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燕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以及国内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经济环境愈加复杂多变,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内各类企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妥善应对挑战,进而提升企业经营活力,从内部管理出发,创造良好的内部经营管理环境,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路径。内部控制作为当前最受关注的系统化管理措施,对于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稳定企业内部经营环境,提升企业经营活力有极大帮助。但内部控制工作的完善、控制水平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做到最好。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及其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简单阐述,然后主要从治理结构、风险控制、人才保障、企业文化以及信息化建设这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影响企业活力的主要原因,并尝试从内部控制层面,探索提升企业经营活力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为企业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企业活力;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原因
新时代下,国内科技发展与时俱进,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逐渐呈现出了数字化、信息化的趋势,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成为了各大企业的第一生产动力。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想确保企业经营活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内部控制着手,针对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缺乏良好的财务内控环境、信息化建设还无法支撑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等等,加以不断完善,同时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实施路径,构建长效机制。鉴于此,各企业管理层及相关专业人士应当将此作为现阶段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内部控制相关概念阐述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确保自身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性,保障各类资金资产的安全完整性以及各类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及活力的目的,采取明确企业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加强风险控制,加大监管力度等一系列控制活动的管理模式。内部控制是一项复杂、全面系统且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共同配合。
二、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
(一)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
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有助于企业利用业务、财务、统计以及各类职能部门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报告,将各部门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将整体效用发挥至最大,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与此同时,通过科学有效且严谨的监督考核,再配合上相应的奖罚激励机制,从而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提升其工作效率及质量,最终推动企业经营效率的不断提升。
(二)有助于企业经营風险的防范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只有对风险及时加以识别与控制,才能够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内部控制作为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类工具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科学评估,从而强化经营风险控制,将各类风险消灭在萌芽阶段。
(三)能够确保企业财会信息的真实准确性
内部控制的有效落实,有助于企业对自身财会信息收集、整合、归类、记录、分析等进行全过程控制,从而提升企业财会信息的真实准确性,确保其对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准确反映,进而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及时解决。
三、影响企业活力的主要原因
(一)内控治理结构设置不合理
现如今,虽然大多数企业都普遍引入了内部控制管理模式,而且确有一定成效,但有部分企业的内控治理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缺少审计委员会,审计工作独立性与权威性不足;职责分工不明确,无法进行准确追责;不相容岗位,未进行相互分离等等。这些问题最终制约着内控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甚至会影响内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也有一定阻碍。
(二)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
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任务,尤其是在经济逐渐开放、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愈加复杂与多样化。在这样的形势下,仍有部分企业的风险意识较弱,风险评估机制未进行及时完善,一些潜在风险得不到及时评估与防范,使风险有机可乘,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力,甚至影响企业正常的运营活动。还有部分企业对于风险的跟踪缺乏动态化与实时性,风险得不到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这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人才保障不到位
内部控制工作,由于其具有较强系统性与复杂性,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内控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深厚的操作经验以及较强的管理策划能力,只有高水平且全面的人才才能灵活应对各项工作,才能及时解决问题、防范风险。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企业内部并未配置专门的内控人才,内控工作大都由财务以及审计人员负责,管理技能不全面、缺乏内控经验等问题较为明显。此外,企业内部对于内控相关内容的培训力度较弱,培训不全面、方法单一不灵活、培训频次较少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内控工作不断改进完善以及企业经营活力的提升。
(四)缺乏浓厚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浓厚的内部控制文化,有助于调动员工参与内控工作的积极性,有助于企业向心力与凝聚力的提升,但还有部分企业未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未做好文化培养工作,这样既不利于内控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又不利于企业持续保持经营活力。
(五)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与逐渐普及,各个企业都已经普遍建立了多种多样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整体来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速度并不明显,各类信息系统的优势都无法得以充分发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不同系统间未建立数据连接,一些数据无法完成跨系统传递与处理;系统中的功能模块,未基于企业现实需求进行及时完善与升级;系统软件运行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或者系统运行滞后等等,这些最终妨碍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高效实施。
四、加强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经营活力
(一)优化内控治理结构,激发员工动力,培养浓厚的内控文化
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不断复杂化以及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将内部控制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当中,已成为现阶段各行各业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想在企业内部顺利开展内控工作,良好的内控环境是其首要条件。为此,企业应当优化内控治理结构,激发员工参与内控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培养浓厚的内控文化。
首先,就内控治理结构而言,主要分为权力机构、决策层、监督层、管理層以及执行层,各层级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股东大会即就是企业的权力机构;董事会是企业的决策层,其下设有战略投资委员会、薪酬绩效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以及审计风险委员会;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企业的管理层;各基层业务、职能部门是企业的执行层;监事会、审计机构则是企业的监督层。企业在对各层级、各部门进行职责权限划分时,应当遵循“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使各职务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关系,譬如:监管、内审部门独立于其他部门;经办权与记录权相互分离等等。
