查、检测结果的分析与报告的精细化管理;GJB5000A 软件管理体系对软件研制过程的流程化管理和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在实施审核的同时,可以从中学习和掌握富有特点和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系统提升。
一体化审核融合了近几年集团公司、院、总体设计部出台的质量规章制度和要求,编制了《面向型号质量管理要求的审核检查要点》,推进了型号质量管理要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形成了《总体设计部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评估体系的整合建议》。
对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融合进行了探索研究。在一体化审核管理实施层面,开展了“5+1”管理体系(分别为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实验室管理和软件过程管理5 套体系,和1 个质量体系评估活动)一体化联合审核。体系管理探索实践表明,一体化审核大大增加了发现体系运行存在问题的几率,审核大数据的统计分析使得一些管理方面的共性问题或深层次问题逐步浮出水面,有利于单位的整体改进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体化审核探索和实践,显著提升了体系管理效率,初步实现了体系一体化阶段目标。从联合内审员培训、一体化实施过程,以及审核后的专题交流和整改工作看,各体系内审员接触和交流的内容较以前丰富很多,不但熟悉了本体系的工作内容以及审核员审核技巧,更学习了其它体系中形成的好做法和经验,迈出了多体系融合的实质性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