其次,企业需要通过提升内控地位、加强内控宣传力度等手段,培养浓厚的内控文化,从而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同时还应当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质量。
(二)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面临多种多样的经营风险,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能够提升企业识别、应对风险的及时性,从而为确保企业经营活力创造良好稳定的内部环境。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主要面临着财务风险、经营风险以及市场风险。
就财务风险而言,企业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务报告分析,主要就企业的现金流、成本费用支出情况以及偿债能力进行重点分析,从而尽可能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就市场风险而言,企业应当成立专门小组,由该小组就产品市场价格、供求变化趋势以及客户群体的信用情况、潜在竞争对手等进行充分调研,从而确保企业对市场情况的及时掌握,进而灵活应对市场风险。就经营风险而言,企业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培养、产品销售与服务管理、组织架构优化、新产品开发等层面着手,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从而对经营风险进行及时防范与控制。
风险评估机制的健全,一方面需要企业对各类风险因素予以全面收集,并有效识别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风险,另一方面需要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详尽描述,并基于风险发生可能性、风险影响程度以及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这三个因素,对其进行评估,做好风险等级分类,然后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不同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最终编织成手册,发放至各部门。由于风险影响程度以及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企业应当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对风险等级进行重新划分,如此能够大幅度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另外,由于重大风险很容易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正常运行造成较大影响,所以面对此类风险,企业应当要重点关注,并制定出更为严格的应对措施,比如说,通过设置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利用系统自动化预警功能,提升企业对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速度,同时设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从而确保企业对风险的灵活应对。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人才队伍质量
人才是各项工作运行以及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人才培养,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与工作能力,从而促使其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价值。而且通过不断学习,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内部控制技术,从而探索适合企业的内部控制方法,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为此,企业应当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战略的实施。要想提升内控人员的整体素质,企业可采取如下措施:指派人员参加外部专业培训,确保内控核心人才掌握相关理论与技能;促使员工在工作中自主学习、积累经验,从而提升自身水平;聘请专业的中介培训机构,对企业员工进行内控培训,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操作实践提升内控人员专业水平。
以某企业人才培养为例,该企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对内控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培养内控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与工作责任感;第二,加强内控教育。通过与同行优秀企业进行学习交流,或者通过邀请内控领域专家在企业内部开展专题讲座,又或者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案例分析研讨会等形式,将内控的重要性、理论知识以及各项工作开展的具体方法路径,灌输给企业全体职工,这样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内控意识,另一方面能够确保他们更好地落实内控工作;第三,基于内控工作要求,提升内控人员专业能力。其培训内容主要包含了:财务专业理论知识的更新内容、企业业务流程、最新的国家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信息化处理能力、分析管理能力等等。在培训过程中还采用了实地考察、岗位轮换、模拟演练等多种方法,以此来确保内控人员对培训内容更好地消化吸收。
(四)优化信息系统,提升信息传递处理效率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类软件系统与信息平台都是企业内控工作开展的重要工具。先进技术的应用、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建设,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内控的效率与质量,而且有助于企业实现动态化跟踪监管,加强监管力度,促进企业内控工作趋于规范化、标准化。在进行系统优化过程中,企业不仅需要就单独的软件系统加以优化,一方面确保系统运行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另一方面优化系统功能,而且还要梳理整个各类系统,并通过数据接口,将各大系统连接在一起,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体化的系统群,确保数据信息的传递与处理效率。
以B企业信息沟通为例,B企业首先就信息化系统利用率加以提升,通过增强系统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的契合度,积极引入外部技术力量就企业信息系统加以升级优化,有效整合企业业务、财务以及办公等各类软件系统,并在各大系统中建立数据接口,从而形成集财务、业务各流程于一体的管理系统;其次,该企业还组建了信息系统维护小组,由该小组对企业各类系统软件进行定期维护检查,并及时做好相应的升级优化工作,为企业系统运行提供安全良好的环境;最后,该企业针对自身内部沟通渠道堵塞、上下级沟通效率低下等问题,就企业内部沟通渠道加以疏通,从而提升沟通效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企业借鉴了行业内信息质量管理较好的企业,同时建立了部门信箱、集团信箱等多重意见反馈渠道。
(五)完善监管机制,强化监管力度
监管机制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又独立于内部控制工作。其监管工作的有力落实,不仅能够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完整性,而且推动着内部控制工作不断趋于完善。为此,企业應当进一步健全当前的监管机制,从而强化其监管力度。具体而言,企业可从这两方面着手:第一,内审机构应当由审计风险委员会单独管理,以此来提升内审的独立性,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与公平公正性,同时还要为审计工作者提供更多提升机会及平台,确保他们专业素质得以不断提升。第二,明确监督检测部门的职能以及监管流程,尽可能将企业全部业务流程与规章制度纳入其中,同时管理层还需要就检查、评价以及跟踪工作做好相应领导,并确保各项问题及漏洞得以及时解决与完善。
以K企业为例,K企业通过扩张监事会成员、提升监事成员的专业能力、加强监事会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从而强化监事会建设,确保监事会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同时,该企业还设立了独立的审计部门,其成员主要是从外部聘请的具有丰富经验的审计工作者以及内部表现出色的财务工作者,由其协助董事会,对企业各项财务数据与资金活动等重大事情进行审计评估,及时识别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并加以防范,如此既强化了企业监督职能的权威性与独立性,而且又将监督职能进行了前移,实现了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
五、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在经济市场环境逐渐开放的形势下,企业应当重点关注经营活力,同时就影响企业活力的主要原因加以深入分析,比如说:内控治理结构设置不合理、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人才保障不到位、缺乏浓厚的企业文化以及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优化内控治理结构 ,激发员工动力,培养浓厚的内控文化;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人才队伍质量;优化信息系统,提升信息传递处理效率;以及完善监管机制,强化监管力度等相应的措施,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经营活力,为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由于对相关文献及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本文提到的方法路径也有待完善的地方,接下来会不断探索研究,力求提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落实内控工作,从而提升企业经营活力。
参考文献:
[1]英玉.优化内部控制促进企业发展[J].产业创新研究,2022(08):141-143.
[2]何展红.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2(09):58-60.
[3]魏泽莉.中医药企业研究与开发内部控制风险应对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09):161-163.
[4]高晓.万福生科内部控制审计案例分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09):121-123.
[5]曹海,梁运吉,沈雨曦.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对外经贸,2022(05):104-107.
[6]蹇利.对“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分析[J].财会学习,2022(12):148-151.